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48节

  又看到眼前这个小人得志的东西,不由是怒意上涌。

  你个只晓得利弊的无后之物,能懂些什么?

  你才是真正的妄议朝堂之事!

  现在的桓盛顿时意识到了眼前发生了一件预料之外的事情,而且极其事关晋王的生死。

  “我要面圣——”桓盛拱手朝着曹微道:“曹公公。”

  “现在你想面圣?”曹微有些不可思议道:“陛下正在气头之上,你要面圣,不怕陛下迁怒于你?”

  “有机会的话,我倒是能帮你跟陛下提一声,但是陛下愿不愿意见你,那就是另一说了。”

  曹微满口答应,但实际上也只是答应,就现在这个情况,谁敢冒着天子之怒说这些话。

  人情世故,随口一说尔。

  而桓盛看着身影渐行渐远的曹微,又想起了刚才昂首入宫的楚世昭。

  本是对宦官不屑的目光,在想到楚世昭的顷刻间发生了变化。

  不知道是脑海深处的那些记忆所带来的感觉,还是其他缘故。

  如今只是初见一面。

  桓盛大感如此轩昂气度,这晋王果真非凡人也。

  不过,事发突然。

  桓盛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楚世昭毕竟是他的妹夫。

  他定然是要设法搭救的,只是于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64章 既天下无人敢言,则由我言之

  乾清宫内。

  楚世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这位深居宫中,执掌朝政二十余年的父皇陛下。

  大周王朝当今的圣天子。

  模拟推演里的楚世昭,也见过几次,但在现实中,这还是他和永晋帝的第一次见面。

  其实,模拟推演里的楚世昭,在外放的操作路线上,也没有几次见到永晋帝的机会,至少永晋帝驾崩的时候,楚世昭是见不到这位父皇陛下,大周君父的。

  永晋帝随性地靠在了龙椅边。

  他只是很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楚世昭。

  而楚世昭同样很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永晋帝。

  这一刻的气氛很是沉默。

  像是父子,又像是君臣。

  “这贺表是你写的?”永晋帝沙哑地开口,他指了指地上那张已经掀开数页的折子道。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是谁教你的。”永晋帝说到这里,忍不住咳嗽了起来,他的脸上慢慢泛起病态的红晕。

  楚世昭下意识地想要站起身来。

  虽然楚世昭和永晋帝之间的感情很淡,但至少楚世昭在幼年时期,他还是跟着母妃一同在宫里居住的。

  他们之间并非毫无感情,只是这些年从未相见,意识上是出现了疏远,可是再度见面的时候,那股子血脉相连的亲切还是不可能轻易‘割舍’的。

  永晋帝微微伸手,阻止了楚世昭的动作。

  “朕无碍。”他冷声道:“朕现在在问你,这个贺表,是你写的吗?”

  “这不是份贺表。”楚世昭坦然而言。

  “这确实不是一份贺表。”永晋帝哼了一声道:“这是份怪罪天子的奏折。”

  “说吧,是谁指使你这么干的,朕会赦你无罪。”永晋帝猛然发力道,他语气骤然之间变得激烈,言辞锋锐。

  “究竟是谁——指使朕的儿子来指名道姓地斥责朕!”

  永晋帝起身,走在楚世昭的跟前。

  “是儿臣不孝。”楚世昭跪拜在地上。

  躬身在殿旁的曹微开口讥讽道:“与外人串通一气,斥责天子,实在不孝。”

  楚世昭只是瞥了一眼,立刻答道。

  “但这份奏疏,是儿臣一人所为,并无他人指使,儿臣认儿臣的不孝,也只是认儿臣不该用奏折的方式来劝诫父亲,更该入宫直言,可是.”

  “儿臣真能入宫面圣吗?”楚世昭睁着眼睛道:“父亲久居宫中,不愿与臣等相见。”

  “近日来常有方士进言,使得诸子疏远君父。”

  “而父亲怀疑儿子,儿子开始警惕父亲,这样一来,唯有那奸逆小人大行其道不是吗?”

  “儿臣并不在乎儿臣的亲王之位能不能保得住,只担心继续照着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朝堂之中,无一人敢直言,天下,亦无一人敢直言。”

  “既天下无人敢言,则由我言之。”

  “儿臣作为君父之臣,亦是君父之子,此番进言,天下事,则为家事,不孝之说,也只加我一人身上,而这却能成天下之美,我愿独受。”

  话音落地。

  曹微的眼睛微微瞪大,显然没有想到楚世昭能说出这番话来。

  如此言论,就是诡辩。

  先是中和、调解了他和永晋帝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再言论自己的想法,最后转移了所有的问题,表示自己愿意接‘不孝’的锅,但是他顺势就把朝政动荡的锅扣到了所谓的‘奸逆’头上。

  他没办法直言劝诫,被迫上书,也是这奸佞导致的,这才让他‘不孝’。

  合着你俩都没问题,都是我们的问题咯?

  “那你怎么把棺材都备好了?”曹微觉得再给楚世昭这样说下去,他的脑袋可能就不保了,万不可让楚世昭继续这般‘狡辩’下去。

  在曹微看来,这四皇子备好棺材就是准备好玉石俱焚,其中必有蹊跷,他一定要为陛下指出问题所在。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今日不说,那迟早就要进这一口棺材,如冢中枯骨,与其今后死得荒唐,不如现在求个其所。”楚世昭在曹微说出这句话的瞬间,反而是更加的镇定自若。

  “儿臣是永晋十一年所生,是陛下的子嗣,这份奏折,是儿臣亲笔所写,也是亲自所呈,其中内容,儿臣愿意一力承担。”

  “永晋十七年,儿臣重病难愈,是父皇托付太医日夜为儿臣调理,永晋二十三年,是父皇病体难康,儿臣心下不忍,四处为父皇寻医。”

  “如今大周王朝内忧外患,此番进言,只是为天下人上书,望大周江山永固,日月山河永在。”

  “父亲,只有您是儿臣的君父,也只有您是儿臣的靠山,又有谁能指使您的儿子呢?”

  “我之所言,不过是为天下百姓而言啊。”

  “而天下百姓,正如我一般,都是父亲的子民——”

  永晋帝伸出修长的手指,微微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如此对峙下去,他竟然发现自己极难辩驳应对,只是深吸一口气道:“曹伴伴,让老四先进诏狱里清醒清醒吧。”

  他已经无力深究其中的对与错,只想再看一看这奏折上的内容。

  因为楚世昭所说的内容,句句是真的。

  也正因为楚世昭所说的内容,句句是真,这才让永晋帝感受到了出奇的刺痛,却又很是无奈。

  而且永晋帝不能认。

  因为他是君,他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是大周山河的圣贤天子。

  所以,奏折上的事情,永晋帝做了,可偏偏认不了他所做的事情。

  做了坏事的人,只能是大臣。

  这是共识。

  楚世昭骂了大臣,也骂了他这个作为君父的天子,这才是相比起其他劝诫书更为犀利的地方。

  往常的奏折,所骂之人无非就是那些被永晋帝所利用的幸臣罢了。

  此刻站在一旁,亲眼看着楚世昭挺着身子走出大殿的郭谦更是汗不敢出,整个人都垂着脑袋,他现在才知道楚世昭呈献的奏折里到底写了何等狂悖癫狂的内容。

  大殿之中陷入了长久的安静。

  没有一人说话。

  仿佛都在假寐一般。

  过了良久,永晋帝的面色终于恢复如常,他再度拿起奏折,似乎是在细细品味。

  “你觉得,朕要不要将这份奏折放在明日的朝会上说?”永晋帝的目光放在了极力‘装死’的郭谦的身上。

  “此中大多都是诋毁之言,万不可伤君父威望啊。”郭谦哪里敢应对这个问题,他现在只想赶紧和楚世昭撇清关系,这份奏折最好他也从来没听过。

  “如果不拿出来说,那就是认朕的所作所为是错的了。”永晋帝低沉着说道。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晋王被朕打入了诏狱,所有人都知道咱这个老四抬棺死谏,你以为他们这些大臣不会好奇咱这个老四上奏了份什么样的折子吗?”永晋帝微眯着眼睛道。

  “朕越是不想让他们知道,他们这些人就越想知道。”

  “独你一个人说朕是对的,这不够。”

  “朕要让所有人都说朕是对的。”

  “明日朝会,朕要看看多少人愿为朕来辩经。”

  说到这里,永晋帝再度咳了一声,他重重地靠在了身后的龙椅上,他微仰着头颅,还在心中再三思量。

  这的确是份好折子。

  可唯独不该出现在你老四的头上,也不该出现在一个皇室子孙的头上。

  旁边坐定着的郭谦与曹微下意识地面面相觑。

  两人的神色都是同一时间内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

  陛下此举居然是要保晋王?!

第65章 这是何等的阵仗?!

  曹微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折子公开和不公开是两码事。

  公开了,晋王殿下不一定就会死。

  因为必定会有大臣站出来保晋王。

  不公开,晋王殿下就算不死,那也估计是要被流放出去,再也没机会回到京城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敢顺着永晋帝的话,对着楚世昭毫不客气的落井下石。

  他很清楚自己就是永晋帝的狗。

  有些话,永晋帝不能说,而他必须要说。

  好歹曹微也是亲眼目睹永晋帝如何崛起,如何独揽大权的亲历者,他很清楚永晋帝就是一个极端冷血的人。

首节 上一节 48/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