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侵扰边境,你们以为只是在抢掠边塞百姓吗?”】
【“那是在劫掠民心,使两百年的大周毁于一旦啊!”】
【“我不为民报仇,这大周虽有万里江山而无一民,又何足为贵?!”】
【群臣闻言,又有一人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众人微微一看,认出此人。】
【这是卢恩之子,卢簿,如今的兵部主事。】
【“盼晋王以天下社稷为重啊,先伐宋,后伐匈奴,如此定能中兴大周,再造天下黎庶安康。”】
【“要是先伐匈奴,后讨宋,则大周安复之业又将颠覆。”】
【楚世昭深吸一口气,“来人,将卢簿拿下送入天牢。”】
【还有大臣想要为卢簿说清,却被楚世昭微微摆手以示拒绝。】
【“传我将令,自大同府、大宁府、凉州府、北平府、大小四路,尽起各部将士,征讨漠北。”】
【“我要亲征漠北,用这三十万大军讨教讨教这匈奴人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欺我大周无人——”】
【“取我剑来——”】
【由于你作为大周皇室的血脉,战功赫赫,这才获得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殊荣。】
【但你从未有过这般行为。】
【眼下的情况,你极为少见地请人取剑而来,在众目睽睽下,你拔出剑来,直挺挺地立在这殿宇之上。】
【“昔高祖立剑取信于民,这才有了大周的江山社稷。”】
【“今日,后世子孙楚.世昭。”】
【“亦要效仿高祖之志,立剑于殿。”】
【言尽,你微微摆手.向自己的弟弟楚世驹拱手施礼,旋即当着群臣的面留下了这柄立于殿堂之上的佩剑。】
【贞平三年三月,楚世昭率军亲自征讨漠北!!!!!!】
【由李瑾、杨方率一路军,共七万人,自晋阳、大同起兵;由窦戾、杨柱庭率一路军,共十万人,自沧州、北平起兵;由楚世昭率一路军,自长安起兵,共八万人,由桓盛、段琦率一路军,共五万人,自凉州起兵。】
【大大小小,共计三十余万将士,直击漠北。】
【此刻,天下震动!!!】
这几天一更的原因是不想拆开章节影响阅读体验,都是合章,实际上字数是满了4500~5000字的,更新条件达标了。
既然有读者不满意这样的更新方式。
以后就拆解成1章2500~3000字,每天两更。
然后上架后会爆更。
谢谢支持。
第51章 现在想要求和?晚了!
【在应天府建立宋都的王守义听闻楚世昭尽起三十万大军的消息,昼夜不眠,忧虑思愁。】
【然而当这么一份奏折送到这位王宋皇帝手上的时候。】
【他不由惊呼出声。】
【“楚世昭竟要北伐?!”】
【在王守义想来,对大周王朝威胁最大的,只能是他一手建立的宋。】
【他想要一统天下,取得大周的江山,就定然要北伐讨伐周室。】
【而周室想要光复山河,也只有攻打宋都,收复南地,才能中兴大周。】
【匈奴人袭扰边塞的事情,王守义也是略有耳闻,如今同为统治者,王守义深深能理解楚世昭选择这么做的原因。】
【可是,局势不同,北伐匈奴,从来不是一个好选择。】
【至少在现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什么时候都可以打,但这个时候打,就是在给他王守义一次机会。】
【无论是休养生息,还是再讨周室,都是不错的时机。】
【但是,王守义能感受到楚世昭身上那股慷慨英雄气,现在再看,庐州之战的失利,似乎也算不得什么耻辱了。】
【此刻的匈奴王营,却是真正的混乱不堪。】
【因为匈奴分为各个部族,有的大,有的小,小的依附于大部落,而大部落各自组成联盟,自称匈奴王庭在草原游牧。】
【在王庭的营帐中,有匈奴斥候带着急促的步伐进来,语气中满是惊惧。】
【“单于,大事不好了。”】
【“大周的大将军,晋王楚世昭亲征漠北,周军已经四路并进,直讨王庭而来。”】
【在王庭中正在饮酒的大单于,是昔日围攻长安的匈奴可汗之父,穆库老单于。】
【“多少兵马。”穆库老单于不以为然地说道,在他看来,大周王朝内忧外患,如今出兵,至多就是敲打敲打他们匈奴人。】
【以此来震慑他们。】
【而只要这段时间收敛一下行迹,这大周王朝自会退去兵戈。】
【哪能有什么战事。】
【大周人最喜权衡利弊,像这样舍近求远,即便打了都没有什么好处的战事,是不可能贸然发动的。】
【“算上骑兵步卒,号称三十余万。”】
【穆库老单于猛然抬起头来,一双苍目之中带着不可思议,几乎是一口气没能喘上来。】
【“多少人马?”他的声音开始颤抖。】
【“三十余万啊——大单于,周人这是要和我们决战啊!”】
【“快去调遣使者——”穆库老单于立刻说道:“快去让人使者求和。”】
【“先前我们已有一个使者在商讨侵扰边境的时候被斩了,是大王您说不要理会的,现在再去调遣使者,大家怕是都敬畏身死啊。”营帐内的另一侧,有一个为匈奴人祈福占卜的巫士出谋划策道。】
【“而且,大王,周人常常虚张声势,他说三十万大军,未必是三十万大军,可能只有十万大军,二十万的民夫作为补给运输,如果只是调遣部队过来,没有和我们开战,那就说明那晋王不过是威慑为主,因而.我认为如今局势.静观其变是更好的选择。”】
【可话音刚刚落下。】
【一个哀嚎声响起。】【“大单于,我部遭遇到了晋阳节度使李瑾率领的大周军攻击,整个部族.整个部族已经全军覆没。”】
【穆库老单于面容上的棱角瞬间抚平,他突然之间仿佛全身被抽空了力气,千想万想,他都想不到对方这是要来真的。】
【“让塔拉木来,让他去和.去和大周的晋王商议和谈之事。”】
【“尽可能地.满足他的要求。”】
【“单于——如此作为,岂不是堕了自己的威风?”又有一人出声,看样子是匈奴王庭的勇士,地位不低。】
【“蠢货,那晋王性情刚烈,刚赢了一场胜仗,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现在我们多次激怒于他,他兴如此兵锋,激战而来,那就绝不是寻常做派,轻易震慑我等。”】
【“那是抱着灭了我们匈奴王庭而来。”】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的中年男人抱拳,带着几个亲兵离开王庭。】
【大周部署在边塞前线的营地。】
【塔拉木快步进营,走入帐中,朝着前方坐镇的将军微微一拜。】
【“在下奉老单于之命前来请求殿下罢兵议和。”塔拉木语气谦卑地说道。】
【“此行老单于托我给殿下带来两样礼物,一个是先前围攻长安的我王庭将军秃摩卢,还有一个.则是从范阳逃难归于匈奴的马巍。”】
【塔拉木不卑不亢地说道:“先前围攻长安,是我匈奴不智,犯了忌讳,马巍则是叛乱一方的逆臣之子,此二人献给殿下,我匈奴只求停下兵戈。”】
【“殿下想如何写战报,如何记载此事,我等都不闻不问。”】
【塔拉木言下之意,就是给足了楚世昭颜面,这样一来,楚世昭退朝还军,也足以给大周人一个体面。】
【无论楚世昭写怎么样的军功,写怎么样震慑匈奴的事迹,匈奴王庭都没有任何的异议,这样一来,也能安抚周人百姓。】
【“哼,来人.听令拿下来使,与秃摩卢、马巍一起斩首,以祭奠我大周边疆百万子民心头之恨。”楚世昭立刻挥手。】
【而率军已然和楚世昭汇合的桓盛听言,立刻讶然道:“殿下,古有成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啊!”】
【“我已斩过一次,又何惧这第二次。”楚世昭冷声道。】
【“所谓的不斩来使,只是互有余地,而匈奴人如此犯境,视我大军如无物,昔日的他们,可曾想过现在?”】
【“现在想要求和?”】
【“呵——晚了。”】
【“斩——”楚世昭立刻甩下一道将令。】
【堂下三军将帅,大多感到振奋,他们绝大多数将军在治理自己的城池.都曾经遭到过匈奴人的侵扰,因此.北方各地节度使哪有不痛恨匈奴行径的,只是他们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人,都不是匈奴的对手。】
【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而现在楚世昭何止是为那些大周的子民出了一口恶气,更是给他们这些早有怨言,想战而不能战的将军出一口恶气。】
【这种能光宗耀祖,还能一扫心中仇怨的事情,他们早就蓄势以待。】
【两排将军,几乎全部抱拳随时愿意听候楚世昭的号令,时刻准备征讨居于漠北的匈奴。】
【楚世昭全军的士气上升了——】
【大周王师的士气在斩杀来使过后,立刻是抵达了鼎盛之势——】
第52章 要当就当最狂的!要打就往死里打!
【贞平三年四月,匈奴王庭原本还有些观望的态势,期盼大周王朝只是虚张声势,没有真正想要出征草原的决策。】
【直到塔拉木的人头被送了回来,穆库老单于本就不定的心思更加惶恐。】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侵扰大周王朝,便是看在大周内部不平,即便是小规模的南下,大周王朝也很难对他们有所约束,就是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这才助长了匈奴各个部族的嚣张态度。】
【这是数年以来,他们第一次见到那么硬气的大周王朝。】
【毕竟斩杀来使这件事情,已经说明了大周王朝的立场,这是坚决要战,没有丝毫求和的余地。】
【这样没有收益的战争,穆库老单于实在是想不到对方为什么一定要打的理由。】
【不过,事态发生到了这种地步,求和的路子被断死了,他能做的也只剩下一条路了。】
【“取我刀来。”穆库老单于的目光尤为森冷,“草原是我们的地方,他既敢来,就要尝尝我宝刀的锋利。”】
【“让其他各部准备接战——”】
【对于穆库老单于而言,此战,大周来势汹汹挡不挡得住,穆库老单于其实是很难保证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要是连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匈奴王庭一定是挡不住的。】
【现在已经不是穆库老单于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楚世昭逼着他要打这一场仗。】
【由李瑾、杨方的这一路军,大多由晋阳军和中央军组成。】
【李瑾喜好步步为营的战法,他统帅大军,讲究全局作战,而不求一将之勇,故此推进阵线的思路不急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