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要跟顺国合谋对抗,以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库图佐夫知道达武说的是实话,但在口头上却不可能认输:
“战争之前的信息有偏差实在太正常了,如果说愚蠢的话,现在继续抵抗才是真的愚蠢。
“但陛下愿意做个愚蠢的勇士,而不是聪明的懦夫。”
达武感觉自己说不过这个老头子,干脆先不去理他,自己找地方坐下。
自己口述一份简单的报告,让随行的通讯员记录记录下来,用电报机发给后方的拿破仑。
拿破仑收到之后,却不像达武那样遗憾,反而稍微松了口气。
亚历山大在科夫罗夫,自己不能不去抓,否则就是故意放纵敌人,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但是自己真的抓到亚历山大,那就又是一份不太合适的功劳。
大明皇帝总不能再给自己加亲王衔,那就只能另外再给自己加封地了。
现在的波兰王国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已经大到在和平年代足够引起皇帝警惕的程度了。
再给自己加封地甚至不能算是好事。
亚历山大要跑也只能往东跑,东面有大明的中亚军团,让大明出身的杨遇春去抓沙皇好了。
拿破仑把亚历山大逃跑的消息发给其他战区,同时继续规划自己这边的战斗。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本人,在科夫罗夫躲过了一劫之后,现在带着自己的队伍向东急行军。
亚历山大的最终目标就是乌拉尔地区的叶卡捷琳堡。
但路程走了还不到一半,刚刚赶到喀山的时候,就直接收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大部分都是来自东方的坏消息。
主要是乌拉尔以东地区,几乎所有的重要河流沿岸,都发现了明军踪迹。
包括勒拿河、通古斯河、叶尼塞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以及顺国境内的伊犁河、锡尔河、阿姆河。
这些河流的源头都在大明控制区,下游全部通往俄国和顺国境内。
这些河流都是天然的补给线。
俄国人以前向东扩张,占领西伯利亚地区的方式,就是在夏季顺着河道探索和开拓,而不是在内陆的丛林之中穿行。
对于没有河流通过的地方俄国人其实只有名义上的统治能力,实际掌控能力非常有限。
不过在那个时代,换成其他的国家过来,也只能采取类似的方式,他们做的也未必有习惯寒冷地区的俄国人更好。
在神欧大陆的东部,其实有四个较为独立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的地理区域。
由南向北依次排开,分辨是热带和亚热带丛林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大陆内部的草原区,亚寒带和寒带的针叶林区。
四片区域的居民生活方式相差甚远,在农业时代要跨区域作战异常困难。
工业时代以前的荒野开拓和帝国扩张,通常都是顺着纬线在东西方向上扩张,在相同的地理区域和自然环境内扩张。
很少有顺着经线纵向扩张的,那样将跨越多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俄国人早期在亚洲的开拓方向,是大陆最北端的针叶林区域,而不是大陆中部的草原走廊区域。
出身针叶林区域的俄国人,与神洲本土季风区政权的直接冲突,爆发在黑龙江流域而不是蒙古草原。
俄国人顺着黑龙江探索和开拓,与清国统治的当地部落爆发了冲突,最终打输了。
俄国人早期面对草原部族的时候,同样是比较无力的。
直到十九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初具峥嵘的时候,俄国才终于征服了中亚地区的三个汗国。
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夺取蒙古。
现在俄国在西伯利亚得殖民据点,基本都在这些河流沿岸。
现在大明直接利用与俄国人类似的手段,顺着河道去夺取俄国人的殖民点。
在大明军队的武器全面占优势,还有已经量产的柴油机和汽油机,能驱动各种小型机动船。
作战效率比俄国人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西伯利亚得俄国居民,虽然在去年冬天遭受的损失较俄国本土更少,但就算是完好无损也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啊。
亚历山大知道这些情况之后,顿时就又惊又怒又彷徨:
“这……这可怎么办啊!鄂毕河上出现了明军,那乌拉尔和叶卡捷琳堡还能安全吗?我还要不要去叶卡捷琳堡。”
亚历山大第一次感觉,俄国的疆域似乎也不是无限的,自己突然有了无路可逃的感觉。
东南西三面都有大明的军队在行动,自己难道要逃进北冰洋?
看亚历山大陷入了恐慌和纠结,跟在他身边的内斯尔罗德小心翼翼的插嘴:
“陛下,我们要不要尝试再次联系大明人?”
亚历山大条件反射式的反问:
“现在联系大明人能做什么?这种时候大明人还能给任何有价值的条件吗?
“按照去年的说法,现在我们再投降的话,也就是能得到一个自由民的身份,任何贵族爵位都没有。”
内斯尔罗德下意识的说:
“也不一定吧,当时可能只是一种谈判的姿态,他们的底线未必是直接说出来的那些。
“而且,就算是俄国全境都完全被大明占领了,到了那种情况下我们再投降,也未必只有普通自由民的身份。
“同时俄国与明国没有仇怨,明国进攻我们俄国只是为了征服世界。
“所以就算是我们到最后关头再投降,大明也没有理由对我们前施加任何刑罚。”
亚历山大这边直接摇头说:
“你作为外交人员,大明的天工皇帝的决策习惯,你都没有专门去了解过吗?
“天工皇帝的政治信誉极高,这个评价可以有正反两种理解。
“正面的理解就是守信和宽容。
“他给其他人的所有正式承诺,至今都还没有一次反悔过。
“对于愿意合作的藩镇君主,对于愿意投降的外国君主,都能得到颇为宽容的安排。
“反面的理解就是冷酷的决定不会改变。
“他决定要消灭的国家和势力,也一定无法存活下来。
“他说不会给我们更好的条件,就一定不允许我们再次讨价还价。
“所以现在就不用再去跟大明的官员讨论没有意义的事情了。”
内斯尔罗德躬身点头:
“陛下恕罪,我一时紧张,考虑的不够周全。”
亚历山大叹息着挥了挥手,示意内斯尔罗德不用放在心上,然后就结束了这次简单的情报汇总会议。
对于要不要继续转移的事情,亚历山大继续纠结了几天。
但是收到大明军队攻克科夫罗夫的消息之后,还是果断的再次带上队伍开始战略转移了。
亚历山大继续朝着叶卡捷琳堡而去,但心中知道自己最终不一定要真的抵达。
关键看明军什么时候能追上自己,或者是什么时候能堵住自己。
亚历山大倒是相信内斯尔罗德最后的判断,觉得自己就算是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被俘,大明皇帝也没有惩罚自己的理由。
所以亚历山大才能现在这么继续坚持,继续搞战略转移。
第368章 俄国的终结
拿破仑所部的前锋军队,占领了科夫罗夫之后也没有停下来,马上组织军队继续向东进攻。
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抓俄国沙皇亚历山大,而是为了打通前往伏尔加河主航道的路线。
所以在弗拉基米尔和周边地区,达武指挥征集和组装了大量的临时内河船只。
给老船和小船装上汽油发动机和螺旋桨,搭载部分军队顺流而下,汇入伏尔加河的主航道。
与此同时,南方战区的崔国栋所部占领察里津之后,也在察里津组织内河船队顺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两支部队迅速攻克伏尔加河沿岸的俄国据点,并在喀山下游不远处的河岸边会师。
大明军队以伏尔加河作为边界,将俄国的内陆核心区再次撕裂。
南方战区的另一支部队,则是顺着伏尔加河进入里海,彻底隔绝俄国内陆与高加索地区的联络。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听着后方的消息,异常绝望的一路向东奔逃。
他一路跑出了伏尔加河沿岸区域,直接跑到了乌拉尔山区之中的叶卡捷琳堡。
亚历山大本来以为自己不会真的抵达的这个山中城市。
到了叶卡捷琳堡之后,亚历山大彻底的放弃了,终于决定不再继续逃跑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无路可逃了。
因为在亚历山大在叶卡捷琳堡得到了东方的新消息。
俄国东部和顺国北部的战场上,杨遇春率领的明军利用河流水运快速前进,已经占领了鄂毕河流域及以东的土地。
俄国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完全失联。
亚历山大彻底的颓废了,也不再理会和处理政务了,本来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处理了。
就在叶卡捷琳堡的城堡里面酗酒度日,对着大明军队来抓他。
整个天工二十三年,除了印度战区之外,其他几个战场上的大明军队,都在大开大合的攻城略地。
当冬季再次来临的时候,一直在跑路的俄国沙皇及中央朝廷,能够继续联络和控制的地区,已经基本只剩下乌拉尔山区了。
虽然说,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大明军队也还没有完全占据,更不用说直接统治了。
比如高加索山区内陆,以及欧洲东南部的大片平原内陆地区,还有莫斯科及以北的大片丛林荒野地区。
但是俄国内陆的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特别是主要的内河航道和港口,现在都已经被大明军队分头占领和控制了。
俄国剩余的所有地方机构,已经全部被大明占领军分割孤立开来,被大明军队直接接管只是时间问题了。
另一方面,奥斯曼的绝大部分地方机构,也已经被大明军队接管和控制了。
少部分地方官员和军官认为,名义由苏丹签发的命令的署名画押有问题,拒绝接受命令并继续对抗大明军队。
但是他们马上就被大明军队击溃,然后不得不向更偏远的波斯高原逃窜。
天方战区的明军当然是毫不犹豫的追上去。
战火终于烧到了波斯境内。
只有印度方面,战线在天工二十三年几乎没有移动,但是印度内陆的局势却更加的恶劣。
顺国有生力量的损失远超其他所有战场。
天工二十三年的冬天,各个战场的军队再次转入休整状态,天工二十四年开年之后,新一轮的军事行动再次展开。
杨遇春的中亚战区军团,拿破仑的欧洲东部战区军团,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主力先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