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239节

  “水坝可以后续不断加高、加固。”

  朱简烜轻轻颔首:

  “做的不错,你先坐下,汪莱,你说说你的黄淮治理方案,怎么跟三江泽大湖工程放一起了?”

  汪莱马上站起来说:

  “是的老师,学生以为,只有建设三江泽大湖,引黑龙江水入黄河冲沙。

  “结合在黄河中上游筑坝淤田,以煤炭取代柴草木炭,植树种草并禁止山羊,能够彻底根治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问题。

  “黄河的最大问题是水少沙多。

  “引黑龙江水入黄河能增加水量,将更多的泥沙带入大海,减少泥沙沉积。

  “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在当地植树种草,能够减少混入黄河的泥沙。

  “在陕西、陕西用煤炭取代柴草木炭,能够避免当地居民破坏森林草地,两地恰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放养的山羊,会啃食草根,让草地断绝生机,应该在黄河两岸禁止放牧山羊。

  “筑坝淤田,则能避免大块的泥土垮塌,坠入河道。

  “有了这样的根治黄河泥沙的方案,黄河可以直接走大运河故道,从天津入海。”

  汪莱把自己宏伟设想总体上介绍了一遍。

  朱简烜也再次翻了翻汪莱的方案,有些惊异的同时也忍不住直皱眉。

  这小子将黄淮治理和三江泽大湖项目放在了一起,将三江泽大湖被列为黄淮治理方案的关键部分。

  彻底根治黄河泥沙的愿景让人没有办法拒绝,但是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工程至少要二十年,极大概率要三十年以上。

  朱简烜没有马上发表评价:

  “汪莱你先坐下,李宝柱,三峡的情况怎么样?”

  李宝柱是汪莱的搭档,勘探黄河的时候,提出建设三峡工程,引江水入黄河冲沙。

  朱简烜就安排人员去做了勘探,将数据给了李宝柱。

  李宝柱有些忐忑的报告:

  “老师,学生判断,三峡修建水坝,可以蓄水发电、防洪灌溉,而且作用很大,但是工程难度也很高。

  “世界上从未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水坝建设方案,学生建议可以先找类似的小规模河流,建设类似的大坝积累经验。

  “引江水入黄河的难度也很大,特别是大规模引江水的难度过大,长江出三峡之后,北方地势过于崎岖。“学生认为,引水入黄河的方案,还是应该优先考虑黑龙江水,沿途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

  朱简烜对三峡倒是比较熟悉,那是自己前世青少年阶段经常会听到的话题,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相关的讨论。

  朱简烜其实知道,三峡的水坝高度的几个典型方案。

  前世的三峡水库,最大水位是175米,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方案,水库蓄水量393亿立方米。

  当时还有一个比较激进方案,将水位提高代235米,蓄水量增加到1260亿立方米,蓄水、防洪、发电能力都会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江水仍然留在长江自己所在的峡谷之中,仍然不会大规模淹没平地。

  水位超过235米就会开始溢出来了。

  三峡工程的最大难点是移民,前世的工程投资的一半花在移民上了。

  现在的大明相比前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不只是拥有足够多的待开荒土地,可以方便廉价的安置移民。

  关键是重庆此时还是藩镇,封在重庆的渝国公即将带移民前往非洲开拓。

  可以趁此机会将沿江谷地内的居民迁徙出去。

  不过大明现在的工程技术水平有限,别说235米水位的大坝了,175米的短期内都不要想。

  朱简烜心中考量着未来的事情安排说:

  “思路是不错的,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做规划,选择合适的地方勘探之后,再做详细方案出来。

  “对长江三峡地区的详细勘探还要继续。

  “同时责令即将成立的重庆府衙门,渝国公率领他的移民离开之后,空出来的江边河谷内不要再住人。”

  李宝柱直接躬身答应着:

  “学生遵命。”

  朱简烜说完之后就稍微沉默了一会儿,通盘考虑了目前得到的情况,做出了一批预见性的安排:

  “三江泽大湖工程中……黑龙江截流可以尽快开始,尽快开始蓄水。

  “无论是为未来的三江泽大湖蓄水,还是单纯的为了在三江泽淤田,还是在三江泽形成湖面分割控制地区。

  “三江泽都应该至少形成有足够面积和深度的湖水。

  “这不影响未来具体是否让三江泽水完全南流,也不影响引水入京、入黄河的工程。

  “成立一个三江公司,负责三江泽筑坝引水工程。

  “在黑龙江下游筑坝截留的同时,开始引水线路的详细勘探和规划。

  “责令山西、陕西两省,推动在黄土高原上推广筑坝淤田、植树种草、禁止山羊、改柴为煤。

  “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来,黄土高原上的大部分地方,降水量和土壤应该不适合树木,那就尽量以草为主。

  “汪莱,你等到引水线路勘探完成后,再做整体的引水和黄河改道的详细规划。”

  朱简烜的逻辑倒也简单,三江泽蓄水需要的时间太长,而且三江泽蓄水与引水入黄河并不绑定,可以尽快单独开始。

  黄河中上游的治理,与黄河下游的河道调整,也是不需要绑定的,也应该尽快单独开始。

  至于黄河改道,以及引入入京本身,都不需要着急。

  前者可以有数十年的时间,后者至少也有二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的规划和启动建设。

  用后世新世纪的眼光看,煤烧多了当然会影响环境,但是烧柴火更加破坏环境。

  现在也没有天然气和电力,用煤取代柴草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方向了。

  普通居民生活消耗的煤,跟工厂用的煤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在民间全面推广使用煤炭,让百姓不再需要上山砍柴割草当柴火,才能真正让山峦恢复绿色。

第234章 日本国王病了

  大明咸宁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日本江户地区非常罕见的下了一场大雪。

  大明日本国王德川家治再次感染了风寒,德川家治身边的仆人马上去请大明来的神医。

  其实在原有的历史上,德川家治三年前就死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朱简烜为了进攻非洲而打开日本国门,开始从日本招募仆从军。

  大明朝廷重新册封德川的将军为日本国王。

  德川家治在历史同期开始生病,德川家治信任的老中田沼意次派人四处求医。

  朱简烜和大明为了维持日本局势的稳定,所以安排了医生去给德川家治治病,用大蒜素和配合大明药物给他治病。

  所以德川家治没有和历史上那样迅速去世,又继续活了三年多。

  但是现在五十多岁的德川家治身体很差,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面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生病。

  大明的医生也没有办法离开江户,平时住在大明江户招抚使的衙门里。

  德川家治什么时候生病了,就马上安排仆人去请。

  吴国专门外派驻江户的高级军医曲贤,正在招抚使衙门安排的军官住处,和几个不当班的小军官围着炉子喝酒闲聊。

  招抚使衙门的卫兵报告推门进来:

  “曲先生在这里吗?那日本国王又病了,您快去给看看吧。”

  曲贤也是叹了口气,起身穿上毛皮的外套,然后朝其他几个军官拱了拱手:

  “曲某失陪了。”

  医生总是很受欢迎的,周围几个小军官也都站起来送行:

  “曲先生慢走,咱们回来再叙……”

  曲贤出去之后,几个小军官就议论开了:

  “这今年第几次了?”

  “谁记得这这个啊,反正好几次了。”

  “这国王多大年纪了?还能熬过今年冬天吗?”

  “听说才五十多,但是身子骨实在不怎么样,我看难说……”

  “听说这国王还没有儿子。”

  “有孩子,没有活到成年的。”

  “现在只有一个家族过继的养子,已经成年了。”

  曲贤自己心中也怀疑,德川家治还能不能撑过今年冬天。

  曲贤顶着寒风,踩着吱嘎、吱嘎的积雪,出了大门,乘上德川家的马车。

  马车晃晃悠悠赶到江户城内的时候,德川家治最信任的老中田沼意次已经在这里守着了。

  田沼意次跟着曲贤走进德川家治住的地方,查看德川家治的情况。

  德川家治仰天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意识有些模糊,但没有丧失。

  看到熟悉的医生进来,还跟他打了个招呼:

  “曲先生……呵呵……”

  曲贤拿出上午提炼的大蒜素,先给德川家治喝一口,然后再给他量体温,把脉。

  感觉德川家治有点发烧,就又给他服了一剂水杨酸。

  服药之后,曲贤让德川家治继续休息,自己和田沼意次退出了房间。

  出门之后,发现松平定信等御三家的人也来了。

  田沼意次还没有开口,松平定信就兴冲冲的上来询问:

  “将军的情况怎么样?”

  曲贤听到这个称呼就是忍不住皱眉:

  “什么将军?”

  曲贤知道他们说的将军就是德川家治,但是自己作为大明官方的人员不可能认这个称呼。

  德川家治就是日本国王,不能有别的大明不认可的身份:

  松平定信马上改口:

  “敢问曲先生,我们的大王的病情如何?”

首节 上一节 239/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