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部分士兵守在庄园门外,一部分直接冲进去抓人。
庄园里面的仆人和卫兵,要么直接跪下投降,要么当场被乱枪和刺刀杀死。
阿里一世在决定到底是跑还是投降之前,就被田意明的日本兵给围在了庄园的大厅里面。
阿里一世不需要选择了,直接举手投降。
阿里一世心中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至少不会死。
甚至还下意识的考虑,未来有可能要继续效忠大明,为大明在地中海维持“海盗的秩序”。
阿里一世心中甚至还在犹豫,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接受这种未来,应该索要什么条件。
刘彪指挥自己的日本军团第六师,正在接管的黎波里这座海盗城市,并让美国人去找美国的俘虏。
三天之后,刘彪的日本军团第六师基本控制了城市。
朱简烜的特使刘权之、亚当斯,以及地中海西厂的负责人徐青,一起来到了的黎波里。
就在阿里一世的庄园大厅里面,一起见了阿里一世和另外两个欧洲商人。
阿里一世看到三人的样子,立刻就回想起去年的事情,当时就是刘权之和亚当斯来这里见自己。
当时自己是这里的主人,现在对方变成主人了。
阿里一世因此知道,刘权之是大明吴王和美利坚国王的代表,对方能决定自己的待遇。
所以现在也完全不顾及脸面了,非常热情的大声喊话:
“我愿意效忠大明吴王陛下,我愿意为吴王和美利坚国王陛下服务……”
刘权之听了翻译,也没有直接回应阿里一世,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谁怂恿你劫持美国商船的?你旁边这几个人的雇主是谁?”
阿里一世没有想太多:
“一个叫雅各布·弗里德曼的法国商人……”
这句话刚说完,旁边的徐青就直接开口了,还是直接用阿拉伯语说的:
“叫这种名字的人你也敢信?”
奥斯曼人的官方语言虽然是突厥语,但是实际上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用的更加广泛。
阿里一世也是听了这话就愣了:
“叫这种名字的人,好像都是典型的犹大……”
徐青带着十二分的嫌弃说:
“你们亚伯拉罕三教同源,唯有他们以背叛者为名,你们跟他们合作的时候,就没有感觉到心虚吗?
“他们数千年来一直拒绝融入任何族群,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是神的选民,而其他人都是应该被抛弃的。
“所以他们背叛任何人,陷害任何人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觉得那是应该的……”
阿里一世似乎反应过来了,发现大明人对那些商人也没有什么好感,马上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都怪到了这些商人身上。
徐青不会被这个海盗头子哄骗,但是却顺着对方的说法,引导对方把知道的事情能说出来。
两人就在大厅里面聊了两个多小时,徐青判断对方已经交代不出什么之后,才转脸看向另外两个商人:
“这两个人我带走调查几天,完事之后还给你们。”
刘权之没有什么意见:
“你只要完整的送回来就行,这些人最后具体要怎么处理,还要大王才能决定。”
徐青非常认真的答应着:
“我明白。”
第157章 海盗问题内在的利益纠纷
徐青在的黎波里要了一个院子,审讯了商人雅各布·弗里德曼的两个雇员,得到了更多的深层次的情报。
北非海盗劫持美国商船事件的推动者,主要是以法国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商人。
他们以前经营的产业,包括借助埃及实现的东西方贸易,从埃及向法国销售棉花,从阿尔及利亚往法国销售小麦,以及在法国境内的各种奢侈品生意。
北美战争结束之后,法国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的减产,阿尔及利亚的粮商本来应该大赚一笔。
1783年的冬天又异乎寻常的寒冷,从埃及往法国卖棉花的商人本来也应该大赚一笔。
但是美国人横叉一杠子,跨大西洋往法国送小麦和棉花。
法国国王和大明王室,共同支持了美国的独立运动,大明的亲王当上了美国的国王。
大明又给了法国国王大明商品专营权,还为法国王室提供了规避肺结核的神药。
大明、法国、美国三国高层的公私关系都非常好,三国官方在互相支持。
法国国王用大明给的奢侈品,吸纳法国贵族的金银财富。
又拿吸纳来的钱偿还贷款,购买美国商人的粮食,赈济国内的灾民。
三方的王室和高层,都觉得这种合作挺好的,但是法国本土的商人都快气疯了。
不光平时本来也有的利润被抢走了,遇到自然灾害本来应该大赚的时候,也没有赚到钱。
法国王室和贵族们的财富,本来应该消费在自己的商行里面,但现在都被大明人和美国人赚走了。
王室下场参与工商业经营,不一定会成为工商业内的一员,也可能会成为公敌。
法国国王现在干的事情,非常接近后世的买办。
在法国本土的商人看来,现在的国王就是大明的走狗,已经到了叛国者的级别。
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找机会给大明、美国、法国高层添乱了。
徐青基本弄清楚了前因后果之后,就忍不住在心里面嘀咕:
“看这个情况,法国王室可能有麻烦啊,那个王太子还是留在安特卫普,别回法国去了……”
徐青把自己的审讯结果整理出来,安排信使送回吴王都汇报,同时抄送给行动相关负责人曹振东、刘权之等知道。
刘权之看完了调查报告后之后,也想到了法国的局势,担心法国的王室安全问题。
但是这种担心不会影响当前在北非的行动方案:
“这些商人有苦衷也好,利益受损了也罢。
“这些海盗是被人蛊惑了也好,是自己也是利益相关方也罢。
“他们劫持大王子民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大明船队活动的范围内,都不应该再有海盗这种东西存在……”
在这样的决策逻辑下,大明军队占领的黎波里之后,还要继续作战。
要彻底歼灭北非的海盗,摧毁其他的北非海盗势力核心,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
不过在新一轮的作战行动之前,大明军队也要在的黎波里稍作休整。
海军船队和武装商船需要补给和维修。
陆军部队损害需要更换修缮的武器,消耗之后需要补充的弹药,都需要时间运送过来。
需要将更多的占领军运送到的黎波里,镇守和改造这片海盗之乡。
苏伊士地峡目前没有运河也没有铁路,只能通过骡马拉车走完那段陆路,运输效率比全程海运低了一大截。
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解放被海盗劫持的商人和水手,甄别主要的海盗头目和惯犯。
同时等待吴王做出对海盗的处罚决定。
但就在这个等待的时间段,西班牙人的使者来到了的黎波里。
西班牙的首相何塞·莫尼诺·雷东多亲自过来了。
刘权之、亚当斯、曹振东、李安邦四人在阿里一世的庄园见了西班牙首相。
双方简单的见礼之后,西班牙首相雷东多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西班牙想要加入大明对北非海盗们的战争。
或者说将双方的战争合并。
因为现在西班牙与北非的海盗之间,也处于一场尚未完全结束的低烈度的战争状态。
因为阿尔及尔的海盗抢劫了西班牙的商船。
西班牙参与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在1775年的时候就发起了一场对阿尔及尔的登陆战。
袭击给阿尔及尔城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西班牙一方同样损失惨重,关键是最终也没有能够占领阿尔及尔。
西班牙人发现夺取阿尔及尔的计划无法成功之后,就试图与奥斯曼苏丹谈判结束战争。
但是却发现奥斯曼根本管不了阿尔及尔。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直接进攻,让阿尔及尔的海盗大为愤怒,加大了西班牙商船的劫掠力度。
在美国战争期间,西班牙与阿尔及尔仍然保持着战争状态。
等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已经结束之后,西班牙再次出动舰队,发动了一场对阿尔及尔的持续轰炸。
这一次作战只是单纯的轰击,没有准备登陆部队,最终效果收效甚微。
这时候的实心炮弹和烧红的炮弹单独攻击,对陆地上的大面积建筑的影响非常有限。
阿尔及尔海盗的陆地上的岸炮,对西班牙船队的反击也非常有限。
双方在正面战场上都没办法把对手怎么样。
但是西班牙是正经国家,不能持续的维持战争状态,而北非的海盗不事生产,可以继续劫掠西班牙的商船。
所以西班牙非常难受。
西班牙不得不尝试与阿尔及尔直接谈判,试图结束这场已经没有意义的战斗。
但是谈判持续了五年都仍然没有完全结束。
主要原因是阿尔及尔的统治者,巴巴·穆罕默德·本·奥斯曼对西班牙狮子大开口,索要一百万枚西班牙银元的赔偿。
就像的黎波里的帕夏阿里一世,当初向美利坚国王索要一百万银元的赔偿一样。
一年不如一年的夕阳帝国西班牙,对这些海盗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此时北非的海盗有多么的强势,西班牙这种老大帝国都被折腾的痛苦不堪。
其他的小国家就真的只能破财免灾了。
西班牙发现大明对北非的海盗动手了,简直就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特别是西班牙人已经发现,大明对埃及和的黎波里的攻势势如破竹,几乎是一路砍瓜切菜过来的。
西班牙有机会找大明帮忙收拾可恨的阿尔及尔海盗。
按照大明与西班牙签署的友好同盟协议,任何一方在受到他国攻击的时候,另一方才有义务加入防御战争。
如果一方主动挑起对他国的战争,另一方没有参与这种对外战争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