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司:负责制定工商业发展规划,负责工厂和商行的登记和管理,负责市场监督和管理,负责专利登记和保护等工商业事务。
刑狱司:负责起草和修订律令,承担官方的公正和鉴定事务,负责讼师和监狱的管理,但不再负责审判。
审理司:负责审判,承担事实上的王国法院体系的管理职责
卫生司:负责国家医疗、卫生事务管理,负责医生和医院相关事务。
储备司:负责金银、矿产、钢铁、粮食等战略资源的整合储备,负责筹备金本位纸钞发行事务。
警卫司:负责民间公共安全事务,交通指挥和治安管理,官方公务安保警戒、案件侦破搜查、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理等警察系统的工作。
情报司:情报收集和处理,情报相关的保卫和防御工作。
科学司:除了常规官员之外,专门设博士职务,以官方和的著名学者和工匠们充任。
博士不定员,由朝廷出资供养,专职从事科技、工程、文化方面的研究,本身品级以成果和贡献定。
吴王实验室工匠们,朱简烜的真传弟子们,都被放进了科学司当博士。
部门机构基本确定之后,朱简烜看着手上的人员履历表,将原本职务与现在吴国个部门有一定关联性的官员,安排到各个清吏司署理职务。
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原地转正。
所有清吏司主官郎中,品级暂定正五品,是大明清吏司郎中的正常品级,与秘书府的秘书们平级。
所有郎中全部由吴王本人亲自任命,也全部只听命于吴王。
在地方上,开始整合灾民组成的临时护卫军团,逐步改编为正常的民事机构——县。
暂定每四个护卫军团的人员组成一个县。
若是一个地方驻扎的军团数量不到四个,说明当地情况比较特殊,也按照一个县的规格组建。
瀛洲和白云两片群岛都只有两个护卫,也各自组建一个县。
南澳群岛只有一个卫,也设立一个县。
随着持续输入大明的移民,这些县的人口会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所有的县,全部直属于中央朝廷,县以上暂时不设任何分管机构。
一个卫的指挥使,理论上是正三品的官员,而知县只是正七品的官员。
虽然文武官员品级不能直接比,但八级的差距还是大了点。
最初正常组织的几个卫的移民,不会直接转成县。
只有本来就是文官管理,由灾民迅速组建起来的护卫军团全部改成县。
第137章 吴王金票和武士的价值
朱简烜把临时的吴国朝廷搭建起来,然后就立刻开始给他们安排工作:
“储备司与科学司共同负责,筹备吴王国储备金行,负责发行吴王金票事宜。
“科学司开发防伪技术,设计足够挺括、足够牢固、难以伪造的票纸。
“储备司建设专门的印票厂,按照吾的命令印制吴王金票。
“储备金行负责金银和金票的兑换和实际发行。
“所有人全部牢记,吴王金票不是以往的宝钞,而是吴国金行的存金票据。
“与大明民间钱庄的银票一样,只是只有几种固定的面额,同时也不不记名且可以自由流通。
“允许百姓随时金银铜钱兑换成金票,也随时可以将金票兑换成黄金。
“但只能换成黄金,因为黄金更加宝贵,且吴国黄金储备更多,我们没有足够的白银兑换。
“为了方便核算和管理,直接对应一克黄金发行一金票。
“面额直接写一克,且只有这一种面额。
“但是一克黄金的价值较高,只适合作为商业贸易货币,不适合百姓日常使用。
“所以额外设计银票、铜票作为辅币。
“银票和铜票只作为辅币,不直接对应银和铜的重量及价值,而是单纯的锚定金票的价值。
“他们不能兑换白银和铜钱,但是可以先换成金票,再用金票去兑换黄金。
“强制规定,一百铜票兑换一银票,一百银票兑换一金票。
“银票、铜票面额均用1、5、10、50四种。
“一克黄金作为日常交易数额较大,但是作为存钱的方式却已经颇为合适了。
“只要攒够一金票的银票、铜票,就能去换成黄金了。
“在此基础上,吴王金票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锁定发行上限。
“以吴国黄金储备重量,确定累计发行金票的总上限。
“即吾的金库里面有一两金子,最多就只能印发对应一两金子的金票。
“确保所有金票都能换成金子,与民间钱庄的银票相同。
“以吴国本年生产的重要资源的价值上限,确定当年的发行的金票上限。
“我们今年生产了价值一百两金子的钢铁煤炭粮食,那我们今年就最多发行一百两金子的金票。
“确保当年发行的新金票,都能买到相应价值的硬通货。
“当然,这两个数额都只是上限,我们不能真的按照上限来发行。
“要考虑商品对外出口的情况,考虑资源消耗并减少的情况,考虑经年累月的金票积累。
“要考虑大量的金银实际上都存在钱庄里面,实际交易的时候仅有存单而已。
“市场流通实际需要的金票数量,会少于实际上存在的金银财富。
“科学司要配合储备司,做好这个方面的统计核算工作,务必追求金票数额精准正确。
“科学司招募博士,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研究相关统计和管控方法。
“第二,朝廷将金票视为黄金。
“吴王发出去的金票,只要收纳的时候查验确认为真,就可以用来缴纳任何税收,可以用来购买任何货物。
“吴国范围内,任何官方和民间的商行,都不得拒绝收用吴王金票。
“并按照开始发行的年限,逐步加强拒收处罚。
“即开始发行的前三年,暂时不做任何惩处,三年后开始逐步实际处罚,从罚款一定数额直到关店。
“朝廷机构自发行日起,都不得拒绝且要优先收用金票,鼓励百姓将金银换成金票。
“第三,吴国的民间钱庄必须提供保证金。
“必须将注册金数额的三分之一,直接存进吴王金行作为保证金,才能正式开业经营。
“经营过程中,也必须将客户储存金银的三分之一,存到吴王金行的金库。
“这些黄金作为钱庄失信时吴国朝廷偿还储户的底线。”
朱简烜的命令一口气说完,但是现场的气氛就有点奇怪。
短暂的安静之后,出现了轻微杂乱的噪音,官员们压低了声音惊疑感叹和讨论了起来。
朱简烜说这个金票和民间银票一样,但与民间的银票还是有本质差异。
民间钱庄若是失信,拿着银票的商人还能去朝廷控告,要求钱庄用它剩余的资产来赔付。
但是吴国朝廷朝廷发行的金票,要是到了无法兑换和赔付的时候,拿着金票的商人能把自己大王怎么样?
大明人天然的不信任朝廷发行的纸币……
因为朝廷纸币这种东西,在大明以往的声誉很不好,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以前发钞的朝廷信誉很差,发钞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管控,导致宝钞贬值速度过快。
再加上中后期白银持续流入,相对宝钞而言更加保值,百姓和商人都更加乐意使用和储存白银。
二是以前的纸钞容易伪造,朝廷发行纸钞的数额还勉强有数,地方上各色人等伪造的就没有数了。
以至于到了正统时期,民间就基本没有流通性了,崇祯彻底废除了纸钞,直接用越来越多的金银交易。
但是商业市场对纸币的需求是存在的,所以大明民间钱庄的各种银票倒是越来越多了。
银票也是承诺兑付的存单,但很多小面额的银票就当纸币在用。
现在朱简烜要搞金票,虽然现在说的很严肃,要直接对应黄金数额来发行,看上去跟民间钱庄一样。但是当年太祖高皇帝陛下也很严肃,但是一旦皇帝打仗上头的时候,特别着急用钱的时候,还是管不住手想要超发啊。
而且很多官员很不理解,自己家大王又不是没钱,为什么还要搞纸币呢?
朱简烜倒是知道,现在的大明朝,跟洪武时期不同了。
现在大明朝的黄金白银储备足够多,金融产业也已经相对成熟了很多。
关键是数学和市场方面的经验更充足了。
朝廷的行政效率其实更高了。
其实现在可以搞了,也已经到了必须搞的时候了。
直接用金银交易对商业的限制太大了。
让民间钱庄各自发行银票,不但让流通货币无法统一,关键是会影响朝廷的权力。
民间钱庄的银票不能互相兑换的时候还好,等到他们的银票可以互相兑换的时候,可能已经成立钱庄联合组织了。
他们会自动获得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权力,就像历史上的美国联邦储备局一样。
朱简烜当然不能把这种权力让出去。
朱简烜意识到的问题,现场的官员们也能考虑得到一部分。
他们倒是没想到中央银行的概念。
但是大王现在已经就国,吴国要脱离军事管制状态,设立朝廷和县衙等民事机构。
未来肯定要开始招纳民间移民,民间的商人也会随之而来。
肯定有民间钱庄想要来做这个生意。
现在吴国朝廷提前出面做这个产业,相当于把金银票和汇兑业务抓到朝廷手里。
吴国朝廷的官员当然不会拒绝这种事情。
就算是未来大王要超发,要失信于民间,也不影响现在大家掌握权力。
而且大王把发钞这种事情交给朝廷部门来做,也是展现了大王将所有的官员视为自己人的态度。
否则大王自己单独私下里成立个吴王金行去做,王国官员也没有办法阻挠。
所以朱简烜下令之后,经过了短暂的考虑和低声议论后,秘书府和相关部门的人员都站出来应下了:
“臣等遵命。”
朱简烜对此还算是满意,继续安排另外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