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758节

  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我也不会来求一个通政使司的小小参议,这么个芝麻绿豆官,以前给我提鞋都不配。

  但问题就在于……

  这个芝麻小官的背后,有个强大到让人窒息的张国丈。

  甚至到现在,都没人搞清楚,张国丈凭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大明朝廷的一座大山头。

  沈禄道:“既然延龄都如此说了,您看,要不就先等等?如果明日这件事真出现争议,那朝廷在举荐人选方面,必定会扩大范围,到时必定会有王公您的机会。要说西北带兵打胜仗,威慑四夷,在下认为,没有谁会比王公您更合适。”

  王越问道:“明日不能请徐侍郎,为老朽……说上两句吗?”

  显然王越有些失望。

  既然张来瞻那边摆明了不肯出面帮忙,他儿子也只是随便交待一句,让等等看。

  但我还是想在明天第一波廷推时,占一个举荐的名额。

  感情朝廷推举三边总制,我这个赋闲的名臣,连第一轮名单都进不去?还得等以后找机会往里面增补?

  沈禄无奈道:“明日廷推之事,怕是少有人会参与意见,毕竟陛下已提前找阁老、尚书问过策,最初的人选,必定会从他们口中出来。”

  “明白了。”

  王越似乎对重任三边总制已不抱太大希望,起身抱拳行礼,“麻烦沈参议了,希望明日过后,在下有机会见到张阁老本人,亲自跟他说明在下的治军方略。”

  无论行不行,我总得见见张来瞻吧?

  得让张阁老知道,我一心想跟着他混,至于治军什么的……我的本事还用得着质疑吗?

  只要是我去当三边总制,就问鞑靼人谁敢来犯?想出击就出击,想防守就防守,那还不是来去自如,任我纵横?

  ……

  ……

  沈禄对帮王越这件事,可谓是不遗余力。

  他非常希望王越这种有超强能力的人,加入到张峦的派系中来,成为他们身边一员虎将,这样就算最后形不成党派,以后他也能从王越编织的关系网中获利,对他和徐琼等人当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且真正有能力的人,谁不想帮?

  毕竟沈禄自己只是个举人出身,他并不认为王越这个当世岳武穆,犯了什么不可弥补的大错,或者说王越只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完全没必要上升到罪臣的地步。

  于是第二天,他便继续找机会去见张峦。

  最后还是在张延龄派人安排下,他在靠近张峦金屋藏娇院子附近的一座茶楼内,见到了精神略显萎顿的大舅子。

  “来瞻,你这是……?”

  沈禄看过去,善意地提醒,“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怎么养病这么久,看上去你的气色依然不太好?”

  张峦吃惊地问道:“是吗?情况真有这么明显?”

  沈禄问道:“莫非你的病情又有反复?”

  “我上哪儿知道去?”

  张峦有些颓丧,道,“总觉得最近这一年,就跟病邪盯上了一般,泄露天机果然容易遭到天谴啊……汝学,听说你是为王威宁之事来?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有事直接去找延龄,为何非得来见我呢?”

  沈禄道:“我当然知道延龄的本事大,完全能代表你。但问题是……王公那边不太相信延龄啊……在他看来,你才是大明的阁老,是真正能决定他将来的大人物。”

  张峦摸着下巴,不解地道:“在王威宁眼中,我真的有这么重要?”

  沈禄由衷地感慨:“你不知道,他对我一个通政使司的小小参议,都送上厚礼……我觉得要是帮不上他的忙,都愧对人家。”

  “啊!?”

  张峦心说,你这么实在的吗?

  拿人钱财,就必须得替人消灾?

  不帮到人,你还浑身不自在?

  沈禄再道:“王公在军中威望极高,且他诚心想帮助陛下治理好西北军政……在下认为,他必然能帮到陛下,帮到你,这才想方设法帮他运筹……如今这时候,其实你跟陛下提一嘴,比谁都管用。”

  张峦摇头道:“你别这么说,延龄说话比我好使多了。”

  “延龄?”

  沈禄双目圆睁,无比震惊道,“你的意思是说……延龄可以不通过你,直接跟陛下提出建议,而通常陛下也会采纳他的意见?”

  “不然呢?你以为西山的矿是怎么开起来的?还有宫里的纺织工坊!再有便是西北用兵,还有什么火炮……再便是什么平定辽东……其实这桩桩件件,我参与得很少,都是延龄把大政方针制定下来后,才有人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张峦在沈禄面前主打一个坦诚。

  儿子有本事,当老子的并没有觉得有多悲哀,反正自己已经是寿宁侯了,顶天了积功再升一级成为公爵。

  自己已可以无所顾忌地过那逍遥自在的日子,何必瞎折腾呢?

  沈禄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把王公直接引荐给延龄,让他跟延龄说明情况,也是可行的?”

  张峦皱了皱眉,问道:“非得见个面才行吗?我是说,如果见面了再举荐,最后他上位了,那岂不是说,我张家人明明不想卷入到朝廷纷争,最后人选竟然还是由我们来定,被人说我们张家干涉大明军政,甚至有窃夺权柄之意,那该怎么办?”

  “来瞻,切勿言笑,这话可不能乱讲。”

  沈禄吓了一大跳。

  你张峦还真是口无遮拦。

  张峦道:“那你真要觉得应该见见,那就让延龄去见吧。延龄说,眼下鞑靼人正是势弱的时候,说什么再过个十来年,鞑靼人会逐渐强盛起来,到时再想消灭他们,就没今日这般容易了。”

  “所以说,这一战是要彻底平定草原咯?”

  沈禄继续惊讶。

  张峦板起脸来,教训道:“汝学,我这就不得不说你了!你说你一个通政使司的小官,管那么多军政大事作何?你可真是操不完的心啊!”

  “这个……”

  沈禄有些尴尬。

  自己的靠山,居然嫌弃自己多管闲事?

  他在想,我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徐公?

  张峦道:“我儿造那么多火炮,还要造火铳,军服棉被也不少,还筹集粮饷,这一整套下来,如果只是内部整顿充实一番,也未免太过小题大做了。既然如此重视,就得主动出击,跟鞑靼人打个有来有回,甚至把鞑靼人驱逐到北海去!”

  沈禄问道:“那要是王公的想法,与延龄不同呢?”

  “那还找王威宁作甚?”

  张峦道,“陛下要的就是这么个狠人,可以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如果王威宁自认为能力不及,还非上来凑热闹,显得他碍眼么?”

  “可你毕竟之前帮过他……”

  沈禄提醒。

  张峦冷笑不已,道:“我帮的不是他,而是替陛下储备一个善于作战且还能打胜仗的文臣武将在京城,为的是将来有派上用场的时候,随时都能调用!可不是为了让他时时刻刻都斟酌利弊利害,关键时候却打退堂鼓。”

  沈禄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职位,或许就是为王世昌准备的!只是眼下还不能让他知晓罢了!”

第787章 热兵器是主流

  朝堂上,对于是否委命三边总制之事并无多少争议。

  关键在于皇帝提前已跟阁臣、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打过招呼,在西北的确有战事发生的情况下,皇帝要委命三边总制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剩下的就是人选问题。

  但朝会上提出的几个官员都没有通过廷推这一关,皇帝也没有主动授意说要委命于谁,第一次廷议就以僵持的方式结束,只表明会在三天内决定最终人选。

  此消息一出,最激动的莫过于王越。

  “父亲。”

  王越的儿子王时听到消息,匆匆赶回宅邸,发现父亲正盯着前面墙壁上挂着的他赐封威宁伯时的画像发呆。

  此时的王越,居住在朝廷临时安排的寓所内,家眷基本不在京城。

  王越听到儿子的招呼,随口问道:“你知道为父最希望见到的是什么吗?”

  “见到我王家东山再起?将丢失的世袭爵位拿回来?”

  王时问道。

  王越转过头,摇头叹息:“为父一直都希望能站对立场,永远跟陛下一道,而不再跟以往一样,无论立下多少功劳,最终都付诸东流。”

  显然在权力斗争中,王越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明明帮成化帝干了那么多脏活、累活,生平打了那么多胜仗,自己也从一个文官变成了武勋,结果到最后背黑锅的事却让他往前顶。

  战场上从不犯错误,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因为政治上总是站错队,导致家道中落,连曾经到手的爵位都丢了。

  王时关切地问道:“那……父亲,此番是要站在张国丈一边吗?今日朝会上发生之事,如您昨日回来后所说的那般,陛下并不急于确定三边总制人选……或许您真的可以争上一争。”

  王越脸色冷峻:“此时让我去三边,意义何在呢?”

  “父亲的意思是……还没到您出马时?”

  王时颇感意外。

  之前老父亲上蹿下跳,似乎生怕错过翻盘的良机。

  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一线生机,结果老父亲却蔫了?

  王越道:“陛下对三边军政似乎有很大预期,但究竟要达成什么目的,为父始终没有吃透……话说,如今最能理解陛下心意的,恐怕就是外戚张氏父子了!”

  “那……父亲还要去拜访吗?”

  王时问道。

  “只怕张氏父子不肯见我。”

  王越叹道,“我目前想做的,就是让陛下知晓我一心一意为朝廷做事,向天家效犬马之劳……我的奏疏一早已让人呈递上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陛下见到后必定会明白我的心意。”

  ……

  ……

  皇帝此时可没心思去看什么王越自陈决心的奏疏。

  因为这会儿的朱祐樘,已经乔装打扮秘密出宫,跟张延龄一起去查看演炮的情况了……其实最近,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

  这次张延龄除了让朱祐樘见识一下新炮的威力,还打算让朱祐樘看看另外一种神奇的爆炸物,那就是黄火药。

  而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硝化甘油终于具备了较强的稳定性,已经可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了。

  “延龄,你说那新式火药的威力极大,是否应该把朝中人也一并带来,让他们旁观一下,增强他们的信心?”

  朱祐樘跟张延龄到了校场外,似乎不太甘心只是自己单独看热闹。

  他很想把那些反对他在西北用兵之人全都叫过来,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这个皇帝并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在有极大把握的情况下,才积极主动地推进出兵草原的战略。

  张延龄道:“姐夫,让他们见到也属徒劳,该反对还是会反对……其实只要您自己清楚威力就好。”

  说话间,司礼监掌印太监覃昌已经带着御马监的人马到来。

  这次演示仍旧是覃云负责。

  具体过程无须原地制造什么屋舍、城墙类的建筑去炸毁,而是直接找个地方挖个坑,把黄火药埋进去,等炸完了让朱祐樘看看效果就可。

  “有些远啊。”

首节 上一节 758/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