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54节

  崔儒放下酒杯后又问:“那药可是真的有效?还是说……”

  张峦道:“自然是管用的,在下在兴济给成千上万人种过药,没一例在种药过后还得痘疮。

  “尝闻有那十几口之家,种药之人均未发病而其他人全都染疾者。要不然朝廷怎会在京师之地推广呢?”

  说到这里,张峦交友的底气足了几分。

  这毕竟是他人生难得的高光之举,解决了数千年来人们面对天花流行束手无策的局面,泽被苍生,可以说是他平生最大的成就和标签。

  崔儒感慨道:“既如此有效,那我回头找伱种药。”

  “不用回头,今儿在我这里现种便可,只需给你胳膊上扎一下,不痛不痒的……我这就去拿药……”

  张峦说着就站了起来,充分展现了他的热心肠。

  崔儒急忙劝阻:“以后机会多的是,来瞻兄不必如此着急,再怎么说也不能耽误咱哥儿俩饮酒不是?”

  张峦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把人家随口敷衍的话当真了,当下惭愧地笑了笑,赶紧把崔儒面前的酒杯给满上。

  张峦为掩饰尴尬,主动挑起话题:

  “这不是嘛,最近我见过几次银台司的李侍郎……他说会举荐我进太医院做太医,有了正式的官身,或许我在北雍待不了多久了。”

  既然觉得人家瞧不起自己,张峦当然要把自己风光的事一股脑儿往外掏。

  “李侍郎?可是……通政使司通政使李孜省李大人?”

  崔儒惊讶地问道。

  “正是。”

  张峦竭力表现自己交游广阔,自得地道:“还有一些事,我没法与你细说,却又不吐不快,我乃靠银台司经历……也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妹夫,从中穿针引线,才得以结识李侍郎,并得其赏识。”

  崔儒本来对张峦印象挺好的。

  但见这货猫尿喝了几杯,就开始吹起了牛逼,而且越来越离谱,脸色不由尴尬起来。

  别人都不来,唯独我来了,就是为了听你胡扯,在我面前装腔作势?

  崔儒搪塞道:“先前从未听你提及治病之事,不知你医术……”

  “学过一些,虽未见高明,但也堪堪可用。”

  张峦笑道,“若是阁下府上有什么人生病,尤其是疑难杂症,尽管来找我,我能帮就帮,保管不会让崔兄你失望。”

  崔儒越发如坐针毡,又坚持了盏茶时间,终于受不了张峦自吹自擂,干脆起身告辞。

  尽管张峦一再挽留,可崔儒去意甚坚,不得已他只好礼送出门,回来后长吁短叹,显然被打击得不轻。

  ……

  ……

  徽州商馆。

  秦掌柜正在倾听手下的汇报。

  徐恭奉命去给李孜省送礼,可惜没摸准路径,不得其门而入。

  “不是不收,而是这位李道长只收相熟之人的礼物……朝中明面上与其关系亲近的人不多,但其实许多朝臣私下与之往来不断,即便御史言官屡屡上疏参劾,依然有不少人暗中听命于他,此人不单是佞臣那么简单……”

  徐恭在秦掌柜面前做了一番总结陈词。

  秦掌柜问道:“听说他最近以黄老之术,邀宠于圣前?”

  徐恭点头:“是,他谶言宁夏地动,果真宁夏就在他预测的时间段发生了地震。”

  “消息可属实?或是有人事后牵强附会,再或是有人以地方灾异迎合于他,实际没有发生却报了灾祸?”

  秦掌柜追问。

  徐恭道:“先前有不少有识之士也如此怀疑。宁夏地动前,他的谶言就已传得街知巷闻,他的政敌也有意宣扬此事,以求能压制他,却未曾想,间接帮他扬名了。

  “至于宁夏是否真的地动……以徽州商会在西北开辟商屯的人传信,的确发生了,且地方上提前得李道长警示,预先做了防备,以至于损失轻微。”

  秦掌柜由衷地发出感慨:“如此说起来,这位可真是仙家大能。”

  徐恭再道:“听说陛下有意将一处道家名山赏赐于他,让他在龙虎山外自成一派。或就是咱徽州的黄山。”

  秦掌柜有些意外,愣了好一会儿才点头:“黄山之地,本就有不少仙家传说,又有九龙观、升真观、松谷观、仙都观等道家名胜,若陛下真赏赐给了他,倒也不辱没仙山的名头……就是不知他一身修为是否真得自仙人传承……”

  徐恭道:“当家的,最近城里盛传,说他又谶言泰山地动,时间就在昨日。但到现在为止,泰山是否地动的消息仍未传到京……”

  “这……”

  秦掌柜蹙起眉头。

  “城里已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暗中开设赌局,大多数人都下注泰山地动之事必定子虚乌有,但也有压李道长赢的……若不幸真被言中的话,那李道长在朝廷的地位可就牢固了,轻易无人能撼动。”

  说着说着,徐恭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显然也有些忧虑。

  因为李孜省那边,他们完全没办法搭上线。

  秦掌柜忧心忡忡:“难道就没什么办法,换得投靠其门下?若他将来真将道观修到黄山,徽州地方官府必受其牵制,若我们没关系,定受人欺压,生意很难维系下去。”

  徐恭道:“目前看来,只能从银台司入手。据说最近银台司一位经历,名叫沈禄,深得李道长信赖,经常出入其府宅,还……”

  “还怎样?”

  秦掌柜见徐恭欲言又止,不由追问。

  “我们暗中所查,无意中瞥见那位我们先前留意过的为人治痘疮的张老爷,也多次跟随沈禄前往李府。据悉沈禄乃张老爷姻亲,娶了张老爷的妹妹。”徐恭道。

  秦掌柜再次蹙眉:“难道这背后有什么利益牵扯?那位张监生入京没几日,怎就有资格在李府这等显赫之所登堂入室?”

  显然秦掌柜想不明白,张峦到底有什么神通,居然能得李孜省青睐,把人请到府上去。

  徐恭道:“最近几日,汪先生都在协助张老爷种药,要不要请他帮忙问询一下?”

  “汪先生?听说有人斥重金请他过府诊病,他去了吗?”秦掌柜问道。

  徐恭无奈摇摇头。

  显然汪机到京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攀附权贵,也不是为了大捞一笔,更不是赚取杏林的名声,治病救人,汪机自忖不比京城的名医强到哪儿去,不会强行出头。

  倒是在帮张峦上,汪机不遗余力。

  秦掌柜道:“汪先生行事好生奇怪,就算他不想跟京师达官显贵有所牵扯,但咱徽州在京的人请他,他也不给面子吗?成天帮曾被他确定为江湖术士的人做事,不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徐恭道:“先前给汪先生送了一些日常用度,与他谈过几句,他说在那位张老爷跟前受益良多。”

  “……”

  秦掌柜这下彻底无语了。

  心中更是暗骂不止。

  都怪你汪机,最初以为你本事超群,毕竟徽州乃至江南之地,单论医术所有人都推崇备至,还以为你眼光卓绝。

  谁知正是因为你对张峦看走眼,我们才没有热切巴结,导致错过了最佳的结盟时机,而今再去送礼什么的,人家都不太当回事。

  而你自己,如今却好像个门生故旧一般,天天围着人家屁股后面转。

  徐恭叹道:“最近有人说,汪先生此举丢了咱徽州人的脸面,但他本人似乎并不在意。”

  秦掌柜无奈道:“汪先生家学渊源,当初与张监生会面时,曾说张监生不通医理,如今却转了性一般对张监生格外推崇,看来并不是因为张监生医术上的造诣,而是有旁的本事,只是不为我们所知罢了。”

  “当家的这么说颇有道理,可惜没什么根据。”徐恭道。

  秦掌柜道:“那位李侍郎乃天子近臣,这样有权有势又有大本事之人,居然会对一个民间游方郎中如此看重,若此人真胸无点墨,你觉得可能吗?”

  徐恭感慨道:“如当家所言,这位张老爷,既是生员,还有家学传承,甚至能治天下人闻之色变的痘疮,的确算是当世一杰。”

  秦掌柜点头:“正好我们需要借助那位沈经历的关系,跟李侍郎打通关节,我们不妨从张监生身上入手。”

  徐恭俯首领命:“那敝人这就准备礼物前去探访。”

  “行,备好车驾,我们一起登门,希望此行能有所收获。”

  秦掌柜说完,眼神中充满了期冀,显然对此行抱有一定期待。

第81章 怀疑

  秦掌柜再一次亲自登门拜访张峦。

  这次她没有与汪机同行,带了另外一名跟她有生意往来,平时常驻京城的徽商代表李吾唯,两家凑一块儿去给张峦送礼。

  “张先生,这次我们代表徽商,来感谢您造福我徽州乡梓……先前通过汪先生,我们拿到了神药,在京城的徽州之民中大力推广,这一波痘疮时疫中未感染一人,张先生善莫大焉。我们徽州商贾素来最讲礼数,您帮了我们,我们特前来答谢。”

  李吾唯负责说场面话。

  他年纪五十左右,有几分富态,也是因为当了京师的坐商,平常不怎么出来走动,缺少运动的缘故。

  张峦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如今朝廷正在大力推广种药之事,早晚有一日痘疮会在华夏大地绝迹,吾心甚慰。”

  李吾唯笑看秦掌柜一眼,心说眼前的张峦脸皮可真厚,大言不惭不说什么天花经其之手会灭绝,怎么可能会这么简单?

  要是将来一波反转,还不知道谁会倒大霉呢!

  虽然今天李吾唯负责搞活场面,但论在徽商中的地位排序,秦掌柜才居上,因为很多生意秦掌柜属于“甲方”,李吾唯需要看秦掌柜脸色行事。

  但这次秦掌柜没什么表示,大概意思是,你按照我们先前所定计划执行便可。

  李吾唯继续道:“还有一件事,说来惭愧,我等一直仰慕朝中礼部右侍郎、通政使司通政使李大人,奈何与他关系疏远,想与之交往,馈赠些礼物,顺带请他做一些造福我徽州乡里的事情,可惜苦无门路。”

  “哦?”

  张峦好奇地问道,“乃李孜省李侍郎吗?”

  李吾唯和秦掌柜都很惊讶,张峦竟然直呼李孜省大名?

  李吾唯重重点头:“正是。”

  张峦盘算了一下,这才略微迟疑道:“若你们真没什么门路,我可以代为引荐,也不是不行。”

  这下李吾唯不得不赶紧侧头看向秦掌柜,意思是还是你来说吧。

  秦掌柜好奇地问道:“敢问张先生,您是通过什么,与李侍郎往来密切的?还是说,他对于您的事迹,也很上心?”

  张峦在人前还是比较喜欢显摆的,尤其最初见徽商时人家还看不起他,他知道这群人有钱,肥得流油,如今自己手头有点权力,不在这群人面前适当展现一番实力,更待何时?

  “是这样的,最初也是因为治痘疮之事,由我的一位姻亲,舍妹夫婿带我去拜见了李侍郎,他对于京师民生很关心,除了派遣太医院的人协助我种药外,还做了一些安排,李侍郎通情达理,礼贤下士……”

  张峦在人前把李孜省好一顿夸赞。

  李吾唯和秦掌柜,都感觉张峦是在吹牛逼。

  两人对视一眼,那尴尬的神色分明是在说……这人嘴里没一句实话。

  因为他们听说和知悉的李孜省,素以刻薄寡恩著称,虽然朝中不少人支持李孜省,但那更多是利益之交,都是看中李孜省在皇帝面前拥有极大的发言权。

  有人形容,李孜省相当于大明没有官衔在身的吏部尚书,朝中人事任免,基本都要过他那一关,或是要被其盘剥一遍。

  在这前提下,他们很难理解,李孜省到了张峦嘴中,怎就成了通情达理礼贤下士的贤臣?

  秦掌柜实在听不下去了,情不自禁出言打断张峦:“我们想先见见通政使司沈经历。”

  “伱们要见汝学吗?那好办。我这就差人去把人请过来。”张峦随口道。

  秦掌柜怕张峦吹牛逼闪了腰,赶紧打圆场:“不必急于一时,约个时间也可。”

  张峦一点不觉得自己夸大其词,拍着胸脯道:“这有什么?李侍郎我一时请不来,但请汝学过来一趟,那容易得紧。

首节 上一节 54/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