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441节

  韦兴到这会儿毫不犹豫就把梁芳给出卖了。

  覃昌道:“韦兴啊,我丑话可是已经说在前头了,要是你知情却故意不说,等查明后,那就要罪加一等。到时候别怪朝廷苛刻,说你为朝廷矜矜业业做事半辈子,结果连条小命都保不住。”

  韦兴哭丧着脸道:“的确是不知。”

  “好。”

  覃昌点头,“就当你不知吧。那第二件事,先前你参与谋立兴王之事,就是相助邵贵妃之子谋夺太子之位,这点你知情吧?”

  “这个……”

  韦兴本想否认,但随即想到,有些事其实是瞒不住,自己作为梁芳的头马,如果说连梁芳暗中推动易储之事都说不知,那不跟骗鬼一样?

  死不承认,很可能今晚就要享受严刑拷问的待遇。

  “问你话,吞吞吐吐作甚?”

  覃昌道,“就一次作答机会,张侍郎还在旁看着呢……这可是陛下吩咐我俩前来问话的,你务必如实回答。”

  韦兴道:“此事小人的确知情……皆乃梁芳梁公公授意,当时小人就是利欲熏心,被梁芳所蛊惑。其实小人并没有做什么,就算有何事发生,那也是梁芳在幕后策划和推动。”

  “嗯。”

  覃昌对此回答很满意,还特意看了看一旁的书记官,意思是你们都记录下来了吧?

  过了片刻,覃昌又道:“第三件事,就是你们谋立兴王时,朝中哪些人与你们勾连,或者说是结党?尤其是对此知情的臣子有哪些?”

  这次打死韦兴都不敢随便乱咬人了,郑重其事地道:“一切皆出自梁公公授意,至于他告诉过何人,是否有朝臣知晓或者配合,小人就不知道了。覃公公,您应该清楚,小人一向都是听命而为,从不敢忤逆上意,毕竟这背后……有人主使。”

  覃昌很生气,但他不往下说,故意把机会留给张峦。

  张峦一听大为着恼,气呼呼地问道:“韦公公,你不会是想说,其实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先皇授意的吧?”

  “小人不敢造次。”

  韦兴急忙解释,“都是梁芳转告的,且言之凿凿……小人的确不知情。”

  覃昌道:“让你交代有哪些朝臣与你们勾连,结果你硬是扯到先皇身上去了……都这会儿了,你还想蒙混过关呢?韦兴,咱家劝你一句,留条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你用心回答问题,以你以往的贡献,想活命还是不难的。”

  “真不知啊。”

  韦兴险些要哭出声来,“梁芳此人,凶险狡诈,长期把持朝政,胡作非为,更是贪墨军饷粮草,导致军中将士苦不堪言……小人也曾多番劝说,但他就是不听。”

  覃昌厉声喝问:“那你总得说出几人来……至少要说出除了你们二人外,都有谁参与?你知情不报,就是大罪!”

  “这……”

  韦兴为难道,“覃公公为何不去问梁芳呢?他对每一桩每一件都非常清楚,而小人不过是他用完即弃的棋子罢了。”

  覃昌摇头道:“孤证不立,问你话,你就如实作答……说吧,朝中有谁知晓此事?”

  韦兴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一咬牙,连连摇头。

  “张先生,您看被咱家说中了吧?这种人,根本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覃昌狠厉地道,“以咱家看,暂且把他放回去,接着提审梁芳……不知您意下如何?”

  “全听覃公公的。”

  张峦显得很随和。

  反正我根本就不懂审讯的技巧,你说怎样就怎样。

  ……

  ……

  韦兴这边丝毫结果没问出来,就被重新押送回去。

  而后梁芳就被提到了后堂。

  跟韦兴一上来就卑躬屈膝不同,梁芳在覃昌和张峦面前则显得很高傲,昂着头,挺着胸,大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架势。

  “又见面了呀,梁公公?”

  覃昌见到梁芳站在下面被自己审问,曾经的生冤家死对头落难至此,一时间心理上的满足难以言喻,脸上笑容都快要溢出来了。

  梁芳把头一别,怒气冲冲地道:“梁某今日落到这般境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无论做什么,咱家都问心无愧。”

  覃昌笑道:“张先生,您看,他到现在都不肯悔罪认错,看来不给他判个死罪都不行了!”

  张峦道:“直接定死罪终归不是太妥当,总得问上两句,了解些情况。不然一问三不知,别人还以为我们只是来走个过场……”

  “既然张先生说了,是得让他死个明白。”

  覃昌点了点头,然后大声道,“梁芳,如今朝中已有几十人参劾和检举你,说你任御马监太监时,曾多番盘剥朝臣,还收受巨额贿赂,中饱私囊,甚至还克扣军资粮饷,罪不可赦,可有此事啊?”

  “没有,这些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咱家清清白白。”

  梁芳厉声否认。

  “呵呵,你还清清白白?”

  覃昌笑眯眯地道,“不要以为你刚回朝,咱家手里没什么证据。你指使言官暗地里做的那些个破事,这些陛下和朝廷都是知晓的,你还意图加害张先生和一众东宫讲官,这些也都是证据确凿。

  “你以为,要是没有人证物证,先皇会将你发配出京,且临过世都不允许你回京来朝见吗?”

  梁芳气得浑身颤抖。

  也正因为他被看押,且知道自己犯的罪太大,足够抄家灭族的,但他还是想在人前保持风度和仪态。

  这已是他最后的尊严所在。

  梁芳最终还是选择了缄默不言,不承认,也不否认。

  覃昌喝道:“梁芳,你意图推动易储,违背内臣不得干政的规矩,同时伙同朝中内外奸臣和奸商,为皇宫营造等事创造便利,甚至借此机会将府库银钱中饱私囊。眼下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全数交代,换个减免罪责。另外一条路嘛……”

  “我选第二种。”

  梁芳昂着头道,“咱家乃死过数次之人,不在意多死一次。但咱家话放在这儿,咱家一死不要紧,但总会有人取而代之,朝中将永无安宁可言。”

  覃昌阴测测地道:“那你是打算顽抗到底咯?来人,把人押回去,明日或由怀恩怀公公亲自来审。退堂吧。”

  ……

  ……

  这次临时公堂,啥都没问出来,韦兴和梁芳好似顺利过关。

  张峦诧异地问道:“覃公公,咱们已分别问过案犯,结果一无所获……今天就算是完事了吗?”

  “是啊。”

  覃昌笑道,“时间太过仓促,只不过是临时找他们来,问上几句话而已。”

  张峦眉头微皱,摇头道:“只是几句话的问题吗?我在想,现场除了咱俩和锦衣卫的人外,没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朝中那些与他们有勾连的人,现在恐怕都寝食难安了吧?”

  “是啊。”

  覃昌附和道,“这就叫打草惊蛇……不过来日还得找人把风声给透出去,如此朝中人很快就会知晓,梁芳和李兴两个曾经无恶不作的权臣,现在已经彻底垮台了。”

  张峦皱了皱眉,问道:“那梁芳理直气壮,不会是觉得,他的所作所为皆来自先皇授意,他自认无罪吧?”

  “且不可盲目揣度。”

  覃昌道,“先皇不管做过什么,都不能妄加指责,而他们身为奴婢,只要做了非本分之事,无论如何都罪责难逃。如今杀或者留,都只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但要是您替他们美言几句的话……”

  张峦叹道:“我是得美言啊,不然的话,他们在朝中的余党恐怕会狗急跳墙,到那时恐怕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难以收场。”

  “这倒是。”

  覃昌附和地道,“就说如今御马监掌印罗祥罗公公,还有不少人,就比如说御用监的陈喜,也都跟梁芳和韦兴过从甚密。要是一棒子下去非要全部敲死,就没人给朝廷办事了。张先生,您看,当初他们的阴谋就是您揭破的。现在您是否……”

  张峦道:“我来写奏疏怕是不太合适。此番审讯经过,还得您亲自整理好,送去陛下跟前面呈。”

  “好。”

  覃昌心说,这礼送得可真值!

  难得见到张峦如此上道,我还担心他乱来呢。

  现在可以确定,原来花点儿心思在他身上,就能让他和颜悦色,这个权臣远没有李孜省那般跋扈难缠。

第456章 满朝皆牵连

  覃昌带着复杂的心情,去跟朱祐樘奏报有关梁芳案的最新进展。

  朱祐樘此时正在批阅奏疏。

  可惜操持国事对于此时的小皇帝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得需要有人在旁辅助……此时他旁边就各坐着一位,一边乃怀恩,另一边则是韦泰。

  不过韦泰在现场跟个花瓶没多少区别,他的任务就是用印,再或是把一些简单的奏疏作批注。

  至于复杂的……只能是怀恩出马。

  别的不说,怀恩处理政务的能力比覃昌和韦泰要高明许多,甚至朝中两位阁臣,万安和刘吉都远不如他。

  “陛下,那梁芳坚决不肯承认事情与其有关。”覃昌道,“或是他自以为必死,已不想为自己做辩驳,妄图保住幕后一批人。”

  朱祐樘迷惘地抬头问道:“我几时说过要杀他了?”

  怀恩提醒道:“陛下,那梁芳身为皇家奴仆,竟然参与推动易储这等大事,等于是有了篡逆之心,不应当留下的……”

  “怀大伴,无论如何,那梁芳都是父皇重用的中官,我觉得实在没必要赶尽杀绝。”

  朱祐樘说到这儿摇了摇头,随即又问,“哦对了,我岳父怎么说?”

  “他……”

  覃昌欲言又止。

  怀恩问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覃昌回答:“张侍郎对梁芳之事,没什么具体看法,不过以他之意……最好是采取怀柔政策,或想以此让梁芳老实交代。”

  怀恩追问:“梁芳不肯招认,别人也如此吗?”

  “不是。”

  覃昌道,“韦兴倒是承认参与了推动易储的行动,却把责任全都推到梁芳身上去了。”

  朱祐樘听了微微皱眉,却没有说什么。

  怀恩见小皇帝没有表态,只好道:“看来张侍郎对应付梁芳和韦兴案,很有见地,不如让其主导。”

  “没这必要吧?”

  朱祐樘却提出反对意见,“岳父已经卷入其中,如果连最后审案都需要他来定夺的话,那他的事就太多了。

  “这样,先把这几份奏疏送到内阁,听听阁臣的意见,尤其是徐先生。另外几件事,我打算听取岳父的建议。怀大伴,回头你登门问问,不知可否?”

  “遵命。”

  怀恩起身恭敬回道。

  ……

  ……

  张峦回到自己的外宅。

  他现在在家里是待不住的,姑且不说他的心早就野了,加上家里的黄脸婆没事就埋怨他,碍于女儿张玗的脸面他还不好还嘴,不胜其扰之下只好出门躲清闲,别院这里就是他慰籍心灵的港湾。

  不过张峦犹自不忘把小儿子叫来,将自己去见梁芳和韦兴经过如实相告。

首节 上一节 441/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