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121节

  “啊!?”

  李吾唯瞬间感觉自己脑袋瓜不够用了,思索好一会儿不得要领,才又问道:“晋商子弟,其亲妹妹参与应选太子妃且提前落选?那……这样的人怎会跟张氏族人走到一块儿去了?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

  徐恭笑了笑,道:“具体是何缘由,敝人一时难查清楚,也有可能是晋商想以此作为穿针引线之用。

  “再或者张氏一门觉得,虽然晋商已经抛出意向,但情理上他们还是要先问问我们徽商的意见,毕竟咱跟他们接触在先,所以才会有先前亲自登门之举。”

  “什么?徐掌柜,你的意思是说,晋商开出了五千两银子的条件,要跟张家合伙做生意?张家人特地拿出对等的条件先来跟我们谈?这话怎么那么让人不相信呢?”

  李吾唯当然不会接受这种说辞。

  做生意的,自然知道五千两银子有多金贵。

  在弘治时期,南美洲的白银还没大批量流入中国,白银的购买力可是非常强劲的。

  秦掌柜道:“李当家的,看来你白手起家,在做生意上是很果决,也讲究诚信,能做到童叟无欺。唯独在名利场上,却总是做出那鼠目寸光之举,我秦氏一门跟张氏的往来,你以后不要插手了。”

  “秦当家,你这话是何意?”

  李吾唯一听急了。

  秦家在徽州的势力非常庞大,且倚靠的官府背景也是实力雄厚,至今已有三代人积累。

  虽然到了这一代,因为乃一介女流当家,以至于外人都在说秦家已没落,但李家到底是新贵,还指望着跟秦家合作做生意来赚大钱。

  秦掌柜无奈地道:“回头派人去张府,代表咱徽商好好赔罪。既然要合伙做生意,咱也得严谨些,若实在没法合作,也切不可伤了和气。哪怕张氏只是两位小公子前来,咱也要以礼相待,明白吗?”

  “是。”

  徐恭笑了笑,随后望向李吾唯的神色中,带着几分嘲弄与不屑。

  (感冒发烧中,今天暂时两章,就不求票了!)

第177章 生意经

  张府。

  张家兄弟回到家中,当天柴蒙并没有跟他们一起登门,而是约好第二天再来拜见张峦,算是正式受聘成为张府的西席。

  “老二,就说你不行吧,张嘴就跟人要人家五千两银子,你是不是对银子没概念?五千两啊,就算你跟人家要五千个大子儿,人家也不会给你。”

  张鹤龄回到家后就极尽嘲讽之能事,浑身充斥着一副自己智商占据上风的优越感……好不容易在弟弟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先见之明”,这货恐怕要连续吹上一个月了。

  张峦闻声从书房走了出来,瞪着俩儿子问道:“你们跑哪儿去了?一整天都没瞧见人影!啥银子?”

  张延龄上前拉住张峦的手,仰头一脸期待地问道:“爹,我想跟大哥一道,跟人合伙做生意,你会支持我们吧?”

  “做生意?”

  张峦脸色不太好看,却没有说什么,而是朝着张鹤龄喝斥,“老大,你先进内院去,好好反省一下!我跟你弟弟有事商量。”

  张鹤龄一脸冤枉之色,委屈地质问:“爹,今天胡闹的人明明是他,你怎么朝我嚷嚷?”

  “信不信我……”

  张峦说着就要去找带把的东西,准备揍人。

  张鹤龄见状撒腿就跑。

  随后张峦把张延龄叫到正堂,心平气和地道:“儿啊,你现在是有所成长,但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乃读书,将来肯定会有大作为,别一门心思去营商,那条路……为父是过来人,就这么跟你说吧……不好走。”

  张延龄笑着道:“爹,我未来都是国舅了,读书能干嘛?难道还想考科举不成?你见过有外戚中举人、进士的吗?就算最后侥幸过了殿试,你觉得朝廷会给我派个什么官?完全不现实嘛……”

  张峦道:“话虽如此,但多读书总归没错,你以后或能在锦衣卫中谋个差事,这要看你姐姐在东宫是否受宠。”

  张延龄继续笑着问道:“爹,你是不是怕掏本钱啊?”

  “胡闹!”

  张峦喝斥道,“你要是成长个几岁,到十六七,成家之后,真要出来做生意,为父也由着你,可现在……你从未有过经商的经验,况且咱张家如今又处在风口浪尖上,你这么出去不显得招摇吗?”

  张延龄道:“我没说让爹您出钱啊。”

  “哦,不出钱吗?”

  张峦一听不用自己掏银子,心里瞬间舒服多了,扁扁嘴道:“没钱你还做个鸟蛋的生意啊?”

  张延龄咋舌不已:“爹,你可是斯文人,如今又贵为鸿胪寺卿,说话怎这么不检点?我说要做生意,其实是想让徽州商贾给咱提供本钱,咱用技术入股跟他们合伙,我们拿大头,他们占小头,仅此而已。”

  “……”

  张峦瞬间感觉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不待便宜老爹发火,张延龄已做出解释:“等银子到账后,我就开设工坊,制造一些领先这个时代的东西,到时再通过徽州商贾的人脉帮咱贩卖。”

  张峦喝问:“人家徽商凭啥给你银子?”

  “因为咱们家有东宫背景啊。”

  张延龄笑嘻嘻地道,“现在他们不当回事,你等今年九月之后……”

  “九月以后怎么了?”

  “那时候……爹,你说呢?”

  张延龄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张峦随即想到是怎么回事,猛吸了口凉气,惊疑不定地问道:“是……是那位……大神通之人告诉你的?”

  张延龄道:“你管它是谁说的呢……爹作为未来的国丈,自然是不好亲自出面营商,你看让我和大哥去闯闯如何?

  “这样就算是出了偏差,不过是家里两个小的在外面瞎胡闹,你最多是负有管教不严的责任,于你本身名望乃至利益无损。”

  张峦瞥了小儿子一眼,“你小子倒是思虑周详……可我差你那三瓜俩枣?”

  “爹,你是不缺,但太子缺啊。”

  张延龄意味深长地道,“以后你想赢得太子的信任,且让太子越来越倚重你,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张峦此时脑子又跟不上趟了,傻愣愣地看着儿子。

  “除了谋略,就是银子啊!”

  张延龄自问自答,随即作启迪性的提问:“爹,你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要是太子登基之后,办事处处受到大臣的钳制,圣旨出不了宫闱,连说话都不硬气……这时候要是有人在背后给他源源不断地提供银子,他想办什么事情都能办成,到那时他不就更加倚重咱们张家了吗?”

  张峦摇头苦笑道:“儿啊,这世间哪儿有那么多好事?你做生意,莫非还想着富可敌国不成?”

  张延龄心说,这会儿跟你讲我未来经营的生意有多赚钱,大概你是不会理解的。

  什么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以后就明白了。

  “咱没有那么多钱,但徽商有啊。”

  张延龄笑道,“说他们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吧?跟我们合作,他们以后不用再贿赂任何人,直接贿赂太子,贿赂未来的皇帝便可。我们算是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渠道,何乐而不为呢?”

  ……

  ……

  张峦跟儿子交谈过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个人在正堂,一会儿笑,一会儿愁,一会儿又闭目认真思考着什么。

  显然以他大半辈子的人生阅历而言,是想不到家里边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的。如果他厚颜无耻点,会认为是自己领导一家人有方,可通过与张延龄的交流,此时他却完全相信全都是小儿子才带给家里巨大的改变。

  “老爷,马上就要吃饭了,你在这里作何?”

  金氏进到正堂,看了半天,丈夫竟都没察觉自己的存在,不由出言好奇地问道。

  张峦闻声抬头,黑着一张老脸道:“为夫在这里想事,别来打扰。”

  金氏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道:“丫头都快是太子妃了,你也不赶紧叫人把家里好生拾掇一下……哼,你还说以后家里会宾客盈门,但现在看来,根本就没什么人巴结咱们嘛。”

  “你不懂。”

  张峦仍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摇头自顾自地道,“延龄这半年多来,是跟以前不一样了哈……”

  金氏本想把桌上的茶碗什么的给收走,闻言不由抬头看了丈夫一眼,意思是你这不是废话吗?

  “我是说,老二脑子里不知道装了啥,总是涌现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又是帮他姐姐选太子妃,又是要出手帮太子,现在还想出面做生意,竟还是跟徽州商贾合伙。啧啧,开窍了啊。”

  张峦说话间,脸上犹自带着几分得意之色。

  看看我教出来的好儿子!

  金氏道:“老爷,你是要让延龄出去胡闹吗?”

  “这怎么能算是胡闹呢?”

  张峦有些着急,辩解道,“我说夫人,你不觉得我这是在给他们兄弟俩一个表现的机会吗?太子虽贵为大明储君,但当前地位不是很稳固,要是以后有个什么意外,咱就当不成外戚了。”

  金氏闻言脸色不太好看,郁闷道:“背负偌大的名声,也没见咱们家的境遇有什么改变……不都是嫁闺女么?最多是聘礼多了点。”

  “不一样,大不一样!”

  张峦摇头:“我现在可是当官的了,堂堂正四品朝官,这放在以前可敢想象?你没瞧见连大宅那边的人,都对咱恭敬有加?现在他二伯留滞京师还没走呢,估摸着是想等大婚结束后才归乡。

  “听说咱闺女大婚那天河间府与张家稍有关系的亲朋故旧都会来京城恭贺,他们全都是来巴结我的,这是何等的风光?”

  金氏道:“都是些穷亲戚,有什么好的?”

  “哼!以前连穷亲戚都不想搭理我呢。”

  张峦翘着二郎腿,得意洋洋道,“好歹现在都要求着我,在他们面前扬眉吐气,是我平生志愿,现在总算是实现一半了。”

  “那另一半呢?”

  金氏好奇地问道。

  夫妻多年,竟还不知道自己丈夫有什么大志向。

  “当然是当个正经的朝官,可以左右朝局,受他人敬重,最好再弄个什么爵位回来,不过一切都要等太子登基之后才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第178章 改弦更张

  李孜省府宅。

  当天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连李孜省都要小心接待。

  正是御马监太监梁芳,而这次梁芳亲自前来拜访,还特意带人给李孜省抬来几箱礼物。

  “梁公公亲身前来,贫道不甚荣幸,怎还以厚礼相赠?”

  堂屋内,李孜省笑着招呼梁芳坐下。

  梁芳拿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道:“这其中有的是咱家送的,也有部分……乃宫里邵妃娘娘所赠。”

  “哦?”

  李孜省一听,就知道梁芳是为易储之事而来。

  梁芳道:“李大人最近可真是风光,朝野皆将你当作仙长看待,都说你可以通鬼神,断阴阳,上达天意。连陛下都对你尊崇有加。”

  “不敢当,不敢当!”

  李孜省连连摆手,谦虚地道,“都乃一些方术上的技巧,李某本无意显摆,可惜陛下需要,时时催促,方不得不提供一点浅见,惭愧!惭愧!”

  “李大人怎还自谦起来了?完全没那必要。”

  梁芳笑着道,“咱家听说,现在你府上宾客盈门,府门前那是一个车水马龙,而你的竞争对手邓常恩府上则门庭冷落……年底这几件事下来,人们都知道谁才有那金刚钻,不会再拜错庙门。”

首节 上一节 121/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