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大唐皇帝 第258节

  “米勒不负众望,已将贡品带到,望陛下清点贡品!”

  “好!波斯果然说话算数,不枉大唐与你们结盟”,李元景笑呵呵说道。

  而那米勒张口欲要,李元景早就明白。

  “大唐会派出五千铁骑支援波斯,由长孙顺德带领,朝会结束后立刻前往波斯,你觉得如何?”

  李元景看了米勒一眼说道。

  “多谢陛下!大唐果然守信,波斯与大唐定能盟永结盟好!”

  米勒高声说道,此次大唐派兵并非能有多大作用,更多是东亚大唐帝国的态度。

  如此,波斯与大食僵持之时,波斯上下士兵百姓自然信心倍增。

  李元景心中暗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今与波斯交好,不过是东亚尚未统一,大唐还差中南半岛便能够成为东亚之王...”

  满朝文武心思各异。

  陛下派长孙顺德前往中亚究竟目的为何?

  韦挺、王圭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有一丝丝戒备。

  这长孙顺德正是秦贵妃的族叔,也是长孙家族在朝中的顶梁柱,如今任左骁卫大将军掌管皇宫的宫门人手,可以说甚得陛下信任。

  陛下究竟实在打压长孙家,还是提拔长孙家呢?

  看似团结一致的朝廷,其实早就暗流涌动。

  李元景将众人的神态收入眼中,他对着米勒说道:“大唐援军波斯,只是不知道剩下的三十八万女奴何时送到.々 ?”

  这话慢悠悠问道,可让米勒心惊肉跳。

  说实话如今波斯帝国早已经政权林立,各族势力林立,人民矛盾激烈。

  波斯王能凑出这十二万女奴已经不易...

  米勒佯装豪气万丈道:“陛下放心,这三十八万女奴波斯王正在筹集,送往长安!”

  “好,朕可等着波斯王呢。”,李元景漫不经心道,他自然看到了米勒的心虚。

  若是不进贡三十八万波斯女奴也好,这日后也能成为讨伐波斯的借口,毕竟两国盟好,若无出师之名非正义之师。

  米勒与李元景对视而笑,他们各有心思。

  朝臣们个个都是老狐狸见米勒神情,也觉得波斯难以筹集那么多女子。

  米勒随后又报告了路上遇到了大唐遣天竺使团。

  正是玄奘、李浩那一行人马。

  李元景听后大喜,只是他们如今行程未到天竺,这实在太慢,根本耗不起。

  “杨尚书!朕命你派遣一艘主舰为五牙战舰的小型舰队,从海上前往天竺,务必要将他们接回来!”

  李元景即刻下令。

  “是,陛下!”,杨恭仁朗声道。

  文武百官暗自点头,前往天竺只有陆地或是海上,可海上航行自然快许多,顺便炫耀大唐国力,进行海上侦查。

  那米勒则是骇然,大唐派船接回使者,竟是用那五牙战舰?

  简直大材小用。

  而后那督造大明宫的梁孝仁出列恭声道:“陛下,大明宫已经建成,可以请陛下迁宫...”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咽了口唾沫。

  而李元景大喜过望。

  ...

  就在朝会进行之时。

  早就有三路快马奔向了南诏王城、扬州、广州。

  这三路快马,自然是奉李元景诏命,前去宣诏,对中南半岛发起总攻。

  由于半年前杨充仪要吃岭南道进贡的荔枝。

  大唐的官道早已经进行修建。

  保持官道按两丈标准建成,可以令四匹马相向通过,通行无阻。

  还将官道的地面统一用青石板砖,这板砖质地结实、微软。

  能可以让马匹能更好飞奔,保护马匹的马蹄。

  严禁官道上的百姓挡住飞奔马匹,若是官道上发生相撞,百姓有义务承担一切责任。

  毕竟,官道乃是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公文消息传递专用道路。

  不止官道,大唐全国现在便有两千多个驿站,从事驿站传递的人员共三万人。

  每二十里便有驿站,驿站都有马匹可以更换,足见大唐交通发展。

  当然大唐帝国疆域辽阔,兴建驿站、官道也是为了巩固地方政权重要手段,可不只是专门为了杨充仪进贡荔枝。

  如今,快马急报可以达到八百里每天。

  两日后,南诏王城李光弼、郭子仪、裴行俭接到诏书。

  三日后,扬州大都督李臯接到诏书。

  四日后,广州大都督独孤彦云接到诏书。

  三路大军,分别开始调动起来,筹集粮草,厉兵秣马。

  李臯则是率领在扬州训练的水军,扬帆起航,进入南海,目标yue南!

  而独孤彦云、李光弼则是蠢蠢欲动,他们专门等待李臯水军进入南海,三路合攻yue南。

  ...

  此时长安城中早已经日新月异。

  让长安百姓最啧啧称奇的便是这段时间里,长安城可涌入了大批外族之人。

  高丽人、新罗人、突厥人、百济人、波斯人、东瀛人、(的钱的)吐谷浑人、契丹人、南诏人、西域人...

  大唐吞并了东西南北后,这些土地上的人,自然也成大唐子民。

  这些人多数被打散迁入了大唐十道之中,让各州各郡慢慢消化他们。

  但绝大多数迁入了关中,迁入了长安城内。

  这也是长安城人口爆炸原因之一。

  这些人大多是贵族豪强,把他们安插到帝都内,才能有效掌握他们一举一动元。

  当然,长安城内自然会爆发民族矛盾,朝廷对此铁血镇压。

  只要有人挑起民族矛盾,全部抓走,不论是中原人还是外族人,进行看管教育严重者甚至流放岭南。

  朝廷在此基础上,更是鼓励通婚,让华夏与夷狄血脉融合。

  而第二轮朝廷包分配对象又拉开了序幕。

  东瀛二十万女奴、波斯十二万女奴,高丽、新罗、百济的二十万女奴,陆续到达帝都长安.

第三百三十三章 搬入大明宫,妃子们的惊叹! 【2】

  这一次朝廷分配女奴并不局限于长安城内。

  甚至许多关中的百姓前往长安领取外族女奴回家。

  这自然让关中百姓感激涕零,这些女奴带回家后不仅能够帮忙干活,还能够延续香火自然感谢朝廷。

  不过,这五十二万女奴其中姿色最美/艳、最媚/人全都已经被调了出来,送到了皇宫之中或者是大臣贵族们的府中。

  毕竟大唐乃是由大臣贵族支撑,李元景可不能厚此薄彼。

  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二十万外族之人进入关中。

  光靠联姻的血脉融合并不能完全,将这些人同化。

  幸好,武士彟招商引资筹集到了一千多万贯,这些钱本来是兴建长安城外城。

  不过,李元景的坚持下从中抽取了五百万贯,兴办小学,开展关中的义务制教育。

  唯有教育才能提高大唐百姓的综合素质,也能让外族学习汉文化,融入大唐。

  关内道成为了实验改革的前沿阵地。

  关内道共有二十一个州,每个州名下有十几个县。

  每个县少说要建设四所小学才能满足,县里的幼童上学问题。

  如此一算,关内道第一批兴办一千多所小学。

  小学的兴建自然昂贵,不只是办置学堂,还要招聘教书老师,还要负责学生宿舍,笔墨纸砚费用...

  更夸张的是,义务制教育更要强制实行六183年。

  但在朝廷有效运转下费用大减,国家献出土地盖学堂,士族捐纸捐书籍为了博一个好名声。

  更有许多文人前往关中各地自愿教学。

  顿时间,上千所小学如春笋般冒了出来,关中百姓无不为之激动。

  六年的义务制教育,乃是子孙大幸,说不定谁家都能多一个进士出来,光宗耀祖。

  ...

  长安城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之时。

  皇宫之中后妃们也是早已经沸腾。

  大明宫建成!

  耗时一年之久,动用三十万民夫,耗费八百万贯的皇宫已经建成。

  大明宫会代替太极宫成为新皇宫。

  李元景会将大唐朝廷迁到大明宫内。

  如今的太极宫地形低洼,导致每到夏天多雨之时,后宫总会变得潮/湿燥/热。

  尤其是师妃暄、长孙无垢刚刚生完孩子变得格外敏/感,煎熬不止。

  大明宫几乎可以说完美。

  而那宫殿设计格局、精美程度、豪华气派,远胜于太极宫。

  ...

  内侍省内。

  内侍省乃是负责内廷事务,照顾皇帝、嫔妃日常饮食起居,由曹正淳掌管。

  大明宫建成后。

首节 上一节 25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