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173节

  这些贼兵装备精良.战力彪悍,且进退不乱,善于野战,十分的难以处理。

  若不管的话,会随时冲上来给联军屁股上来一刀,可若是要将其全歼,杨文秀认为非五倍以上兵力不可。

  这个数字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此人根据数次交手推断出来的。

  “五倍...”

  沐天波眉头紧锁,脸色十分阴沉,五倍那就是五万兵力,曲靖城外本有十三万联军,去掉死.伤.溃逃的,如今便只剩下不到十二万。

  这十二万人若是分兵五万去绞杀身后之敌,那曲靖城的贼军肯定会出城野战,凭剩下的七万兵力恐难以挡住啊,届时首尾遭击,恐有覆辙之危。

  本来好好的一场仗,却被那李大挚给弄成了这般模样,若曲靖城依旧在自己手中,或战.或退的主动权都在联军手里,就算不能将这三万贼军全歼,最起码也能将其赶出云南。

  沐天波现在对这李大挚是恨得牙痒痒,只可惜此人失城之后已经畏罪潜逃,如今不知在哪个山旮旯里躲着,要是被自己抓到,定扒了他的皮!

  也不怪这沐国公这么上火,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两万贼兵坚守曲靖城便让十三万联军无可奈何,你他妈李大挚手底下足足有三万兵力,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还被对方攻破城池,使联军极其被动,可见此人真是无能透顶。

  若是当场战死或是引咎自裁也就罢了,虽然无能但也算是尽忠职守,谁曾想这一向以勇武著称的李参将竟然跑路了,彼时听闻此消息的沐天波眼前一黑差点没活活气死。

  枉自己还对这家伙寄予厚望,称其为沐军中的蓝玉。

  “不能再拖了...”

  沐天波坐在帅帐中思索片刻后沉声道:“光靠围城之法行不通,如今我十二万大军战这三万贼兵尚且吃力,若那徐贼再派一两万兵力增援,后果难以预料。”

  他接着道,自己愿从王府里拿出三十万两出来,充当赏银,务必要在三日之内先将这曲靖城攻破,同时派出骑兵去截断对方的粮道。

  至于身后那一万贼兵,便交给缅军对付吧。

  东吁王朝的缅王他隆乃一代雄主,登位后励精图治,使久经战乱的缅甸.工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此人更是大力发展火器,操练新军。

  此次率六万缅军入云南的正是他隆最能打也最信任的儿子莽白,也就是在历史上杀了南明永历帝那位,史称为“咒水之难。”

  因为沐.缅双方军队只是联盟性质,并无上下级之分,因此沐军统帅杨文秀根本指挥不动人家,在诸事上只能与其协商。

  这莽白体型黑壮.脸型消瘦.一对三角眼下是高耸的颧骨,生着塌鼻子.薄嘴唇,其外貌十分寻常,但此人可是心眼极多的。

  当听到杨文秀的要求后,他冷冷一笑后不动声色道:

  “沐国公倒是打的好主意,知道后面的一万贼兵不好对付,却让我们缅兵前去迎战。”

  “呵呵...反正无论结果如何,最终都是你们汉人获利。”

  杨文秀闻言一阵惊愕,急道:“阁下何出此言?这攻城之时可都是沐军在前面扛着,尔等根本没有什么损伤!”

  “此战若败,待那徐贼占据云南之后实力大增,尔缅甸小邦可有本事抵挡?”

  莽白的脸色阴晴不定,他自知这汉人所言非虚,父皇自从得知安南被那保乡军入侵之后,便早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经过分析,缅王他隆认为这保乡军统帅.徐晋此獠的扩张欲望极其显著,多行军事霸权.殖民掠地之事,简直称得上是贪婪无度。

  汉人不是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吗,此獠显然对此不以为意,一向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毫无道理可言。

  像那安南国又犯了何罪?却被这蛮横保乡军强势入侵,虽然在边境上有少许摩擦,但也不至于大动干戈啊。

  故此,他隆深感其威胁,认为如果那保乡军一旦占据了安南和云南两地,缅甸就会两面受敌,将陷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杨文秀陈述要害之后,莽白总算是同意了出军先将身后的一万贼兵解决掉,但这家伙极其贪婪,竟提出了一个令前者恼羞成怒的条件。

  等曲靖城破后要允许缅军入城抢掠三日,否则,想必手下的将士很难奋力作战呐。

  “你!”

  杨文秀气急败坏道:“彼时双方早已协定好,由沐国公供应缅军粮草,还赏赐了尔等那么多的金银,如今竟敢提此等无礼的要求。”

  “真是岂有此理!”

  莽白闻言呵呵一笑,却只是嘲讽道:“什么赏赐?分明是佣金罢了,这是老子应得的!”

  “再说了,这贼兵能在曲靖城里坚守这么久,肯定少不了那些贱民的襄助,尔沐国公现在知道爱民如子了?”

  “早干什么去了!”

  这番话搞的杨文秀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被噎的不知道怎么反驳。

  沉默良久后,他表示会就此事请示沐国公定夺,在此之前还请缅军先出兵才是。

  “好说...”莽白不置可否的打了个哈哈。

  很快,沐天波便从杨文秀这里收到了这个消息,虽早知这缅军狼子野心,但其敢以出兵来要挟自己,着实令人恼火。

  这驱狼吞虎之策已经开始反噬饲主了。

  “国公,攻城乃是苦战,得拿将士的性命来填,缅军鼠目寸光,此前对我部曾要求协同攻城,却被那莽白几度无视。”

  “如今有了那三十万两赏银,将士们自然士气大增,一鼓作气倒是破城有望,可这也需要缅军去牵制身后的贼兵才行。”

  帅帐内,沐天波正挥笔蘸墨.神态极为专注,案桌上是半幅不知名的字帖,其运笔灵动.字形瘦劲其钩横.撇捺恰到好处,可见功力之深。

  面无表情的听完杨统帅的话后,他笔锋一顿.淡淡道:

  “通贼乃是死罪。”

  杨文秀打了个寒颤,沐国公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句话已经宣判了那曲靖城六万百姓的下场。

第265章 秦良玉游历记

  岭南。

  一名身着青色织锦褙子.头上挽着圆髻的雄壮老太太行走在府城的街道之上,周围来往人群熙熙攘攘.极其热闹。

  此人正是前大明二品诰命夫人.兼都督同知秦良玉。

  石柱白杆兵战败之后,主帅马承麟母子皆被擒住,前者遂被发往镇安战俘营劳动改造,而大将军徐晋念这秦老夫人年岁已高,一生赤诚,便网开了一面,限制了她的自由。

  这老太太可在专人的监视下.于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原则上只要不出广西基本上没人管她。

  石柱马家向来对大明甚为忠心,这秦良玉也能看出来徐贼欲招揽她们母子,但忠贞如她又怎会委身事贼呢。

  战败之后,她心中自是烦闷不堪,天生又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于是这段时间便陆续游历了梧州.南宁二地。

  说到这南宁,经过保乡军的大力发展之后,其商业之繁荣更甚从前,亦是岭南的丝.布生产重地和货物运转中心。

  保乡军最早与夷人展开贸易的地方是裴山县,但以此地之小显然无法承载愈加巨大的贸易量,最终便由南宁接过了这杆旗帜。

  原先的南部造船局也随着搬迁,并从广东那边招揽了许多船匠,如今正在试制远洋大船,预计不久之后将得以下水。

  南宁的繁华给秦良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她看见码头上那堆积如山的货物以及密密麻麻的夷人商船后,这老太太不由轻轻一叹。

  难怪,这岭南保乡军的装备能如此精良,与其相比的话,地方明军简直跟叫花子差不多。

  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啊。

  但这么庞大的军费究竟是怎么收上来的,秦良玉还是有些疑惑,直到这天,她在码头默默观察力工抗包之时,才真正见到了徐贼的榨钱手段。

  那是一艘寻常的小船,刚一靠岸便有四名穿着圆领淄衣.戴着方帽的“酷吏”迎了上去。

  “从哪来的?”

  “船上装的什么东西?”

  这些海关税吏与各陆地商道处的城卡税吏工作性质差不多,都是从商人的货物上直接征税,根据所运输的货物价值不同,其征缴的税率也有一定浮动。

  关卡税如今成了岭南商税的主要方式,营业税反倒成了补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后者太容易作假,账目什么真要一笔一笔审计起来.那个工作量大到令人发指。

  税务部门也不可能给每家商户都派一名税吏,啥也不干就盯着每笔交易吧。

  这小船的船主是一名身材矮小.装扮普通的中年男人,面相极为老实,一下船便朝那几个税吏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

  “回大人们的话,小的是打南洋而来,这船上装的都是些土货。”

  “哦?”

  秦良玉眉头一紧,清晰的看见,那几个酷吏一听“土货”二字,眼珠子都亮了,她十分同情那名老实巴交的船主,心道此人肯定要被榨的渣都不剩。

  徐贼以此种卑鄙无耻的手段来榨取民脂民膏,难怪能武装这么庞大的精锐军队。

  一番查验过后,领头的酷吏拨起算盘劈里啪啦了一阵,对着那点头哈腰的船主不假思索道:

  “关税共四十二元零一百三十一文。”

  一听这话,秦良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么小的一艘船竟然收这么多的税银,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可谁曾想,那船主闻言却一点也不慌,而是笑眯眯的数出一枚枚银元如数奉上,临了还不忘向各位爷道声辛苦。

  此等奇景让秦良玉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她便趁着酷吏离去之时,来到了那正指挥力工卸货的船主面前。

  “交这么多的税银,汝还有活路?”

  那船主正在骂骂咧咧,转头发现竟是一位健壮的老太太,他先是一愣,心道这人是哪冒出来的,尽说些不中听的话。

  怎么就没活路了,老子活得滋润着呢!

  “这还多啊?”船主见这老妇人容貌威严.举止不俗,想来非富即贵也不敢得罪,只好解释道,自己船上拉的都是香料,即便交完税也有不小赚头呢。

  赚头具体是多少他没说,但观其脸上喜滋滋的表情肯定不少。

  “原来如此。”秦良玉怎会不知道香料的价值,若是一船香料的话多收点税银倒也正常,毕竟利润搁那摆着。

  不过香料固然值钱,可海上的盗寇可不少啊,没有足够的武装商船护航,这钱可到不了你手里,再加上风浪等客观原因,其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听到这老太太的疑惑,船主却只是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嘿!你这人真有意思。”

  “如今这片海上哪还有盗寇,早就被大将军收拾干净了。”

  紧接着,他一脸认真的表示,正是因为那些大大小小的海盗被清理掉,他们这些小商人还能安心的下海行商,海浪危险,一不小心便会葬身鱼腹,但跟回报比起来,已经算是很值得的了。

  秦良玉总算明白为何这一路游历,遇见的岭南百姓无不对那徐贼颂功颂德,甚至在某些村庄中,竟有愚民大逆不道.为其立下生祠。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此人显然是为当地黎庶办了不少好事的。

  她还发现,当地老百姓见到那些巡逻的贼兵也不害怕,反而对这些人十分尊敬,而且时不时还有老人送上一些米糕.瓜果之类的玩意,但都被前者婉拒了。

  徐贼竟如此得民心,贼兵之军纪竟如此严明,这是秦良玉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刻,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在此人心中油然而生。

  打了一辈子仗的她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军纪往往能跟一支军队的战斗力画上等号,这玩意是需要充足的银.粮及严苛的赏罚制度才能竖立起来的,而且还不是一下子能出效果,需长期潜移默化。

  诚然,军纪差的部队也不一定就战斗力很弱,例如那土司狼兵,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也骁勇善战,可终究只是一盘散沙,上不得台面。

  小规模的作战中体现不出来,一旦到了大规模的战争中,其桀骜不驯的习性会让任何一位统帅都深感棘手.难以指挥。

第266章 民营企业家

  想那石柱白杆兵,便是由秦良玉一手打造出来的,虽只有数千但却能与关外建奴硬碰硬,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精良装备.足粮足饷.血缘纽带这几项。

  窥一管而见全豹,仅从那些巡逻贼兵和当地老百姓的表现来看,岭南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国中之国,大明想要收复失地可谓难如登天啊。

  徐贼之手段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老百姓要是一直受苦也就习惯了,反正不知“甜”是何物,可这一但过上了几年好日子,猛的再回到以前那猪狗不如的岁月,任谁也受不了这种反差。

  秦良玉可以想象,即便当今圣上励精图治终使疆域完璧,但这岭南之地定会“叛乱”.“起义”层出不穷,甚至比内地还激烈。

  马家虽靖忠大明,但她亦深知明廷积弊太深,上下官僚只会盘剥百姓.奴役黎庶。

首节 上一节 173/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