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巡抚如今实在是无计可施了,思来想去,他决定先给朝廷上奏,狠狠的参这定国将军一本。
至于有没有用,那就不知道了,反正自己把能做的都做了。
广州府这边怎么想的先不管,数日后,荡寇大将军马户所率的三万东征军已抵达广东连州境内。
一来到这,他立刻差人将此地知州唤了过来。
“你们这哪有贼寇?”
“本将军这回来,便是奉定国将军之命,前来帮助友省剿贼荡寇的。”
“这...”黑黑瘦瘦的张知州干笑一声,面对眼前这位凶神恶煞的主儿,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此人心道,这贼寇不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嘛,简直就是贼喊抓贼...
大明的文官地位比武将高没错,可这也要分啥情况啊。
麾下有着数万精兵,又不受朝廷管辖,这种人谁敢惹?
“回将军的话,连州境内的确有一些歹人作乱,却都是些土鸡瓦狗罢了。”
“规模也就是几十顶多几百,无需劳烦将军出手,下官自己便可平定...”
“咄哉”听见这带着婉拒的话,荡寇大将军马户却是不依,只见他先是冷哼一声,继而牛眼一瞪气呼呼的说道:
“既皆是乌合之众,本地官军可轻易剿灭,这连州便不应该存在歹人作乱才是。”
“哦...本将军明白了。”
“莫非,是你这厮收了人家贼寇的好处?这才故意不剿,任其祸乱百姓!”
“什么!”听闻此等言论,顿时将这张知州的脸都吓白了。
这个话可万万不能乱讲啊!
要掉脑袋的...
“将军...此言差矣。”
“这些歹人虽然在官军面前不堪一击,但往往见势不妙便一哄而散,这往山林里一遁,官军想将其全部逮住也不太可能啊。”
“既如此,汝还说个甚?”马户不依不饶道:“说到底还是处理不了这些歹人。”
“本将军军务繁忙就不留你了,汝且自便。”
“对了,粮草的事可别忘了!”
在接下来的数日内,东征军这三万大军直接将这连州翻了个底朝天,连杀带俘足足好几千的贼寇。
在此期间,张知州被呵斥了几回后,这才不情不愿的凑了几千石粮食缴了上来。
而马户在将这连州彻底荡平后,便由从平乐府赶来的卫戍军将此地接收,后者则迅速往各要道一驻,将原本的官军直接驱散。
那连张知州自然不忿,于是便壮着胆子去讨个说法。
结果却被告知,此地的匪患还未彻底平定,定国将军在这里驻军也是为本地的老百姓好,只要这里的贼寇彻底消失,那么卫戍军将立刻退走,绝不逗留。
这话能信吗?
反正张知州是不信,但他除了给广州那边告状还能有什么办法。
而这连州的事情结束之后,荡寇大将军马户则率大军继续朝南行军,目标正是清远地区。
根据军部参谋司的战略计划,东征军击败裴贼等部后,便直接将广州府占据,然后接着控制佛山。
到了这一步,两广便可以说就全部都属于保乡军的地盘了。
岭南发生的事情通过加急的密奏,很快便呈到了紫禁城里,出现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面前。
广东巡抚表示,这定国将军已经分兵两路,一路侵袭云贵,一路越境广东。
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抵抗,与其沟通也无甚效果。
第212章 制式军装
于是乎,愤怒的朱由检立刻将东阁大学士黄士俊跟首辅温体任唤进宫中,“啪”的一下将这封密奏狠狠的摔在此二人脚下。
“尔等好好看看吧。”
“这就是朝廷诏安的结果,大明的定国将军!”
黄士俊趴在地上战战兢兢,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完全不知道圣上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将那封奏折拾来一看后,瞬间脸色大变。
这岭南徐贼在接受诏安册封之后没有老老实实的待在广西,而是大举刀兵朝邻省攻去。
“陛下。”
这时,温体任浑浊的眼珠子转了转,拱手道:
“自杨督师兵败之后,这徐贼在岭南的崛起已彻底势不可挡,云贵几省实难以抵抗贼军入侵...”
他的意思很简单,反正朝廷从广西.云.贵这几个地方根本收不到什么税,广东稍微好点,但每年的财政盈余还得给广西协饷,因此给朝廷也交不了多少银子。
反正这徐贼称霸岭南已成事实,眼下也只能默许了。
等湖广地区的叛乱平定之后,朝廷再出兵收复两广及云贵不迟。
崇祯听完这话沉默不语,内心亦是一阵纠结。
说实话,尽管知道不太可能,但此前册封那徐贼为定国将军之时,朱由检还是抱着一丝幻想的,希望此人能老老实实在广西待着,不要再给朝廷添乱了。
可幻想终究是幻想,这个贼军一方面欣然接受的朝廷的诏安,另一方面则该干嘛干嘛,其狼子野心昭然皆知。
这个时候,崇祯还不知道“徐大头”和“岭南科举”的事情,否则恐怕得活活气死。
不过眼下,他还是很生这个黄士俊的气,所以小小的惩戒了一番。
朱由检直接将其身上挂着的“礼部尚书”这个虚衔革掉,仅保留了其东阁大学士的身份。
“谢陛下赐罪!”
而与此同时,保乡军的北伐军也已经进入了贵州的地盘,已将独山州.丰宁司.丹行司数地掌控,这贵州的官军自然不敢说什么,此前在庆远府大败后大伙都已被这保乡军吓破了胆。
因此,在北伐军清扫各地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贵州的各府各州不约而同的将城门一关,干脆躲在里面做起了缩头乌龟,反倒是那些当地土司的反抗比较激烈。
但躲起来也行不通啊,北伐军来帮友省剿匪,尔等连粮草都不提供,这是何道理?
于是,在数次督促无效之后,征夷大将军罗延康便直接开始给这些人来硬的了。
不给老子缴粮草是吧?老子自己去拿!
在攻破了几个县州后,罗延康将这些没眼色的官员以违抗朝廷法度的名义尽数绑了,随后发往大后方直接交给战俘劳改营。
就在这两支大军一北一南继续执行预定战略的同时,广西境内亦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到处都在搞生产建设。
近来,考虑到现实需求以及财政情况的允许,大将军徐晋决定给保乡军统一军装。
此前,士兵们虽然大多穿着皂色的衣裳,但实际上样式并不统一,以当时的物资条件,能将颜色统一就不错了。
这个新军装的设计由大将军亲自完成,这没办法,周围根本找不出来有美术功底的人啊。
徐晋设计的这种制式军装采用土布制作,以蓝白二色为主旋律,辅以皂色作为点缀,这三种颜色都是极其常见而且成本低廉。
军装的款式倒是比较简单,上身乃是圆领蓝衫,五枚铜扣,下装则是一条皂白相间的裤子,通体都有些紧身,比较利于士兵执行的战术动作。
腰间是一条皂色的武装带,此物不但可以维护军容严整,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上面能挂弹囊和三棱军刺。
至于鞋子,普通士兵是一双千层底皂色布鞋,军官则是一双皂色皮靴。
除此之外,保乡军兵将皆配有一顶皂色的双角帽,其形状很利于排出雨水,并且士兵可以将一侧卷起,方便将火枪扛在肩上。
在完成初步设计之后,徐晋立刻令人做了一套样品出来,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套军装上身之后不但显得军容庄严肃穆,而且在双角冒的影象下,会给人一种更为高大的感觉。
于是,在匠部的号召下,广西各府的无数民妇兴高采烈,皆多了一个能赚钱补贴家用的机会。
保乡军的这八万套军装,只凭官方那得生产到猴年马月去,可能还赶不上扩军的速度,倒不如发动百姓协助,还能让大家略微改善改善生活。
考虑到这些农妇在阵线活儿上手艺大有不同,为了保持新式军装的统一性,匠部在磋商过后,决定就此事施行以下方式:
先与户部联合,于民间大肆收购蓝.白.皂三种颜色的土布,加上保乡军自己的库存,布料是完全充足的。
像百姓自己织的布,皆可以拿到指定地面卖给官府,只要质量和颜色合格,官府会按照指导价付给相应的钱。
弄到足够的布料之后,匠部会根据大将军设计的那套军装样板,将这几种颜色的布料进行裁剪,分割成数个不同形状的部位,然后再发到那些农服的手中,后者再照章将这不同形状的布料缝成一套衣服。
如此一来,便能保证每套军装的款式都能相同,顶多只是些针线活儿上的差距了,技术好的缝的密一些,耐用一些。
技术差的,可能稍微针脚稍微乱一些,但也不影响使用。
匠部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式,也是从铳坊.炮坊的流水线上得到的灵感。
【厌世小说中转 站一一 ㈦ 玖 ㈨ 4 э 1 六 ④】
当然了,士兵的个头有大有小,魁梧的.瘦小的都有,匠部自然会考虑到这点,裁剪过的军装布料也是有好几个码数的。
这些妇女可视个人能力从官府领到一套至三五套军装的布料,待将其缝好之后经过官府验收合格,便会给予一定的工费。
鞋.帽.腰带皆是如此,只不过根据难度不同所以报酬也不一样。
当然了,如果是那种搞纺织行业的工厂,也想赚这笔钱的话呢,可以在签完契约后一次性承包数百甚至数千件,只要能在时限内完成,总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第213章 经济流通
裴山县,大窑村一所普通的民宅内,“咯吱咯吱”的声音响个不停。
数十名名肤色黝黑的妇女或是聚精会神的踩着纺车,将一根根棉线.麻线缠绕到那个大锭子上,或是腰上束着带子,脚踩织机手持一柄木梭,在她们娴熟的动作中,木梭上下翻飞,经线与纬线开始交合,逐渐形成布匹的模样。
此处便是一家民间的纺织作坊,规模很小只有三十来个人。
不一会,从门口进来一名生着鹅蛋脸的清秀女子,手里还抱着厚厚一沓蓝白相间的粗布。
此女名叫胡彩娥,乃是隔壁的罗庆县人士,此前曾就职于那里的岭南纺织厂,后因对厂内纺车做了少许改动后致使产能提成了一截,大喜过望的厂主便赏了她十枚银元,当地县令有意树立典型,亦赏了同样的数目。
胡彩娥领到这二十银元的巨款后自然是兴奋不已,要知道这些钱足够一家人用上数年之久。
她先是花了六元买了一头耕牛,然后用三元给哑巴大哥成了亲,剩下的则存进了思明府的龙兴银行。
前段时间,听说裴山县这边在搞什么“扶持民间创业”,这胡彩娥心思一动便跑到衙门与众人一块去看热闹。
县令大人表示,此举是为了鼓励百姓积极从事什么手工业和制造业,为此,龙兴银行专门拨下了一笔款项,用以给想要投身工商业的百姓贷款,只要能拿出项目方案并且通过审核,便能从银行那边领到一笔数额不等的款子。
大伙一听还有这种好事,顿时来了兴趣。
实际上,自从保乡军全面开展摊丁入亩的农税改革后,广西的老百姓不但负担大大减轻,许多人也终于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
要知道以前在大明统治那会,税是按人头收的,甭管你有地没地,财产多寡,都得缴一笔不菲的丁口钱,其他苛捐杂赋就不用说了。
如今,这丁税早已被大将军取消,转而收取的是田税,即谁的地谁缴,老百姓再也不用一辈子都跟耕田捆绑在一起,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尤其是对于那些无地.少地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亘古未见的天大仁政啊。
胡彩娥在了解完这个政策后十分兴奋,她的心思一向活络早就有单干的打算了,只是苦于囊中羞涩。
那剩下的十一枚银元虽然不少,但要是想搞个什么作坊却是杯水车薪。
买工具.雇人,这都是需要花钱的。
回去之后此女花了四十文买了一只土鸡,然后登门拜访了一位能识文断字的“秀才”,也就是私塾先生,请求其为自己攥写了一份所谓的项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