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89节

  而正当曹操袁术各有动作之时,老刘自然也没闲着。

  自从当日夺取沛县之后,秦瑱就给刘备谏言,让老刘将大本营从沛县转移南下。

  刘备心想相县城大,远比沛县适合驻守,于是就令关羽即日带着众人南下。

  关羽得令,便将糜竺、徐庶等人招来议事。

  众人听说刘备在秦瑱的辅佐下,已在相县站稳脚跟,自是欣喜若狂。

  虽说他们这些人大都跟着刘备见过风风雨雨。

  可这种从低谷中见到曙光的感觉,不是他人可以理解。

  当下一个个便开始准备搬迁大本营。

  不过这个搬迁大本营,可不像普通行军,说走就走。

  别的不说,文武家眷、府内辎重钱粮,皆须安排妥当。

  好在众人皆是干才,接连准备七八日,便带着大部队启程南下。

  因其中有众人家小,行路不快,一连行了将近十余日,方才抵达相县之内。

  如此安置好了一众臣属,刘备也总算彻底换了一块地盘。

  但随着地盘变大,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治理问题。

  因刘备麾下文武本就不多,原本治理一个沛县,自是游刃有余。

  可现在他们的领地可不再只是一个沛县。

  在夺取相县后,刘备就依照秦瑱之计,让陈到张飞等人相继受降了萧县、临雒、符离、郅县、郸县。

  而后吕布南下,一路助取了竹邑、靳县、谷阳。

  关羽南下之际,又顺道受降了杼秋、丰县。

  一时间,加上刘备老地盘沛县、新大本营相县,刘备的地盘瞬间膨胀到了十二个县!

  面对此状,老刘自是又高兴,又烦恼。

  地盘大了当然是好事,可他人才不够用了!

  论起当前,他麾下文武倒是有十来个。

  人数看起来是不少,可总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部分出去!

  而且他麾下这班底可都是大才,拿去分守小县,乃是大材小用,他自然是不舍得的。

  除了治理之外,如何防御也是一个大问题。

  再者,还有接下来他们该当如何,自也需要商议。

  于是刘备又将秦瑱叫了过来,将问题讲述了一遍。

  面对这三个问题,秦瑱思考一会儿人才不够的问题,给老刘献上三个办法。

  第一,让简雍巡县,从县内寻找可以一用的干才,同时调取民意,将原本欺压百姓的官吏拿出来开刀,用以稳定形势。

  第二,张榜招才,同时在各郡放出消息,让人才自己来投,唯才是举!

  第三,开办军中干部培训班,将千将以上的军官全部拉来上夜课,培训军务、读书识字!

  听着这三个建议,刘备对第一二个自然没啥意见,唯独这第三个,有些忧虑道:

  “军师言说我军开堂授课,本无不可。”

  “然则彼等便是学会读书识字,亦难解决无才之患!”

  这里倒不是老刘不想手下读书识字,只是这个时代的识字率简直低的恐怖!

  此时印刷术和纸张还未普及,普通百姓基本不识字。

  在老刘军中同样如此,整个军队里面,压根就没多少识字的将官。

  在老刘看来,这些人现在读书也晚了,训练士兵还行,可要是想学到可以一用的程度,恐怕需要大量时间!

  可秦瑱一听,便摇头道:

  “我军所需之才,并非什么辨经大儒,而是可以阅读公文、驻守小城的将官!”

  “今我军中之患,不在于文才稀少,而在于将官无能!”

  “彼人无才,自当与之,待来日我军夺取淮南之后,自有大用!”

  看着老刘现在培养将官都怕麻烦,秦瑱就暗自摇头。

  现在这才哪到哪呢!

  培养将官只是他的第一步,等以后取了淮南,他还要进一步推行军事教育,思想教育!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一支铁打的军队。

  这也是秦瑱的基本理念。

  要想改变一个时代,要做的不是去做些惊人的发明,教育才是根本!

  他作为一个穿越者,从来没指望能在自己这一辈子把时代改变成什么样。

  他能做的,就是洒下思想的种子,不断促进生产力增长!

  而相较教育来说,那些跨时代武器实只是一种工具,即便用再多精力去研发,也无法改变时代的本质!

  终究,无论是战争,还是发展,其根本还是人!

  只有将人给改变,才能获取更多改变的力量,逐渐去改变世界。

  若非现在他们实力不够,他甚至要准备造纸造盐搞钱了!

  之前在曹营不好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他现在要一一稳步推行。

  而淮南,就是他们培养人才和发展产业的基地。

  培养这些将官,即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以后。

  眼见秦瑱如此坚决,老刘自然没有意见,于是顺道过度到了第二个问题。

  针对如何防御驻守的问题,秦瑱直接对刘备道:

  “当前我军兵马虽有三万余,但其中大半皆是降兵,当先整训兵马!”

  “驻守之事,暂不需要,唯独可虑袁术兵马,可让夏侯博领一千人驻守谷阳,若敌军有异动,不准交战,只管禀报!”

  “其余曹操、吕布暂不用管!”

  “另外,我军之前于吕县之外俘虏了部分陷阵营士兵,可让陈到统领,以其为根基建立一支精锐兵马!”

  一听秦瑱说罢,老刘连连点头道:

  “军师此议可行,我军是该训练一支精锐!”

  其实老刘本来对精锐也没什么概念,只见过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

  可在上次见识过陷阵营之后,老刘那叫一个眼热啊!

  现在他们有机会,自然要跟着将精锐建立起来。

  想着,刘备又问道:

  “这支兵马,军师以为唤作何名为妙?”

  秦瑱一听,试探性道:

  “不知明公以为唤作白毦精兵如何?”

  他本是尝试,不想刘备眼睛一亮道:

  “白毦此名甚好,我军此军正可唤作此名!”

  见得老刘此状,秦瑱心想这可好,刘备的白毦军可算提前建立了!

  他知道刘备原本有一支陶谦送的丹阳兵在手上。

  这也是日后白毦军的基础,现在加了陷阵营的血液,这战力恐怕要逆天!

  而刘备一连解了两个问题,便顺势道:

  “还有一点,如今我军已取沛国,不知下一步我军当如何动作?”

  要是以前,得了沛国他多半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先埋头发展。

  可现在有了秦瑱把握大局,他们现在要提前准备。

  不过秦瑱一听这话,便笑道:

  “如今我军好不容易取得一地,占了先机,不该再动!”

  “可观望一阵,待中原有变,伺机而动!”

  他自然知道刘备的急切,可现在他们好不容易藏到了别人后方,又积蓄了实力。

  最应该做的,不是主动跳出挑事,而是等到别人动兵,在背后捅刀子!

  说到这里,他思虑了一会儿,又笑道:

  “明公勿急,自有人比咱们更急!”

  正如郭嘉一听他的谋划会想到他一样。

  秦瑱又何尝不是在通过对郭嘉和老曹了解在设谋呢!

  在他看来,现在急的不是他们,而是老曹!

  他们压根没必要现在这个时候去动作。

  在听罢一番解释之后,刘备也是心满意足的去了。

  于是,刘备军进入了一段厉兵秣马期,一边整训兵马,一边招募人才。

  在简雍的努力下,倒是也补充了不少文官,可都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人才

  如此等待了许久,秦瑱本来都放弃希望了。

  可时间刚入六月,他们却迎来了两个人才投效,而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叫诸葛瑾!

68.第68章 卧龙之兄,江表虎臣

  68.

  说起诸葛瑾的到来,还颇有些戏剧。

  因是之前秦瑱给刘备建议来个唯才是举,准备在周围郡县捞一捞人才。

  刘备当时自无不应,可他后来一想,就觉不对!

  说是唯才是举,可自己怎么知道对方有才干呢?

  他倒是颇有识人之能,但不能来一个就亲自面试一番。

首节 上一节 89/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