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434节

  可在和秦瑱接触之后,他才发现秦瑱厉害的不在战时,而在战前!

  每一战之前,秦瑱都要摸清楚对方的状况,然则制定周密的计划。

  这样再加上对战局和战略的判断,就能保证不出太大的问题。

  有时候战争拼的不是双方的智谋,而是拼哪一方犯的错误足够少。

  只要保证自己一方尽量少犯错,那得到胜利就是迟早的问题。

  就像现在秦瑱伐交州一般,准备足够充分,那他们想输都难。

  而秦瑱自然不知周瑜所想,由于此次观光变成了动兵,大小桥也被他送回了吴郡暂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这一次出征途中,大桥也怀孕了。

  直到发现之时,已经有了两个月身孕,这也让秦瑱越发欣喜,连忙让小桥陪伴着大桥北上。

  如此到了七月中旬,一切准备完毕,秦瑱便开始了对交州用兵。

  此时太史慈已经杀到了交州境内的龙川城,为了策应太史慈,秦瑱选择兵分两路南下。

  一路他亲自带领新训练的两万新兵,带着徐盛、吕岱、陆逊三人进军揭阳。

  一路由周瑜带领水军沿水路进军,直取南海郡的首府番禺。

  七月十七日,秦瑱陡然发兵,带着麾下兵马杀向交州境内。

  同日,周瑜与甘宁出兵,以海军先行,沿海路不断西进。

  由于这一次进军并未通报任何人,所以当秦瑱杀入交州之时,张津都还没反应过来。

  得益于此,周瑜和甘宁路上甚至没有遇到抵抗,便杀到番禺。

  所谓番禺,便是后世的广州,不过此时填海造陆还未完成。

  所以有大半土地,此时还在海水覆盖之下,整个广州就是番禺城外的一处巨大海湾。

  这种特殊地貌,给了周瑜麾下的海军极大便利。

  他们行军速度本来就快,可以先行抵达番禺境内。

  于是周瑜便在水军行进之前,派甘宁以小船探清城外情况,而后派遣士兵埋伏于番禺城内。

  此举本来是想先声夺人,里应外合夺取番禺。

  然则当他们的海军杀到番禺城外之时,县令却没有抵抗,便将他们迎入城中。

  不仅如此,县令还好生招待的周瑜、甘宁等人一番。

  甚至还询问周瑜、甘宁二人率军来到这里有何贵干。

  面对此状,周瑜和甘宁均是哭笑不得,合着整个交州都还是没有防备的状态。

  这县令压根就没意识到他们是来自远方的“敌人”。

  但想一想,他们也就理解了县令的心态,毕竟交州压根没有敌人!

  这远在南陲的边缘州郡,还处于和平状态,自然不会像中原那般防备陌生军队。

  面对此状,周瑜直接就给县令表示,他们是来讨伐张津的。

  因为张津勾结外族与山贼,意图谋害朝廷命官。

  他们受征东大将军、陆成县侯、豫州刘备之命南下捉拿张津问罪!

  这县令本是交州士人,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郡守。

  现在听得刘备这么一大串称呼,便知道这是朝廷大员。

  与其相比,张津只是一个交州牧,显然地位都不对等。

  略微思虑之后,县令便表态他们全力支持上官的决定。

  至此,南海郡郡治番禺成了刘备军夺取的第一座城池。

  但这时,周瑜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番禺是郡治,那就应该有郡守。

  可为什么他们率兵至此,只见到番禺县令,没见到郡守?

  一番询问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前任交州刺史朱符被杀之后,其人任命的太守纷纷被杀。

  随后交趾太守士燮便上表朝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兼任九真太守。

  至于南海郡太守,则是其三弟士武兼任,并未到任。

  只是会在每年收取粮食之后,来到此地收取赋税。

  周瑜听得此言,顿时惊讶不已,心想士氏不过交州土著,竟然可以把控大半个交州!

  这样除了要上供之外,士家几乎就是交州的土皇帝。

  怪不得张津一个交州牧,不在交趾上任,却以苍梧为治所。

  显然,张津的影响力远没有交趾太守士燮要大。

  思虑及此,为了切断张津的退路,他便留下了千余兵马防守,又带兵杀向了交趾。

  同一时间,秦瑱兵马抵达揭阳就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情况。

  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县令便直接开城投降。

  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秦瑱当即令太史慈加速进军汇合。

  直到博罗城之后,两军便合军一处,共计三万大军。

  此后半个月,南海郡治下四会、增减、中宿相继陷落。

  秦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整个南海郡夺入手中。

  夺取南海郡之后,秦瑱再接再厉,马不停蹄又杀向苍梧郡境内。

  直到此时,张津方才率领两万余兵马姗姗来迟。

  不过在两军交战之前,一个名为薛综的使者,却先一步来到了秦瑱军中。

第324章 将相无能,一日陷城

  在汉末之时,交州可谓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大州,就连三国演义也没怎么提及。

  但也因为这里毫无存在感,故而保持了相当久的和平。

  这不仅使得大量人口向交州迁移,还有不少人才也南下此地。

  而薛综就是其中之一,其人本为沛郡望族,先祖便是齐国孟尝君田文。

  后因田氏封于薛国,便都改为薛姓,世代为官,属于当地大姓。

  然则随着黄巾之乱到来,薛家便举家迁移至交州之地。

  在原本历程中,赤壁之战后,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

  后来屡次劝谏孙权,官至太子少傅,乃是吴国名臣之一。

  不过此时的薛综尚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奉张津之令来到秦瑱营中出使。

  本来秦瑱是不想见张津使者的,但一听是薛综,便让他入了营中。

  薛综一入营中,自是连忙见礼,不料秦瑱却是摆手道:

  “先生不必多礼,吾本不欲见张津此贼使者,乃因敬先生出于名门,方才肯首一见!”

  “客套之语不必多言,只管说明来意即可!”

  薛综自是第一次见秦瑱,虽说地处偏远之地,但还是对秦瑱有所耳闻。

  他知道秦瑱是刘备麾下高官,亦是此战的统帅。

  见其如此年轻,他正想夸赞几句,但没想到秦瑱会如此务实。

  犹豫了片刻,他索性便再度朝着秦瑱一拜道:

  “既是君侯快人快语,在下自不当言他物。”

  “不瞒君侯,此番在下前来,乃为询问君侯为何领兵至此!”

  “而今刘征东只督扬、徐、豫三州军事。”

  “此地乃是交州属地,贵军兵马不当在此。”

  “另君侯本是天子钦点五官中郎将,兼任吴郡太守。”

  “为何不在吴郡当值,却领兵来我交州之地!”

  他的意思自然很明确,咱们先不说别的,就说你出兵交州对不对?

  秦瑱闻得此言,不由点头一笑,看着薛综道:

  “汝倒是个能言善辨之人,吾不愿与汝闲扯。”

  “吾只问汝,勾结外族侵占汉土,该当何罪?”

  “我军未曾犯境,张津便以山越人谋我军之土,又当何罪?”

  薛综一听这话,自是一阵皱眉,沉默片刻又道:

  “府君此言可有凭证?若是空口无凭,实难定罪!”

  实则他这次出使,只是听张津之令来劝秦瑱退军。

  但对秦瑱为何进军,却不知道详细状况,如果事情真如秦瑱所说,那理亏的肯定是张津。

  秦瑱见他这般,便挥手让人拿来了两张布帛递给了薛综:

  “此物,便是张津勾结彼等之书,除此之外尚有人证。”

  “若是先生有意,我可唤人证前来与先生一见!”

  这两封帛书,自是秦瑱伪造的,便连人证现在也没了。

  但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现在兵马已经到了交州。

  撤是不可能撤的,即便伪造,他都要给张津搜罗一堆罪证出来!

  这样等以后搞定张津之后,便能顺势上报朝廷。

  薛综看着秦瑱伪造的书信,自然不知真假,只得沉声道:

  “然则即便使君有罪,也当先呈报有司,待天子降罪之后,朝廷处置。”

  “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贵军出兵至此问罪!”

  见他硬着头皮责问,秦瑱便露出一连冷笑道:

  “我奉征东将军之令,统领诸郡,都督江东之地。”

  “张津使人害我麾下子民,吾自当率兵责问!”

  “吾知先生专心治学,不知人心险恶,也不欲加罪。”

  “只管回去告知众人,吾此番只抓张津一人,余者不怪!”

  “若再负隅顽抗,休怪我麾下儿郎刀兵之利!”

首节 上一节 434/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