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家小都给带来,那没个三五年那就别想走。
在外自己做主看起来是爽,可处理杂物却十分麻烦。
君不见老刘一个武将在得了偌大地盘之后,都忙得没时间生孩子。
朱元璋批改奏章都得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他虽然还在壮年,可还没到诸葛亮那种事必躬亲的境界。
或者等他规划好了,正好等诸葛亮南下接手。
到那时,他得了清闲,诸葛亮得到了镀金的机会,简直两全其美。
刘备当然不知道秦瑱的小九九,见他如此大义凛然,便赞道:
“子瑄如此一心为公,真乃古之贤者难及也!”
“也罢,既是子瑄如此,备也不再多劝!”
“但不知子瑄在此坐镇,又有何备可助力之事?
他心想秦瑱已经表态了,自己这里若不给点帮助也说不过去。
但秦瑱见之,却只给老刘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张昭、吴景、朱治等核心成员可以带走,但像是虞翻、顾雍,以及张飞麾下的吕岱、步骘等人得给他留下!
第二,把赵云、徐盛、高顺、周瑜给他留下。
按他的说法,治政理民不能无人可用,要办大事,就需要大量人才。
其他人才就不要了,赵云等人是他老部下。
顾雍、虞翻、吕岱、步骘等人都是人才。
这些人带到北方也没机会发展,不如留在江东给他做事。
刘备一听秦瑱只是要人,顿时一阵好笑,要是要钱他给不了,人手还是能调的。
毕竟他现在什么都缺,但人才方面已经今非昔比。
即便秦瑱不说,这些人他也得给秦瑱留下来。
当下他不仅全部应诺,连带魏延、祖郎也给秦瑱留了下来。
但对于秦瑱要留下周瑜的请求,老刘一阵不解道:
“吾观周瑜此人其心已丧,未可大用,军师留之又能如何?”
倒不是他怀疑秦瑱的目的,只是现在周瑜像是失了魂一样。
别说劝降,恐怕连官都不想当了,若非周瑜威胁太大,刘备甚至想直接放周瑜离去得了。
这样一个不能用之人,怎么秦瑱现在还要特地将其留在江东?
而秦瑱给刘备的解释也很简单,按他的话就是:
“周瑜此人虽心已丧,然则其人雅量,胸怀大志。”
“来日未必没有再起之时,明公带此人北上也是软禁。”
“不若将其留在江东,瑱好生劝说,若能说服此人跟从我军,也算一桩好事。”
“若实在说服不了,有在下看顾,明公也可安心在北!”
说实话,直到现在他还是有些可惜周瑜的才干。
明明此人是一流的水军将领,放在其他朝代,或许还能开疆扩土。
可惜生在了这个乱世,又一心辅佐孙策,难以全齐才干。
所以他还是想要尝试,如果能说服周瑜出山,即便来日不用来内战,出去打打海盗和小日子也是不错的!
不然这么好的人才,白白如此浪费生命可惜了。
刘备听闻此言,自也点头称是,周瑜的才干他很清楚。
唯一遗憾的是周瑜多半对他心中有怨,不能为他所用。
若秦瑱真能说服周瑜的话,也算是变废为宝了。
如此想定,他也不再多言,直接同意了秦瑱的请求。
303.今晚估计是没了
今晚估计是没了
家里有点急事,处理到现在难搞啊
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税制
建安四年五月上旬,刘备在夺取江东之后,便即紧锣密鼓的进行一系列安排。
实际上对于江东的规划,刘备早就和秦瑱商量完毕。
由于之前秦瑱建议分郡,于是在划分之后,江东南四郡成为了六个郡。
分别是豫章、庐陵、丹阳、吴郡、南平与会稽郡。
其中依照秦瑱原始的规划,鲁肃负责豫章,太史慈负责庐陵,诸葛瑾负责南平。
而剩余的三个郡,刘备便以赵云担任会稽太守、虞翻担任丹阳太守。
至于吴郡太守,则是秦瑱兼领,为什么是兼领呢?
因为秦瑱被任命为江东大都督,督江东六郡军事。
对于刘备这番安排,自然没人有意见,相反还都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妥当。
毕竟要论老刘麾下谁最能服众的话,那除了秦瑱之外,没人敢当第一。
而刘备如此安排,也让众人看出了刘备对秦瑱之信重。
因为现在老刘麾下大多都是军政分管,独有江东、汝南进行军政集权。
如果不是绝对信任的话,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
由是有些近臣即便看出了隐患,也不敢在刘备面前多说秦瑱一句不是。
如此一系列安排定下,已然到了五月中旬,鲁肃、太史慈等纷纷前去上任。
刘备也准备整起兵马,启程返回寿春,应对中原战场。
不过就在离去之前,刘备再度与秦瑱进行了一次密商,秦瑱随之给刘备又提了三个建议。
第一,现在他们经历将近一年的大战,中原大战不能过多干预。
可袁绍的势力极大,他们必须在一旁给老曹分担部分压力。
刘备可以委任臧霸督徐北军事,如有机会,就尝试偷袭袁谭,夺取青州。
第二,这一次大战是迎天子的最好时机,前期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劝曹操迁移天子南下。
如果曹操执意不须,可以在两家焦灼之时,摆明衣带诏,偷袭曹操后路。
他们就只有一个要点,即便曹操成功迁都,都要把曹操打成逆贼。
只有这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作用就会极大程度消减。
第三,积极拉拢郑玄等一众汉室老臣的支持,让曹操陷入内外相争的漩涡。
同时暗中接触荀彧,即便得不到支持,也得让曹操加深忌惮。
总而言之,不管曹袁两家谁赢,他们都不让两家好过!
对于这三个提议,刘备实则是有些忧心的,他有些担心他们这么做,会让两家联合起来打他们。
但秦瑱对此却表示,即便他们不如此,两家都可能会同时打他们。
现在的局势有些类似于反过来的三足鼎立,他们要想继续壮大,就必须维持三角平衡
见老刘还有些担心,秦瑱便建议,有事多问刘晔、袁涣、张纮等人。
没错,不是问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年纪还轻,担不了这么大责。
而在孙策战死之后,张纮、张昭也加入了他们麾下。
张昭这人说白了内政是一把好手,可对外过却太过软弱。
张纮却是典型的能断大势,兼之常年随军,更适合当参谋。
这三个合在一起,再加上诸葛亮,即便比不上老曹的谋士团,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有必要,再写信询问陈登与他,基本就能保证他们不会吃亏,而谈起陈登,秦瑱又给老刘提醒道:
“吾观陈元龙喜食鱼脍,昔日见其印堂发黑,恐命不久矣。”
“明公此去,可使华佗往之诊治,好生规劝,勿使我军丧一大才!”
刘备一听秦瑱如此判断,顿时便是大惊,连忙应诺不止。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陈登可是他至交好友,又是麾下重臣。
如果秦瑱判断没错,陈登就此英年早逝,那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当下他自然上了心,连忙表态回去就让华佗前往去看看。
两人这般交谈以后,刘备也对中原之局有了判断,随之即带兵返回寿春。
随着刘备得胜归返,寿春上下一时无不欢欣鼓舞。
而这时,刘备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他返军之前,糜氏诞下一子。
刘备闻之,更是大喜,为之命名为捷,意味庆祝此次凯旋。
一连双喜临门,自是让寿春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要说这其中有谁暗自神伤的话,那就只有蔡琰、蔡瑶、大小桥等女了。
丈夫出去打了近一年,在家就呆了两个月不到,结果又给外派。
似蔡琰有儿女又有蔡瑶这个妹子还好,大小桥可是刚入闺中便守起了活寡。
于是四女一合计,便由大小桥南下去寻秦瑱,免得秦瑱在南边一人孤苦伶仃。
此时蔡琰自然是写信知会过秦瑱,秦瑱得信之后自然也没意见。
实则他对家里几个媳妇也颇为愧疚,正好两姐妹来了也有个伴。
正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此乃男人的终极梦想。
不过在二桥抵达之前,秦瑱已然开始了对江东的治理。
为了尽快摸清楚江东目前的状况,他将吕岱、步骘、吾粲三人召集而来与顾雍组成了幕僚团。
而他颁布第一个命令,就是编户齐民,清查户籍人口。
因为在东汉现行的法律之中,都是以户籍为基准进行兵役招募、税收上缴。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户籍册,那基本没办法施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