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42节

  而随着秦瑱到来,夺取淮南的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因为秦瑱这人不仅带兵有一套,守城亦是一把好手!

  思虑之间,吕布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他就不领兵前来!

  本来就已经得罪了袁绍,现在又得罪刘备。

  如果不能从秦瑱手上逃得好处,那明年他可能就要面对两家的进攻!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就看向秦松道:

  “若是秦瑱真至九江,我军此次恐怕难有成效。”

  “如此形势,又当为之奈何?”

  秦松一听此言,就知吕布这货恐有退却之心,忙道:

  “温侯须知眼下我军已然退无可退!”

  “如今刘备其人于淮南起家,其势甚重!”

  “徐州乃处三家夹缝之间,唯有联合其他诸侯,方有一线生机。”

  “江东与将军已成唇齿之势,所谓唇亡齿寒。”

  “若刘备全据江东,来年必北上徐州。”

  “故今即便无利可图,也当继续进军,从旁牵制,不可让刘备轻取江东!”

  不过他一说罢,陈登便在一旁轻笑道:

  “久闻秦文表为孙策旧臣,今投入温侯麾下,仍念故主而谋刘使君耶?”

  此话一出,二人自是神色一变,吕布看着秦松面露狐疑之色,秦松则像是被踩到尾巴,急得脸色通红道:

  “陈府君这是何言?松即已仕温侯,岂有三心二意之理!”

  但他如此急躁,陈登反倒悠悠一笑道:

  “登不过一笑语,兄何如此急也?”

  一句话,直接就把秦松堵得说不出话来。

  而吕布见此,便眯眼看向了陈登道:

  “既是元龙并未叛我,又无私心,不知有何计教我?”

  他当然能看出陈登在阴阳怪气,故而想继续试探陈登之意。

  你不是说你没有背叛我么,那你有什么办法对付秦瑱?

  可他一问出这话,就见陈登摇头一笑道:

  “若依在下之见,淮南既不可图,便不当图之!”

  “不妨下令将孙策使者绑缚交予使君,便可重归于好!”

  吕布一听这话,自是眼神一厉,秦松也即找到机会冷笑道:

  “府君只言在下念旧,如今却与刘备说话,不知何意也!”

  陈登闻言,丝毫不慌,扭头看着秦松神态自若道:

  “可见文表兄不智,我所以言此,故因我与刘玄德友善。”

  “然则究其根本,也在为温侯考虑!”

  “因当今刘使君讨伐孙策,乃为国讨贼,名正言顺。”

  “温侯与使君本为盟友,自当同进同退。”

  “而今背盟相攻,一则失其大义,二则失其名也!”

  “故吾此言虽有私,却也为公,若能劝得两家盟好,岂非善事?”

  秦松看他如此悠然,一时言语一滞,吕布见陈登如此直白,反倒少了几分怀疑。

  可现在秦松说得有理,江东无论如何都要先保上一首。

  不然刘备没了牵制,以后定然是要夺回徐州的!

  想了一会儿,他便敲了敲案桌道:

  “于公于私,先且不论,元龙只需告我,当前之势,如何进军为妙?”

  陈登看他神色坚定,当下也不再劝,直接拱手道:

  “若温侯执意要取淮南,那依在下之见,或可先取东城!”

  “因当前秦瑱虽然北上,防御却重点设在钟离。”

  “将军若自取钟离,必被秦瑱带兵所阻。”

  “故而不妨留一支兵马在此牵制,先取东城,再行北上。”

  “待得东城被取,便作势威逼阴陵。”

  “彼时秦瑱若退,钟离便可不战而下;秦瑱若不退,温侯便可夺取曲阳,威逼寿春。”

  “寿春乃是敌军根基所在,若能取寿春,则刘使君必然回军。”

  “如此,温侯无论从容后撤,还是与孙策两面牵制,皆可便宜行事!”

  他一番话语说罢,便给吕布规划出了一条进军路线。

  吕布本有试探之意,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便看向秦松道:

  “不知文表以为元龙之策可行否?”

  秦松闻言,便颇为不善的看着陈登思虑起来。

  按他的想法,陈登此人绝对不能留,若是这计策之中有什么谋划,便可直接告知吕布。

  可他细细想了一会儿,目光中便多了一丝诧异。

  陈登这个计策并没有丝毫问题,相反这还是他们现在最好的进军之略!

  因为钟离现在经过秦瑱调兵遣将,已然不是轻易可取的城池。

  而不取钟离,他们就要绕道,北边城池虽然也行,却难做进军之基。

  算来算去,唯有东城才是最好的进军基地!

  也就是说陈登这个计策不仅不是在坑吕布,相反还是在认真献策?

  想到这里,他看陈登的神情便越发复杂道:

  “府君此计虽可,但何以前后不一也?”

  “方才府君即言不可战,为何还要献策?”

  老实说,他感觉陈登其人深不可测,他有些看不懂。

  但陈登见此,却是自得一笑道:

  “吾方才已然言明,吾虽为私,却以公为重!”

  “刘使君虽为吾友,徐州之主却是温侯。”

  “若温侯一心要取淮南,吾自当以温侯为准!”

  “再者,如今我家眷皆在下邳,岂能只为他人虑,而不思家人否?”

  这个回答显然让吕布十分满意,一时抚须笑道:

  “元龙此言颇合吾心,为人臣者,当为主尽忠。”

  “为人长者,亦当为家中老小而虑。”

  说来很奇怪,实际上陈登父子给他的感觉很复杂。

  自从入徐州之后,这一对父子时常给他一种貌合神离的感觉。

  但每一次他定下心想除掉二人之时,两人的言论却都让他感觉合乎情理。

  比如现在的陈登,再见面之前,他已然起心借故宰了陈登。

  可在一番交谈之后,他又觉得陈登这人属实不错。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索性开口直言道:

  “本以为元龙已叛于吾,今日一见,方知元龙真心!”

  “既是有心助我讨伐淮南,不妨领兵入城。”

  “带得明日,我等再行动军西征!”

  陈登见之松口,便知自己危机渡过,忙起身道:

  “温侯须知秦瑱用兵之能不凡,万事宜早不宜晚!”

  “还望早日动兵,方可得有奇效!”

  “不若今日便即整备,连夜行军南下,也可杀敌军一个出奇不意!”

  见他这般急切,吕布心中大喜,忙道:

  “也罢,既是元龙如此心切,便先下去整军。”

  “待得今夜我等用过晚饭,再行出兵既是!”

  陈登闻之,当即应诺,便朝着府外行去。

  他这边刚一走出,秦松便起身对吕布道:

  “将军,此人有异,不可大用!”

  吕布闻言,浓厚的眉头便是微微一挑,又问道:

  “之前汝言陈登叛我,故让吾将此人招来!”

  “而今其言无差,其行也无异处,何言有异?”

  “莫非真如元龙所言,汝心念故主,欲以谋刘备?”

  陈登的话显然也让他升起了对秦松的怀疑。

  他心想陈登再怎么样,好歹明面上从为何刘备有什么利益交流。

  可这次孙策使者前来,却是秦松代为引荐。

  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登值得怀疑,你秦松就不值得怀疑么?

  这番话语自是把秦松说得一整个无语,还想着帮吕布除一祸患,没想到被陈登把他给绕进去了!

  怪不得陈宫对陈登如此愤恨,也拿陈登没办法。

  现在看来,他献计把陈登拉来,却是自讨苦吃。

  当下只得又一阵给吕布表忠心,表示自己一心为公,绝无二意。

  另一边,陈登出得城内,便来到了陈矫面前。

  陈矫见其无恙,一时松了口气,忙问城内发生何事。

首节 上一节 342/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