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14节

  霍峻一听这话,泪水便充满了眼眶道:

  “方才医师已前来看过,言说吾兄此状无力回天,包扎之后,便即离去。”

  “眼下吾兄昏迷不醒,想是便要去了!”

  秦瑱见状,又忙入帐看了一眼霍笃,心中亦是一阵叹气。

  说实在的,霍笃也是一员勇将,如此死去属实可惜。

  但在这时代,连弓箭的贯通伤都难以治疗,更别说是长枪贯通伤了!

  如此看了一番之后,他便又安抚了霍峻一阵,这才带着甘宁朝着营帐返回。

  一连到了夜间,霍笃方才咽气,消息传出之后,营帐之内皆是悲戚不已。

  秦瑱闻之,亦是唏嘘一阵,到了汉末多年,虽说见惯了生离死别,却还是不仅伤感。

  随之又写了一篇悼文,连夜给霍峻那边送去。

  如此又是两日时间,庐江那边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但这一次,却不是周瑜的动向问题,而是诸葛亮手写书信。

  言说周瑜布置奇兵于彭蠡湖北岸,又撤去了春谷防备兵马,多半是要引诱他们兵马前来歼灭。

  现在鲁肃献了一个计策,准备把周瑜引向下游,建议荆州军偷袭周瑜后路。

  看得此信之后,秦瑱自是转悲为喜,有如战场借到东风的周瑜一般,连忙对众人笑道:

  “孔明办事却是得力,今得此信,我军破敌之时至矣!”

  如此说罢,不得众人回应,他便来到了军帐之中,唤来了蔡瑁与黄射道:

  “如今敌军已欲春谷撤兵,乃欲诱我军而歼之。”

  “今我军发现此事,准备将计就计,将周瑜兵马诱出。”

  “若要击破周瑜,便在此时也,请二位速速整兵,切莫错过这等天赐良机!”

  蔡瑁与黄射一听此言,皆是精神一振,忙问秦瑱如何得知此事。

  秦瑱随之便将诸葛亮的信件交出与二人观之。

  本来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是准备坑荆州军一波的。

  但在探知周瑜之意后,他便发现对方的目标不是荆州军而是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实言相告。

  他信上写得清楚,二人看得信件,自是又惊又喜。

  惊得自然是周瑜竟然暗戳戳在彭蠡湖北岸埋伏了兵马。

  喜的却是随着这封信件的到来,伏兵已然不再是威胁。

  当下二人也不再犹豫,一方面整备兵马,一方面派出探子前往彭蠡湖西岸观察周瑜兵马的动向。

  如此等待了一日,直到第二天夜间,终于看到了周瑜兵马行出。

  见得此状,黄射便在蔡瑁的建议之下,将兵马分成三部,一部突袭,一部殿后,一路留于后方策应。

  定好之后,荆州水军便再次出兵,朝着东方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

第233章 极限拉扯,哀兵必胜

  荆州水军的动向,周瑜自然是不知道的,实际上他这次出兵,还是源于东边鲁肃动作。

  因是鲁肃之前本意西进与荆州水军夹击周瑜,但由于诸葛亮的提醒,使他改变了策略。

  在鲁肃看来,自己硬拼肯定是打不过周瑜,故而需要想个办法迂回一下。

  于是他根据当前形势,想出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

  简单来说,周瑜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击败他们水军,而是要防备他们兵马南下。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直接避免交战,先行运兵!

  反正现在秋收还未结束,他们兵马一南下,就能就地割麦站住脚跟,让江东兵马疲于奔命。

  周瑜看到此状,为了不让他们占尽优势,多半会直接出兵前来追赶。

  若是周瑜不来,他就直接率领水军东进,沿路劫掠,从战略上逼周瑜把战线东移。

  可以说,无论如何,周瑜都不会没有反应。

  这亦是鲁肃的优点,战术上或许不是周瑜对手,但战略却是分毫不差。

  随着他这么一安排下去,赵云和徐盛便备好兵马来到了枞阳。

  鲁肃一路行至此处之后,先把探哨布置在西方三十里处,装作要在休整模样,而后命令楼船开始接应赵云等人渡江。

  为了让周瑜发现异常,他特地在傍晚时分便即停下,刚一入夜,就先将赵云所部两千余人送至东岸。

  周瑜最先收到的,自然是从水上传来的消息,言说鲁肃行至枞阳,便止步不进。

  面对这个消息,吕蒙等人都是一惊,心想鲁肃不会是发现他们的伏兵了吧?

  而周瑜闻言,则是坚定的表示鲁肃压根不可能发现!

  毕竟他派兵北上的时间点很早,彼时荆州水军刚刚大败一场,庐江沿岸还未立起烽火台。

  他连夜派一支兵马埋伏在巢湖北岸,压根不可能会被鲁肃探知。

  他自然不知秦瑱派出了诸葛亮这一暗招,只觉鲁肃此举别有意图。

  随之周瑜便派出了大量斥候船只前往探查,结果发现鲁肃的斥候船只与鲁肃主力相差甚远!

  一听到这个消息,周瑜便是面色一沉道:

  “速速令人上岸,前往枞阳南岸探知!”

  “另派三百兵马前去逼退敌军斥候,务必探知敌军在为何事!”

  探马如此一行出,他便在帐内烦躁的来回踱步。

  眼下随着和刘备军的交手越来越多,他便感觉越来越费力。

  以往只是一个秦瑱在算计他,虽然秦瑱心思深沉,但好歹有迹可循。

  现在隐隐之中除了秦瑱之外,他还要对付鲁肃和一个神秘人,三个人同时算计,真让他有种极为压抑的感觉!

  众将见此,也知周瑜现在压力大,便劝解道:

  “都督,眼下形势如此困难,我军不妨先行退军,待至丹徒等待时机如何?”

  “左右现在刘备主力未至,我军可先保存实力,待刘备前来再行作战!”

  丹徒地处吴郡,既是长江出海口,也是江东水军之前驻扎之地。

  按照众将的想法,即便水军无法拦住刘备南下,也可以先返回丹徒等待机会。

  待刘备兵马南下之后,再行切断刘备的补给线,一样可以策应路上作战。

  不过周瑜闻之,却是一脸深沉的摇了摇头道:

  “此事吾如何不知?但虑现在我军若不防备,敌军先遣军食于我军之境!”

  “如此我军之粮不加多,敌军军粮不加少。”

  “若是刘表再支援刘备军粮,我军即便切断敌军补给,也无大用!”

  要说长江防线最好的地方,除了敌军难以南下之外,还可以拉长敌军补给线。

  在原本历程中,曹魏之所以伐不动江东,就是因为南下之后没有立足点。

  可现在形势不一样,刘备是有豫章可以作为立足点的。

  现在加上刘表作为后盾,刘备基本上不会有缺粮风险,这也是他现在要钉在彭泽沿线的原因。

  这里防不住,那就没有地方能防住刘备了!

  可他如此想着,忽然之间,却是身体一震,哎呀一声拍案而起道:

  “不好,鲁子敬这厮恐是运兵南下!”

  “即刻传我军令,带上兵马随我前去速速击之!”

  诸将一听,皆是一愣,随之反应过来,便是惊讶不已,忙道:

  “都督是说鲁子敬已不欲前进,而是欲先占据东线?”

  周瑜闻之,自是动作一止,而后便沉声道:

  “无论他来不来此处,若在运兵,我军便要击之!”

  现在的问题不是鲁肃来不来的问题,而是刘备军一旦登陆,那宛陵以西的诸县便会立即陷入刘备的兵锋之下!

  刘备一站稳脚跟,光是和太史慈联合进军,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面对此状,他自不再犹豫,留下千余兵马与董袭、蒋钦防御,带着吕蒙等人便朝着东边行去。

  夜幕之下,大军刚行到江岸,便听哨骑来报道:

  “都督,大事不妙,我军探子发现枞阳南岸出现大量敌军,眼下正在岸边休整。”

  吕蒙等人一听鲁肃真在运兵,既是大惊失色。

  周瑜则是直接来到船弦之前,将手一举便高呼道:

  “传我军令,全军加速,随我杀往枞阳,击破敌军!”

  一声令下,士兵便开始加速划桨,朝着枞阳方向行来。

  他这边出兵连行许久,便有兵马来报鲁肃道:

  “都督,周瑜已至彭泽出兵,正朝我军行来。”

  “敌军船只极多,约莫半个时辰便会抵达此处!”

  此时鲁肃已经运完了大半兵马,唯有徐盛带的后部还在上船。

  闻得周瑜率兵前来,徐盛便是一阵忧心道:

  “鲁都督,我军还未南下,周瑜便至此处,该当如何是好?”

  别看徐盛是日后江东虎臣之一,但现在还未习水战,见周瑜前来,也是忧心不已。

  鲁肃闻之,则是抚须一笑,对徐盛道:

  “文向勿忧,虽是周瑜至此,便率兵马随我上船,待得尔等南下之后,肃再行离去就是!”

  徐盛见其如此淡定,不由心中一奇,暗道这位鲁都督倒也有大将之风。

  而他本就胆略了得,闻之便不再多言,只是催促士兵快速上船。

  因为他们这次南下没有多少辎重,自也不须车马,除了少量斥候带马之外,只有两个大将骑马。

  如此速度自也不慢,随着最后一波上船,楼船又将兵马朝着南岸运去。

  同一时间,赤马舟正在不断汇报周瑜的动向:

  “都督,敌军还有三十里将至于此!”

首节 上一节 314/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