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219节

  众人听着这话,自是心有戚戚,无奈还家。

  次日孙策又告令城内百姓士族出城观礼,押出一众大小罪犯于护城河外排队斩首。

  数百人无论老弱妇孺接连斩杀,鲜血流淌,映红了护城河内幽幽河水。

  吴郡士族见状无不畏惧,城内百姓尽皆胆寒。

  而孙策以此铁血手段镇压吴郡叛乱之后,暗忖日后吴郡恐难再反,便准备率兵继续南下。

  不料此时忽然听得丹阳传来消息,言说太史慈卷土重来,袭取泾县、宛陵二县。

  孙策刚稳定了吴郡大局,见得此信,便是勃然大怒道:

  “昔日神亭一战,未擒此人,后闻刘正礼兵败,此人遁入山中,吾以为此人恐已丧于山越贼手。”

  “不料一个不慎,又让此人袭我郡县,该当伐之,擒来问罪!”

  若是原本历程,听到太史慈的消息,孙策恐怕不知该多高兴。

  因为他对太史慈这人十分欣赏,恨不得纳入麾下为己用。

  可现在这个时间线,太史慈出现的时机着实不妙。

  眼见他刚定吴郡,正准备南下,太史慈却又出兵丹阳,还自称丹阳太守。

  若是他再南下,那恐怕丹阳会被太史慈占据!

  如果刘备趁着机会将其招至麾下,那他即便平乱完毕,也要被刘备压着打!

  思虑之间,他急忙招来周瑜、张纮等人问计。

  周瑜等人这边正在忧愁孙策开了杀戒该如何稳定形势,就收到了太史慈去而复返的消息,自是大惊不已。

  然则周瑜终究还是少年老成,探知详尽之后,便对孙策道:

  “太史慈实乃良将,又与刘备故交,如今占据宛陵,若被刘备拉拢,不利我军,当速击之。”

  “然吴郡距丹阳路途遥远,若我军回军,太史慈收到消息,或联刘备、或联祖郎,皆为大患。”

  “为今之计,不妨假意南下夺取会稽,以水军接应,从水路回军奇袭之!”

  东汉船只虽不能入深海,却已经可以沿海行进。

  孙策听得此计,便调令麾下水军出海,准备从会稽登船。

  他这边则是领上万余兵马,留下孙静、吴景镇守吴郡,一路南下经由拳至海盐,最终登上了船只,又顺着海岸一路北上。

  结果还未至丹徒,就收到了西边传来刘勋出动水军的消息。

  孙策见状,自然一阵不解,心想刘勋这货当了这么久乌龟,刘备南下之时不想着率军抵御,现在刘备已经在淮南站稳脚跟,这个时候动兵,莫非是突发恶疾?

  他虽也颇为机敏,但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亦是心生疑惑。

  随后他便将周瑜叫过来,将自己的疑虑问出道:

  “眼下刘备军据淮南、稳民心,兵马众多,刘勋如此,岂不是自讨苦吃?”

  而他话音刚落,便见周瑜俊俏的脸庞猛地变得煞白道:

  “兄长岂不知秦瑱之谋也?刘勋如此,非是自讨苦吃。”

  “恐是中了秦瑱调虎离山之计矣!”

  “现在刘勋出兵九江,庐江必被刘备所取!”

  孙策一听,顿时怔在了当场。

  啥玩意?刘备要夺取庐江?

  他乱还没平完,刘备就要占据江北了?

第162章 周瑜再谋,鲁肃设伏

  刘备在孙策心中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极为复杂的。

  在还未见面之时,仅仅是一个远方的小诸侯,孙策仅是知道有刘备这么个人。

  自称汉室宗亲,实则谁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一支。

  带着几千兵马入了徐州,打过曹操,战过吕布,然则皆是屡战屡败。

  实则在孙策看来,刘备压根没啥本事,若是换他领了徐州的话,那必须拳打吕布,脚踢曹操。

  可随后见到其人之后,他才发现在这人表面忠厚,城府极深。

  加之身旁有一个行事诡异的秦瑱,第一次见面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也仅限于深刻,对于他来说,寿春之战刘备能胜,也是阴谋诡计,借了吕布之力。

  而随着他返回江东,却发现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竟像是滚雪球一般,先杀郑宝,又取合肥,转眼间就成了他的第一大敌!

  现在更是,距离刘备夺取淮南后,满打满算才三个多月,就开始对庐江动兵。

  眼下听着周瑜的判断,似乎庐江也快落入刘备之手了!

  这给他感觉十分奇妙,好像刘备本来就该是个枭雄,只不过是他之前没看出来一样!

  思虑之间,孙策一时看着广阔江面,发出了和当日袁术类似的问话道:

  “刘备老贼,安能有如此之势?”

  短短几个月,就从一个寂寂无名之人一跃至此。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而周瑜见得孙策问话,一时便长叹一声道:

  “若论刘备一人,自是无能为此。”

  “然则秦瑱却有此力!”

  “小弟闻听刘备于淮南之地治民,便以秦瑱为辅,短短数月之间,便让淮南气象一新!”

  “可知以往所论秦瑱之才,非是妄语,此人当得天下奇才之名!”

  如此说着,他自也是暗自感慨,之前听得秦瑱名声,他总觉得有些过了。

  可现在一看,秦瑱的才干不仅不是吹过,还被曹操的光辉压制了!

  因为曹操发展太过顺利,人才众多,极大限制了秦瑱的发挥。

  即便发展迅速,也很难显现秦瑱的全部能力。

  而刘备不同,就因为刘备一穷二白,反而给了秦瑱完全发挥之地。

  现在出现的一切状况,不是什么不能理解之事,而是秦瑱完全发挥自己能力,强行推着刘备起飞。

  训练兵马,筹集军需,策划战局,收纳人才,治理民生,开疆扩土.

  秦瑱几乎能将一切的争霸所需全盘包办!

  别说刘备,任何诸侯只要不多插手,称霸都是指日可待的。

  更何况刘备本身也是枭雄,和秦瑱两人简直绝配。

  想到此处,他便又对孙策道:

  “刘备其人本枭雄,秦瑱又是世之奇才,二者相辅相成,方至如今之势!”

  “眼下江东乱象未定,若叫刘备全据庐江,南下豫章,则我军便再无出头之日!”

  “当速做决断,抢占先机,方有得胜之机!”

  孙策一听,自是面色发苦,面露难色道:

  “话虽如此,可眼下刘勋已经出兵,从枞阳水寨至九江不过一日路程!”

  “我军现在远在丹徒,又是逆流而上,方今冬季,并无东风,去便需三四日。”

  “恐怕待得我军去时,刘勋恐已败于刘备之手!”

  现在他们的情况就属于路程太远,即便给刘勋点水都来不及,更别说要阻止刘备了。

  周瑜自也不是诸葛亮,也无法借来东风,闻听此言,便来回踱步,细细思虑。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便对孙策道:

  “兄长须知,世间之事最忌知难而退!”

  “如今我军尚有后患未除,自也难以阻刘备夺取庐江。”

  “然则我军虽不能阻刘备败刘勋,却能阻刘备南下。”

  “小弟虽不知秦瑱此次有何谋划,但刘备麾下无水军却是事实。”

  “刘备既无水军,刘勋何以水军突袭?”

  “可见刘备此番多半是欲谋刘勋水军,用以来日南下!”

  “而他们既无水军,要想图谋刘勋水军,便须择一河道,设下埋伏,拦截船只。”

  “眼下九江诸地,唯有巢湖通达楚江,可以设伏!”

  “故我军现在前去,正是取巧之时!”

  “若我军至时,刘勋水军未败,我军便可寻机吞并此军;”

  “若刘勋水军已败,我军便可屯驻春谷,拦住入江之口,困死刘备水军!”

  “如此刘备便得其战船,亦无法使用,我军只需以水军封锁江面,阻挡刘备南下之路,则其便有雄军十万,亦难下江东!”

  “此事一旦做成,我军便可安心平乱,收复诸地。”

  “待今年秋收,兵出豫章,逼走华歆,便可一统江东四郡。”

  “及至彼时,从寻阳至广陵,沿路千里水岸皆为我军所控。”

  “也不须出大军,只用小股兵马袭扰各处,不出两年,庐江、九江自当复为我军所取!”

  也是周瑜智略了得,仅是根据刘勋出兵一时,便将秦瑱的推测了个大概,并且提出了反制手段。

  孙策听得这一番话语,一时笑道:

  “愚兄之言吾等去亦无用,如今听得贤弟之言,便觉茅塞顿开!”

  “料及刘备虽然势众,虽无水军,亦难奈我军如何!”

  当下他思及此理,越发觉得便如周瑜之言,遂令兵马朝着西边行进。

  如此连行半日,将至江乘,便听有人来报道:

  “春谷已被太史慈所据!”

  闻听此言,孙策自是虎目一瞪道:

  “太史慈何以知我军欲往春谷?”

  他说着便朝周瑜看去,而周瑜思虑片刻,便道:

  “太史慈若如此,必是秦瑱手段,欲让他断却刘勋归路,又保其船只通达之所!”

  孙策听此,不由沉声道:

首节 上一节 219/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