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216节

  听到这士兵讲述,便对赵云笑道:

  “吾早对明公言之,小人留之亦有其用!”

  “如今看来,这小人为此等事,却比尔等更为得力!”

  赵云听此,自是一脸笑意道:

  “军师用人之道,在下属实佩服,然则如今即已成事,我等该当如何行之?”

  说实话,在他看来,秦瑱用梅成这一手确实漂亮。

  正是物尽其用,发挥了梅成的所有价值。

  但现在随之刘勋使者返回,他们就应该准备收网,考虑下一步战术了。

  毕竟刘勋可不是陈策,需要提前布置。

  而秦瑱自是早有准备,一听这话,便笑道:

  “此事自也不忙,吾早有所虑!”

  “眼下依照我军放出的消息,刘勋必定水陆并进,将避开六安、合肥等地直取巢湖,奇袭浚道!”

  “而我军于历阳等地兵马不多,难以歼灭刘勋兵马!”

  “故吾欲让子龙你率军一万,由此北上,昼伏夜出,埋伏于巢湖以南,襄安之北!”

  “另有书信三封,一封交予秦翊,让他拦住刘勋前路;”

  “一封交予子敬,叫他准备图谋水军;”

  “一封传与太史慈,以他出兵春谷,埋伏江边,阻断刘勋南下退路!”

  “如此,子龙自待刘勋兵败之后,拦住刘勋兵马,吾亲自领军夺取皖县、居巢,便可保刘勋无路可逃,庐江尽入我军之手!”

  如此短短一番安排,他便为刘勋设好了一张大网,只等刘勋入网。

  赵云听得详尽,自是大喜,忙道:

  “军师自去将信写来,在下与军师发报!”

  秦瑱见此,却是笑着从怀中掏出三封信来道:

  “却也无须再写,我已准备齐全!”

  “只管朝着各处发出就是!”

  赵云见之,急忙取信,又令人朝着各处发了过去。

  而在这时,寇才与周条二人行去大寨之后,便一路朝着皖县方向返回。

  将行两日,便入得皖县城内,见了刘勋言及诸事,又拱手道:

  “我等奉得将军之令,已探知梅成所言之地,便是巢湖、浚道二地!”

  “据梅成所言,刘备自取江淮之后,便有南下江东之心,故以郑宝部众编练水军!”

  “眼下购买船只、水军支用之钱粮皆屯放于浚道府库!”

  “至于巢湖水寨之中,则屯放有大量刘备从荆州所购粮草,此皆刘备用来赈灾所用,足有数十万石之巨!”

  “因是刘备惧怕曹操、吕布来犯,故将钱粮屯于此腹地之内。”

  “然则眼下梅成一心投诚,故将此事告与我军,以求进身之阶!”

  如此说罢,他便不再赘述。

  可刘勋听得这个消息,却是目露精芒道:

  “刘备小儿只知曹操、吕布兵壮,不知我军之威否?”

  “如今我军府库正有缺,若得此间钱粮,便是刘备率兵南下,吾又何惧也?”

  他早就听说刘备从袁术府库之内获取了钱财数亿之多。

  要是这些东西被他全部获取,那即便刘备南下,他也能凭借城池坚守。

  再不济,带着这些东西顺道南下豫章,自也可以割据一方!

  想定之后,他就不再犹豫,将一众臣属叫来宣告:

  “今我军钱粮有缺,我闻得密报,言说浚道、巢湖便有钱粮,有意出兵袭取二地,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听着这个决断,一时也无意见,唯独董乾出列道:

  “敢问将军,此信可是梅成亲口所言?”

  刘勋见状,便点了点头道:

  “正是梅成所言!”

  “不知其使何在?可否请来在下一见?”

  刘勋当下只又将周条唤来与董乾见过。

  董乾依次问及诸事,周条一一回应,言语之间并无纰漏。

  董乾如此确定一番之后,方才抚须点头道:

  “若如此观之,这消息或非虚假!”

  “然则眼下敌军钱粮分属两地,我军若要取之,当如何进军?”

  刘勋想也不想,便即回道:

  “此事易尔,眼下这浚道距离我军路远,反倒距巢湖近!”

  “故吾意水陆同出,两路齐进!”

  “以水军攻巢湖,吾领兵袭浚道。”

  “如此获取钱粮之后,为防追击,便可沿水路而返,敌军便是发现,亦无阻拦之法!”

  董乾听了详尽,自是再无疑虑,只是抚须道:

  “只是将军去后,须得留一得力之人守皖县,以防秦瑱发现不对,前来突袭!”

  刘勋见之,便即笑语道:

  “此事吾亦虑之,眼下即袭浚道,居巢等地暂时无须驻守,吾欲调吾弟回归皖县守城!”

  “有他坚守此地,秦瑱顷刻之间亦难陷城!”

  他这般安排完毕,董乾自也找不出任何漏洞,当下不再言语。

  由此,刘勋便即点起水路兵马共计两万,朝着九江方向行了过去。

  可随着他的水军一动,不多时便被江东水军探知,刘勋动兵的消息也顺着江东发了过来。

第161章 大开杀戒,孙策蒙了

  要说孙策南下平叛之后,过得可算是事事不顺。

  他先回军吴郡,却因贼势众大,不得已停留石城,本欲调集兵马南下,不想却被吕布一阵羞辱,导致其失去麾下良谋秦松。

  结果周瑜见孙策哀叹,便欲举荐鲁肃给孙策出谋划策,却又被刘备截胡。

  听得鲁肃被刘晔举荐与刘备之后,周瑜便对孙策叹道:

  “鲁子敬乃文武全才,刘子扬亦淮南名士,今同入刘备麾下,来日必成我军大敌!”

  孙策听到这话,自是暗恨刘备抢他人才,又想到江东局势糜烂,竟有几分颓废之意道:

  “昔日我下江东之时,只以为天下诸侯不过如此。”

  “如今对上刘备、吕布等人,方知以往皆是坐井观天。”

  “如今刘备势大如此,又得诸多良辅,可当如何处之?”

  其实本来孙策的本性不该如此,奈何他一路南征北战,连战连胜,早已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

  此时经受秦瑱带来的一系列打击,自是难免意志消沉。

  而周瑜见之,却是忙劝道:

  “兄莫以为如此我等便无法可制,须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自当如此苦之心智!”

  “小弟与兄纵横江东,早已成骄兵,如今兵败,正和骄兵必败之理!”

  “眼下局势虽至此,兄却仍有雄兵数万。”

  “于内孙家叔父,吴将军皆有良才,又有诸多兄弟辅佐。”

  “于外张子布、张子纲皆国士之才,又有陈端、吕范、朱治、程普、韩当、黄盖、蒋钦等文武助力。”

  “兵马众多,良辅齐聚,比之刘备亦不差分毫,比之当初起兵之时,更是胜上万分。”

  “如今众文武尚在各地奋战,皆望兄领兵平定乱局,兄岂可如此颓丧,已致失之众臣所望?”

  他一番话语劝出,正是苦口婆心,意图激孙策再起雄心。

  孙策听得这番话,一时想起江东局势再乱,比之当初他南下之时却已好上百倍。

  他当初能凭千余兵马,打下江东三郡,如今尚有这么多兵马人才,怎么就意志消沉了?

  算来算去,终究还是因为他一路发展太过顺利,以至于有些目中无人,方至于大败!

  思虑之间,已是虎目微红,看着周瑜动容道:

  “幸得贤弟于此,不然兄恐无再战之心!”

  “正如贤弟所言,而今乱局,正是愚兄之过。”

  “正是眼下尚有志士随我平乱,为兄岂有暗自消沉之理?”

  一番话语说完,孙策便再度振作起了精神,又忙问起周瑜破敌之策!

  周瑜闻之,思虑许久,便对孙策献计道:

  “眼下江东虽乱,可源头却在广陵,如今乱局,必是陈登于背后指挥。”

  “首要当遣水军,沿江乘、丹徒等地巡视,断绝南北两岸通信。”

  “除去陈登之外,当虑刘备趁我军不在之时祸乱我军后方,可多派细作于历阳等地探知九江军情!”

  “此二患一去,则江东乱源便可根治,余者患处,只在严白虎、焦已、祖郎等人。”

  “可先集中兵力,夺还吴郡,再挥军南下,扫平各部!”

  “待得二郡定后,会师宛陵,进军泾县,攻灭祖郎,则三郡可定!”

  孙策听得此策,心中自也有了打算,便先下令让麾下大将凌操、朱治负责沿江巡视,完全阻断了陈登的干扰。

  而后在其调令之下,孙贲、孙静、吴景等人纷纷率兵前来。

  孙策得以合军两万,便一路杀向了曲阿,解了曲阿之围,又相继南下夺回了毗陵、无锡等地,将严白虎围在了吴县之中。

  严白虎本就是孙策手下败将,面对孙策大军,自然不是对手,连战连败,至于吴县,麾下已经只有数千兵马。

  见此情景,他便派人外出准备向孙策献降!

  面对此状,周瑜便对孙策建议道:

首节 上一节 216/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