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太过看轻妾身,君是何意,妾何不知?”
“我看夫君自是乐得如此,只是怕妾身恼怒罢了。”
“至于贞姬,妾早知她意属夫君,故不愿嫁。”
“既是如此,不妨遂了她意,我姐妹共事一夫,也无不可!”
她是何等冰雪聪明,怎会看不出蔡瑶之心。
实则在她看来,嫁给秦瑱,也是自己妹妹最好的归宿。
因为蔡瑶的脾气说白了有点任性,即便真肯外嫁,来日肯定也会受气。
与其嫁出去受气,那倒不如嫁给他夫君。
姐妹同嫁一人,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她这也不可能像个老顽固一样强迫自己唯一的妹妹。
想到此处,她自是又看向了秦瑱笑道:
“就是不知夫君到底何意,也不知妾身猜对没有!”
秦瑱看着她那张笑容,不禁老脸一红。
姐妹花,养成系,这谁能拒绝啊?
但是看着蔡琰这般,他不由暗道,媳妇聪明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好事。
有些事情,真真就是瞒也瞒不住。
如此想着,他又吹灭了灯火,自是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秦瑱梳洗罢之后,就朝着郡府行了过来。
因他知蔡瑶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关键节点在于刘备身上。
毕竟是夫人间开的玩笑话,当不得真。
但要想不引起误会,就要和刘备讲清楚。
可他一道郡府之内,刚一见到刘备,便见刘备带着一个青年对他笑道:
“军师来的正好啊,我来与军师引荐一下,这一位便是子扬所荐之才,鲁肃,鲁子敬!”
听到这话,秦瑱自是一异,把事情给忘了大半,他的家事是小,国事是大。
若非刘备提起,他险些忘了刘晔已经带着鲁肃归来。
这可是汉末少有的战略型人才,可得好好见见!
想着,他便将目光移到了鲁肃身上。
第134章 初见鲁肃,苦逼孙策
说起鲁肃其人,在演义里可是被黑得够惨。
明明是个文武全才,却被描绘成了毫不出彩文士,似乎没啥亮眼之处。
实则其出身巨富之家,性豪爽,好施舍,甚得乡里人心。
眼见乱世将至,即变卖田地,大散财货,赈济贫困,交结士众。
自少气度不凡,善谋划,好为奇计,又学击剑骑射之术,身材颇为魁梧。
此时经得刘备引荐,秦瑱定眼一看,不由暗道好家伙,这哪儿是个什么文士,分明就是个猛将模样。
只见其虎背蜂腰,肩膀极宽,方脸短须,竟比刘备还要壮上一些。
他正思虑间,便见鲁肃对他躬身一行礼道:
“在下鲁肃,见过军师!”
实则秦瑱打量他时,他也在打量秦瑱。
不打量还好,一打量起来,便是惊讶不已。
也不是秦瑱帅的太过出彩,而是秦瑱属实有些太年轻了一些!
算起来,秦瑱也就比他大两岁,可模样看起来竟然比他还要小。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已经纵横中原数载,辗转于诸侯麾下,闻名于天下。
与之相比,他倒是一事无成。
虽然结交了不少大人物,可论起成就,那是远远不及的。
思虑之间,他自是不敢小觑,忙将腰弯得更低了一些。
不过秦瑱见此,却不敢托大,忙上前抓着鲁肃的手笑道:
“早闻君名,不得一见,如今观之,果是风采不凡。”
如此说着,他又对刘备笑道:
“吾观此状,主公定然已知子敬之才矣!”
“不知可如子扬所荐一般?”
要知道他今天来得挺早,看二人这模样,昨夜必是‘同塌而眠’了!
这也是他佩服刘备的一点,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是个他看重的大才,必然要睡一次,以示亲厚。
而他这么问话,就是想看看鲁肃现在在老刘心中是个什么地位。
如果真的探出了才干,知道这人了不得,那他自不用多说。
要是没探出来,他还得找找机会给鲁肃展示展示。
可不能让老刘给鲁肃给放走了。
刘备自不知秦瑱所想,还以为秦瑱是问他鲁肃这人能不能用,当下便笑道:
“军师昨天归家,自是不知!”
“备昨夜可是与子敬彻夜长谈,收获良多!”
“子敬实有国士之才。”
当下又将秦瑱昨天回家之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在昨天秦瑱归家之后,刘备也回到了府内,见过两位夫人和女儿之后,又见刘晔前来拜访。
刘备不比秦瑱,他一听到刘晔前来,便知这侄儿多半是把鲁肃给自己带来了,于是衣服都没换,直接出了府来。
一出门就看到了刘晔还有在一旁颇为忐忑的鲁肃。
实则他第一看到鲁肃,感觉也和秦瑱差不多,只觉这年轻人像个武将多过文士。
但因为刘晔极力推荐,他自也邀请二人进入府中。
结果一谈才发现这个鲁子敬了不得,看起来颇为粗犷,实则胸有韬略。
论起当今大势,便见鲁肃侃侃而谈道:
“当今天下大势,群雄并起,以曹袁为最,袁绍雄踞三州,曹操立足中原,虎踞关中。”
“两家一南一北,早晚必有一战!”
“今使君得天时而败袁术,拥地利而据淮南,独缺人和不得伸展!”
“故当趁今大旱之时,息战收兵,救济灾民,广纳人心,东联吕布,北和曹操,先灭袁术,再图江东。”
“待得北地大战一起,便可观其势而论西进北上!”
“如此,进则取中原,迎天子,退则取荆、益二州,划江而治,大业指日可待!”
刘备一听,心想这不就是秦瑱给他规划的争霸之路么!
须知此策在他麾下唯有徐庶知晓详尽。
鲁肃一个外来之人,见识竟然和秦瑱相同,其才干还能差了。
当下自是拉着鲁肃和刘晔聊了许久。
直至夜间,刘晔熬不过去,就此告辞,鲁肃则是被刘备留在府内聊了一夜。
这一聊可把刘备聊嗨了。
因为他发现鲁肃这小子不仅精通大局战略,在排兵布阵,兵法谋略上自也见解独到,可谓将帅之才!
发现此事之后,可把刘备给高兴的。
这不,天色刚亮,就准备把鲁肃介绍给秦瑱认识。
结果还没唤秦瑱呢,秦瑱自己倒是跑了过来。
故而说到此处,刘备又看向了秦瑱笑道:
“说来还不知军师何至于此?”
“如今方才归家,不当多陪陪妻小?”
他也知秦瑱恋家,心想给秦瑱放几天假,没想到才过一夜,秦瑱又来上岗了!
如果不是有事情的话,应该不至于此!
但他这话一出,秦瑱便是言语一滞,总不能说自己是来解决私事的。
毕竟董事长都在这连夜操劳,他一个执行总裁只顾家事不太妥当,思虑了一会儿,索性笑道:
“倒也不是大事,乃思玉玺尚在军中。”
“眼下曹操虽去,我军却不可怠慢,当思一人出使朝廷,将玉玺归于天子。”
没错,直到现在,玉玺也还在他们手上。
之前说着已经遣使朝廷,那是在诓老曹,实际玉玺一直留在刘备这里。
因为献玉玺不是一件小事情,沿途需要兵马护送。
而且这个使者也不能随便派,需要通过这件事来给他们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
故此秦瑱就让老刘先悄悄收着,等回来商议之后,再决定怎么将玉玺献上。
他是以此掩饰,就此提出,刘备却是上了心,忙点头道:
“此事确实可虑,但不知军师以为何人出使为妙?”
秦瑱见状,思考了一会儿便道:
“出使之人暂未定也,不过我虑子扬为行事稳妥,又是宗室之后,由他献上玉玺更为妥当!”
“不过此去许都路途遥远,子扬来回奔波,难免辛苦。”
“趁着子敬在此,不妨邀子扬前来议一议,也好定下此事!”
刘备听着,心想刘晔出使倒是也可行,一则现在局势复杂,刘晔胆大心细,可以灵活应对,二则刘晔身份特殊,入了朝中面见天子也好说话。
而事情也就像秦瑱说的一样,刘晔自从入了他麾下就没闲过。
刚刚拉来鲁肃,又要出使朝廷,确实有点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