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724节

  一同来的竟然有王庭相,王庭相说:“老夫去城外准备授课,遇到了一个故人之子,见老夫要进去便阻拦。一番交涉,那人口出不逊……徐先生正好来了,便和他发生了冲突,被砸了一砖头。”

  王庭相指指自己的额头,有些羞愧,“老夫来不及阻拦……”

  “伯爷!”

  蒋庆之来了,见到徐渭的模样,心中不禁一沉,“如何?”

  “人还好,不过昏迷了过去。”随行的护卫说着情况,“路上经过药铺时,小人便请了郎中看了看,郎中说脑子这里……”

  护卫指指脑子,“徐先生这里挨了一砖头,弄不好就是被打傻了。”

  打傻了?

  胡宗宪如遭雷击,蒋庆之也懵了一下。

  聪明绝顶的徐渭被一板子拍傻了?

  蒋庆之仔细看了一下伤口,额头那里高高肿起,一个豁口看着宛若小孩子的嘴,血肉模糊。

  “去虎贲左卫请郎中来。”

  蒋庆之问清了过程,最后问:“凶手呢?”

  “凶手……”护卫看了王庭相一眼,工地的门子不认识王庭相,见一个老头儿和人冲突,自然不会插手。徐渭和那人的冲突短促,等护卫们闻讯赶来时……

  “凶手跑了。”

  护卫跪下请罪。

  蒋庆之恼火的道:“城外工地太平了一阵子,你等便懈怠了!回头……莫展!”

  “伯爷。”莫展过来,蒋庆之说道:“工地护卫们从明日起,操练加倍。”

  “是。”蒋家的护卫操练本就辛苦,加倍的话,这些护卫多半要脱层皮。

  护卫低头,“是。”

  蒋庆之这才问王庭相那人的来历。

  王庭相犹豫了一下,显然是担心蒋屠夫会下狠手。

  “我只想和他说说道理。”蒋庆之微笑道。

  “那人叫做杨志远,叔父杨清。杨清乃京师名士,交游广阔……”

  “杨清?”胡宗宪眸子一冷,“伯爷,京师主持压制墨家的便有此人。”

  蒋庆之想起来了,上次就见过杨清。

  ……

  “见过叔父。”

  杨志远在丰源楼见到了自家叔父。

  丰源楼本就是杨氏产业,杨清不爱在家待着,没事儿就在这里消遣,接待朋友,或是开个诗会什么的。

  “二郎来了。”杨清笑眯眯的道:“得知你乡试过了,老夫不胜欢喜,这是来京师准备待考?”

  “是。”此刻的杨志远看着温文尔雅,“陛下停了一年春闱,不过家中说整日埋首书卷也不妥。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让我来京师看看,也能增长阅历。”

  “是这个理。”杨清手中握着棋谱,欣慰的道:“读书不能读死书,书中的东西你得亲眼去看,亲自去验证……”

  一番话后,杨清见侄儿欲言又止,便笑道:“可是有难事,老夫在京师倒也有些人脉,只管说。”

  杨志远说道:“先前我在城外见到了王庭相。”

  “王庭相?”杨清知晓此人。

  “是,那年我来京师,曾在诗会上见过他。于是我便上前寒暄,得知边上那片地儿属于墨家,王庭相竟是想去教授墨家弟子。我便忍不住和他争执了起来……”

  “等等!”杨清叫住侄儿,“你说王庭相要去教授墨家弟子?”

  “是他亲口所说。”杨志远冷笑道:“我正和王庭相争执,边上来了个邋遢文士,竟口出不逊,还先动了手。我忍不住便用砖头拍了他一下。”

  “王庭相……”杨清面色铁青,“王庭相乃京师大儒,他若是转投墨家,京师士林颜面无存。去请韩公来。”

  杨志远没想到儒墨之间竟然到了这等境地,“叔父,那人被我打晕了……”

  “此事你无需管。”杨清哪会在意一个落魄文士。

  “我走的时候,听王庭相喊那人什么……徐先生。”

  “谁?”

  “徐先生。”

第568章 新安巷,胡宗宪

  韩瑜来了。

  “王庭相这个假道学,整日装作一副清高的模样,宁可去为孩童启蒙,也不肯与我等为伍。”韩瑜冷笑道:“这眼瞅着就要年底了,蒋庆之拿不出那东西,必然会遭受我名教攻讦。他这是想用此事来分散我等的心思。”

  “京师大儒王庭相转投墨家,消息一旦传出去,这新年谁还有心思过?”杨清负手在屋内转圈,“这是活生生打脸。”

  韩瑜说道:“老夫已令人去查问此事了。一切等证实了再说。”

  杨清指着边上的杨志远说道:“这是老夫的侄儿,过了乡试,准备出来游历一番,就是他在城外发现了此事,和王庭相发生了冲突。正好有个文人来了……一番冲突,老夫这侄儿挨了一巴掌,年轻人忍不住就拍了对方一砖头,人给打晕了。”

  “文人?”韩瑜笑道:“小事,回头让人去看看。”

  在京师士林圈,谁敢不给他们面子?

  “说是姓徐。”杨清抬眸看着韩瑜,眼中有些谨慎之意,“蒋庆之身边智囊徐渭也姓徐。”

  “不会这般巧吧?”韩瑜笑道,然后又夸赞了杨志远一番。

  “二位先生。”陈湛来了,“盯着新安巷的人来报,徐渭不知被人打的满头是血,被拉回了新安巷。”

  杨清眸子一缩,“果然是他!”

  韩瑜也是一怔,“竟是他?”

  杨志远朗声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回头我便去新安巷。我倒想看看蒋庆之能把我如何。”

  杨清摇头,“不能去。”

  “年轻人总是满腔热血,觉着这个天下无人能阻拦自己。可那是蒋庆之。”韩瑜说道:“他在苏州府用十余颗头颅彰显了自己屠夫之名。你一个举人……”

  “杨氏之名不容羞辱。”杨志远说道:“当时徐渭先动的手,我这才还击。这事儿哪怕是到了御前,小侄也不会低头。”

  韩瑜自然不会和年轻人一般见识,他看着杨清,“杨公,要么把他送回去?”

  杨志远蹙眉,“小侄临行前便说过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定然要遍阅北方。若此刻回去,小侄宁可与蒋庆之当面对质。”

  “勇气可嘉。”韩瑜呵呵一笑,“要不……杨公就得出马。虽说徐渭是蒋庆之的幕僚,可许多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正好快年底了。蒋庆之难道就不担心那件事儿?杨公可虚以委蛇……”

  杨清点头,起身道:“事不宜迟,老夫这便去。”

  他走过来怕拍杨志远肩膀,“安心。”

  “是。”这是杨志远第三次来京师,对京师繁华期待已久。随后他跟着杨清的随从去安置下来。

  “最近京师哪里热闹?”杨志远问道。

  “京师热闹的地儿可多了去,就说……”

  杨清随即赶去了新安巷。

  “杨清来了。”

  夏言去见蒋庆之有事儿,顺带把这个消息告知他。

  军中郎中正好出来,说道:“伯爷,徐先生的外伤倒是寻常。不过这里却有些麻烦。”他指着自己的脑袋,“小人在军中见过不少这等病患。有的是摔到了脑袋,有的是被重器击打……大多能醒来。不过,也就极少数病患……会有些麻烦。”

  “变成傻子?”夏言问道。

  郎中干笑,“极少数。”

  “何时能醒?”蒋庆之觉得多半是脑震荡。

  “应当在这一两日。”郎中说道。

  蒋庆之走进去,见徐渭双目紧闭,额头上包扎的布条是伯府的,经过熬煮消毒。

  他走到床边,摸了一下徐渭的额头,并无发烧的迹象。

  他回身,胡宗宪就在门外,眼珠子竟然泛红。

  “伯爷,此事在下请缨!”

  “好!”

  ……

  见到蒋庆之时,杨清特意观察了他的神色。

  “见过长威伯。”

  蒋庆之也不客气,径直坐下,“你来作甚?”

  杨清见他无礼,心想徐渭的伤势怕是不轻。

  “小侄与徐渭发生的冲突……”

  “那不是什么冲突。”蒋庆之森然道:“王庭相乃是名儒,你那侄儿竟口出不逊,徐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竟被你拿恼羞成怒的侄儿下了狠手。”

  “长威伯!”杨清本想自行坐下,闻言又站了起来,“徐渭动手在前。”

  “你那侄儿先羞辱他在前!”蒋庆之冷笑,“把人交出来!”

  杨清深吸一口气,“距离年底不足一月,长威伯就不想想后路吗?许多时候做人当留一线,莫要逼人太甚。”

  他不愿妥协,但却知晓蒋庆之的凶残。故而只好暂时低头,抛出自己的筹码。

  ——此事就此了结,年底你拿不出那利国利民的东西,老夫这边为你缓颊。

  徐渭不过一幕僚,而且看样子死不了……一砖头也拍不死人不是。

  既然如此,这个筹码应当能让蒋庆之心满意足。

  蒋庆之拿出药烟,指指外面。

  “滚!”

  ……

  杨清回到了丰源楼,韩瑜问道:“如何?”

  “蒋庆之无礼!”杨清何曾被人这般羞辱过,此刻依旧面色潮红。

  “预料中事。”韩瑜说道:“不过老夫有些好奇,杨公甘愿为他缓颊,此人却悍然拒绝。那东西难道他真有把握?这是有恃无恐,还是色厉内荏……”

  杨清问随从,“二郎呢?”

  随从说道:“先前二郎君说出去访友。”

  杨清面色一变,“他出去多久了?”

  “半个时辰了。”

  “去把他追回来,速去!”

首节 上一节 724/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