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何等自负的一个人,你让他为了吃喝拉撒而活着,那是对他的羞辱。
“老夫若是长命百岁,不为后人造福,便为家国谋划。”杨慎抬眸。
蒋庆之一怔,“升痷公可是想回京师吗?”
“陛下恨老夫入骨,去京师,那是自寻死路。”杨慎说道:“沐朝弼动手就在这两日,老夫不才,这数十年在云南各处游走,结识了不少人。愿助一臂之力。”
这是低头了?
蒋庆之心中大喜。
对于道爷来说,自负的杨慎还活着,且不肯对自己的低头,就如同是一根鸡骨头堵在自己的咽喉,令他很是难受。
可现在杨慎却愿意出手相助……道爷闻讯会如何欢喜?
——你杨慎不肯向朕低头,却向朕的表弟低头,这个弯转的不小啊!
蒋庆之对孙不同点头,孙不同进来禀告:“锦衣卫方才传来消息,城中军营有异动。”
“要开始了。”杨慎说道:“沐朝弼一朝动手,必然是雷霆万钧。不过老夫知晓此人的性子,他不敢谋反,那么,必然不会动用城中官兵来袭。唯有……”
“杨启!”
“杨启!”
二人相对一笑。
杨慎说道:“老夫虽说没用过兵,却也知晓如今长威伯在明,沐朝弼在暗。当下长威伯但凡动弹一下,便逃不过沐朝弼这条地头蛇的耳目。那么,长威伯如何应对这等近乎于绝境的处境?如何能逃出生天?”
蒋庆之淡淡的道:“我率军击破俺答铁骑时,沐朝弼还在和土司玩闹。”
一股强大的自信令杨慎不禁愕然,“老夫拭目以待。”
夜深人静。
城中的某个豪宅中,沐绍宁等人正在商议。
“城中有异动,果然沐朝弼是在今夜动手。”沐绍宁说道。
沐绍元说道:“三哥,可要通知蒋庆之?”
沐绍宁眯着眼,在场的人都默默看着他。
不知过了多久。
“沐朝弼狼子野心,勾结土司作乱,长威伯遇袭身亡,关键时刻,我沐氏族人自发赶来,击败沐朝弼,重新稳住了云南大局。”
沐绍宁看着那些惊讶中带着欢喜的族人,轻声道:“唯有死去的蒋庆之,对沐氏才有莫大的好处!”
第446章 谁的运数
大堂里,十余根在京师都罕有的粗大蜡烛在燃烧着,照的堂内恍若白昼。
十余沐氏头面人物都在看着沐绍宁。
这位被推举出来,准备在沐朝弼垮台后执掌云南的沐氏掌权人微笑着,风度极佳。
“蒋庆之想灭了沐朝弼那个畜生,这没问题,沐氏乐见其成。他让沐氏旁观,便是忌惮之意。可无论他与沐朝弼谁胜谁负,最终被动的还是我沐氏。”
沐绍宁缓缓说道:“沐朝弼作乱,沐氏旁观,京师会如何想?”
有人说道:“沐氏心思不纯。”
“蒋庆之这是要压制我沐氏之意!”
沐绍宁点头,“他想压制我沐氏,可老夫却也想借他一用。”他自信的道:“盯着两边,一旦动手了咱们就出动。沐朝弼若是占据上风,等蒋庆之绝望时,咱们悍然一击,此乃力挽狂澜。若是蒋庆之占据上风……”
沐绍元微笑道:“想来沐朝弼会多一些自己也不知来历的麾下。”
“对,莫要扮作是土司。”沐绍宁点头,“最好的结局便是他们两败俱伤,我沐氏做最后的渔翁。诸位,百余年来沐氏世代镇守云南,如今已然陷入僵局。沐氏能否浴火重生,就在今夜!”
“三哥放心!”
众人纷纷表态。
沐绍宁起身,“走,去看看我沐氏虎贲!”
他率先走出去。
这个豪宅内有一个不小的校场,此刻一千精锐私兵正列阵以待。
“这些都是我沐氏精锐,沐朝弼也不得而知。”沐绍宁说道:“今夜,便是他们大放异彩之时!”
……
国公府。
沐朝弼的使者回来了。
“都督,杨启麾下到了城外。”
“好!”
沐朝弼霍然起身,“悄然打开城门,告诉杨启,按照谋划,以一部盯着沐氏,主力进城突袭蒋庆之!”
“是。”
使者一走,沐朝弼反而松弛了下来,他看着众人说道:“告诫各部,不得我的吩咐,不得妄动!”
“都督放心!”江顺自信的道:“今夜只是杨启逆贼作乱,与我云南官兵无关。”
张乾说道:“不过要小心杨启,都督……”,他犹豫了一下,“土人残忍贪婪,若是杀红了眼,弄不好便会洗劫城中。”
沐朝弼坐下,“拿酒来。”
张乾黯淡低头。
他走了出去,邓辉跟出来,低声道:“既然是土司作乱,进城后岂有不顺势洗劫的道理?杨启和蒋庆之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单单袭杀蒋庆之?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我知,不过……终究不忍百姓遭灾。”张乾叹道。
“成大事者岂能优柔寡断,那曹操不也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都督这等心性才是成大事之人。”
“罢了!”
张乾仰头看着灿烂星河,“兴亡……皆苦!”
……
城门的门轴最近保养的次数有些多,昨日才将上过油。
当城门悄无声息的打开后,一个人探头出去,就见城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不禁心中发寒。
“是我!”杨启就在前方。
使者招手,“进城!”
杨启回首招手,“进城!”
走进城中,杨启看着那长长的街道,不禁红了眼睛。
今夜将会是丰收之夜!
“动静小些。”使者回头蹙眉道。
杨启压压手,麾下高一脚,浅一脚的,看着格外别扭。
当到了蒋庆之驻地之外时,使者指着前方说道:“那便是蒋庆之驻地,从昨日起,便有三百骑入驻。另外那七百骑在那里……”
使者指着右侧,数百步外靠近北城城门的地方有个军营。
“分兵!”杨启回头低声吩咐,“去两千人,另外五百人去盯着沐氏族人聚居地。”
“妥当!”使者赞道。
剩下两千五百人突袭蒋庆之驻地,在所有人看来便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三百骑!
“我十打一,就算是神灵也能弄死他!”杨启眼中多了厉色,回头看了一眼麾下,缓缓拔出长刀。
使者呼吸急促了一瞬,有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今夜之后,昆明,不,是整个云南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督为王,我等鸡犬升天!
长刀指向蒋庆之驻地,杨启厉喝:“杀!”
“杀!”
寂静中突然迸发出来的呐喊声震动全城。
火把被点燃,火光照亮了这一片夜空,乌压压一片土兵冲向了蒋庆之驻地。
“撞开大门!”
十余人抱着长木冲过来,奋力冲向大门。
嘭!
大门震颤。
“再来!”
十余人后退,再度前冲。
嘭!
嘭!
后续的土兵被挡住了,急的不行,身后土兵拥挤,前面的只好往两侧退让。
嘭!
大门终于被撞开了。
就在此时,两侧的围墙轰然倒塌,站在下面的土兵们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淹没在砖头下。
——这是一处豪商修建的宅子,越有钱的人越有被迫害妄想症,担心有人越墙而入,便用砖头砌了一堵高墙。
此刻高墙倒塌,声势惊人。
烟尘漫天中,杨启伸手挡在眼前,眯着眼,听到有人在说话。
“这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的战例。先用坚实的大门把敌军士气泄掉一半,接着把根基早已被挖空的围墙推倒,淹没敌军,剩下的一半士气再去大半,最后是……”
杨启放下手,就看到院子里突然火光大作。
一个年轻人被簇拥着站在院子中央,身边有个年轻的小旗官,正低头倾听。
蒋庆之缓缓走到边上,身后……乌压压一片骑兵。
“最后以精锐骑兵突击,敌军再多,可能敌?”
马芳摇头,“不能!”
杨启惊呼,“蒋庆之!”
蒋庆之颔首,“本伯蒋庆之,等候指挥使多时了。”
他拿出药烟,“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