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们也在默默的苟着,他们在等待时机。
太子出阁读书便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好机会。
“长威伯。”宫中内侍来了,带来了嘉靖帝的吩咐,“陛下令你回家歇着!”
道爷看来是彻底清醒了。
蒋庆之心中一松,看了百户一眼,微微颔首表示感谢。
百户看着他被簇拥着远去,轻声说道:“老子当年也曾想过为大明做些什么,如今身不由己……可却也不愿看到长威伯这等人倒霉。”
一骑冲进了巷子,问了情况后,最后单独问百户:“指挥使问蒋庆之神色如何?”
百户几乎没有犹豫,“很是疲惫。”
“知道了。”
少顷,消息便传到了陆炳耳中。
大局已定,每个人心中的小算盘开始扒拉。
“太子薨了,裕王为太子几乎是板上钉钉。裕王乃是蒋庆之的弟子,他竟然不喜?”
陆炳有些纳闷。
随后百户的话几乎是原样被传到了嘉靖帝的耳中。
“知道了。”嘉靖帝眼中的哀伤之色依旧,但多了一些欣慰。
人若是有喜事儿,哪怕几天几夜不睡依旧会精神抖擞。蒋庆之疲惫不堪,便是为了太子薨了难过,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弟子即将成为太子的好消息。
这和嘉靖帝一般重情。
黄锦低下头,心想蒋庆之果然是好命啊!
一个百户的谎言,让蒋庆之浑然不知自己得了天大的好处。
“老莫,先前那一刀可真是迅如闪电啊!”
孙不同依旧在后怕,“若是你慢了一瞬,伯爷就危险了。”
“嗯!”莫展嗯了一声。
“你就不怕自己拦截失手?”孙不同问道。
那冷漠的脸依旧,“嗯!”
“多说一个字成不?”
“好。”
孙不同翻个白眼,“我并非好奇,你若是有把握,此后咱们遇到事儿也好配合不是。”
那冷漠的脸上动了一下,“有我在,他成不了。”
第280章 柴火堆上的大明
新安巷中一个行人都没有,当马蹄声传来,门缝后面瞬间就多了许多眼睛。
“是长威伯回来了。”
家家户户打开大门,街坊们背着包袱纷纷涌出来,七嘴八舌的问着。
“伯爷,外面如今如何?”
“伯爷,他们说陛下驾崩了……”
“……”
蒋庆之举起手,等众人安静下来后,说道:“陛下安好,京师也安好,你等该做什么只管去。”
众人一哄而散。
“老大去打酱油。”
“赶紧把包袱卸下来,吃食都拿出来。”
“你这个蠢货,竟把家蛇都带上了!”
蒋庆之下马,浑身放松的走进巷子。
家门外,李恬带着仆役们正在等候。
“夫君辛苦。”
李恬蹲身。
蒋庆之扶着她,对富城微微颔首,“你在家也不易。”
夫妻二人进了家门。
宣武门此刻多了百余军士戍守,这些未曾经过战阵的将士看着有些紧张,不时回头看看城中,或是翘首看看城外,仿佛下一刻便会冲出许多敌人来。
蒋庆之先前令四门封闭,在嘉靖帝的旨意到达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出。
这不,没多久城外就堵住了数百人。
姜氏便是其中的一员。
四十多岁的姜氏粗手粗脚,脸上带着卑微的笑。她此次从家乡来京,刚开始是跟着乡人一起上路,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去处,半道就只剩下姜氏一人赴京。
“好大的城墙哟!”姜氏看着雄伟的京城,一直在赞叹。
边上有马车,车帘掀开,一个锦衣男子蹙眉道:“呱噪!”
姜氏回身见是贵公子,吓的蹲身,“奴不敢了。”
“晦气!”贵公子放下车帘,说道:“京师此次动乱,虽说不知具体缘由,可想来与太子薨了有关。”
他的对面坐着一个文士,文士说道:“陛下本可利用太子出阁读书之机,与我等缓和关系。可他做了什么?”
文士冷笑,“太子先加冠,加冠时陛下亲临,严嵩,崔元等人主持,陛下更是亲临南郊祭祀。最后以群臣行拜见帝王大礼而告终。这一切都是在告诉咱们,他依旧不会低头!”
“所以他们就来了个釜底抽薪。”贵公子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守城的军士看着有些不安,不过并无惊惶之色,可见那些人的筹谋并未成功。”
这时数骑赶到,带来了嘉靖帝的旨意。
随即拒马被拉开。
“看来确实是失手了。”贵公子叹道。
马车缓缓驶进城门,贵公子再度掀起车帘,就见先前那个粗手粗脚的妇人正冲着军士赔笑脸,见到他探头出来,便下意识的蹲身赔笑。
“蝼蚁一般啊!”贵公子叹道。
蝼蚁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贵公子觉得此刻的局势便如同那个妇人一样毫无意义。
姜氏进了城,一路好奇的看着周遭的繁华,半晌后拿出一张纸,寻了个伙计问路。
“新安巷?”伙计指着左侧,“你顺着这条街一直走,看到太平仓就左转,顺着进去……”
“多谢多谢!”
姜氏千恩万谢,随后顺着这条大街一路前行。
当找到新安巷时,她有些犹豫。
“找谁呢?”
一个老人牵着孙儿出来。
“老丈,这里可是新安巷?”
“正是,你找谁?”老人问道,孙儿仰头看着姜氏,“是找伯爷的。”
老人笑道:“就你知道。”
“奴找个叫做莫展的。”姜氏说。
“莫展?”老人摇头,姜氏急了,“那是我儿,我儿请人带口信,说是给贵人做事,让奴来京师寻他呢!”
“贵人?”老人说道:“你说的贵人叫什么?”
“说是姓蒋。”
“那就是长威伯了,你顺着进去找就是了。”
“在哪呢?”
“右边,门脸最大那一家。”
门脸,门脸……
姜氏站在伯府外面,有些胆怯的拿起门环叩门。
边上小门开了,探出个脑袋,“找谁?”
“奴……奴来寻莫展。”
门子问:“你是他什么人?”
“我是他娘。”
“等着啊!要不你进来歇歇。”
“不必不必。”
姜氏急忙摆手。
等门子去通知人时,姜氏打量着这伯府。
大门很大,比乡里那位举人老爷家的门都大。
看了一会儿,姜氏有些不安,心想儿子怎地还不来。
……
“……莫展此人沉默寡言,可却很是可靠。你这里安排一下。”蒋庆之真的累了,回来交代了一番,便准备去沐浴。
李恬让人去服侍,随后令人把莫展叫来。
“见过娘子。”
莫展依旧是那张冷脸。
“家里还有什么人?”李恬知晓丈夫话里的意思:莫展此人可重用。
“就剩下了母亲。”
“没成婚?”李恬有些诧异。
莫展十九岁了,在这个时代十九岁有几个孩子不少见。
“小人一直在军中。”一句话就说出了从军的无奈。
未婚从军,家中就剩下一个老娘,这样的人家谁看得上?
“婚事后续再慢慢看,先把你母亲接来。”李恬说道。
“小人早已去信家中。”莫展说道。
“如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