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
钱钧冷笑。
江策说道:“下官会盯着他,对了,俺答的游骑最近颇多。”
钱钧看了他一眼,手握了一下刀柄。
江策眼中闪过厉色,“下官去了。”
……
第三日,夏言接到消息,俺答游骑逼近龙门卫,总兵钱钧准备领军前往增援。
“总兵问夏公,可敢去看看异族铁骑?”
来人挑衅的问道。
夏言看他一眼,走出门外。
“出发!”
……
龙门卫。
守将千户常林站在城墙上看着外面数百敌骑。
敌军在叫骂,常林听的火冒三丈,但却不敢出击。
“千户,援军来了。”
常林没想到是钱钧亲自来援,赶紧出迎。
“敌军数百骑,一直在外游弋。”常林陪同钱钧登上城头,夏言在后面,走上城头,就见数百敌军正在叫骂。
“只是叫骂?”钱钧问道。
“是。”
钱钧的大旗被竖在城头,敌将见了笑道:“钱钧竟然来了。”
“千户,发现明军斥候。”
一队明军斥候在急速向小城疾驰。
“拦截他们!”
敌将喊道。
双方就像是两条线,直面城门组成了一个八字。
马蹄声如雷,城头的明军不禁握紧双拳呼喊。
“快啊!”
明军三十余骑,眼看着就要被敌军拦截,突然带队的总旗调转马头,喊道:“方聪,带消息回去!”
“总旗!”方聪回头,只见总旗带着十余军士冲向了敌军。
“走!”方聪咬牙,打马疾驰。
城门开了个缝隙,十余骑冲了进去。
但身后,总旗和麾下被敌军团团围住。
“敌军在外只有数百骑待命。”方聪送上了这个价值千金的情报,然后跪下。
“怎地,还要讨赏?”钱钧身边有人冷冷的问道。
方聪叩首,“小人愿把功劳舍了,只求总兵救救总旗吧!”
钱钧漠然。
“滚下去!”江策喝骂。
夏言看到那些被围困的明军将士在大呼酣战,就忍不住说道:“为何不救?”
江策看着他,“敌军说是只有数百骑在外,可谁知道别处可有伏兵?”
“只需千余骑接应就是了。”夏言怒了。
江策不屑于和他解释,淡淡的道:“换了谁面对这等局面,都不会出击。”
夏言怒极,须发贲张,可看看左右,那些将领大多漠然,或是别过脸去。
“看!”
这时有人指着右侧喊道,“那是什么?”
众人随之看去。
一条黑线缓缓出现在地平线上。
随即,马蹄震动大地的声音传来。
“是谁?”江策喝问。
一面大旗在黑线中间猛地竖起来。
被北风吹的猎猎作响。
瞭望手猛地回头,惊喜欢呼。
“是蒋字旗!”
……
月底最后三天了,兄弟们的月票赶紧出手。
第183章 致敬
敌将昌辉原先是个马贼,后来在一次反清剿中果断投靠俺答部,被编入军中。
因为是马贼,昌辉行事机警,且厮杀灵活,渐渐出人头地。
可也因为是马贼,昌辉在俺答军中无依无靠,没有根基,导致多年来难有寸进。
俺答麾下在大同被蒋庆之两度击败后,内部也有些微词,觉得俺答只知晓重用自己的嫡系,旁系人马不是去当炮灰,就是被闲置。
于是,此次昌辉就作为旁系的将领被提溜了出来。
三千骑,任务是劫掠宣府。
每当草原异族吃亏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劫掠。
这是多年来昌辉第一次领到这等肥差,但他是个上进的人,知晓此次是自己难得的闪光机会,于是不急着劫掠,而是在宣府来回游弋。
来回游弋了数日后,昌辉把明军的兵力布置,以及城中将士的各种反应一一摸了个清楚。
他敢打赌,若是再给自己三万大军,他就能攻破宣府,直扑明人的京畿。
但作为旁系将领,别说是三万,一万都没有。
所以他准备冒险。
数百游骑在外围游弋,钱钧你可敢出击?
数百游骑啊!
步卒也敢出城吧!
可钱钧不动如山。
那么就绞杀这小股明军,打击明军士气。
不得不说,昌辉的应变能力确实是出色。
城头明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致。
“只需给我一万人马!一万,我就能攻破龙门卫!”昌辉看着城头,有些遗憾。
“抓几个活口。”昌辉吩咐道,他需要更详细的知晓明军的情况。
大同两度惨败后,俺答内部酝酿着报复的情绪。但如何报复?攻打坚城不是草原异族的作风,若是劫掠……
以往俺答一旦说南下劫掠,麾下都欣喜若狂。但此次却有些疑虑。
——劫掠没问题,但那个杀神会不会来?
——若是那个杀神在,咱们该如何应对?
杀神这个匪号来的有些好笑,蒋庆之在大同击败敌军后,令人筑京观于大同城外,以震慑俺答部。
彼时京观远离人们的记忆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当消息传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祭祀颤颤巍巍的道:“那是汉唐……汉家最喜欢的东西。”
祭祀看着南方,眼中有惊惧之色,“汉唐之后,中原人没了脊梁骨,早已忘却了祖宗的威严。如今它竟然来了……杀神,杀神降世……”
于是,杀神就成了蒋庆之的匪号。
而京观这个被草原异族遗忘多年的汉家著名建筑物,再度被人们频繁提及。
昌辉在领军出发后,特地绕道大同那边。
他看到了那个土封的尸山,默然良久。
然后告诉麾下,“若是遭遇蒋庆之,我当用他的麾下尸骸筑京观,把他的头颅放在京观最顶端,以牙还牙!”
一旦成功,他将会成为整个俺答部的英雄。
看着麾下猫戏老鼠般的在追逐、围困着那十余明军,昌辉嘴角微微翘起。
出发前,他得知蒋庆之此人是明皇的近臣,更多时候在京城。
那么此次就遇不到他了,昌辉当着许多将领的面说:“可惜了。”
马蹄声遥遥传来。
昌辉的第一反应是怒火,“我不是令他们藏于左近,等城中明军出城后再听令出击吗?”
一个军士灵活的站在马背上,举手在眼前搭个凉棚。
然后身体摇晃了几下,“千户!”
昌辉听出了些异样。
军士喊道:“是明军!”
昌辉却不怒反喜,“多少人马,谁领军?”
瞭望手必须是识字的。
军士凝神看去,“明军一千!”
不多!
昌辉摆摆手,身后号角长鸣,这是召唤自己的伏兵。
“是……是蒋字旗!”军士的声音中带着惊惧,“是那个杀神来了!”
瞬间,大同城外的那个京观就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那些被晒干的头颅,看着就像是老鼠的尸骸般的可笑。可没人笑的出来,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脊背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