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248节

  而嘉靖帝却眸色复杂。

  谁会关注他是否寂寥,是否闷了?

  那个瓜娃子啊!

  嘉靖帝抚摸着裂开一条缝隙的木鱼,黄锦及时请示,“陛下,这做工分明是次品,奴回头令他们重新监造一个木鱼……”

  嘉靖帝看着木鱼,摇头。

  “就这个,挺好。”

  ……

  蒋庆之发誓,自己弄死那个喜欢玩蛇的女人,目的只是让沐朝弼能继续分裂沐氏,搞臭沐氏的名声,为自己后续的谋划铺路,可没想到道爷却觉得他是体谅朝中难处。

  所以运气好的人,走到哪运气都不错。

  这不,刚进巷子,就听到有人叫嚷。

  “桂榜开了!”

  肖卓家的小厮撒腿就跑了过来,见到蒋庆之就喊道:“伯爷,小人无礼了。”

  小厮顾不上行礼,一溜烟跑了。

  肖卓刚好下衙,见到蒋庆之拱手,“伯爷。”

  “最近在礼部如何?”

  肖卓算是文官投靠蒋庆之的第一人,蒋庆之对他颇为重视。

  “还算是不错,没人敢惹。”肖卓挺乐观的。

  没人敢惹,但多半也避之而不及。

  “不着急。”蒋庆之说道。

  “伯爷放心,我不急。”跟着这位少年权贵,肖卓觉得机会更多。

  “你家那位西席……”

  “才华横溢,下官觉着此次他必中。”肖卓是真的觉得徐渭才华了得,“不中没天理。”

  “天理?”肖卓听到老板轻声道:“许多时候,天理就是要让你不断沉沦……”

  回到家中,肖墨和肖瑾兄妹正在等候小厮回来,徐渭在外面喝酒,见到肖卓拱手,神色自信。

  肖卓笑吟吟的道:“回头备考春闱,家中有些时文册子,徐先生可看看。”

  徐渭傲然,“多谢肖公。”

  “爹,先前听到你和长威伯说话?”肖墨问道。

  “嗯!”

  肖卓坐下,肖瑾乖巧送上茶水,肖卓喝了一口,笑道:“伯爷说,徐先生这一关怕是难过。”

  哎!

  正好徐渭想进来,听到这话后,勃然大怒。

  “若是不中,我便从他便是!若是中了,我定然要上门去问问他,这话是何意!”

  肖卓干笑一下。

  肖瑾埋怨道:“爹,先生才华横溢,不中,那就是考官眼瞎了。”

  “回来了!”

  大门那里有人喊道。

  肖家三人抬眸。

  徐渭回身。

  双拳紧握。

  我徐渭!

  必中!

  小厮缓缓走过来。

  低头。

  “小人遍阅榜单,并无先生之名。”

第175章 老徐,欢迎回家

  对于徐渭来说,才华就如同是水。

  而他的腹中全是水,你要多少有多少。

  无论是在绍兴老家,还是在京师,但凡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对此人的才华赞不绝口。

  徐渭止步于乡试对于许多人来说很是不可思议,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古怪。

  ——绍兴这地儿邪性!

  有人这么和他说,徐渭觉得自己找到了屡试不中的原因,于是在沈炼给他介绍肖家先生的事儿后,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否则以徐渭的狂傲,他宁可去教授顽童,也不肯去官员家中教授女弟子。

  果然,肖卓寻了几个关系,就把他的学籍弄到了京师。

  说到大明科举,就不得不提南北榜。

  明初科举,榜单上大半都是南方士子,北方士子不干了,鼓噪起来,引得太祖皇帝为了安抚北方士子,来了个南北榜。

  由此可见南方文化鼎盛。

  但南方也很卷。

  卷到什么程度呢?

  在北方能轻松过关的士子,在南方却连举人都考不中。

  徐渭从内卷的南方到了北方,他觉得自己乡试中举就和玩儿似的。

  所以考试结束后,这厮便和几个友人整日饮酒,发泄多年郁气。

  过乡试,接着是春闱……科举出仕,这是一条青云之路。

  徐渭甚至都给女弟子准备好了后续学业……毕竟一旦过了乡试,他就得全力以赴准备春闱。

  他站在侧面,肖卓一家三口在另一侧。

  回来报信的仆役微微低着头。

  肖瑾缓缓看向先生。

  徐渭还保持着矜持的微笑。

  右手还在胡须那里。

  但笑容却凝固住了。

  “你说什么?”

  徐渭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些问题。

  仆役叹息一声,徐渭听到了,很清晰。

  “小人遍阅桂榜,并无先生之名。”

  因乡试在秋季举行,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故而也称之为桂榜。

  徐渭呵呵一笑,“你莫不是没看清?”

  是了,此刻榜单那里人山人海,此人定然是没挤进去。

  徐渭拱手,“肖公稍待,我去去就来。”

  他走出肖家,步履从容。

  “文长。”

  身后伯府大门外,胡宗宪轻声呼唤。

  但徐渭此刻满脑子都是桂榜。

  一定是他看错了!

  一定!

  他越走越快。

  出了巷子后,徐渭开始奔跑。

  秋日下,一个胖子跑的踉踉跄跄。

  此刻的榜单下依旧人山人海。不单是考生在看,那些好事者也在凑热闹。

  “让让!”

  徐渭跑的几乎虚脱,他奋力往里面挤去。

  好不容易挤到最前方。

  徐渭却不敢抬头。

  “这不是大才子徐渭徐文长吗?”

  一个讥讽的声音传来。

  徐渭狂傲,目无余子,历史上连自己的米饭班主都看不起。在京师这阵子,他也去了些诗会文会的场合。

  以他的性子自然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一干同侪。

  出言讥讽他的人叫做王盖,父亲乃是大儒,在一次文会中和徐渭辩驳文章,被批驳的体无完肤。

  徐渭言词尖刻,让王盖无言以对,竟掩面而去。

  徐渭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缓缓抬头。

  “哎!大才徐渭在此,看看,定然是在最前面。”

  王盖抬头,还伸手搭了个凉棚,“哎哟!我特娘的竟然眼瞎了吗!这怎地没有徐大才子的名字?”

  徐渭从上到下浏览了一遍榜单。

  没有。

  定然是眼花了。

  徐渭深吸一口气,再看了一遍。

  “你再看十遍依旧榜上无名!”

  王盖走过来,指着榜单中下,“而我,却在其中。徐渭,你的大才呢?你的狂傲呢?”

首节 上一节 248/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