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1016节

  “是……波尔!”莫展觉得有些羞愧。

  唐顺之说道:“今日龙蛇混杂,正适合浑水摸鱼,伯府中护卫不够。”

  “我担心的是后院。”蒋庆之吩咐道:“来人。”

  孙重楼进来,“少爷。”

  “让富城去后院说一声,就说,今日会有些不速之客,让娘子她们警觉些。”

  后院的护卫也是个问题,蒋庆之捂额,“这家业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羁绊麻烦也就越多。”

  “你就知足吧!”唐顺之笑道:“要不,让后院的人先避避?”

  蒋庆之点头,当下唯有如此。

  “伯爷!”

  莫展再度回来,“宫中来人了。”

  宫中来的是张童,他一本正经的道:“陛下说了,今日人多,人多就杂。让长威伯小心些。又让咱带了些人来。”

  张童拍拍手,门外进来一个女官,蹲身道:“见过长威伯。”

  “这是……”

  “奴等在宫中侍候贵人。”女官的袖口中突然有金属辉光闪烁。

  瞬间,唐顺之就出现在了蒋庆之身前,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短刀。

  双目炯炯的唐顺之刚想扑过去,女官的手缓缓从袖口中伸出来,一抖,一柄软剑笔直朝上。然后说:“这位身法了得,不过看着有些生疏,想来是不经常动手的缘故。若是遇到了突发事儿,应急……难免会出岔子。”

  呃!

  大名鼎鼎的唐荆川竟然被宫中的女侍卫嘲讽了。

  女官把软剑收了,“陛下令奴等今日在伯府后院混一顿,靖妃娘娘也说了,吃了不算,还得拿。”

  最大的隐患解除,蒋庆之心中一松,“只管拿。”

  “那奴就不客气了。”

  女官告退。

  唐顺之若有所思,“陛下对你的情义……庆之,君以国士待之,我以国士报之。这比之待国士更为打动人心,你打算如何回报这份情义?”

  “国祚。”

  ……

  “东厂的人今日也去帮衬一番。”道爷负手站在殿外,身边是张居正,芮景贤在前方低着头,“是。”

  嘉靖帝眯眼感受着冷风从脸上掠过,“朕想开个好头,但那些人必然想着给朕当头一击。今日便是个好机会。对了,大军到了何处?”

  张居正说:“陛下,大军还得四日方到。”

  “严嵩……”嘉靖帝沉吟着。

  张居正轻声道:“陛下,京师还有京卫在。”

  “朕不担心京师,担心的是京师之外!”

  地方才是士大夫们的大本营。

  “所谓天高皇帝远,那些士大夫在地方形同于土皇帝,各地卫所……就怕被收买了。就算是不曾收买,就那厮杀的本事……连门都看不了。”

  嘉靖帝叹道:“时不我待啊!”

  张居正觉得心中火热,“陛下,此次新政臣以为必将一改前朝革新颓势。”

  “哦!为何?”嘉靖帝饶有兴致的问道。

  张居正说:“前宋新政失败,臣以为乃是因为帝王势弱。彼时士大夫群起反对,气势汹汹。仁宗妥协,此其一。其二,王安石变法看似犀利,可却少了臂膀,支持者不多。”

  “得道多助?”嘉靖帝笑道。

  “不。”道自然在新政这边,张居正说:“臣听闻过一番话,施政要诀并非是看手段,简而言之,便是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敌人弄的少少的。”

  “这话倒是有趣,谁说的?”嘉靖帝问。

  “长威伯!”

  “是他吗?”嘉靖帝负手看着宫外方向,“今日想来新安巷会很是热闹。”

  一个内侍近前,“陛下,长威伯遣人带话,说多谢陛下派遣的那些女侍卫。另外,长威伯得知今日有人要对伯府动手。”

  ……

  天冷了,卢靖妃披着大氅在看文书,陈燕进来:“娘娘,那些人去了新安巷。”

  卢靖妃抬头,“陛下竟派了女护卫去新安巷,难道是知晓些什么?”

  陈燕叹道:“外间如今议论纷纷,都说陛下要开新政。”

  “不开新政是坐以待毙,那些人难道不懂?”卢靖妃冷笑,“只在意一家得失,果然是圣人子弟,难怪长威伯说此辈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

  “陛下!”

  卢靖妃看到了殿外的嘉靖帝,急忙起身,心中有些忐忑。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话没说错。”嘉靖帝进来,卢靖妃嗔道:“陛下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臣妾若是说了些过头的话……”

  “所以才说要慎独。”嘉靖帝坐下,眸色微冷,“宫中最近如何?”

  卢靖妃心中一跳,“可是不妥?”

  “庆之方才令人传话,说新安巷今日怕是会有些异动。他乃是朕信之重之的臣子。新政一开,便是首当其冲的统军大将。那些人对他动手,宫中也难幸免。”

  “宫中……陛下在西苑。”卢靖妃一怔,“莫非,那些人想对宫中嫔妃动手?”

  “这是殊死之战。若是朕败了,唯有退位,否则江山板荡。”嘉靖帝幽幽的道。

  卢靖妃柳眉倒竖,“那些乱臣贼子该死!”

  “杀之不尽。”嘉靖帝摇头。

  “那……长威伯呢?”卢靖妃问。

  “他,知晓朕为何不猜忌庆之吗?”嘉靖帝问。

  卢靖妃说:“长威伯为人坦荡,大公无私。”

  “商鞅变法能成功,与帝王倾力支持分不开。帝王一去,商鞅随即身死,死后被五马分尸。庆之知晓这个道理,却依旧义无反顾。”

  嘉靖帝沉声道:“他这是为了朕,为了大明……虽千万人吾往矣!”

  卢靖妃虽然机敏,但却对大势知之不多,她喃喃道:“他这是在冒死而行!”

第815章 严嵩的城府,蒋庆之的名头

  大军正在浩荡而行。

  从昨日开始,严嵩就令加快速度行军。

  “元辅,前方有地方官员相迎。”斥候回禀。

  赵文华轻声道:“义父,京畿官员……要紧呐!”

  能在京畿执掌地方的官员自然不简单,若是能拉拢几个,对严党的作用颇大。

  严嵩眯着眼,看着前方城池,“大军不可停留,过!”

  “义父!”赵文华这一路堪称是风光到了极致,每到一处都是他去打前站,好处收了许多,外加还拉拢了不少官员,结识了不少地方豪强,堪称是大丰收。

  他有些失望的想再劝,严嵩冷哼一声,“京畿之地,耳目众多。”

  此刻嘉靖帝正在冷冷看着大军,等着看自己是志得意满,还是……

  “再快些!”

  严嵩知晓自己必须拿出忠犬的姿态来。

  大军开始加速,杜贺对杜保说:“严嵩有些慌了。”

  杜保说:“爹,严嵩慌什么?”

  杜贺嘿嘿一笑,“长威伯把大军交给他,你想想,身为首辅,手握大军,文武皆在手。严嵩担不担心被忌惮?”

  “那他为何还一路得意?”每到一处,地方官员和豪强出迎,随后便是酒宴,严嵩几乎来者不拒。在杜保看来便是得意忘形了。

  “严嵩也难。”杜贺笑的阴险,“大军走的太快,有人便会造谣,说他这是想急促赶赴京师谋反。走的太慢,会有人说他在观望京师局势,准备谋逆……”

  “快也难,慢也难。啧!”杜保挠挠头,“爹,我以后还是从军吧!”

  “为何?”杜贺对长子的要求是文武双全,若是能走文路就更好了,从此脱离武人这个阶层。

  从前宋开始,武人就是后娘养的,就是谋反预备役,野心,跋扈,嚣张,残忍……所有负面词汇都是他们的标签。

  到了大明,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时武人的地位好一些,之后便走了前宋的老路。而且大明不同的是,大明是军户制。也就是那些军户世代从军。

  一朝为武人,便形同于奴隶。儿孙也是如此。

  杜保说:“这文官心思太多,我怕玩不过他们。”

  “过来。”杜贺招手,等儿子过来后,一巴掌抽在他的后脑勺上,骂道:“有长威伯在,你只需学到他的五成,不,三成足矣。学到三成你怕个屁!”

  “可……可伯爷教授的不是这等动脑子的学问。”

  “傻子。”杜贺笑道:“这些不是学问。”

  “那是什么?”

  “那是吃亏换来的阅历。”

  “啊!”初出茅庐的前纨绔子弟愕然。

  “为父能有今日,便是吃了半生苦头。”杜贺想到了当初自己和蒋庆之打赌的事儿,打赌输了个倾家荡产,最后还是被马氏逼着去新安巷投诚,这才换来了今日的风光。

  想到这里,杜贺叹道:“大郎,你可知男人一生最要紧的是什么?”

  “权力,人脉,钱财,学问,……”不愧是权贵子弟,开口便道出了权贵立家之本。

  权力和关系网第一,有了权力和关系网,钱财你想啥时候要啥时候就有。

  权力变现古往今来都是惯例。而大明不同的是,隆庆开关后,商人的财力迅速膨胀,随之一起膨胀的还有野心。

  豪商们不甘心站在庙堂之外,便通过各种手段和官员们联在一起。在朝堂,在地方,他们的代言人无所不在……

  后世鹰酱的格局也有些这个味儿,但不同的是,大明豪商们的眼界之狭窄,能让后人嗟叹大明不亡没天理。

  这群棒槌眼中只有利益,什么长远规划,什么战略,什么大局……抱歉得很,和我没关系。我只要钱,只要权力……

  当这群人通过各种手段直接或是间接控制了大明后,大明覆灭的格局再难撼动。

  “不。”杜贺在冷风中吸吸鼻子,感慨万千的道:“男人此生最要紧的是,娶个贤妻。”

  “见过元辅!”前方地方官员和豪强们行礼。

  赵文华策马出来,在他的眼中,这些人便是行走的钱财,行走的人脉,他心疼的道:“大军粮草不多,需急速回京,就不在地方滞留了。”

  赵文华策马回去,严嵩淡淡的道:“军中粮草所剩几何?”

  “两日。”赵文华说,“不过户部那边有安排。”

首节 上一节 1016/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