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来是怎么样的,其实谁也不知道。
洛阳临都驿,就在洛阳城外不远。
武怀玉刚进驿站安顿下来,驿长就领着一位驿卒过来。
这位驿卒极为疲惫,
居然是从一路追过来的。
奉旨前来传达敕令,
皇帝让武怀玉在洛阳休息三天,
这封敕令,仅仅用了一天半时间,就从长安送到了洛阳,八百多里,沿途接力传递,每过一驿换一匹马,十驿换一个人。
这一路过来,换了三位驿卒,驿马换了三十匹马,就为了能够最快的时间把敕旨送到。
正常朝廷规定,敕令是要一天传递五百里。
他们一天半时间,跑了八百多里,正是按照这个要求跑的。
武怀玉看着五百里加急送来的敕旨,陷入了许久的沉思。
随信送来的,
还有皇太子承乾送给他的一盒八宝粥。
三天前,
延英殿廷议,皇帝让他即刻驰驿赴任,回家跟妻儿告别都不许,一个随从不许带,匆匆离开长安城。
三天后,
皇帝又五百里加急传来敕旨,让他在洛阳过个腊八,好好休息三天。
武怀玉原本没打算进洛阳城,也不允许他进洛阳城,他就在洛阳城外的这个都亭驿馆住一晚,明天一早就继续赶路。
一天十驿赶三百里路,那可是很辛苦很赶时间的。
百骑校尉们听到皇帝派人五百里加急送来的敕旨,还有太子送来的那盒八宝粥,一个个都是神情复杂。
他们这趟任务其实心里也很不情愿,这眼看着要过年了,还接这趟苦差,一天跑十驿,不仅是武怀玉辛苦,他们也辛苦啊,又不是铁屁股,天寒地冻一天跑三百里,这趟营州跑完,得去小半条命。
原以为武相这次是要倒了,不料这才三天,圣人和太子就关怀起武公了。
让人看不懂了。
武怀玉向北面拜谢圣人和太子的恩赏,
回屋又写了谢恩表。
夜晚,躺在洛阳驿馆的上厅暖榻上,武怀玉居然有点失眠了。
这几天一直在路上跑,人很疲惫,可这会却心绪起伏,他也猜不透皇帝到底是几个意思了。
这个趟究竟是真要去营州,还是说会半路召回?
现在还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不清楚。
不过承乾这小子没白教,还知道记挂着他,千里迢迢的还捎了盒腊八粥来。
他不由的又想起在潼关驿馆遇到崔义直父子,
说来还是半个亲戚,
可崔义直见他被贬,第二天却只让他儿子来送行,自己却说染了风寒躲着没露面,
这就是所谓的锦上添花常有,雪中送炭者少了。
崔义直明显是怕受牵连。
这人还没走茶就凉,世态炎凉,可以想见,假如他武怀玉真的栽倒了,那到时只怕会有无数人跑来落井下石,跟着踹上两脚。
怪不得好些人位高权重了,却越发不肯放权,其实不是他们有多贪恋权力,而是一路爬到这高处,沿途走来肯定也没少得罪人树敌,
当你老了,当你退了,那么你现在的曾经的对手、敌人,必然会要来报复清算。
为什么这些大臣都身居高位了还要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不完全是为了权力和野心,许多人其实也是为了能够自己将来退下去后有人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才会有这种以亲族、门生、部属、乡党、同学等关系组成的山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而庙堂,其实是个更大的江湖,这里的斗争更凶险。
次日一早,
武怀玉还没睡醒,
洛州都督府的长史、司马,就带着洛阳府、州、县几级官吏前来城外驿馆拜见武司徒。
皇帝的五百里加急敕旨既送给了武怀玉,也还有一份送到洛阳城中的都督府。
都督长孙无忌不在,都督府长史代为主持事务,接到敕旨后也是不敢片刻耽误,赶紧通知众官吏,速速出城来拜见。
这可是皇帝和太子的双重旨意,让洛阳官吏好好招待武司徒三天。
其实接到敕旨的时候,
洛阳这些官吏们也很懵。
武相公不是在西域吗?什么时候回长安的,怎么又被贬降去营州,这既然都贬降了,怎么陛下和太子,却又还要这般优待,过个腊八,还要五百里加急的传旨让洛阳好好招待,听说太子还给送了盒腊八粥。
只听说过有那大臣被贬路上,朝廷派密使追赶,于驿站赐死大臣。或者是一道密旨,让驿长直接处死贬官的。
这五百里加急,来让地方好好招待的,还真没听说过,更没听说过五百里加急送碗粥的。
送毒酒的听说过,送腊八粥的真没听过。
不管心中多少疑惑,
大家还是不敢怠慢半分,
顶风冒雪就出了城来到驿馆前拜见,
结果驿长说武司徒还在睡觉,
他们不敢打扰,只好就在驿馆上厅的房外廊庑里等候,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时辰,
这让他们不由的感慨,武司徒果然非同一般,这左降贬谪路上,都还能睡这么安稳,真是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才终于听到里面武司徒睡醒了。
洛州都督府长史在门口赶紧自报家门,
“洛州都督府长史杨光武等,向司徒请安!”
里面没回应,
杨光武又赶紧道,“下官等接长安圣人敕令,来迎武司徒进洛阳城休整。”
(本章完)
第1233章 龙兴寺遭遇刺杀
贞观十五年,腊月初九。
午后,
洛阳郭城正南门定鼎门外,洛阳一座官吏从城外驿馆迎着当朝司徒武怀玉回城。
一行人骑马的骑骡骑驴的,向着宏伟的定鼎门而行。
这座洛阳正南门,是一门三道过梁式结构,由墩台、隔墙、门道三部份组成,是一座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墙相连的宏大建筑群。
朱红色的定鼎门,远远的就极为醒目。
洛州长史杨光武陪同在武怀玉旁边,落后半个马头,“洛阳诸门,唯有定鼎门是朱红色,彰显不凡。”
“此门前朝营建东都完成时,取名建国门,我朝改名定鼎门。”
他还介绍起这名字由来,成王定鼎於郏鄏,其南名定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
站在隋朝营建的洛阳紫微宫南望,洛河南岸就是雄传的定鼎门,再往南就是龙门石窟,伊水流出。
武怀玉勒停坐骑,
看着宏伟的定鼎门,
再看着川流不息排队进城的百姓,
不由的感叹道,“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北魏的都城,后来天下大乱,分裂成东西魏,关中的西魏一脉北周,最后灭了北齐统一北方,继承北周的隋朝又并了西梁灭了南陈,结束三百年之分裂。
隋营建东都,重新定都洛阳,居于天下中心,
可惜大业末年,天下再次大乱,洛阳也毁于战火,成为一片废墟,
当年李密王世充等枭雄在此门前鏖战,唐军兵出潼关包围洛阳,洛阳城中斗米三千,一城百姓饿死十之二三,最终洛阳投降。
距离大业末那惨烈的围城战,其实也才二十年,但洛阳已经重焕新生。
城外前宽阔的官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土路上留下许多骆驼蹄印和车辙印。
那些骆驼,被一些头戴尖顶花帽的粟特胡人们牵着,这些人也许正是从遥远的万里之外西域而来,沿着丝绸之路,走过天山路,走过河西走廊,经过陇右,又经过了长安,最后出了潼关,来到洛阳,
这些粟特胡商们,不远万里,也许只是为了能够货物卖个更好的价钱。
进入定鼎门,便是阔一百步,南北九里的天街。
其实洛阳城跟长安城,都是隋朝修建,相距不远,但洛阳城却跟长安城完全不同,长安太极宫和皇城都是在长安正北。
但洛阳宫和皇城却是在洛阳城的西北,整个城也并不是个很规整的长方形,洛水还从城中穿城而过,把皇城和南城隔开,由天津桥相连。
定鼎门虽然跟皇城宫城处于一条直线上,但定鼎门也是偏西面的。
城内天街两侧临近定鼎门坐落着两個里坊,明教坊和宁人坊。
明教坊内有龙兴观,宁人坊里有龙兴寺,隔着天街对峙,非常壮观,就算是贞观初抑制佛道,罢废了许多寺观,但这两所寺观却还是留了下来。
如今依然香火十分旺盛。
“武相要去龙兴观或龙兴寺看看吗?”
武怀玉倒是无所谓,若不是皇帝敕令洛阳官员招待,杨光武等又早早来迎接,还在他屋外等了一个多时辰,吹了许多冷风,弄的武怀玉也不好拒绝,否则他都不打算进洛阳城,就在洛阳驿馆里休息三天好了。
杨光武便带着他们先去了宁人坊里的龙兴寺,
一座龙兴寺,占据半个宁人坊。
龙兴寺和龙兴观,都是隋朝营建东都时所建,这和长安的兴善寺和玄都观量样的,隔天街对峙,占据着很重要的地段。
贞观初,整顿非法,拆除了许多寺观,或改做学校等。
规定寺庙的额度,官赐额者为寺,严禁私造,没经过官方审批和赐名的,属于非法寺院。
洛阳的龙兴寺和龙兴观,都是在当初洛阳城少数得到保留的几座寺观名单之内。
曾经前朝时的龙兴寺,香火旺盛,寺院宏大,僧人众多。而且当时的龙兴寺还被人称做耽好酒浆,蓄妻纳妾,取贱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