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宫里的兄妹两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李孝恭觉得自己老了,有一种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感觉。
照理说年轻人笨一些倒也罢了,可偏偏就很灵醒。
李孝恭笑道:“老夫在宗正寺还有不少事要办,就先告辞了。”
李丽质又是乖巧行礼道:“皇叔慢走。”
而后,她快步上前道:“皇兄,皇兄,让我也试试。”
李承乾将长弓递给这个妹妹,她试着拉开弓,用尽力气面色涨红,也没见这张长弓能够拉开。
让一旁的李渊抚须直笑。
就连一旁的太监们也跟着笑,太上皇能够高兴,他们也跟着高兴。
其实太上皇已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或许也只有孙儿与孙女在身边,才能让他老人家真正地开怀。
练了一上午的拉弓,兄妹俩这才回东宫。
李承乾揣着手走在前头。
李丽质双手背负,走在后头。
兄妹一前一后走到东宫门前。
“丽质?”
“嗯?”
“母后的身体如何了?”
李丽质先一步走入东宫,道:“好多了,只要母后不累就很少犯病,就连孙神医都说母后的病情只要好生调养就无大碍了。”
宁儿来到殿前,道:“殿下,中书省又送来了奏章。”
想起妹妹的行书很不错,她的书法深得父皇的真传。
李承乾道:“丽质,帮孤一起批复奏章。”
“妹妹怎么可以批复奏章的,这不合适的。”
“孤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忙。”
“那好。”
对她来说,参与国事太过复杂,给皇兄帮忙就简单多了。
其实都是一件事,换一种说法就轻松许多。
宁儿,李丽质,李承乾三人一边吃着饭菜,一边批阅着奏章。
户部的奏章都是一些赋税账目,李丽质的数术很不错,她可以熟练地拨动算盘写出批注。
见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用好了饭菜,小福就来收拾碗筷。
一张长长的桌子,太子殿下坐在最中间。
长乐公主坐在左边,就坐在太师椅上,双脚还踩不到地,便这么晃着。
宁儿姐坐在右侧,殿下写好的批注她都要检查一遍确认无误。
东宫很安静,只有三人偶尔有交谈声。
昨晚批复奏章都送去了中书省,等太子与公主殿下已经批复好了一部分,便让人赶忙送去,中书省也会派人将后续需要批复的奏章送来。
一来一回间,太子监理朝政的工作就这么继续着。
李丽质已经盘完了户部今年对关中各县秋收的统计,而且按照皇兄的吩咐都记录在了一张表格上。
她吹了吹墨迹,道:“小福,你让人将这个表格也送去户部。”
“喏。”
等在承天门外的小吏接过给太子批阅的奏章,便急急忙忙送去朝中各部。
中书省内,经过东宫太子批阅的奏章一份份地送来。
长孙无忌看着东宫批复后的奏章神色凝重,同样抬头看去,见到房玄龄也是蹙眉不语,上前道:“房相觉得如何?”
房玄龄低声道:“殿下批注的措辞倒是以往没见过,不过意思上可以明白殿下是想说加强下面官吏的指导,尤其是地方县丞或是地方的乡老要增加实地监察。”
“是呀,太子殿下的批注一直都在强调乡民生活。”
户部侍郎李大象带着一卷纸而来,“房相,这是东宫给的图。”
“除了批复还给画图?”
李大象将一卷纸铺开,入眼的是一张表格,表格很大铺满了整张桌子。
房玄龄颔首道:“老夫在李淳风的道观中见到过这种图,说是他用来专研数术。”
经过一番讲解之后,哪一县有多少田地,入秋之后的粮食收成也都一目了然。
东宫储君关心乡民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太子批复的奏章得到房玄龄的肯定,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李大象小声道:“只不过这前后两份奏章的字迹不一样。”
房玄龄看了眼,颔首道:“嗯,确实不同,这表格的字迹仿的是陛下的行书,倒是更像是女子所写。”
仿陛下的文书?而且写得很漂亮。
稍加推测,房玄龄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殿下的孩子中只有长乐公主习得陛下的文书笔迹,加之笔法还很生涩。
“呵呵,早就听闻过国子监的夫子说,长乐公主数术天分了得。”
第51章 守备长安的太子
东宫办事的效率很高,从中书省送去的奏章,不到三个时辰就批复完了。
而且还能给批注的话语,虽说太子留下的批注话语还显得生疏,可深究之下还是能够找到关键的。
房玄龄抚须沉默了良久,道:“太子殿下若能好好教导,将来我等也不枉此生了。”
闻言,一旁的长孙无忌笑道:“房相说得不错,陛下特意嘱咐教导太子。”
房玄龄笑着道:“陛下也如此叮嘱过老夫的。”
长孙无忌面带笑容,外甥有能力是好事,不论是在太极殿的举手表决,还是现在处理政事的能力,足可见这外甥是上好的幼苗,而且是拔尖的。
从能力到大局观都不是陛下的其他孩子能够相比。
青雀虽说很有悟性,可在思考事情的方式上没有承乾那般的大局观。
吴王李恪更不用说了。
承乾只是在政事上稍稍表现一番,就引起了房玄龄这么高的评价。
长孙无忌面带笑意道:“房相以为太子的这些奏章是否可以分发下去。”
房玄龄道:“老夫帮殿下再改一改,就可以发下去了。”
“其实太子殿下大病一场之后有些孤僻,老夫得了空闲,可以带着房相去见太子,也可以多加教导。”
“好。”房玄龄有些勉强地笑了笑。
现在长孙无忌有些庆幸,这两天与太子走得近,至少不能让房玄龄这个老匹夫抢先了。
平时这些奏章陛下需要至少需要两天才能批复完成,太子殿下只用了半日,而且还能留下批注。
以至于将这些奏章分发下去之后,中书省内很快就有了无所事事的人。
落得清闲的人还能聊着家常。
长孙无忌拿着两份奏章也走出了中书省。
岑文本走到房相身侧道:“赵国公的意思是太子殿下生性孤僻,不易接近,还需要他引荐?”
房玄龄摇头笑道:“教导太子又不是他长孙无忌一个人的事。”
岑文本颔首道:“当该如此。”
东宫,李承乾忙完了今天的工作,午睡了一个时辰,醒来时外面又下起了秋雨。
李丽质还在与宁儿吃着甑糕。
见皇兄醒来了,她拿着筷子道:“皇兄吃甑糕。”
甑糕是这妹妹最喜爱的食物,李承乾洗了一把脸,看着外面的雨水道:“你吃吧,刚睡醒吃不下。”
李丽质还要分出一些,放入一个盒子中,道:“剩下的给母后与小兕子吃。”
“嗯,兕子还小,不要一次给她吃太多。”
“知道了。”李丽质一手提着襦裙,一手拿着食盒走到殿外。
小福连忙给打伞,送着长乐公主前往立政殿。
喝下一口热茶,李承乾这才觉得自己清醒了一些,道:“还有奏章送来吗?”
宁儿躬身道:“午时批复好的都送出去了,没有再送来的。”
“嗯。”李承乾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伸了一个懒腰道:“去散散心吧。”
听殿下要在雨天散心,宁儿还有些犹豫,只好拿过一旁的竹伞。
李承乾也自己撑了一把伞,两人走到殿外,听着雨水落在伞上的声音。
东宫略显坑洼的地面又有了一些积水,李承乾走到承天门时,看守在这里的正是宗室将领李道彦。
大胜而归,征战吐谷浑的将领中就有他,还得到了封赏,如今在金吾卫当值,是尉迟恭大将军麾下的裨将,轮值到了承天门。
李道彦又是当年宗室四将之一,李神通的儿子。
如今时年三十岁有余,也是军中年龄一辈将领中较为骁勇的。
其人年少时便开始屡立战功。
见太子殿下朝着这里走来,李道彦连忙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道彦兄,孤看看长安的城防。?”
“喏。”
李道彦领着路走上城楼,他介绍着长安城如今的守备现状。
看守整个长安守备的有三位将领,一位是程咬金大将军,李绩大将军,还有一位便是李道彦。
此番陛下去骊山秋猎,调用了五千兵马,如今守备长安城从以前的两万兵马,增添到了四万兵马。
而在长安城三里外,还有领军卫呼应,长安城的北面,玄武门外还有秦琼大将军的左武卫看守,可保长安无虞。
听他絮絮叨叨说着,李承乾观察承天门的情况,承天门并不高大,这也难怪父皇当初会选择城墙较为高大,较为偏僻的玄武门。
毕竟承天门一旦出什么乱子,四方援军就会立刻围过来。
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东宫的方向,东宫距离承天门更近一些,距离太极殿更远。
走过承天门的城墙,李道彦躬身行礼道:“只能送太子殿下到这里,恕末将不能擅离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