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56节

  终于,时任谏议大夫的褚遂良站出朝班,他朗声道:“陛下,若杀了伏允恐往后难以治理吐谷浑。”

  李承乾颔首观察着,文官说话就没有武将这么直接,文官一系先提出了假设,再去考虑后果。

  中书侍郎岑文本站出朝班,他手执笏板,朗声道:“陛下,臣以为该杀。”

  李承乾收回目光,又想到文官一派就没有武将这么团结。

  褚遂良连忙道:“若杀了伏允,其族后人势必要反,好不容易打下的青海说不定又会乱起来。”

  程咬金不服气道:“若不杀,如何服众,伱在这里信口雌黄,我们战死的将士,被劫掠的凉州乡民如何交代!”

  “大将军莫要为了一时意气,罔顾大局。”褚遂良道。

  “你个……”程咬金欲骂又止。

  褚遂良又道:“臣还听说昨日程家的田庄杀了一头牛!”

  “你放屁!”程咬金怒道:“那头牛是自己摔死的。”

  “呵呵……臣从未听说过牛会摔死。”

  “褚遂良,某家与你说杀伏允,与牛有什么关系!”

  朝堂众人又开始议论了起来,杀牛当然是一件很重大的事,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甚至有些县为了耕地还要互相借用。

  眼看越吵越凶,忍无可忍的李世民沉声道:“程咬金,你给朕住嘴!”

  大嗓门登时戛然而止,群臣也是低头不语。

  说起杀牛,其实父皇和孤乃至弟弟妹妹都吃了牛肉,李承乾依旧站着,将自己想像成木雕,保持就好。

  杀不杀伏允另说,杀牛这种事提出来就不太好。

  有道是跟着上司立功,不如上司一起闯祸。

  至少程咬金做这种事,不论朝臣如何弹劾,父皇都会保着他的,毕竟是当年一起打过仗,一起闯过祸,一起杀牛吃肉的铁哥们。

  收到了陛下的眼神,程咬金委屈低头,偃旗息鼓。

  李世民看向了站在朝班上的三兄弟,朗声道:“恪儿,你说伏允该杀不该杀。”

  听陛下问向了站在朝班前的皇子,众人噤声纷纷将注意力放在了太子,魏王,吴王三个皇子身上。

  闻言,李恪连忙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该杀!”

  李世民道:“为何该杀?”

  “伏允劫掠凉州,祸乱河西走廊,此等罪名自然该杀。”

  李世民点头,又道:“青雀,你以为呢?”

  李泰也站出朝班,缓缓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如赐伏允自缢。”

  话音落下,朝班上立刻有了几声议论。

  李泰原地走了两步,又道:“父皇是天可汗,如今还号令突厥各部,如若父皇下令杀了伏允,势必会落人口舌,可父皇让伏允自缢,一个畏罪自缢的吐谷浑可汗,自然就没人议论了。”

  朝堂上有人开始议论,还有人点头。

  李承乾甚至隐约听到有人说魏王很聪明,竟然想到了这种办法。

  果然,甩锅的事,人人都喜欢。

  李世民扶着太阳穴,侧坐着将身体的重心偏向一边,低声道:“太子以为如何呢?”

  众文武大臣,齐刷刷将目光放在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如木雕一般的太子身上。

  这位太子揣手而立,闭目呼吸平稳,神态平静。

  见久久不见回话,李世民沉声道:“太子?”

  李恪用小动作稍稍推了推。

  李承乾这才缓缓睁开眼,见众多朝臣上百双目光都看向自己,尤其是舅舅长孙无忌,急得眉头都快拧在一起了。

  回神瞧了眼父皇,李承乾先是咳了咳嗓子,上前一步道:“是要杀伏允?”

  李世民沉着脸没有说话,就差开口问一句:睡醒了?

  李承乾又上前两步,再看看身后的一众朝臣,目光尤其是在舅舅身上停留了片刻。

  长孙无忌也平静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垂手而立。

  “其实儿臣听了很多,不论是青雀的办法,还是恪的说法,都是不错的。”李承乾点头道:“嗯,很不错。”

  李世民闭着眼,眉头又紧皱了几分。

  群臣低头,目光看了看太子,又用余光看向了神色极为不悦的陛下,眼看一张脸绷着就要绷不住了。

  这太子的回话,怎能如此油滑?

  这不是君子之风。

  终于,长孙无忌站出朝班,他先是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太子殿下是觉得伏允该杀?”

  舅舅故意将话语说得很大,甚至还在殿内回荡了片刻。

  李承乾先是作揖道:“不如作个表决,认为伏允不该杀的举手!”

  朝班上的文臣武将们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褚遂良以及几个文臣纷纷举手。

  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只见他又道:“认为他应该自缢的举手。”

  这一次举手的人倒是多了。

  李承乾扫视朝堂,又停顿片刻,朗声道:“认为伏允该在长安问斩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李恪第一个举手,随后长孙无忌也跟着举手,房玄龄,岑文本,程咬金,秦琼,魏征皆是举手。

  李泰缓缓举手。

  刚刚主张伏允自缢的魏王都举手了,慢慢地就连刚刚主张不杀伏允的人也举手。

  集体带动个人的效应很快就在这一次选择中体现。

  太极殿内很安静,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站在举手的群臣之前,阳光刚好照入太极殿的殿门。

  太极殿内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再看父皇的神色,李承乾作揖道:“父皇,杀伏允是朝堂文武双方一致通过的意见,其次伏允祸乱河西走廊其罪本就可诛,再者塞外四夷谁敢反对,便是与大唐满朝文武为敌,与大唐天可汗为敌。”

  太子的话语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

  这项决议肯定是能如此通过,无它,只因集体意识是最强大的。

  长孙无忌朗声道:“请陛下降旨,问斩伏允!”

  程咬金也朗声道:“请陛下降旨,末将愿手刃此贼!”

  房玄龄,岑文本,魏征等人附议,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请命。

  李世民挥袖起身,脸上藏着些许笑意,忍着没表露出来。

  而是看着众人以及这个朝班之前的太子,他沉声道:“午时三刻,承天门问斩伏允。”

  李承乾作揖道:“父皇英明!”

第47章 伏允的下场

  早朝结束了,李承乾松了一口气,躬身行礼目送着父皇离开太极殿。

  随之松了一口气的还有当今中书省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更是当今赵国公的长孙无忌。

  等众人都已散去,长孙无忌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目光看向还在与吴王,魏王有说有笑的太子。

  就因为舅爷的一句话,这位太子想要做皇帝。

  而身为太子的舅舅,长孙无忌秉持着自己的良心,至少没有答应任何有关谋逆的想法,更没有作出任何的承诺。

  今天的早朝不可谓不是千钧一发。

  长孙无忌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也不知道这太子是早就有了打算,还是应变能力厉害。

  总算是漂亮地将这件事应付过去了。

  这太子的舅舅,真的很难当。

  就因为舅父的三两句话,老夫就差为了这个东宫的储君不要这颗项上人头了?

  做亲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当这李唐江山的皇帝家的亲戚。

  “舅舅!”

  听到身后的呼唤声,长孙无忌立刻换上一脸很用力的笑容,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大家都去忙了,这里没别人,舅舅不用这么多礼。”

  长孙无忌尴尬一笑,道:“殿下,随臣来。”

  “啊?”李承乾跟上脚步道:“去做什么?”

  长孙无忌的脸时而板着,时而还要挂着笑容,尽可能语气温和地道:“陛下要去秋猎了,太子往后要留守长安,监理朝政,是要去送陛下的。”

  “对呀,孤要去送一送父皇。”

  长孙无忌摇头不语,就差说一句:不然呢?

  心说也就罢了,太子还年少往后可以好好劝导。

  玄武门,五千大军准备开拔,护送皇帝一家去骊山秋林的将领有金吾卫大将军尉迟恭,还有作为前军的左右千牛卫的将领牛进达,与带着左右监门卫的梁建方。

  在玄武门的西侧还有一条河道,那是汉时太液池的遗迹,如果仔细看还能发现唐皇宫的向西延伸的方向,能够见到一片平整的地基,那里便是汉朝的建章宫的遗迹。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修建大明宫,也没有重新开凿太液池,以至于现在的玄武门附近还很萧条。

  长孙无忌一路带着太子走着,一路解释种种规矩。

  李承乾听着舅舅的絮叨,看到宁儿正在与几个宫女叮嘱着,走近的时候大概可以听到她说晋王睡觉时还会磨牙,餐食少用粗粮。

  清河公主一早睡醒一定要喝水,东阳公主睡觉时会踢开被褥。

  高阳公主右边的牙齿有些松动,说不定就要换牙了,再几次叮嘱不能让她们饮用生水,食物一定要煮熟等种种事。

  宁儿任职东宫掌事女官,她的办事能力一直很强,至少在宫里东宫缺少什么,或者遇到什么事她能够妥善地安排好。

  照顾弟弟妹妹这大半年,她也记得每个孩子的习惯,照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乃至于她们的身体状况。

  早在这一次秋猎之前,昨夜她也没有休息,给每个弟弟妹妹准备好要出行的用品。

  光是忙这些,她就一夜没睡。

  一直走到玄武门边上,就见到了准备上马车的父皇,护卫在父皇马车旁的便是李恪。

  李世民站在马车边,打量随行的兵马。

  李承乾作揖道:“父皇。”

  “嗯。”李世民看看后方的一驾驾马车,多半是准备好了,叮嘱道:“你留守长安,监理朝政如有遇到不解之事,可以多问问辅机与玄龄。”

  李承乾平静回道:“儿臣明白。”

  “嗯。”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玄武门。

首节 上一节 56/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