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437节

  翌日,清晨,群臣安静地站在宫门前,等待着今天的早朝。

  太子下令要在河北抓这么多人,其中涉及河北崔家,那些地方士族,还有地方州府的官吏。

  这么大的事,朝臣自然要问清楚。

  兵部侍郎崔墩礼站在人群中,他是博陵崔氏出身,虽是在关中长大,但与河北士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他是前隋吏部尚书崔仲方之孙,也是崔仁师的堂亲。

  崔墩礼在朝中任职,只是做分内之事,自入仕以来从一个左卫郎将,到现在的兵部侍郎,吐谷浑之战,松州一战,西域战争,他也曾多次为军中效力。

  从本心出发,崔敦礼很讨厌自己的身份,不想与崔仁师一系的人有太多的纠葛。

  可如今太子要扫清河北士族,博陵崔氏又是河北的世家,在河北众多士族中名望最鼎盛的一家。

  涉及族中利益,有些事他身不由己,他此刻的神色又是焦虑,又是不安。

  如今郑公病了,房相也老了,站在百官之前的只有当今太子的舅舅,长孙无忌。

  面对身边官吏的几番追问,长孙无忌闭着眼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任由他们

  宫门还没打开,阳光已照在了此刻还显静谧的洛阳城。

  褚遂良问向一旁的于志宁,道:“河北什么案子?”

  “韦挺延误粮草运送的案子。”

  褚遂良疑惑道:“这事还没有定论吗?”

  于志宁道:“没呢。”

  “嗷……”

  “你不知道?”

  褚遂良手执笏板,又惊疑道:“不知道呀?我应该知道吗?”

  于志宁吐出一口气,又不想与这人说话了。

  褚遂良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饼,递给道:“吃点吧,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确实不知朝中都发生了什么。”

  于志宁接过饼与他坐在宫门前吃着,一边解释着近来发生的事。

  这些事听得褚遂良几度无言,他忙得都快找不到东南西北,这才听说原来太子要杀这么多人。

  张玄素十分不满地看了眼褚遂良,心说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宫门打开的时候,褚遂良三两口就将手中的饼塞入口中,一边嚼着一边走入宫门。

  文武群臣脚步匆匆地走向大殿,今天的殿内格外地安静,没人议论朝中的事,也没人议论家事,就连邻里之间的事都没人讨论。

  直到这位太子殿下,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衣裳走入大殿内。

  群臣躬身行礼。

  李承乾走到百官前站定,到:“洛阳到了八月还这么酷热,孤让人准备了一些绿豆,诸位回去之后可以熬绿豆汤喝。”

  “谢殿下。”长孙无忌率先道。

  “谢殿下。”群臣也齐声高呼道。

  李承乾看着眼前群臣,又道:“今日来孤收到了一些奏章,都是劝谏孤对河北士族从轻处置。”

  殿下话音落下,大殿内依旧很安静。

  李承乾接着道:“还有人说,延误粮草运送是韦挺一个人的责任与地方士族无关?”

  大殿内还是安静。

  李承乾再道:“如果世人都觉得韦挺死了,与士族还有地方官吏无关,那么孤觉得就这么了事,韦挺死得未免太冤枉了,会死不瞑目的。”

  “他们真是太高明了,孤真是太欣赏那些幕后的既得利益者,韦挺死了一了百了。”

  群臣依旧安静。

  李承乾再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太子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

  “孤时常看百家学说,当然了这也是孤平日里没什么事做,总是看春秋,儒家典籍,或者黄老之学,这些书给了孤很大的启发,古之圣人教导礼义廉耻。”

  褚遂良站在朝班中闭着眼,安静站着,心说太子清闲的时候喜钓鱼,不爱看圣贤书。

  李承乾再道:“为君者更应该看这些书,这是父皇的教导,也是河间皇叔的教导。”

  “现在河北士族笼络韦挺,似乎结交与之给予便利,一个大权在握的河北馈运使,不知轻重缓急,竟然将大事给耽误了,真是可笑至极,这种事朝中若不管,还有礼义廉耻吗?”

  李承乾再道:“既然礼义廉耻管不住一个人的品行,应该用律法,诸位都是朝中的官吏,我们立于朝堂还要看世家的脸色,我们不脸红吗?孤反正觉得很脸红。”

  崔墩礼站出朝班道:“请太子殿下,处置河北士族,律法应该从严,而不是放人。”

  “好!”李承乾朗盛应道,“事关朝堂尊严,诸位若觉得不该处置河北士族的人,可以现在就离开朝堂。”

  大殿内很安静,没人离开朝堂。

  崔墩礼竟然站在了河北士族的对立面,这倒是令朝中众人没想到,这家伙怕不是博陵崔氏的叛徒吧。

  大抵是这样的。

  张行成递上一份卷宗道:“太子殿下,这是御史台近日所整理的罪证,其中涉及收买地方州府三十五人,提高田租,逼迫乡民强卖土地为首的为恶之徒六十七人,其团伙横行乡里。”

  “为其以筹措粮草之名,劫掠乡民粮草的县官二百七十一人,金钱输送,利益往来皆在卷上,河北巡察御史马周已悉数掌握罪证。”

  一个人为虎作伥做不到这种地步,其中有黑的,有恶的,还有劫掠的,还有提供钱的。

  在一个失去了律法光芒的地方,藏着有多少脏事。

  李承乾道:“有罪的人自然要拿下,但孤觉得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等于没治,往后增设河北道崇文馆,建设河北道御史台,巡视地方,扫清地方。”

  这位太子将卷宗交给朝臣传阅,又道:“大唐是从战乱中接手的这个烂摊子,这个天下有着庞大的土地,却民生凋敝,人口锐减,连年的战乱,几乎要将天下打空了。”

350.第350章 无地自容

  350.

  “一年前,父皇从泰山出游回来。”李承乾站在百官面前继续道:“父皇说,中原都平定有二十年了,二十年。”

  “父皇很困惑,很不解,父皇问孤,父皇说为什么中原平定二十余年,中原各地的民生依旧凋敝,依旧有这么多人食不果腹,听到父皇的话语,孤很惭愧。”

  “惭愧到无以复加,身为人子不能为父皇解开困惑,身为储君无地自容。”

  李承乾望着众人道:“诸位,你们可以解开父皇的困惑吗?”

  大殿内依旧安静,隐约有些窸窣声,那是还有人在传阅河北的罪状。

  李承乾举起右手道:“诸位,有与孤一样无地自容的,能否举手。”

  长孙无忌率先举手,接着是中书侍郎岑文本,殿中侍御史张行成,中书侍郎褚遂良,太子詹事于志宁,工部侍郎徐孝德,兵部侍郎崔敦礼,吏部侍郎张玄素,殿中侍御史杜正伦,兵部尚书段瓒,刑部侍郎狄知逊,刑部尚书刘德威,户部尚书张大象,秘书省少监许圉师……

  一个接着一个纷纷举手,直到文武双方全部举手。

  李承乾放下手,朝中众人也跟着放下手。

  这一刻,太子又笑了,笑得很高兴,也很骄傲。

  也有人跟着笑了,就算是大家此时此刻都觉得有些惭愧,确实无地自容。

  那么当看到有如此多的人都一样之后,大家都没那么多顾虑了。

  张行成道:“臣请命,前往河北捉拿河北官吏。”

  段瓒道:“兵部可派兵护送。”

  杜正伦站出朝班道:“太子殿下,我等无需兵马护送,但凡伤大唐官吏者以谋反论处。”

  “吏部愿为殿下整理各地州府官吏名册。”

  “礼部愿派人前往河北教导乡民。”

  “刑部愿派人量刑。”

  “户部可整理田册,将田亩还给乡民。”

  长孙无忌站在朝班前,闭目站立着,从此以后,三省六部也在听从太子号令了。

  以往的太子权力很局限,仅仅只是一个京兆府,崇文馆。

  现在别说中书省的几位侍郎,朝中六部,皆是如此认可太子。

  当朝的太子是一个十分好的储君,长孙无忌心知肚明,这十八年间,长孙无忌是看着东宫太子长大的。

  也是看着东宫太子一步步从一个孩童到少年人,再到如今执掌大权。

  从头再看,太子一步步走到现在用了十八年,这是极为漫长的十八年,也是极为不容易的十八年。

  谁能始终如一,保持秉性坚守十八年。

  李承乾又道:“户部制定田租,凡有租赋超过三成往上的一律查问,查办,罚钱令其改回,凡有超过五成查办拿下,至于量刑如何还请刑部制定。”

  刘德威朗声道:“喏。”

  “有劳诸位了。”

  群臣再一次行礼。

  李承乾笑着道:“退朝。”

  群臣再一次行礼,纷纷走出大殿。

  等群臣悉数出了大殿,李承乾回头又看了看这个皇位,低声道:“这天下事,真挺难的。”

  太子无故说了这么一句话,令大殿内的太监头皮一紧。

  今天有一个人来造访太子,此人正是当世东夷大儒谷那律。

  陛下一直以来几次想要请这位大儒入朝为官不得,现在他终于来洛阳了。

  李承乾在洛阳城外的洛水河边接见了这位大儒。

  谷那律身着一身白袍,头发用白布缎带束着,他拄着拐杖走上前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儒,好奇道:“都说您是当世大儒,第一次相见,孤久仰了。”

  谷那律行礼道:“太子殿下,老朽也久仰了。”

  眼前这个太子看起来年轻和善,一点不像是杀人如麻的人,眼神清净明亮,神采奕奕。

  只是这位太子下巴处还有些发青的胡渣,目光有神,言语谦逊。

  一点都不像是杀人如麻之辈,究竟是谁在说这位太子喜钓鱼,杀人如麻。

  绝对是谣言。

  李承乾道:“父皇几次请老先生入朝为官不得,很是惋惜。”

  谷那律抚须道:“老朽年迈,怎能入朝为官,朝中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老朽自惭形秽。”

  “听闻太子殿下让人在西域传颂儒家典籍,在松州儒家典籍教化吐蕃人,老朽闻之欣喜,鲜有人这般做,因此老朽必须要来见一见太子殿下,天下儒生都应该前来拜见太子。”

  李承乾笑道:“老先生说笑了,这都是朝臣们在安排的事。”

  谷那律又道:“太子莫要自谦,若儒家典籍能够传遍世间,老朽也死而无憾了。”

首节 上一节 437/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