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427节

  长年在中书省学政并且参与政事时候,李承乾翻看过武德年间的卷宗,要不是看过那些卷宗,当真不知郑元璹其人的事迹。

  当年几次出使突厥,在武德年间为唐与突厥之间的冲突得到缓和,是个不可多得的外交之才。

  也有了这位卷宗上所留下的话语,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论突厥兴亡,唯以羊马为准,而如今六畜疲敝,人亦皆菜色,不出三年,必当覆灭。”

  正是这位老先生对父皇所言一语中的,之后大唐果然覆灭了颉利。

  而这也正是这位老先生几次出使,甚至陪在颉利身边数年,才寻得时机。

  也在当年,他老人家与父皇说了这些话,令朝中明白突厥看似强大的外表下,实则虚弱。

  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唐军出征大胜而归。

  若说谋算万全之计,决胜千里之外大多都有些不切实际。

  但总有人为决胜千里之外,身先士卒,在为此奔波,为胜利寻得先机。

  郑元璹当年跟随杨广出征高句丽,他深知在辽水作战的条件。

  “陛下,此番东征还望三思。”

  郑元璹说出了第一句话,也是为了劝谏。

  大帐中的众将领沉默。

  李世民感慨道:“郑老先生,高句丽几次犯中原疆域,若不出兵征讨,世人如何看待朕?”

  郑元璹抿着嘴,垂下了眼神,作揖行礼,不再多言。

  安静了片刻,苏定方站在大营外,朗声道:“陛下,全军整训完毕,还请陛下巡视。”

  “好。”

  李世民重重应了一声,起身领着众将走出营帐。

  在大营的东面,聚集着大军,李承乾跟在众将领一侧,而郑元璹老先生一直跟在父皇的身后。

  看样子似乎还在与父皇交谈,话语声很低,也不知说了什么。

  鼓声从远处传来,战马嘶鸣声不断,在大营的前方,李承乾见到了由两万余人排列整齐的一个个队伍。

  与父皇一起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望去,是一大片呜呜泱泱的唐军,旌旗飘扬,猎猎作响。

  “令旗!”苏定方大喝道。

  王玄度将令旗递上。

  苏定方挥舞令旗,鼓声再一次擂动,大军开始移动。

  当台下的大军再一次站定,苏定方朗声念着出征将领的名字,李承乾见父皇起身往点将台走去,便快步跟上。

  其实皇帝巡视大军,有很多种方式。

  而现在的这位皇帝则是选择走下点将台,近距离去看将士们的面貌。

  李承乾跟在父皇身侧,走入一列列的队伍中,军中将卫府改制成折冲府之后,二十岁以下的男子是不能入卫府的。

  因此如今放眼看去,大多数都是年岁在三十到四十之间的将士,鲜有面色清秀没有胡子的。

  李世民走到一个士卒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又走到另一个士卒前,李世民将他原本有些松垮的甲胄用力收紧。

  皇帝与太子就这样安静地走在大军中,军中上到将军,下到士卒都见到了当今陛下与当今的太子殿下。

  此番出征是陛下的亲征,而此番出征将士们的粮草与辎重,也皆依仗这位太子。

  陛下是至高无上的。

  对于军中的绝大多数士卒来说,这位太子是神秘的,虽说东宫太子的传闻很多,想到不论是西征,还是北征,皆是这位太子主持将士们的粮草供给,并且绝不让前军饿肚子,更不会拖欠钱饷。

  太子门下的京兆府向来是照拂孤苦的老府兵,下令各县赡养老府兵,因此众将士对这位太子是多有敬意的。

  也是因在场的众多士卒的父辈,亦大多数都是老府兵。

  李承乾跟着父皇走到了大军的后方,在不远处有群情激动的民壮大声呼喊着:“陛下!陛下!”

  他们的喊声很大,李世民侧目看去,推开一旁的士卒阻拦,大步上前道:“诸位此来是何事。”

  有个中年民壮大声道:“还请陛下允许我等,跟随陛下东征高句丽!”

  又有民壮上前道:“陛下,我等不求悬官动赏,唯愿效死辽东!”

  “对,唯愿效死辽东!”

  听着众人的话语,李世民心潮澎湃,双手握拳看着自发要东征的乡民越来越多,四方的民壮正在朝着这里聚集,眼看拦在外围的士卒都要拦不住。

  “诸位,何故如此?”

  听到皇帝的问话,有人红着眼道:“陛下!家父战死辽东,我等只求收回其尸骨,为父报仇。”

  还有人站出来道:“陛下,我等随军出征不求钱饷,不求军功,只求为陛下,为社稷征战。”

  “陛下!家父战死辽东,家母郁郁而终,身为儿子不报此仇,如何立足天地间!”

  “不需陛下为我等筹备粮草,不需陛下为我等筹备军械,我等手持木棍,亦敢冲锋陷阵。”

  他们的话语很朴素,或许还有口齿不清,或者带着厚重的乡音,可众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话语。

  李世民看着众人,一时间竟言语哽咽。

  李承乾站在一旁,只是看着父皇的背过身,与苏定方吩咐了几句就离开了。

  苏定方命人记录下前来报名参战的各地民壮,依旧是军士待之,与军中士卒一样的待遇。

  接连几天,李承乾坐在洛阳行宫的乾元殿内看着一份份的名册,来主动报名参战的人越来越多。

  岑文本道:“因太子殿下号召各地乡民迁入洛阳,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从各地来的,据马周历年所报,洛阳人口已达百万之余,其中多数来自山东与河北。”

  如此一来,父皇的兵马从原本的三万人,在这些天收纳下,达到了近六万人。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名册已是厚厚一叠,吩咐道:“能运多少就拿出多少,告知关中将粮草先一步运送去河北各州府。”

  洛阳下起了一场春雨,李世民与李绩站在辕门外,看到还有人想要参与东征,又见到还有孩子在田地间奔走。

  这位皇帝拿过记录兵员名册的纸张,请愿者还有数千人上万人。

  李世民沉声道:“兵员足够了,余下还想东征的,朕不许。”

  记录兵员的参军忙道:“喏!”

  郑元璹这些天心情低落,他坐在辕门下竟哭了起来。

  看着这位老人家落泪,李世民安慰道:“不必如此。”

  郑元璹近乎每天都会来问询,每天都会来看主动要参与东征的民壮,这位老人家抬头看着漫天的雨水,缓缓道:“当年,杨广要东征,多少年轻人宁可自断手足,也不要接受征召。”

  这位老人家哽咽着又道:“陛下不是杨广,大唐也不是前隋,是老臣迂腐……”

  ?注:史料《资治通鉴》记载:太宗皇帝东征,各地投军勇士及所献攻城器械之人,多到无法计数。

  ??后志愿者众多,太宗皇帝念及民生,不许。

  ??

  ?

342.第342章 不留遗憾的一战

  342.

  李世民扶起了这位老先生,神色十分严肃地道:“朕此去辽东,定收回前隋将士尸骨,不负民心。”

  郑元璹迈着蹒跚的脚步,缓缓点着头。

  “当年杨广东征,在辽东留下了太多尸骨,正因如此东征势在必行,此番若不征讨高句丽何以面对天下人,朕还有何颜面?”

  郑元璹低声道:“老臣还有许多在辽东书写的卷宗,可赠予陛下。”

  李世民朗声道:“好!”

  春雨过后,便是农忙时节了,皇帝一家虽说到了洛阳,但洛阳的农耕依旧。

  夜里的洛阳城依旧在戒严。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行军路线图,自洛阳此去辽东是一条十分漫长的行军路线,大军出征需要调动河北与河南两地各州府的人力。

  按照计划,大军要在六月抵达幽州,而后在十月之前渡过辽水,攻下城池得到休整,大军在城中御寒。

  气候是阻挠唐军东征的最大阻碍,更不要说还有高句丽的复杂地形。

  乾元殿内很安静,李承乾看着地图沉默不语。

  “皇兄。”

  听到话语,李承乾回头看去,见到是李恪,又道:“忙完了?”

  “嗯,大将军说让恪弟来问问粮草如何?”

  李承乾道:“粮草提前半个月就送出去了,比大军早半个月的脚程,太仆少卿萧锐给大军布置了二十万石粮草,薛万彻先一步去了河北调集粮草,韦挺主持河南的转运,大抵上是这样的情形。”

  “也不知道这一战会打多久,后继的粮草孤再想想办法。”

  李恪道:“当初天山一战十万兵马的粮草对皇兄来说都不在话下,如今六万大军皆是信任皇兄的。”

  言罢,他又递上一份册子道:“这是各路兵马的兵册,契苾何力与薛万备为前军,率军五千人,其后是江夏郡王与英公的两万大军,再之后苏定方大将军的大军,陛下与后方的大军最后进入辽东。”

  如此庞大的大军并不是一股脑全部冲去高句丽,而是分成前后几批,李承乾看着兵马布置,道:“孤知道了。”

  李恪行礼道:“此番出征,又要有劳皇兄了。”

  这一次动用的关中民壮并不多,经过这十多年,从征讨突厥,又是吐谷浑,松州,高昌,几次大战,关中的民生早已疲惫不堪。

  这一次的兵马绝大多数都是从折冲府的驻军兵马中调动,因此没有在关中大规模募兵。

  李承乾在一旁坐下来,饮下一口茶水,多看了眼这个弟弟的神色,又看向地图,道:“此图如何?”

  李恪瞧着地图,多看片刻,不住点头,“很是详尽。”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青雀让文学馆的人所绘制的。”

  李恪的目光看向辽水以东的方向,道:“若张亮大将军渡海顺利,多半会在高句丽的卑沙城靠岸,父皇的几路兵马越过辽水之后,多半会在安市城进行大战。”

  “以前听李卫公说过,父皇用兵多是出奇制胜。”

  李恪颇为赞同,道:“皇兄觉得,此战父皇也会以奇兵制胜?”

  李承乾揣着手,又有些疑虑,言道:“但愿父皇此战没有遗憾。”

  说着话,又将高句丽的一片山圈了起来,“这里是高句丽的腹地,这片山名叫驻跸山,若大军到了此地即可绕后冲击高句丽后方的王城。”

  李恪盯着这片山脉,疑惑道:“这里很特殊吗?”

  李承乾摇头道:“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现在只不过觉得这片山脉地势险要。”

  李恪颔首道:“恪会注意的。”

  李承乾将一卷文书递给他,“这是调动粮草的文书,你留在父皇的左右多多照应。”

  “喏。”

首节 上一节 427/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