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02节

  包括小武也很困惑,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

  李丽质笑着看着远处的景色,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领着她们沿着山道走着。

  温泉池边,兄弟两人还呆坐着。

  李治望着骊山的西面道:“慎弟,你想回东宫吗?”

  李慎点头道:“想回去了。”

  长安的冬至刚过去,李承乾披着大氅,长安城东市的一处鼓楼,从这里虽说眺望不到整个长安城的全貌,但可以看到整个东市。

  明达扶着栏杆,深呼吸一口气,才长长地吐出,道:“雪中的长安城好漂亮。”

  李承乾道:“往后经常来看看。”

  “皇兄说的是。”

  “现在身为太子,皇兄我要守备长安,等父皇回来了一起去长安城外看看。”

  明亮的眼眸中倒映着东市的热闹景象,行人与一片银装的长安城相容。

  牵着妹妹从鼓楼下来的时候,李承乾问着一旁的李道彦,“父皇在骊山冬猎,可还有需要什么的?”

  “陛下没有派人送话过来。”

  李承乾领着妹妹在护卫的护送下,一路从东市走过。

  一路上还买了一些糕点,回去的时候,李承乾顺路看了看朱雀大街沟渠的修缮。

  修缮的工事还算顺利,只不过在这个物资还匮乏的大唐进度很慢,许多石匠还在费力打磨着石板。

  从热闹的朱雀大街走回皇城,朱雀大街的喧闹声变小了,再走一段路就听不到那些人间烟火气的声音。

  朝中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太子来办,李承乾领着妹妹回到中书省,翻看着休沐期间带来的卷宗。

  因这两年的汛情,在京兆府的安排下,已开始有人口迁入洛阳或者是关中。

  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支教也能带动人口迁移。

  张玄素从洛阳又送来了奏章,所写的是将一些奴籍人口转移到良人籍的事。

  有不少想要自赎的人,李承乾蹙眉看着,张玄素想要面对他们的奴籍可这就涉及到了主家的意愿。

  相比于张玄素的忧虑,马周的奏章更直接,他直接给这些奴籍改了户,至于是不是逃奴这种事,暂且先不论,等麻烦找上门了再做处理。

  因有些门阀手中的奴籍太多了,他们自己手忙脚乱管不过来,朝中可以静观其变,不用自乱阵脚。

  “太子殿下,赵国公来了。”

  闻言,李承乾抬头看去见到穿着一身素色长衫的舅舅,也见到了跟在后方的李治与李慎,还有东阳。

  还未舅舅开口,李治便快步而来,道:“听舅舅说要回长安帮助皇兄处理朝政,弟弟就跟着回来。”

  李慎也走到近前,道:“嗯。”

  东阳低声道:“父皇让妹妹与皇兄去看望虞世南老先生。”

  长孙无忌笑着道:“陛下命臣将晋王与纪王带来。”

  李承乾先让东阳照顾两个弟弟与妹妹,而后请着舅舅,揣手而坐,道:“父皇在骊山冬猎如何?”

  长孙无忌饮下一口热茶,长出一口气,神色凝重道:“都挺好的。”

  李承乾给舅舅续上一些热茶,听着茶水入碗的淅沥声,又道:“舅舅不用与孤遮掩。”

  长孙无忌道:“陛下在重新考虑,还要不要引东夷大儒谷那律入朝为官。”

  李承乾自顾自喝着茶。

  长孙无忌又道:“不过有人向陛下提议给谷那律一个虚衔,先拟定谏议大夫一职赐予谷那律,就算是这位大儒不来朝中,也可以给他官职。”

  “父皇答应了?”

  “被房相否决了。”

  李承乾思量道:“还真是老师一贯的作风。”

241.第241章 雪灾(感谢唐萌少主的盟主)

  241.

  长孙无忌道:“殿下想错了,房相以前的作风不是这样的。”

  李承乾又道:“舅舅此来正好,中书省正好有一些不好决定,还能与舅舅商议。”

  目光看向一旁的奏章,长孙无忌道:“老夫来办这些事就好。”

  “有劳舅舅了。”

  长孙无忌作揖道:“无妨。”

  带着弟弟妹妹回到东宫收拾了一番,翌日的早晨,天光刚刚照亮天空。

  李承乾早起洗漱一番,今天特意让宁儿准备较为朴素的衣裳,看来虞世南老先生穿得太华贵不合适。

  东阳去太液池看了她的小鹿,现在太液池有了五只小鹿,也像是兄弟姐妹一家。

  回到东宫,她准备好了自己的背包,带上银针与一些药材,道:“皇兄,孙神医正在陕州给水患后的乡民治病。”

  李承乾穿好靴子,站起身道:“情况严重吗?”

  “送来的消息说是风寒者众多,倒也能治好。”

  注意到妹妹神色上有着些许担忧,李承乾安慰道:“孙神医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会长久留在一个地方,身为他老人家的弟子,他希望你也能独当一面。”

  东阳平时就文静,她说话的声音也并不大,回道:“妹妹明白孙神医的良苦用心。”

  让宁儿准备了三匹丝绸,便去看望虞世南老先生。

  虞世南老先生八十岁高龄,一辈子见到了隋朝的建立,又见到了隋朝的倒塌,他的人生看尽了王朝的兴盛与衰退。

  到如今,看到了大唐王朝的建立。

  这是与舅爷同一辈的人,父皇很是看重。

  虞世南老先生的府邸并不算多么华贵,可毕竟是高门,前来看望的人不少。

  李承乾领着妹妹来的时候,也见到了舅爷。

  高士廉胡须花白,叹息道:“原本想着老朽会先死,却是伯施先走了。”

  欧阳询道:“人终有这一天,许国公又何必着急。”

  高士廉懊恼道:“惜哉,痛哉。”

  两位老先生说了好一会儿,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太子殿下与东阳公主。

  欧阳询正色行礼。

  高士廉颔首道:“你父皇在冬猎,让你前来看望的?”

  李承乾揣手道:“孙儿先去看看老先生。”

  高士廉让开路,先让这孙儿入屋内看望。

  李承乾领着东阳走入屋内,昏暗的屋内只有几个女眷低着头又站在榻边。

  虞世南坐在一张椅子上,苍老的手颤颤巍巍拿着一张纸。

  “老先生?”

  听到话语,虞世南缓缓转头,就要行礼。

  李承乾连忙扶住他,道:“老先生不用行礼,孤的妹妹是孙神医的弟子,可以帮老先生诊脉。”

  虞世南虚弱地道:“谢殿下,其实他们都说过了,老朽到了古稀之年,并不奇怪。”

  东阳默不作声地诊脉,她看多了生死别离,神色平静。

  良久,她低声道:“老先生可有什么想吃的。”

  虞世南笑了笑,道:“想吃的都吃过了,老朽临终前还想与外面两个老不休地打牌。”

  李承乾爽朗一笑道:“好!那就打牌。”

  夜里,长安城又下起了雪,三个老人家卧在榻上安静地打牌,李承乾与东阳就平静地坐在一旁。

  随着一声钟鸣,宣告着贞观十一年结束了,贞观十二年到了。

  虞世南与舅爷还有欧阳询打着牌,依旧是很尽兴。

  见高士廉又赢了,虞世南摇头不已道:“老朽都要入土了,伱怎还要赢这么多。”

  高士廉道:“你都要入土了,还这般在乎一时成败?”

  欧阳询感慨道:“多半是要死不瞑目了。”

  李承乾听着三个老人家的对话,忽然一笑,回头看去,见到东阳伏在桌案上睡着了。

  拿下自己的大氅披在东阳身上,李承乾给三个老人家续上茶水。

  子时已过去了,也到了贞观十二年,漫天的飞雪还在飘着,隐约可以见到屋外有人拿着烛台走过,多半是老先生的家眷在准备后事了。

  老先生临终之际,还在出着牌。

  一轮之后,高士廉出了牌,见到虞世南闭着眼,呼唤道:“老匹夫出牌了。”

  “嗯……”虞世南缓缓睁开眼,望着手中的牌颤颤巍巍打出一张,他低声道:“老朽做了一个梦。”

  欧阳询问道:“什么梦啊?”

  虞世南低声道:“老朽梦见呐,这长安城没有人在挨饿了,也没有人入狱了。”

  其实老先生只是闭眼几个呼吸间,却已睡了一觉,又做了一个梦。

  牌局依旧在继续,李承乾揣着手望着窗外晃动的烛火,烛火越来越多了,已有不少的议论声传入屋内。

  “老匹夫?老匹夫?”

  高士廉呼唤了几声,又摇了摇他的手臂。

  从虞世南手中掉出了一串牌,正是一副顺子。

  看得高士廉瞪大的眼睛,道:“好你个老匹夫,入土前还要赢一把。”

  老先生终究是过世了,再也叫不醒了。

  不过他老人家的脸上带着笑意。

  东阳也睡醒了,她取下皇兄的大氅,连忙上前诊脉,探鼻息,缓缓点头。

  李承乾打开屋门,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雪道:“老先生走了。”

  去年的夏天温彦博老先生过世了,今年伊始虞世南老先生也过世了。

  想起了在甘露殿的奏章,这位老先生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劝谏父皇,莫要学项羽,应当效仿汉高祖皇帝刘邦。

  李承乾与东阳站在屋檐下,让老先生的家眷安排后事。

  欧阳询道:“其实他老人家以前就在说,赢一局,让他赢一局,你舅爷总是不肯让他。”

  “当真?”

首节 上一节 302/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