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楼生涯 第174节

  天授不取必受其咎,五千六百万两的白银摆在面前,别说一个虎贲营了,就算是天王老子他也不会放过。

  只要击败了面前这支军队,再将五千万两白银献上去,就算是当今皇帝怪罪下来也有太上皇挡着,他根本不用担心。

  “来人!”

  路培毅凝声道:“传老夫将领,所有人各司其职,准备战斗!”

  旁边的人便是一愣:“老爵爷,咱们派去询问的人还没回来呢?”

  路培毅森然的目光便扫了过去:“你想违抗军令吗?”

  战场抗命可是要杀头的,军官吓得低头躬身:“末将不敢!”

  “那你们还等什么?”

  “喏!”

  看到将领们一窝蜂的离开,路培毅这才轻哼了一声,重新将目光转向了大营外。

  这些人承平太久了,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兵者诡道也。

  只要能打胜仗,哪怕让他穿着女装在阵前跳舞都成。

  只是路培毅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忙着调动兵力的时候,在他的头顶数百米处,一架无人机正静静的悬浮在半空中,将大营里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看着屏幕里江南大营士卒们的调动,贾瑜喃喃道:“这个勇毅伯还真是有点东西啊,连兵不厌诈都使出来了。”

  半刻钟后,路培毅派去的亲兵灰溜溜的回来了,垂头丧气的告诉路培毅:“启禀大人,定远伯命人告诉小的,让您洗干净脖子受死吧!”

  只一句话当场差点没把路培毅给干破防,面色铁青的他呆滞了好一会才冷笑道:“原本还想着留你一条小命,现在看来倒是老夫太好心了。”

  说罢,他扭头对身后的亲兵道:“告诉董川竹,一刻钟后老夫要看到他的骑兵冲向贾瑜小儿的步兵方阵,否则就休怪老夫不客气了。”

  “喏!”

  董川竹是他手里的前锋游击,掌握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向来被他当成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现在是用他们的时候了。

  带了一辈子兵路培毅对火器自然不陌生,在他的认知里,火铳充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射程短不说,装填也极为麻烦,战场上往往只有打一发的机会。

  虽然贾瑜靠着火器大败蒙古鞑子的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但当他听到这消息后却是嗤之以鼻。

  认为是朝廷为了挽回先前失败的而故意吹捧出来的,是以当下面的将领询问要不要也组建一支火器部队时被他毫不客气的骂了回去。

  现在,他看到虎贲营居然是清一色的火铳兵时高兴得差点笑出声来。

  他当即做出了判断,只要能引诱那些拿着火铳的火枪兵将事先装填好的子药打出去,接下来就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屠杀。

  “呜呜呜……”

  面对虎贲大军的逼近,江南大营也毫不示弱,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大军也开出了大营摆开了阵势。

  最中间的是八千长枪兵和刀盾兵组成的中军,两侧各是一千骑兵。

  正当中军刚刚停下脚步时,三千骑兵突然从营地大门冲了出来。

  一片烟尘滚滚的战场上,三千名全身披甲的骑兵如疾风般从大营口奔腾而出。

  骑兵们身上的铠甲闪着冷光,刀枪如林,壮观而威武。

  尘土飞扬之中,骑兵们脸上露出兴奋而狰狞的神情,朝着火枪兵方阵所在的防线冲去。

  就在他们冲到距离方阵四百多米的时候,虎贲营所在的炮营开始发出了轰鸣声。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响,密集的铁珠子如暴雨般从炮膛中喷射而出。

  这些拇指大小的铁珠子呼啸着飞向骑兵们,撕裂了空气。

  密集的铁珠子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战场上战马嘶鸣着,在硝烟弥漫中奔驰。

  外表看起来格外强壮的战马和那些披着铁甲的骑兵倘若不幸被钢珠撕裂成碎片,许多倒地的战马和伤员即便侥幸一时没死,也会在血泊中发出悲切的惨叫。

  阳光下,无数铁珠子穿透了看似坚固的护甲,在阳光下闪耀着血淋淋的光芒,无数身体被钢珠撕裂成伤口喷涌血雨。

  数十门火炮第一轮齐射,就夺取了冲在最前面的上百名骑兵的性命。

  剩下的骑兵看到前方同伴的惨状虽然心里发寒,但作为路培毅手中最精锐的突击力量,他们的表现还是合格的。

  他们依旧强忍着强烈的不适,拼命的打马往前冲锋。

  伴随着炮营的开火,战场上一片混乱,尽管不断有骑兵中弹倒下,但他们依然拼命策马冲锋。

  远处的路培毅拿着花费重金买来的千里镜,看着下面的骑兵虽然损失惨重,但依然奋勇向前冲去,眼看着就要冲到炮营前面,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然而还没等他笑出声来,对面传来一阵密集而清脆的枪声。

  冲在最前面的数十名骑兵仿佛突然碰到了一根无形的绳子般纷纷落马倒地。

  不少骑兵的铠甲突然多出了一个小拇指般大小的洞口,鲜血顺着洞口泊泊流出。

  战场上战马嘶鸣、伤兵惨叫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断有战马发出悲鸣,受伤的骑兵犹如一口沉重的麻袋般摔倒在地面。

  “一排后退,二排上前……开火!”

  “开火!”

  方阵里,负责指挥的哨官高举着手中的指挥刀,嘶声竭力的下达着命令。

  毕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你的嗓门要是不大的话,你下达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到所有人的耳中。

  当然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部队还很贴心的给每位哨官和队官都配备了尖哨。

  但战场上情况那么混乱,枪炮声、惨叫声和周围的哨声此起彼伏,想要靠哨声准确的传达命令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军官还是喜欢靠大嗓门传达命令的原因。

  三千名骑兵犹如凶猛的巨浪般不断的朝着虎贲营的炮营和最前方的三个呈品字形的步兵方阵扑去。

  在后面的路培毅看来,这三个步兵方阵和炮营在骑兵的不断冲击下早已摇摇欲坠,仿佛只要再加把劲就能将他们吞没。

  但直到路培毅将眼睛都看酸了,那三个步兵方阵依然牢牢的伫立在那里。

  反观发起冲锋的三千骑兵的人数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减少。

  很快,原本密集的队形很快就变得稀稀拉拉起来。

  终于,两名骑兵架着浑身是血的董游击回来了,只见他噗通一声跪倒在路培毅跟前,哭泣道。

  “老爵爷……鸣金收兵吧,在这样打下去,咱们的神威营就要拼光了!”

  路培毅脸上的肌肉不断的抖动着,不甘、惊悚乃至不可置信的神情不断在脸上浮现,最后化为一道长长的叹息。

  他无力的摆了摆手,几乎是咬着牙道:“让他们撤下来吧。”

  “噹噹噹噹……”

  伴随着后面响起的鸣金声,原本还在靠着最后一股气冲锋的骑兵们犹如泄了气的皮球般,忙不迭的调转马头朝着来路退了回去。

  而当浑身是血的董游击看到聚集在自己面前不足三百来人的骑兵时,忍不住放声大哭。

  路培毅的心也在滴血,这三千骑兵是他这些年花费了重金和无数的精力打造出来的一支拳头部队,没想到今天一仗就被打残了。

  “贾……瑜……”

  看着前方依旧伫立在原地的虎贲营的三个方阵和炮营阵地,路培毅几乎把满嘴的牙齿都要咬碎了。

  在这个骑兵为王的年代,想要重建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所需要话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说,之前路培毅来扬州的目标就是打败虎贲营,抢走那五千六百万两银子。

  那么现在他心中最迫切的想法就是一定将对面那个混蛋碎尸万段。

  此时此刻,愤怒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下达了他今天第二个错误的命令。

  “来人啊……传本官将领,全军突击……”

  “呜呜呜……”

  在漫天的号角声中,七千名由长枪兵和刀盾兵组成的中军朝着虎贲营的本阵压了过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太上皇有旨

  在一条可以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行驶的官道上,数十匹马匹正急促的催马前行。

  为首的是两名身穿宝蓝色太监服饰的太监,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明显可以看出是两拨人。

  一拨是身穿金黄色铠甲的骑兵,而另一波人也是骑兵,但穿的却是飞鱼服。

  倘若有对神京高层比较熟悉的人一看肯定会发出惊叹。

  因为这两拨人分别是金甲卫和锦衣卫。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两名为首的太监分别是龙首宫的总管夏守忠和大明宫的总管戴权。

  这就有意思了,作为分别代表了太上皇的夏守忠和代表了当今天子的戴权居然出现在同一拨队伍里。

  或许是赶路的时间太长,两人的衣服全都布满了尘土,脸上也是脏兮兮的。

  趁着赶路的空档,戴权从腰间掏出一个水囊喝了一大口水,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夏守忠,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这老货的精神头可真好,他们一路结伴从神京出发已经七八天了,又是乘船又是骑马的。

  这般强度的赶路,即便是一般的年轻人都有些受不了,可这老货明明已过花甲之年,居然还能坚持下来,还真是挺厉害啊。

  戴权这么一看,夏守忠立刻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他几乎是同一时间扭头看了他一眼,咧嘴一笑,满是尘土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牙。

  “戴总管,你这般看咱家,莫非咱家脸上有什么脏东西么?”

  “这老货好厉害。”

  戴权心中暗自吃惊,脸上却嘻嘻一笑:“夏总管莫要大惊小怪,咱家只是有些敬佩您,您老人家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和咱家出来吃这份苦,咱家真是替您心疼啊。”

  夏守忠淡淡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太上皇既然有命,咱家便是拼了命也得完成。

  戴总管您不也为了四爷的事和咱家拼了命的往扬州赶么?”

  “这老货居然连一句陛下都不肯叫?”

  戴权心中大怒,脸上闪过一丝阴森之色,但嘴里却发出了嘎嘎的笑声。

  “彼此彼此,咱俩都是各为其主嘛。”

  两人都是在宫里呆了大半辈子的人,什么笑里藏刀、表里不一这些手段他们见得多了去了,即便是心里发怒,但在表面上却一点也没露出来。

  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扬州,及时阻止那场大战。

  无论是江南大营还是虎贲营都是昌平帝和太上皇的心头肉,任何一方遭到重大损失都会让他们感到肉疼。

  尤其是昌平帝,手中的底牌原本就不如自家老子多。

  经过潼关一役,无论是贾瑜还是虎贲营都成了大夏朝公认的名将和精锐之师,要是真的跟江南大营干起来导致损失过重,他非得心疼死不可。

  太上皇自然也是同样的心理,江南大营可是他控制江南最重要的依仗,一旦江南大营打没了,他对江南的掌控力将会直线下降。

  有鉴于此,自从那天晚上,他和昌平帝俩人商议过后,俩人都同意赶紧派人下扬州,制止这场大战的发生。

  这或许就是天悬双日的悲哀吧,明明都是大夏朝的军队,带兵的俩人也是大夏朝的臣子。

  如今想要制止双方的大战却需要两位皇帝下达圣旨约束各自的人马。

  两位各自心怀鬼胎的人虽然嘴上都斗得不亦乐乎,但赶路的速度却丝毫没有慢下来。

  “戴总管,看到前方的那座亭子了吗,这里便是扬州西郊的送别亭。

首节 上一节 174/2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