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613节

  同时,分舰队还有可能包围法军航母使其无法逃脱,这使敌方航母不敢靠得太近。

  “希望他们不会注意到我们。”伊森心惊胆颤。

  否则,时速只有20节的战列舰队马上就会成为那些轰炸机的目标。

  但温特将军不这么想,他朝空中望了望,头顶正有两架水上飞机盘旋,舰队开到哪它们跟到哪。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炸弹用完了,伊森。”

  伊森上校往天空一望,回过头时高喊着下令:“加快速度,全速前进!”

  伊森上校演都不演了。

  “加拿大”号最高航速22.75节,跟随它的两艘战列舰航速只有18节。

  它下令全速前进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抛下自己的友军独自逃跑。

  很明显,这对高贵的皇家海军而言是耻辱、是污点。

  而伊森上校之所以能成为一舰之长,凭的是他的勇气和实力,还有他在部下面前喊的口号:“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然而。

  以前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战死沙场的大概率是敌人。

  现在。

  他们连敌人的面都见不到,能看到的只有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

  而且结局已注定,要么被炸死要么沉入海底。

  在这时候谈勇气还有什么意义?

第1011章 俘获舰队

  伊森舰长忘了一点,越是速度快、越是落单的军舰就越显眼,也越容易遭到攻击。

  因为对敌方航母而言,速度快就有可能逃脱、有可能规避,甚至有可能构成威胁。

  而落单,意味着轰炸机对它发起进攻时,不会有其它舰只的防空火力为它提供掩护。

  “加拿大”号战列舰超出了队伍十几公里,飞在空中的法军轰炸机一眼就发现了它,接着就有十几架追上来对其展开攻击。

  伊森舰长试着以“声望”号的方式用蛇形机动躲避轰炸。

  然而,“加拿大”号是名副其实的战列舰,其速度只有22.75节,与“声望”号的31.5节相去甚远,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也躲不开轰炸。

  (注:这是战列舰被航母淘汰的另一个原因。战列舰的优点会被轰炸机、攻击机完全忽略:大口径火炮对空中目标无效,厚重的侧装甲毫无意义,轰炸机和鱼雷攻击的顶部甲板和水线下装甲。其缺点却会被无限放大:速度慢、体积大,成为轰炸机绝佳的靶子,反而是速度快体积小的驱逐舰生命力更强)

  “轰轰!”

  ……

  一声声爆炸在甲板上响起,每次被炸弹命中,舰体都会传来剧烈的震动,接着就是火光熊熊浓烟滚滚。

  船员惊叫着将损失情况一声声传到指挥舱:

  “右舷蒸汽管被炸破,舰桥通讯中断!”

  “后甲板中弹,引起火灾!”

  “3号副炮中弹,副炮失效!”

  ……

  温特将军只能一声苦笑,这时候他们还关心副炮是否有用?

  包括主炮在内所有东西都是累赘,如果可以,温特将军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它们全抛下海。

  这样还可以提升速度增加生存的机率。

  伊森舰长惊慌失措的对温特将军大喊:“怎么办,将军?”

  温特将军无语。

  这家伙似乎忘了他才是舰长。

  不过难怪,没几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能保持冷静。

  “将军!”通讯兵大声报告:“锅炉供气管道被炸断!”

  温特将军心下一沉,这意味着战列舰要失去速度了。

  这一刻,周围似乎安静了下来,就像是给温特将军思考的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温特将军,包括伊森舰长,眼里透着期待。

  温特将军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迟疑了一会儿,轻轻点头:“投降吧,你们已经尽力了。”

  一面白旗在“加拿大”号上缓缓升上桅杆,两架俯冲投弹的轰炸机注意到了它,在最后一刻收住速度改出。

  机翼带出的劲风掠过杆顶的白旗使其烈烈作响,似乎是在向法军战机大声求饶。

  不久,跟在“加拿大”号后方的两艘“伦敦”级战列舰以及十余艘驱逐舰全部升起白旗。

  他们被眼前这一仗吓坏了。

  这不是战争,是单方面挨打。

  “加拿大”号比他们先进得多,如果它都无法承受这种烈度的轰炸,其它军舰还能做什么?

  尤其是驱逐舰:如果战列舰都被炸得升白旗投降,驱逐舰还有什么选择?

  但他们其实想错了。

  对于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而言,难对付的恰恰是这些体积小、速度快的驱逐舰。

  这时如果驱逐舰一哄而散分成几个部分逃跑,轰炸机往往会集中对付战列舰而不会理会这些小型军舰。

  ……

  飞在空中指挥这一仗的卡特看着下方飘扬着一片白旗反而不知道怎么办。

  “该死!”他骂道:“夏尔只教会我们怎么炸毁敌人军舰,可没教我们受降!”

  扭头看了看机舱两侧,卡特又骂道:“难道我要跳海接受他们投降?”

  考虑了一会儿,他命令僚机马上返回航母报告这情况。

  其它轰炸机则继续在空中转来转去,威慑下方已降低速度的舰群。

  ……

  旗舰“诺曼底”航母,指挥官皮埃尔少将听到这消息也懵了:“敌人舰群投降?”

  那可是英国皇家海军,世界最强的海军,而且还有3艘战列舰十几艘驱逐舰。

  这阵容已足以摧毁一个国家了,现在居然在航母的轰炸下投降?

  “会不会是陷阱?”皮埃尔少将问。

  这反差太大了,他不敢相信。

  报告情况的飞行员却一脸兴奋,语带自豪回答:

  “我不认为那是陷阱,将军。您没在现场不太清楚情况。”

  “敌人舰船在我们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只有在被击沉或投降两者间选择。”

  “问题在于,飞在空中的我们无法接收这些‘俘虏’。”

  皮埃尔少将微微点头。

  如果结合战况看似乎的确如此,前后不过半个多小时航母就先后击沉了两艘先进的战列巡洋舰,现在又将其旗舰炸瘫。

  这使其它军舰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想到这他不再迟疑:“派出水上飞机,配合第5舰队前往战场接收俘虏。”

  ……

  列日要塞,旁蒂赛堡。

  夏尔没来得及赶回马耳他指挥这次可以称得上是“转折点”的海战。

  不是夏尔不想,而是英军的攻击来得太突然了。

  英国舰队经过一夜的准备赶在开战前半小时宣战,打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马耳他盖普拉特将军指挥的舰队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甚至险象环生。

  当时在马耳他港的战列舰只有两艘:“法兰西”号和“让巴尔”号。

  这是法兰西最先进的“库尔贝”级无畏舰。

  (注:一战时期法兰西只有4艘无畏舰,其余10艘都是较落后的前无畏舰)

  如果英军舰队强行撕开“绿水海军”防线,他们很可能会逼近马耳他并轰炸机场。

  不过这问题不大。

  机场表面脆弱其实很难被彻底摧毁。

  油库、弹药、零件等深埋在地下很难被炸毁。

  法军可以在被轰炸前及时起飞各型飞机转场,就能避免损失。

  就算跑道被炸断,只要组织人员填上就行。

  这是二战时德军轰炸马耳他机场发生的事。除非是地面占领,否则就是“春风吹又生”,一两天就能复活。

  就在夏尔翻看着来自前线的电报时,参谋上前报告:“中将,你可能不相信,我们俘虏了一支分舰队,包括三艘战列舰。”

  夏尔“嗯”了一声,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战列舰不会是航母的对手。

  然而,参谋又补了一句:“我们还俘虏了温特将军!”

  夏尔抬头望向参谋:“俘虏了温特?”

第1012章 说服他们投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一切都好吗,温特?”夏尔用电台与温特将军取得联系。

  此时的温特将军已被转移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他的脸被硝烟熏黑,眉毛烧焦了半边,右手缠着绷带吊在脖子上。

  那是他从“加拿大”号上撤下时负的伤,大火和蒸汽管道里喷出的白茫茫高温气体使能见度很低,费了好一会儿功夫才找到搭在船舷边的舷梯。

  “很好,夏尔。”温特将军回答,但脸上的表情却并非如此。

  “我警告过你。”夏尔说:“你们不会成功的。”

  “是的,我输了,夏尔。”温特将军表情复杂,语气带着些愤怒:

  “所以,别再说这些没用的话。”

  “我们可以干脆点,告诉我你想怎么样?”

  “我是说,你会怎么对付我们?”

  夏尔笑了笑:

首节 上一节 613/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