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16节

  它的优点是止退力强,能瞬间将冲向他们的敌人打飞,一枪在手几乎不用担心被敌人靠近。

  (注:冲锋枪是手枪弹,止退力差许多,近距离如果有敌人挺着刺刀迎面冲击,冲锋枪不一定能在刺刀扎进胸膛前将敌人击毙。)

  冲锋枪手与霰弹枪手互相配合,再辅以手榴弹和步枪,法军在战壕内大杀四方,只打得德军一片鬼哭狼嚎,他们短暂坚持了一会儿后就丢下阵地溃逃了。

  埃尔温也不得不跟着部队一同撤退,这时空中又响起了令人恐怖的火箭弹呼啸声。

  埃尔温又惊又怕。

  夏尔的部队不只是装备有更先进的火炮、坦克、架桥车,还有擅长近战和肉搏的新式枪械,而且作战十分勇敢。

  这样的军队,哪是德军能挑战的?

  就算今天能逃出生天,在往后的战斗中要怎么才能打败这支军队?

  这一刻,埃尔温甚至都有放弃的想法了。

  ……

  胜利的消息传到夏尔的指挥部,夏尔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

  他对此并不意外,德军将太多的希望寄托于火炮封锁和防坦克壕了。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当他们的寄托逐一破灭时,对士气的打击就是致命的,溃退也就是时间问题。

  提贾尼愣了一会儿后就笑了起来:“不可思议,在别人眼里无法攻克的要塞,你居然只用了两天。”

  “现在谈胜利还为时过早,将军。”夏尔回答:“这只是德军第一道防线,他们还有第二道防线以及最后的纳木尔堡垒。”

  这是德军的防御纵深,另外德军的坦克部队还没出现。

  最重要的是,德军还有可能以纳木尔城为阵地与法军打巷战。

  

  这是夏尔真正担心的,不只是因为巷战的复杂程度,更因为城内有大批比利时民众,战斗不可避免会误伤平民,法军会因此缚手缚脚。

  然而,还没等夏尔来得及思考对策,就有通讯兵接二连三报告:

  “将军,德军撤出了第二防线。”

  “将军,德军放弃了纳木尔堡垒!”

  “德国人正在全面撤退,包括纳木尔城!”

  ……

  夏尔一脸懵,撤得这么快?追都来不及追。

  提贾尼哈哈笑了起来:“少将,你只考虑到我们在纳木尔城巷战的困难,却没考虑德军巷战的困难。”

  夏尔想想觉得也对。

  那里到处都是比利时人,还有不少游击队混杂在其中,德军选择在纳木尔巷战会远比法军更艰难。

  “将军,将军!”指挥部外传来阿尔贝特一世兴奋的叫声。

  不久,就见阿尔贝特一世带着伊登准将风风火火的走进坑道,他一看见夏尔就加速上前与夏尔紧紧的拥抱一下,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太棒了,将军,你们真的在为收复纳木尔而战。”

  “我还以为这像上次一样是假消息,没想到是真的。”

  夏尔回答:“抱歉,陛下,我没有事先跟您说一声。”

  “不不。”阿尔贝特一世乐呵呵的回答:“我明白,为了保密。”

  伊登准将上前挺身敬礼:“将军,比利时第一特种军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就驻扎在蒙斯,随时可以增援。请您下令!”

  夏尔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抱歉,准将。战斗,好像结束了!”

  “什么?”阿尔贝特一世和伊登准将面面相觑,他们以为才刚开始。

第542章 民众的呼声

  德军这么快撤退跟埃尔温有关。

  他在前线看到了一切,看到了法军第一装甲师恐怖的战斗力,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架桥装甲车轻松突破防坦克壕。

  埃尔温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河湾区指挥部,不顾一身泥水和硝烟,指着地图对尼科拉斯分析:“第二道防线同样依托防坦克壕,法军依旧能迅速突破,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有坦克,虽然不多,但他们或许能发挥作用。”尼科拉斯回答。

  他的想法是用坦克去干掉法军的架桥装甲车。

  “上西里西亚”坦克或许打不过“夏尔A1”,但对付没有武装的架桥装甲车还是绰绰有余。

  “不会有用。”埃尔温摇着头:“他们的架桥装甲车有坦克掩护,另外,我们的坦克很可能看不到目标。”

  尼科拉斯一愣,接着猛然醒悟:“火箭炮?”

  埃尔温点点头:“我们不确定他们有多少火箭弹,也不确定坦克能否挡住火箭弹的轰炸,贸然出击很可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炮兵被压制的委屈就在这,连带着原计划里的“坦克防御”也没用了。

  尼科拉斯中将还有些不甘心:“但我们还有纳木尔堡垒和纳木尔城,凭着它们坚守三天不会有问题。”

  “将军。”埃尔温指着地图回答:“一旦法军突破第二道防线,他们就会绕过纳木尔堡垒和纳木尔城切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三天后,即便援军来了又能如何?”

  尼科拉斯中将愣住了。

  驻城而守,守三天或许不是问题。问题是来多少援军都会被夏尔的部队消灭,城外的战斗没人能打得过夏尔的装甲师和机械化师。

  见尼科拉斯中将还在犹豫,埃尔温补了一句:“我刚获得情报,比利时调了一支精锐部队赶到蒙斯,这支部队可能有五六万人。”

  尼科拉斯中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走就会被包围,最终的结局就是像根特的十几万德军一样被俘。

  “决定吧,将军。”埃尔温催促道:“我们不仅要撤,还要马上撤。否则,以夏尔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他们会对我军侧后实施快速穿插,到时想走都走不了了!”

  尼科拉斯中将盯着地图又考虑了一会儿,最终无奈的点头下令:“撤退!”

  ……

  这或许是装甲师和机械化师的优势之一,与其对阵的敌人会时刻担心自己的侧后被穿插。

  如果今天夏尔带领的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步兵,德军很可能会选择留下来巷战,接着两军又会陷入谁都无法获胜的泥潭中。

  夏尔其实不想这么快结束战斗,前后不过两天,这快得让夏尔都有些意外。

  然后议会那边又会发出声音了:“既然夏尔在纳木尔的战斗已经结束,那是不是可以将他及其部队调往索姆河?”

  到时夏尔怎么回答?

  ……

  纳木尔城堡是欧洲最大的城堡之一,它座落在海拔一百多米高的小山上,周围环绕着河水作为护城河。

  (上图为纳木尔城堡。)

  这种冷兵器时代建立起的城堡对近现代战争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其砖石结构的城墙无法抵御火炮的轰炸,甚至可以说是一块“死地”。

  夏尔将指挥部设在这里。

  它虽说是战争的“死地”却设施齐全,同时也很适合保密。

  夏尔在这里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干燥的新军装,再美美的用过晚餐,端着一杯红酒站在窗前看着游船在雨中的默兹河上来来往往。

  他有些不敢相信不久前还在战场与敌人厮杀。

  像往常一样,夏尔没有大张旗鼓的进入纳木尔城接受比利时人民的欢呼。

  这做法太危险了,被德军残余一枪崩掉可不值得。

  阿尔贝特一世不一样,他是首批进入纳木尔城的,跟随法军士兵一起展开接管工作。

  另一方面,比利时特种第一侦察军也被调进纳木尔城维持治安,又在城东构筑起防线以防德军反攻。

  他们做得很好,阿尔贝特一世负责稳定民心打理内政,伊登准将则负责调兵遣将组织防御。

  夏尔几乎不需要操心刚拿下的纳木尔。

  然而,越是这样夏尔越是找不到借口应付议会。

  “少将。”提贾尼从电讯室出来,笑呵呵的问夏尔:“知道人们对这一仗的反应吗?”

  

  夏尔轻轻摇头,目光依旧盯着窗外的河面。

  他对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兴趣。

  初时或许还会因此兴奋,但随着胜利越来越多,他就看淡甚至麻木了。

  夏尔不知道,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此时正在索姆河艰难的指挥作战的黑格和尼维勒,他们做梦都希望能有一场胜仗救场。

  “巴黎已闹翻天了。”提贾尼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信步走到窗前。

  战时不能喝酒,此时是战后的悠闲。

  “他们最大的呼声不是夸耀你。”提贾尼托着酒杯轻松而优雅的倚在窗户旁,脸上带着微笑:“他们确认了两点:一是尼维勒的确下达过进攻纳木尔的命令,二是你能轻松攻下纳木尔这座坚城,而尼维勒和黑格却在付出几十万人的代价后依旧没能寸进!”

  夏尔“哦”了一声,这是他感兴趣的,这就是他之前所说的“双倍打击”。

  第一点,夏尔虽然之前在议会说过,但议会为了“顾全大局”选择对外保密,因此没在民间大范围公开。

  第二点,则是夏尔不到两天就攻下了被认为不可能攻克的纳木尔,与索姆河战场的举步维艰形成巨大的反差。

  “然后呢?”夏尔问。

  “民众希望你来担任总司令。”提贾尼举起酒杯朝夏尔轻轻一扬:“他们认为如果由你来带领法军作战,战争必定会更早结束,也会少死很多人。”

  顿了下提贾尼又补了一句:“不只是民众,还有军队的基层官兵。”

  基层官兵喜欢夏尔这样的指挥官,因为可以“少死很多人”。

  接着提贾尼又问,眼里充满期盼:“你为什么不顺水推舟接受这个提议?我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夏尔轻轻一笑,回答:“做总司令对我没有好处。”

  那只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出头鸟,成为议会的靶子。

  而这些又不是民众和基层官兵能决定的!

第543章 舆论引导

  舆论远比提贾尼平静的述说要激烈得多。

  巴黎公民已处于一片狂欢中,虽然此时已进入物资紧缺的时代,但公民们依旧不惜掏空家底到街头买一杯烈酒互相庆贺。

  英国军队在索姆河牺牲了数十万人没有寸进,而夏尔的军队却在纳木尔轻松拿下无法攻克的要塞。

  法兰西又一次把英国比了下去!

  “我认为英国人应该由夏尔指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作战。”

  “是的,时代已变了,现在应该是坦克的时代,而英国人却固执的使用骑兵,简直就是愚蠢。”

  “不只是愚蠢,他们这是在浪费士兵的生命,这是谋杀,半个月伤亡数十万人,他们就要把自己打光了!”

首节 上一节 316/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