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11节

  ……

  尼科拉斯中将将指挥部设在“河湾区”的森林里,标准的半埋式掩体,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透过观察窗看到布署在“河湾区”的炮兵以及河对面的公路情况。

  这里是最安全的,敌人几乎不可能突破那条天然的“护城河”。

  “我们不能再让他们把部队调走了!”埃尔温苦恼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少的代表兵力的旗子。

  自索姆河战役开打以来,纳木尔的兵力几乎被调走了一半,只剩下一个步兵师另一个步兵团,还有两个坦克团和三个炮兵团。

  “放轻松,中校!”尼科拉斯中将目光跃过观察窗,远眺晨雾中缓缓流淌的默兹河,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家乡,离家不远就有一条这样的河流。不知道这里的河水是否会流向那。

  “这对我们很危险,将军。”埃尔温抱怨道:“尤其是我们只有三个炮兵团,我们需要用这些火炮封锁两条公路,还要与防线协同。另外我们的炮弹也被他们运走了许多。”

  尼科拉斯中将悠闲的转过身,回答:

  “身为一名高级军官,我们更应该考虑整体战局,中校。”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法兰西人已基本不可能进攻纳木尔,而索姆河却正在被近百万的敌军猛攻。”

  “很明显,他们比我们更需要火炮和部队。”

  埃尔温反对道:“我知道,将军。可我认为夏尔会进攻纳木尔!”

  “理由?”尼科拉斯中将挑了挑眉。

  埃尔温一愣,摇了摇头:“没有理由,将军,这是一种直觉。”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非要说理由,应该是夏尔总是出其不意。当所有人以为他们不会进攻的时候,他恰恰就会选择这里。”

  尼科拉斯中将笑了起来,他给埃尔温递上一根烟:“我可不能用这样的话去说服法金汉。”

  埃尔温沉默了,他接过烟掏出火柴为两人点上,算是接受了尼科拉斯中将的说法,只是脸上的忧虑一点都没有减少。

  

  烟抽到一半,他又将目光转向地图。

  如果夏尔要进攻纳木尔,他肯定会考虑先摧毁“河湾区”的炮兵。

  夏尔能做到吗?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做到,法军没有任何火炮的射程能超过105MM榴弹炮,另外德军做好了释放烟雾的准备,无惧法军的轰炸机。

  然而,夏尔却必须做到,否则进攻纳木尔要塞就无从谈起。

  所以,埃尔温认为自己更应该考虑炮兵被摧毁或被压制时应该怎么守住防线!

  这时,默兹河另一边忽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嗖嗖嗖”声。

  埃尔温和尼科拉斯中将像被针扎似的猛地抢到观察窗前,不约而同的举起望远镜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排排炮弹朝河湾区飞来,带着长长的尾迹。

  不是炮弹,是火箭弹,只有火箭弹才会带着如此明显的尾迹。

  “炮袭!”尼科拉斯中将大喊。

  埃尔温则抢回办公桌上抓起电话大喊:“还击,马上组织还击!”

  “轰轰轰!”

  “轰轰!”

  ……

  地动山摇,火箭弹一排排的在“河湾区”炸开,眼前瞬间就陷入一片烟雾和火光中,整块地都像是烧着了一样,树木被炸倒,泥土被掀上天,当然还有躲在工事中的火炮。

  而空中的“嗖嗖”声还在继续,爆炸依旧此起彼伏。

  “上帝,他们至少有十个炮兵团!”尼科拉斯中将惊呼,炮兵出身的他知道这轰炸力度是怎么回事。

  而他的脑袋依旧一团浆糊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如此庞大的炮兵团是怎么逃过前线士兵的眼睛的?

  而且距离如此之近,直线距离可能还不到8公里!

第534章 似乎不用侦察了

  埃尔温从始至终都在组织反击。

  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话尤其适合炮战。

  炮弹没法防,它们打在哪会造成多大伤亡都是固定的:火炮工事就在那,没法动没法藏,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掉,没人能决定它是否会被炸毁。

  这时最关键的,应该是朝敌人打出炮弹还以颜色,只有这样才能将敌人的火炮越打越少,己方需要承受的炮弹也越来越少。

  德军炮兵训练有素且准备充分。

  炮兵观察员没等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就观测出敌炮兵阵地的数据并传给指挥部。

  (注:计算敌炮兵阵地的位置至少需要两组相隔一定距离的炮兵观察员,原理很简单,就是一道初中数学题,如下图)

  (上图是测树的高度,同理也可以测得距离和方位。问题是炮兵观察员测得的往往不是特殊角,计算起来没这么简单。)

  指挥部计算好诸元,再将数据传给炮兵阵地。

  前线指挥官用急促而清晰的喊叫报出诸元:

  “102号目标(地图上预设的位置)。”

  “表尺356!(密位制垂直角度)”

  “方向左0-50。(密位制水平角度)”

  “全员10发急速射!”

  下级指挥官各自大声复诵(重复上级报的诸元),炮兵则在炮火的轰炸中紧张的根据诸元转动炮口。

  所有过程不过10分钟,这在无线电未普及大多靠电话和喊叫的时代已相当迅速。

  最后,随着前线指挥官一声大喊:“开火!”

  “开火!”

  “开火!”

  ……

  数十门幸存的火炮瞬间朝敌炮兵阵地发出怒吼。

  “轰轰轰!”

  “轰轰轰轰”

  ……

  德军炮兵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炮弹精确的打在目标阵地附近,炮兵观察员在电话中回馈,声音激动而兴奋:“命中目标!命中目标!”。

  埃尔温又觉得不够,紧接着又打了5发急速射。

  “轰轰轰!”

  这次弹着点更集中了,将目标位置炸出一团团火光和烟雾。

  然而,炮声和爆炸声过后却什么也没有。

  四周安静得可怕,只有呼呼的寒风吹着硝烟在周围缭绕翻滚,偶尔还能听到伤员的哀嚎和呼救声,那是被敌人火箭弹炸伤的炮兵。

  周围至少有十几门火炮在刚才的轰炸中受损,有些地方还燃着熊熊大火,如果不及时扑灭有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

  这些自有部下处理。

  尼科拉斯中将和埃尔温在指挥部中面面相觑,这太反常了。

  炮战一旦开打后大多是双方你来我往拼命炸,谁动作快谁就占上风,最后直到另一方撑不住逃走为止。

  可是现在,却完全不见对面还手。

  “他们逃走了?”埃尔温举着望远镜朝对面望了望,但除了烟雾和树木外什么也没看到。

  “不可能。”尼科拉斯中将摇着头:“10个炮兵团,他们没必要逃走。”

  打完就走的战术的确存在。

  但如果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比如10个炮兵团对付己方3个炮兵团,要逃的就是己方而不是敌人。

  然而,事实是对面没了声音,后续一发炮弹都没有。

  迟疑了一会儿,尼科拉斯中将下令:“派人去侦察一下。”

  那里虽然是法军防线的后方,但侦察兵可以抵近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是,将军。”参谋应了声,转身下去传令。

  不久,前线传回了情报:“将军,目标区域除了弹坑外什么也没有。”

  这代表没有战果。

  

  “这不可能!”尼科拉斯中将朝参谋投去质疑的目光,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愤怒。

  10个炮兵团,这么庞大的兵力和炮火,就算没有被炮火覆盖炸掉几门炮,至少也该有些痕迹。

  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在10分钟内就撤出目标区域。

  (注:一个炮兵营12门火炮需要500人的编制,10个炮兵团至少有15000人,不可能随打随撤)

  参谋无奈的回答:“我们已一再确认过,目标区域的确什么都没有。”

  尼科拉斯中将还是不敢相信:“不,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错了,侦察兵找错了位置,或者炮兵观察员计算错误……”

  “将军。”埃尔温打断了尼科拉斯中将的话:“如果他们都没错呢?”

  “什么意思?”尼科拉斯中将疑惑的望向埃尔温。

  埃尔温脸色苍白,缓声回答:“您是否注意到,打向我们的是火箭弹而不是炮弹。”

  尼科拉斯中将点了点头,这很明显。

  “所以。”埃尔温回答:“没有10个炮兵团。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夏尔的新装备,它能瞬间发射大量火箭弹再短时间转移。”

  尼科拉斯中将恍然,接着又瞪大了眼睛,透着深深的恐惧。

  上帝,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全程只有挨炸的份,炮兵的反应速度跟不上他们的撤离速度,所有炮弹都将打在空处!

  埃尔温轻轻点头,表示尼科拉斯中将想的是对的。

  但他们很默契的什么也没说。

  这些话不能透露出去,没人愿意“只有挨炸的份”,这将严重影响炮兵的士气,他们可能会不顾一切的选择逃跑,进而还会影响全军导致所有人都无心恋战!

  尼科拉斯中将支开了参谋,他将埃尔温带到观察窗前,假装用望远镜看着河对面,压低声音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那只是我的猜测,将军。”埃尔温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证实这种猜测。”

  “怎么证实?”

  “我们需要派出更多的侦察兵。”埃尔温皱了皱眉头,迟疑着回答:“最好是,派出侦察机。”

首节 上一节 311/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