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莫里茨上校面色苍白的走到法金汉面前,递上一封电报:“将军,有情报说法军是真的缺油。”
“什么意思?”法金汉头也没抬,目光始终盯着蒙斯的地图。
他打红了眼,重点是蒙斯,只要把蒙斯打通了,德军就能成功突围。
“意思是我们可能上当了。”莫里茨上校回答:“这是我们在英国的间谍发来的情报,他说进入安特卫普的航道被我军潜艇封锁,只有三艘运送弹药的运输船进入安特卫普,燃油运输船没能及时进入。”
法金汉一愣,抬头愕然望向莫里茨:“这可跟我们之前分析的不一样。”
“是的。”莫里茨眼里闪着犹豫。
“那么,夏尔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法金汉说:“他是,不希望我们在蒂比兹突围?”
“可能是这样。”莫里茨上校回答,但他又补了一句:“也可能不是。”
“什么意思?”法金汉问。
“我正让人调查这名传来消息的间谍,将军。”莫里茨上校回答:“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法金汉“哦”了一声,微微点头。
间谍这工作很危险,一旦被敌人识破几乎无法幸免。
这也是他们很容易被发展成双面间谍的原因:被识破后为了活命,只能同时为敌人提供情报或传递一些不实情报。
(注:史上哈丽就属于这情况,她被法国二局发展成双面间谍,但失去利用价值后还是被枪毙)
“我觉得它有可疑之处。”莫里茨分析道:“英国人的燃油运输船在海上,这消息几乎与世隔绝,即便是英国军方也鲜有人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是怎么被我们的间谍获知的?”
法金汉点了点头同意这说法,英国可是法兰西的盟友,这一仗也符合英国的利益,怎么可能会轻易把“真相”传出来!
除非,这个“真相”是假的,是夏尔骗局的一部分。
法金汉怎么也没想到,此时的英国是真心想坑夏尔一把。
因此,法金汉再次将目光转向地图上的蒙斯,心想,如果情况是这样,就更证明从蒙斯突围是正确的。
大约过了半小时,莫里茨上校收到电报后如释重负的深喘几口气,他飞快的跑到法金汉面前,语气带着激动和自豪:“将军,确定了,该情报人员已被英国人收买。”
法金汉点了点头。
他心里一直偏向后者,英国人在情报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很难相信会将这么重大的情报泄漏给德国。
法金汉感叹一声:“如果这是夏尔的想法,那他的手段堪称恐怖,他用各种方法误导我们试图将我们拉向蒂比兹,已经是被认定的事居然还有操作空间。”
“是的。”莫里茨上校深有同感:“他是一名值得尊敬的对手,我们差点就上当了。”
……
比利时游击队正不慌不忙的收集各地的燃油。
主要是在西南区域,那片地区的德军正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德军无心也无力控制游击队。
德军在控制区各城镇都布署有少量武装部队,他们通过这些部队控制警察和政府,从而达到控制城镇的目的。
这些武装部队多则上百人少则十几人。
他们之所以能顺利控制住人口是他们几百甚至上千倍的区域,是因为有强大的德军作为后盾:
一旦人们起义推翻了这十几人的控制,马上就会引来大批德军的镇压。
但到了这时候,他们“强大的后盾”已经不存在了,德军主力正在逃跑,德军这点人手想要再像之前一样掌控就有如天方夜谭。
因此,在阿尔贝特一世的号召以及伊登上校的指挥下,燃油很顺利的从德控区送往安特卫普。
比利时人积极响应,还有些地方直接起义赶走了德国人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
所以在收拢燃油的同时,游击队也在迅速壮大。
提贾尼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隔三岔五的就问通讯兵:
“德国人是否转向了?”
“蒂比兹什么情况?”
“有没有发现敌人?”
……
“放轻松,将军。”夏尔回答:“事情没你想的那么急,就算德国人没上当选择从蒂比兹突围,只要我答应英国人就行了。”
没想到提贾尼却回答:
“你以为我是担心这个?”
“不,准将,我知道没人能打败你。”
“我关心的是战争艺术有了新定义,它通过制造假象也能获得巨大成功。”
夏尔眼睛一黑,都什么时候了,这家伙还在想着自己的“战争艺术”!
但转念一想,夏尔又觉得或许提贾尼这样的才是最好的学生。
第435章 你就不能放过德国人?
蒙斯的战斗打到第五天,德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付出上万人的伤亡后,总算占据了上风控制了大部区域。
法金汉认为这些牺牲是值得的,它在夏尔的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保证剩下的11万名士兵的撤退。
同时,法金汉也为夏尔即将到来的进攻做了充分的准备。
蒙斯的大街小巷都被德军用障碍物堵住,城市中要做到这个并不困难,只需要在建筑之间堆在石头和杂物就够了,再铺设上铁丝网,一个步兵连就能封锁一条街道让敌人无法进攻。
即便是留给德军通行的街道,法金汉也命令士兵在两侧建筑上埋了炸药。
一旦夏尔的装甲部队打到,只需要定向爆破就能利用建筑的废墟堵住街道使坦克寸步难行。
法金汉以为自己找到了对付坦克的方法,城市就是坦克的坟墓,这也是夏尔一直希望将德军主力拉向开阔的空旷地带的原因。
对此,法金汉给予莫里茨上校充分的肯定:“你做得很好,上校,如果有谁能打败夏尔,那一定是你。”
“谢谢,将军。”莫里茨上校回答,尽显疲态的脸上带着些激动:“但我们不能小瞧夏尔,他始终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对手,而且胜负未分。”
“是的。”法金汉表示赞同,他往椅背上一靠,目光瞄着地图上的蒙斯,语气轻松:“但现在,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了。”
莫里茨上校点了点头,仗打到现在,就算夏尔也无法阻止德军突围了。
对此他深感自豪,那可是夏尔,被称作“法兰西玛尔斯”的夏尔,他与自己对阵居然处于下风。
这意味着,这一仗之后,自己的名字马上就会为世人熟知,就像夏尔这个名字风靡全球一样。
(上图为罗马神话中国土、战争、农业和春天之神玛尔斯,罗马十二主神之一,维纳斯的情人,是罗马军团崇拜的神明中最重要的一位)
就在莫里茨上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电讯室忽然跑出一名通讯兵,他紧张的报告道:“将军,上校,夏尔的装甲部队出现了,在普维尔村。”
“普维尔村?”莫里茨上校和法金汉不约而同的俯下身在地图上寻找它的位置。
当游动的手指最终停在普维尔村的位置时,两人瞬间脸色大变,抬起头望向对方,彼此在眼神中看到了震惊。
“它,它在蒙斯之外。”莫里茨眼里闪着恐惧。
“夏尔打出了一条新的包围圈。”法金汉眼神呆滞:“他又一次包围了我们!”
……
不只是法金汉和莫里茨没想到,一直跟着夏尔的提贾尼也没想到。
随着燃油越来越充足,提贾尼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下来。
一直关注战事的他把手中的电报一丢,两眼瞪着夏尔:“交代吧,你这个骗子,你都做过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什么?”夏尔被提贾尼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搞懵了。
“很明显,你是个骗术专家。”提贾尼一本正经的说:“德国人在你的谎言中至今都未醒悟,即便英国人告诉他们真相也是如此。”
接着他手指在虚空中朝夏尔点了点,像是看透了夏尔: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在某方面骗了我们。”
“而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就像现在的德国人一样!”
夏尔两眼一翻,半真半假的回道:“好吧,我承认,我欺骗了你们的感情,所有人的!”
提贾尼哈哈大笑:“这可比骗德国人严重得多!”
夏尔将提贾尼的话回味一番,问:“你似乎确定‘海军大臣’告诉德国人真相?”
这是夏尔都不知道的事,“白衣夫人”也没打听到消息。
提贾尼得意的点了点头:“你似乎把我父亲忘了,与海军相关的事通常逃不过他的耳目。”
夏尔“哦”了一声,心下了然。
韦尔斯与海军的关系盘根错结,而“海军大臣”又很可能与法兰西海军部长联系,于是韦尔斯就能获得第一手信息。
在这方面,组建不久的“白衣夫人”就力有不逮,她毕竟是个民间组织,且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底层公民,与上层社会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隔阂。
似乎是在夏尔面前炫耀,提贾尼说了事情的经过:“虽然‘海军大臣’什么也没说,但一名双面间谍几天前离奇失踪了。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这名间谍是我们发现并通知英国人的,二局一直在注意他的动向。”
夏尔“嗯”了一声,不用想,这名双面间谍成了这次“暗战”的牺牲品。
它有两种可能:
“海军大臣”让他消失的,为的是杀人灭口。
亦或是德国人干的,因为发现他双面间谍的身份。
夏尔相信是后者,因为德国人始终在进攻蒙斯,这意味着他们没有相信“海军大臣”提供的真相。
“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夸你的?”提贾尼说。
“韦尔斯?”夏尔笑着说:“他似乎不常夸人。”
“不是不常,是几乎没夸过人。”提贾尼抱怨道:“想想吧,我就是在这压抑的气氛下长大的,这或许是我现在总与他作对的原因。”
说到这,提贾尼的眼中透着些羡慕:“但他却夸你了,他说如果你专心做生意或是有意走向政坛,没人会是你的对手,整个法兰西都将是你的囊中之物。”
夏尔很认真的点了点头:“他说得很对,将军,他是个很有眼光的人!”
提贾尼夸张的“哈”了一声,眼神转为不屑,骂道:“不要脸!”
接着提贾尼看向地图,作不服气状:“无论如何你还是成功了,我们收集到了足够的燃油。现在,你打算什么时候进攻蒙斯?”
“进攻蒙斯?”夏尔摇头:“我没说要进攻蒙斯!”
“那我们……”提贾尼目光在地图上游离:“难道你只满足于打到蒂比兹?”
接着提贾尼自问自答:“或许你是对的,蒙斯的确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那是福煦才要考虑的问题。”
“不,将军。”夏尔回答:“我们要打的是普维尔,一个不足百户人口的小村。”
提贾尼很快就在地图上找到了普维尔,他愕然抬头望向夏尔:“上帝,你就不能放过德国人?他们才刚跳出包围圈!”
第436章 我们又一次被包围了
“闪电战”在战略层面上是“攻其不备”,战术层面就是“击其惰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