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566节

  他看着卜失兔济农的首级,感慨说:“大明对虏酋册封的都督同知,应该就剩两個了,竟然全被林参赞斩了。”

  然后达云指着卜失兔济农的首级说:“当初和议时,土默特部老俺答受封为顺义王,袄儿都司部吉能被封为都督同知,仅次于顺义王。

  而卜失兔济农乃是吉能嫡长孙也,继承了都督同知这个勋位,又被立为右翼三大部之袄儿都司部济农。”

  随后达云继续说:“先前在西宁被林参赞斩首的瓦剌它卜囊,名义上是右翼三大部之永邵卜部的万户,也被封过都督同知。

  他们为什么敢作乱,或许也与他们自恃身份有关系。

  但说来也真是凑巧,代表袄儿都司、永邵卜两大部的都督同知,都被林参赞这个月斩了。”

  大帐内的文武众官员听到达云的解说,不禁对林泰来肃然起敬。

  虽然北虏碎片化,大小部落头领多达数百,各自管自己的部众。

  而济农、万户这种角色现在只是个象征性名头,并不具备实质性统治权,所能管到一样只是直属部众。

  但终归血统和身份在这摆着,在特定时候没准就有号召力了。

  林参赞连斩永邵卜部万户、袄儿都司部济农,这成就刷的实在是让人望尘莫及。

  林泰来本人只能连连苦笑,心中纵然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形之于口。

  瓦剌它卜囊、卜失兔济农这两个名义身份很高的倒霉蛋,是他林泰来想杀的吗?

  他林泰来只是个莫得感情的刷功劳机器。

  又有人闲谈说:“就差一个顺义王本部土默特部的巨酋,林参赞就能集齐北虏右翼三万户也就是三大部的三连斩了。”

  话已经送到嘴边,不装对不起观众,林泰来端着大碗酒,淡淡的说:

  “去年春天,我在草原为顺义王袭封问题斡旋时,帮忠顺夫人格杀了老俺答的嫡长孙扯力克,这算是土默特部万户领主级别的巨酋吧?”

  众人:“.”

  这波真是被结结实实的装到了,闪都闪不开!

  土默特部俺答嫡长孙、前名义领主扯力克,袄儿都司部吉能嫡长孙、前名义领主卜失兔济农,永邵卜部前名义领主瓦剌它卜囊,三万户领主三连斩?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全局,总督郑洛暂时移驻到了位置稍微居中的金城。

  但刚在金城临时行辕安置好,就收到了甘肃巡抚余之祯的急报。

  本来郑总督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又出事了,却没想到还是大捷。

  看着战报,郑总督简直怀疑人生,产生了一种仿佛与现实割裂的不真实感。

  这场甘浚山大捷和之前的西宁大捷一样,与收缩防守、整训恢复的整体形势简直就是格格不入。

  并不是郑总督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立功,但就是感觉很怪异。

  怎么说呢,这两场大捷仿佛就是没来由的凭空出现,不讲规律不讲道理,生硬而突兀。

  本来在郑总督计划里,整训两三年后,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大捷。

  西宁方向暂时无事,巅峰按察、半步巡抚石大人到金城来向郑总督汇报工作,并且索要钱粮犒赏。

  斩首八百多的大捷,如果不给犒赏,官军肯定不满意。

  在边镇地区,官军不满意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兵变。

  看到郑总督拿着战报发呆,石大人询问道:“制台何所思?”

  郑总督苦笑道:“我似乎看到,从干燥的戈壁滩上突然生长出一棵南国大榕树,你说奇怪不奇怪?”

  林泰来虽然考过武状元,当过几天武官,但从没正经在边镇历练过,除了兵变也没正经指挥过战斗。

  但偏生这个月就突然用兵如神,连续大捷,还连斩虏酋,这是什么天生神将?

  石大人只轻轻说了三个字:“韩德让”

  这三个字直接让郑总督沉默了,心里甚至产生了些许不平衡。

  这什么世道啊,自己积攒的几十年资历、经验、智慧,还不如几场枕头风?

  赶紧开始说正事吧,石大人又催问说:“关于西宁大捷之犒赏?”

  郑洛回过神来,皱眉道:“前番洮、河两次大败,损失惨重,到处都需用钱粮,现在各库太吃紧了。”

  况且郑总督根本没想到会有大捷,对犒赏银两、物资完全没有准备.

  石大人又说:“听说朝廷先前从太仆寺拨了十万马价银。”

  郑总督无可奈何的答道:“这些银子用处太多了,哪边都很紧要。

  例如宁夏镇原副总兵啺莞缸樱柿烊Ь幽恼蚬粗г饕煌蛄礁鸵!�

  石大人求了几句,还是没结果,只能说:“等林参赞送套虏出境回来后,再与制台说吧!”

第589章 懂不懂礼数?

  郑总督对石大人说这些,倒也不是故意找托词,现在确实银子比较紧张。

  先前洮、河的两场大败,不但副总兵以下将官战死了好几个,最惨重的损失其实是大几千名精兵。

  将官没了立刻就能提拔起来新的,精兵没了一时半会可整训不出来。

  为了填补空缺和防御强敌,必须要紧急从附近各镇调兵。

  不过按规矩,调兵就要给军兵发放抚赏银。

  朝廷从太仆寺拨过来的十万两马价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个开支。

  啺莞缸勇柿烊耍褪窃谡飧霰尘跋碌执锝鸪堑模故且丫率说膯拜主动请战。

  本来宁夏镇那边对啺萜亩喾且椋衔獑拜狂妄骄横,但也有人推荐啺莞缸铀怠坝薪拧薄�

  而郑总督则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急需的是能打的人。

  道德品质问题可以先放一放,所以就同意了啺莩墼仕唷�

  毕竟啺菰缭诩尉改昙洌痛颖甭餐督荡竺鳎昀炊嘤姓焦Α�

  不过啺莞盏浇鸪牵退饕煌蛄礁鸵�

  郑总督觉得有点多,顺嘴说给同样来要银子的石大人了。想的是让西宁卫先等等,他另行向朝廷申请一笔银子作为犒赏。

  而石大人就想着,反正林泰来马上回来了,还是让林泰来去办吧。

  林泰来这個参赞军务,并不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官员。

  理论上只是总督身边的赞画官员,类似于后世的参谋角色。

  因为林泰来具备的特殊才能,所以先前才会被派出去,负责劝告督促套虏离开西海。

  现在既然套虏已经离境北返,林泰来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那肯定要返回总督行辕。

  不过郑总督有点不想见到林泰来,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这个不安分的年轻参赞。

  自己这总督还在勤勤恳恳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查漏补缺、整训新兵、修补城墙、安抚百姓,而林泰来都大捷两次了

  但郑总督并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多余,或者节奏太慢。

  林泰来那两场大捷偶然性太大了,有点像是投机取巧。

  而自己所正在做的工作,才是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着眼于长远。

  从战果上,郑总督完全尊重林泰来的业绩,而且也减轻了他这总督的压力。

  但是从过程上来说,郑总督始终不认为现在进行军事冒险是可取的,也不鼓励下属将领去冒险。

  所以郑总督的心情一直就很拧巴,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林泰来。

  但该来的总归要来的,不以郑总督的意志为转移。

  几天后,林泰来带着跟随行动的达云,回到了总督行辕所在地,也就是金城。

  稍作休整后,林泰来和达云就一起去拜访郑总督,顺便复命。

  在总督行辕大堂外的穿堂里面,已经坐了一排文武官员。

  这些都是来拜访郑总督的,挨着次序进去谒见。

  郑总督作为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军政一肩挑的人物,因公因私所需要接待的人物实在太多了。

  达云见状,就很文明礼貌的主动朝着末尾的座位走去。

  主要是他这个四品的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在总督大堂外“候客室”,只能讲文明讲礼貌了。

  林泰来伸出手,一把按住了达云的肩膀,疑惑的问:“你去哪?”

  达云指着末尾的空座,“我们去那里坐啊,还能去哪?”

  林泰来叱道:“你这个边镇的土鳖,懂不懂礼数?”

  正准备讲文明讲礼貌的达云一连懵逼,林参赞你再说啥?

  林泰来说:“即便老子进首辅家,也是首辅等我!

  难道我在这里还要排队等待?别让人笑话总督不懂礼数!”

  达云:“.”

  恕他浅薄了,边镇小官真不懂几千里外京城的社交礼数。

  正在这时候,恰好前面的访客从大堂里出来。

  林泰来也不管排队不排队的,带着达云就向前走。

  但是已经排在最前面的一伙人当场就不满了。

  他们从早晨开始,在这里已经等了一个时辰,早就不耐烦了。

  偏生在轮到他们的时候,就有人直接插队,情绪一下子就暴躁了。

  这伙人有老中青三个,站了起来,抢在前面挡住了穿堂的出口。

  其中的中年大汉样貌凶恶,“蛮横”说的了句:“后面去!”

  这让林泰来非常诧异,自从在朝堂打出了名声后,近两年他就很少遭遇这种被顶撞的场面。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五品文官官袍,又看了看对方三人的武将袍服。

  有点怀疑人生,林泰来对达云问道:“我这身官袍,看起来像是假的吗?”

  达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当今一个武官就算根基深厚,也不会顶撞文官。

  因为根本没必要,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好处,但却很容易惹上麻烦,或者带来巨大风险。

  看在对方也是武官的份上,达云想着说和一下,就问道:“你们是哪家的?”

  那样貌凶恶的中年大汉答道:“我乃宁夏卫指挥使、总兵标营参将喅卸鳎 �

  达云闻言一震,下意识的就说了句:“久仰久仰。”

  在西北这块,喖腋缸拥娜肥窍斓钡钡娜宋铩�

  听说喖腋缸邮窒戮奂耸雒剑嵝杏谀恼蚣爸鼙撸鼙惨萌帧�

  如果不好理解喖以谀恼虻牡匚唬蔷拖胂笠幌铝执蠊偃嗽谒罩莸慕匚弧�

  林泰来则好奇的看着喅卸魃肀叩睦险撸幌氲讲甯龆佣寄茏布访耍饪墒峭蚶笳鞯牡谝怀《韵蟀 �

首节 上一节 566/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