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564节

  太后兼王后兼少妇兼御姐忽然温柔起来,杀伤力太大了。

  林泰来忽然觉得自己又行了,感动的解开了腰带,进行了第三次深入交流。

  风平浪静后,林泰来两眼望着帐顶,忽然问道:

  “松虏卜失兔济农竟然勾结乱贼火落赤,实在让我无法理解。

  他乃是老俺答他哥吉囊的长孙,袭封都督同知,为何还有作乱之心?”

  当年和议时,俺答被封为顺义王,俺答的两个兄弟被封为都督同知,仅次于顺义王。

  所以卜失兔济农的都督同知封号算是很贵重了,而且“济农”两字在北虏还有类似亲王的意思,不是什么人都能乱用的。

  所以才会说,在整个北虏右翼卜失兔济农的政治地位能排到前几位了。

  这样的赢家人物,怎么忽然就想作乱了?

  三娘子非常言简意赅的回答说:“他从去年开始,一直对大明心怀不满。”

  林泰来继续刨根问底的追问:“卜失兔济农为什么心怀不满?”

  三娘子纠结了片刻,吞吞吐吐的答道:“他觉得大明赏赐不公。”

  林泰来越发觉得不对劲了,“你能否说明白点?大明怎么就对他赏赐不公了?

  他这都督同知封号,在你们右翼里面也仅有两个,还不知足么?”

  三娘子像是被逼到了墙角,避无可避的说:“他那边马市额度只有五千匹,可能对此不知足吧。”

  林泰来:“.”

  瞬间秒懂,完全懂了。

  大明朝廷银子是有限的,所以边镇马市官方交易额度也是有限的,几个马市规定的数目都不一样。

  比如说,三娘子亲自把持的两个马市分别是大同得胜堡马市和宣府张家口堡马市,近两年来,每年交易额度是一万五千匹和三万匹。

  而那位亲王级别的卜失兔济农对应的马市,份额只有五千匹?只有你三娘子把持份额的九分之一?

  大明所给的交易总量就这么多,你三娘子把肉都拿走了,别人可不就只能喝汤了?

  什么赏赐不公,都踏马的是生意!

  林泰来下意识的拍了下案几,对三娘子喝道:

  “什么叫为了我啊,什么叫帮我立功啊?原来是你这娘们把卜失兔济农逼反的!”

  三娘子恼羞成怒的狡辩说:“张家口堡三万匹定额是你给我的,我为什么不要?

  终究是那卜失兔济农自己贪心不知足,看着张家口堡的份额而眼红!”

  林泰来思维发散,喃喃自语道:“我去年整顿了宣府,杀了扯力克,扶持你上位,把张家口堡马市额度定为三万匹。

  于是西边的松虏卜失兔济农觉得赏赐不公,彻底不满了。

  海虏火落赤从去年开始就极为不安份,与卜失兔济农产生不满的时间几乎同步,莫非就是受了卜失兔济农的蛊惑和煽动?”

  四舍五入,万物是普遍联系的。

  没想到自己对三娘子的偏私,也为火落赤洮河之乱贡献了一小点因果。

  哎,要是让言官知道这中间的联系,弹劾自己的奏疏起码三尺高了。

  女色误国啊!

  三娘子反过来劝道:“别胡思乱想了,就当是为了我们未来的儿子,弄死他们!

  灭掉卜失兔济农后,可以将我儿子布塔施里从大板升城迁移到那边,这样以后连大板升城也是我们未来儿子的!”

  林泰来斜着眼说:“卜失兔济农可是你挚爱的亲戚啊。”

  三娘子两只小手紧紧握住了林泰来的一只大手,“亲戚哪有儿子亲,以后宣府王巡抚那边,我多让一成利。”

  林泰来十分气恼的说:“我明明是一腔热血的赶赴边疆报效国家,又让你这娘们掺杂进私人利益了,一点都不纯粹!

  你们这些搞政治的,比起我们这些热血报国的边臣,心就是脏!”

  随后杀马吃肉,等到酒足肉饱,林泰来就回西宁卫城去了。

  巅峰按察、半步巡抚石大人心急的在城门口迎接,拉着林泰来低声问道:“情况如何?忠顺夫人对你还满意么?”

  林泰来:“.”

  老石你这问话听起来,似乎有点不正经啊。

  这次收获的信息有点多,林泰来就没在城门口细讲。

  一直到进了衙署后,林泰来才开始说起。

  “忠顺夫人那边答应率领部众离开西海了,但另外有几条消息更值得注意。”

  石大人连忙问道:“还有什么消息?”

  林泰来犹豫了一会儿说:“你要先答应,暂时你我知道消息就行,暂时不必告知总督了。

  毕竟军情瞬息万变,我们要随机应变,事事都请示总督只会贻误战机,对吧?”

  石大人:“.”

  你林泰来怎么又这样呢?你不怕总督找后帐,但他怕啊。

  林泰来拍了拍胸大肌说:“稳住!包赢!你我俩人分功就够了,没必要再多一个。

  如果不是西宁城兵马全由你指挥,离了你调不动兵,我连你都不想告诉!”

  石大人不由得感慨道:“看来你这次让忠顺夫人很满意啊。”

  林泰来无语,最烦这种猥琐油腻离不开荤段子的中年了!

第587章 西行散记(下)

  十月初,西宁的气温已经很冷了。

  在距离西宁卫城约莫数十里地的南川捏尔朵峡口,三个营数千明军整装备战。

  参赞军务林泰来弯着腰,好奇的查看着面前这门三百五十斤的大神炮。

  巅峰按察、半步巡抚石大人走了过来,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林泰来站了起来,摇摇头说:“这大炮太老了,该换新了。”

  石大人也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不然也不会在这时候临危受命,派到西宁前线来。

  闻言便道:“你是说新式大威远炮?现在还没有部署到这边。”

  新出的大威远炮不但制造工艺比铁箍式老炮更先进,在更轻便前提下威力更大,还加装了准星照门,射击更精准。

  林泰来随口画着大饼:“等我回了京师,争取掌管军器局,早日给你安排上!”

  石大人:“.”

  翰林出身的当朝红人就是这样任性吗?想管什么衙门都随心所欲?

  扯完闲篇,林泰来又纳闷的说:“作为总指挥,你不去巡视营地,却来找我闲谈作甚?”

  石大人有点紧张的说:“到底行不行?”

  先前套虏各部在林泰来的劝导下,开始离开西海,返回北方。

  然后林泰来就得到了神秘情报,海虏大头领瓦剌它卜囊率领数千精骑,以北返套虏部众为掩护,企图鱼目混珠靠近西宁卫城,进行偷袭劫掠。

  后来神秘情报越来越精确,明确告知林泰来,瓦剌它卜囊大致在这两日通过捏尔朵峡。

  所以西宁卫在参赞军务林泰来的力主之下,有针对性的做出了部署。

  石大人和林泰来率领三营五千一百兵马,出城数十里,在捏尔朵峡口正面埋伏拒敌。

  而另一员从甘肃调来的游击将军达云,则率领两千番汉骑兵,从峡谷两侧绕后包夹。

  这次主动出击稍微有点冒险,而且也没请示过总督。

  临近战事,全权负责西宁事务的石大人不由得略微紧张。

  先前大明已经连续大败了两次,不能再输了。

  他忍不住就围着林泰来,不停的问“到底行不行”。

  林泰来被问烦了,回答说:“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啊,打完才知道!”

  石大人差点就跳了起来,“你保证过的,包赢!”

  林泰来故意很不着调的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吃了败仗,我就要被罢免三部郎中,老老实实当翰林了。”

  石大人顿时被气饱了,“西宁卫大部分兵力都被拉出来了!

  若打了败仗,还想什么罢官免职,直接在这里自尽殉国吧!”

  林泰来喝道:“那你还想东想西的作甚?干就完了!”

  “可是.”石大人又说:“即便瓦剌它卜囊来犯,依据西宁卫城防守反击不行么?

  出城数十里迎击的风险终究比较大,不够谨慎。”

  林泰来解释道:“西宁卫城周围的地形不便于设伏和绕后包抄,难以给虏骑重创。

  再说死守卫城不出,看着虏骑在周边劫掠,那我们死守又有什么意义?”

  石大人在林泰来这里调节了情绪,又表面镇静的去巡视军阵了。

  河湟之地的整体地貌十分有特点,山河夹杂,导致谷地和峡谷特别多。

  捏尔朵峡就是从西海南岸到西宁卫城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瓦剌它卜囊目前行军路线的必经之处。

  这次有三营官军在峡口这里设置阵地,阻击瓦剌它卜囊的数千主力骑兵。

  每营四百骑兵,一千三百步兵,各式火炮一百门。

  如今大明官军对付虏骑,大都是以车结阵。

  大车横向,小车纵向,围成一圈,车与车之间空地还有据马枪,步兵和炮手都被掩护在车阵里面。

  尤其在峡口这样的不开阔地方,更利于车阵阻击。

  石大人巡视一圈后,又有新的担忧了,便又来骚扰林泰来说:“瓦剌它卜囊会来么?”

  林泰来答道:“瓦剌它卜囊出身好,素来心高气傲,又兼击败过我军,性情十分骄狂。

  所以他一定会过来,即便看到我军有所防备,也不会轻易撤退。”

  都知道在老俺答率领下强盛起来的北虏右翼有三万户,分别是土默特、袄儿都司(鄂尔多斯)、永邵卜三大部。

  其中永邵卜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在东边,另一部当年跟随老俺答到青海迎佛后,就留在了青海,守护着圣地仰华寺。

  而瓦剌它卜囊就是留在青海永邵卜部头领,也是当今作乱海虏的三个最大头领之一。

  所以说来说去,瓦剌它卜囊和对马市额度不满的卜失兔济农一样,都是三娘子夫家的亲戚。

  想到这里,林泰来不禁感慨道,这娘们卖起亲戚来也不手软啊。

  卖的还都是名义政治地位很高的亲戚,大诸侯级别的“皇亲国戚”。

  怎么感觉有点像武则天杀李唐宗室?

首节 上一节 564/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