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一干出身很差的“姐妹”们面前说这些,未免又像是用力过猛,刻意显摆炫耀,外加一点仗势欺人般的羞辱了。
心里最不平衡的黄五娘顿感羞愤,开口对王十五说:
“没人否认你出身好,如果你出身像我这样差,林郎也不会迎娶你过门!
如果你只是为了炫耀,那大可不必!我们这些野草确实不如你们名花尊贵,但也有野草的活法!”
“啪啪啪!”林大官人轻轻鼓了几下掌,表示对黄五娘的赞同和支持。
大概林大官人也觉得,王十五的态度和言辞有点过分了,所以作为一家之主,必须要出手纠正一下。
王十五瞪了林大官人一眼,又对黄五娘和范娘子轻笑道:“不要误会,我并不是为了跟姐妹们炫耀什么。
我想说的是,这些成功足以证明,我们王家对子弟的教育方法有独到之处。
你们两个当母亲的,不想多听听经验吗?我觉得我们有很多话题可以交流。”
黄五娘:“.”
范娘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按照这时代的观念,人生最成功的标准就是“金榜题名”。读书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没有之一。
新城王家在科举方面的彪炳战绩,不会让其他毫无关系的女人产生分毫触动。
但新城王家的教育经验,却足以让两个母亲为之沉沦。
所以不知不觉间,黄五娘和范娘子就与王十五的距离越来越近,坐在一起说起话来。
真正读过书,接受过完整文化教育的白秘书也凑了过去,在边上旁听。
林大官人看着黄五娘和范娘子叹口气,又是两个应试教育体系的盲从家长,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不香吗?
本来还想着,给这俩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看来有点难了。
林大官人正在唉声叹气的时候,忽然有人扯了扯自己的袖子。
转头看去,就看到孙怜怜孤单单的站在自己旁边,眼眶里泪花闪闪的,都快滴出来了。
这可怜的娃!林大官人摸了摸孙怜怜的脑袋,十分同情。
刚才黄、范、白、孙四个苏州本地女人还约为盟友,齐声姐妹同心。
结果转眼间,两个当母亲的听到“教育经验”,就率先背盟了,有文化的白秘书偶尔也能插几句话。
只有既无子女、又没多少文化,除了敢开车、唱小曲、姿势丰富之外没多大优点的孙怜怜尴尬了。
刚才她主动发起的共抗外敌的苏州“合纵”,轻易被文教“连横”破解了。
林大官人瞥了几眼别人,便搂着孙怜怜往外走,嘴里念叨着:
“她们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咱们回家喝酒耍子去。”
昨天实在没空码字,感谢大家还是保住了月票榜前百!这很重要,今天没时间了,明天补更新!
第385章 各人的事业
本来林大官人想着,今晚多来几种姿势,结果未能得偿所愿。
今天受到了巨大刺激的孙怜怜,毫无节制的借酒浇愁,醉到身体像是一团软泥。
“我也要事业,或者生儿子!”孙怜怜撒着酒疯叫道。
“生个屁儿子!”林大官人没好气的说,“让你脱籍你又不肯,说什么害怕被抛弃了再也回不去。”
酒劲上头的孙怜怜又叫道:“那我就要事业,我要校书公所!
凭什么当年评花榜,只给我第十一!我不服,我要拿下校书公所,给别人一点颜色!”
及到次日,从宿醉中醒过来的孙怜怜头痛欲裂,喊婢女倒水来喝。
婢女一边送水,一边兴奋的说:“外面来了几十条彪形大汉!”
孙怜怜:“???”
这是什么情况?谁敢到林大官人外室情人的家门口耀武扬威?
婢女补充说:“他们说是大官人派来的,由右护法张二爷带队,护送小姐你去接收校书公所!”
孙怜怜:“.”
只是自己昨晚喝多了一时口嗨,怎么还真给安排上了?
自己当一个只会开车、唱曲、姿势多的小女子不行吗?
此时林大官人已经再次来到府衙的内衙拜访,并试探王十五昨日的感受。
“那位白秘书,好像有点不一般。”王十五说。
这让林大官人有点意外,他本以为,王十五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黄、范这两个生了儿子的女人身上。
“有什么不一般的?”林大官人问道。
王十五目光如炬的说:“伱只让她常随身边,跟着你走南闯北,说明她肯定在你心目中不一般。”
林大官人解释说:“那是因为她真的读过书,我需要她协助处理文书,所以需要她留在身边。”
王十五反问道:“这都是借口而已,如果她相貌丑陋,你还会留她在身边当什么秘书吗?
林君你就承认了吧,没必要还遮遮掩掩的,奴家又不会把她怎样。”
女人的直觉还是很厉害的,毫无征兆的都能感受到林泰来对白秘书的特殊情结。
但心理素质过硬的林大官人面不改色,也嗤之以鼻的反问道:“你可别自作聪明了。
如果你觉得当个秘书就是不一般,那么你来专门当这个秘书,其它事情都不用管了!”
王十五喜笑颜开的说:“那好啊,如果能陪着林君,奴家也是很乐意的。”
林大官人赶紧又婉拒:“别!哪有发妻当秘书的,没有情趣,一点感觉都没有!”
此后数日里,王十五先去了林宋村,拜访和问候林父和林母。
并说等城里新居修建好后,请林父林母先搬进去居住,然后再办婚事。
“我还想侍弄田地。”林父纠结着说,“到了城里如何方便?”
作为名义上的一家之主,林父最后的尊严就是把双季稻栽培出来,虽然这也是儿子指点的方向。
对林父而言,这就是目前的全部事业。
王十五大气的说:“有沧浪亭就不需要另建后花园了,可以腾出二亩土地,以供老爹田园之乐,又不至于太过劳累。”
然后林大官人就陪着王十五游览了几天,从城里向西,沿着胥江一直游览到了太湖。
表面说是游览,其实和巡视领地也差不多。
王十五坐在船中,看着外面洪波涌起的太湖,感慨说:
“还是你们江南民风开放,如果在山东老家那边,我们这样一起出游会被戳脊梁骨。”
林大官人懒洋洋的说:“偷得浮生半日闲,偶尔为之还行。”
王十五又叹道:“走马观花看完后,更佩服林君了,创立了如此多种类的实业,居然还没有乱套。
奴家只是回想一遍,就感觉头疼,业务实在太多了,又很复杂的交叉在一起。
而且每一项都还在初创期,仍有巨大的成长前景,所以奴家很想问,林君你以后怎么控制啊?”
农业税务包揽、商业税务包揽、港口运营、工业园、房产会社、工程队、济农仓、街市商业管理、盐业、走私、航运、渔业等等,起码十几种门类的业务,内部还有大量交叉,如果换成一般人,只怕脑子想想就要烧了。
林大官人自言自语说:“任何庞大的财阀,最后都是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纽带。”
王十五靠近了林大官人,疑惑的问道:“奴家听不明白。”
“你先去开个银行吧,这事只有你能去做。”林大官人指示说。
对这种新词,王十五完全不懂,继续问道:“什么叫银行?”
林大官人尽可能通俗的解释说:“就是钱庄加当铺质库的综合体,甚至要更进化,先简单的从内部各业务的结算汇兑、债券承销做起。”
虽然王十五对新概念还是懵懵懂懂,但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也能感受到,这个什么“银行”在今后林氏集团内部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王十五笑了,林君总是能从乏味的生活中,挖掘出一些新鲜的东西。
果然和林君在一起,生活就能多姿多彩,不再是一眼看到头的无聊。
最后王十五纠结着说:“这什么银行应该由你亲自来做吧?岂能操于他人之手?”
“没时间!”林大官人答道。
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而林大官人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所以相应的越来越爱当甩手掌柜了。
王十五没想到林大官人这样回答,下意识的问:“那你干什么去?你放的下心?”
林大官人答道:“大部分业务都已经打好了基础,并且已经明确了发展路线,萧规曹随即可。
而我要开始读书温习,准备明年乡试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在府衙的内巷夹道与林泰来作别后,王十五回到内衙,看见兄长王之猷坐在堂上冥思苦想。
“你在想什么?”王十五好奇的问道,“你这个知府应该没什么值得操心的事情吧?”
王府尊答道:“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总要做些什么才是。”
王十五想也不想的说:“兄长的三把火很简单啊,第一,批准府城两县济农仓合并;
第二,以疏浚名义,拓宽从胥江到吴淞江的水道,增大航运能力;
第三,放出消息,宣扬府衙准备对城东机户征税。”
王之猷:“.”
这到底是林泰来的三把火,还是王府尊的三把火?
治理天下第一大郡的事业,真的就绕不开林泰来了吗?
“都不是,这是我的三把火。”王十五答道。
林大官人将王十五送回府衙后,最近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然后他开始仔细琢磨,自己未来事业的安排。
接下来三个月,肯定要全力筹备婚事,其中还包括了新房修建工程。
王十五都已经到苏州了,婚事就不能再拖太久了。
还有就是,一年后就要乡试了,他也必须要开始复习功课。
毕竟文科考试不像武科那样简单明了,一路莽过去就行。
再不复习,上辈子的学术记忆都要忘光了。林大官人已经很久没有记起,自己曾经是一位全国前十的八股文专家。
筹备婚礼的事情,交给族中长辈、父母、兄长就行了;新房修建工程,继续压迫高长江赶进度就可以。
只有学习或者复习,必须要自己亲自做,别人代替不了。
虽说在首辅的帮助下,大概率可以靠着偷偷舞弊通关,但是仍然要具备一定的反击能力。
因为每逢大比,就一定会有人盯着宰辅的,宰辅的子弟、故旧被检举乃是家常便饭。
比如申首辅两个儿子申用懋、申用嘉过去都被检举过,申大爷被保了下来,申二爷由于做事太蠢没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