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仓官感觉心肺都要气炸了,当了十多年官,从未像今天这样憋屈过,凭什么自己要受这种委屈!
忽然又记起,林泰来刚才说过一句“想好了再回答”。难道就因为自己刚才表态表错了吗!
林泰来环顾左右,高声道:“本官苏州卫督运指挥佥事林泰来,经朝廷许可,从今日起,开始安排扬州水次仓防务!”
然后喝道:“赵大武!命你暂为扬州水次仓备御!”
赵大武傻愣愣的忘了回应,还在懵逼中什么情况这是?
林泰来拍了赵大武一巴掌,让他醒过神来,继续吩咐道:
“你先带着愿意暂留的漕军兄弟,熟悉水次仓情况,然后等我回了苏州,再派兵来全面换防。”
赵大武在晕晕乎乎中,接受了命令。
周围的苏州卫漕军一起不停的高呼:“林指挥威武!”
林大官人在苏州卫漕军中的声望,在上次让运盐之利的基础上,今天估计直接刷满了。
林泰来暗自点点头,也不枉自己折腾这半天了。
左右护法张家兄弟这才明白,坐馆说把扬州水次仓变成基地是什么意思了。
水次仓仓兵的员额数百人,如果都是苏州派过来的,那岂不就相当于坐馆在扬州坐拥数百打手?
林大官人对随从们吩咐道:“这次不欲在扬州久待,现在办完事了,立刻出发,继续南下回苏州!”
此刻赵大武已经恢复了神智,还想挽留林长官多留一两日。不过没有成功,只能目送林长官上船走人。
这真是一个雷厉风行、狂风般的上司啊,完全不给人反应时间。
刚送走林长官,新鲜出炉的代理水次仓备御副千户赵大武就看到,扬州著名盐商汪员外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慢了!还是慢了一步!”汪员外打听了情况后,懊恼的说。
从瓜洲渡口过了大江,林大官人就回到了阔别数月的江南。
于是林大官人就不再低调,仪仗官牌什么的,统统在座船上打了出来。
三艘座船组成了一个小船队,最醒目的第一对官牌就在前导船的船头上。
一面上写着“天下第一”,另一面写着“国士无双”。
第二对官牌上,分别写着“三元武魁”和“钦点状元”。
第三对官牌上,则是“督运苏粮”和“署理佥事”。
官牌就是这样浮夸的,气势必须拿捏出来,生平的成就必须要吹出来,不然打出来怎么唬人?
渡过江后,数日后便抵达苏州,高长江到苏州和常州的交界处迎接。
上了船后,高长江主动禀报道:“枫桥那边的欢迎典礼都准备好了,绝对盛大,配得上坐馆的身份!”
林大官人淡淡的说:“典礼都是小事,但我在离开苏州之前,交给你的考验,可曾完成了?”
高长江疑惑的说:“坐馆给的考验实在太多了,这次说的又是哪个?”
林大官人提醒说:“就是城南那里,被僧人占据的那处地方。我说过,回归之前必须搞定。”
“原来说的是沧浪亭!”高长江恍然大悟,“已经拿下了!”
然后汇报说:“那些僧人果然如同坐馆所猜测的,平时经常放债。
我们找到一个受其害的苦主,他以房产抵押找僧人借债,后来还不上债,想用房产抵债。
但僧人仍然贪心不足,假装不接受房产,恶意压低房价。
这苦主走投无路,我们就好心把事情接手了,闹到衙门后运作一番,把本就属于公地的沧浪亭从僧人手里剥离了出来。”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难得称赞高长江一句:“做事有长进了!”
然后又道:“现在就以沧浪亭为基础,施工兴建林府吧,明年夏季之前完工!”
第303章 状元返乡
林大官人的船队继续沿着运河南行,快到傍晚时就抵达了浒墅关。
按照计划,当晚要在浒墅关过夜,然后明天抵达苏州城,一般都是这样行程。
浒墅关税使王之都号曙峰,向来很少到岸边迎客,但今天却站在了码头上。
座船靠岸后,林大官人迫不及待的从船舱里出来,还没有下船,就热情的对王税使招呼说:“我的好哥哥!数月不见,甚为想念!”
王之都那本来就面无表情的脸,此时就又黑了几分。当初这姓林的对自己一口一个“王公”,今天直接喊上哥哥了。
林大官人下了船后,瞅了瞅王之都的脸色,疑惑的说:“曙峰兄你是不爱笑吗?”
然后又对左右说:“你们看,世人都道做官好,其中辛苦谁知了?
像我们这种实务官员,如果不会调节自己心态,就会变得麻木和抑郁。”
王之都叹口气,伸手延请道:“入内叙话。”
进了关署的会客厅,关上门后只剩自家人,林大官人就开口道:
“曙峰兄这是怎么了?常言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后我就是你妹夫了,彼此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伱不要对我有偏见。”
王税使气呼呼的说:“兄长他们没到过江南,都不知道你的私生活有多么混乱,更不知道你有多么放浪,所以才受了蒙蔽,肯将小妹嫁与你!”
林泰来答道:“谁说他们不知道?我在京师,一样趟平教坊司西院勾栏胡同,与京师名媛玉牡丹打得火热。
这些事情没有瞒着任何人啊,你们王家人都知道的,何来受了蒙蔽之说?”
王之都:“.”
这就是身处政治家族的悲哀啊!明知道林泰来私生活完全不符合王家家风,但还要嫁女给他。
林大官人又道:“你的浒墅关税使任期是不是即将到了?”
像税使这种负责收钱的位置,朝廷为了防范税官贪腐,很少有久任的。
一般情况下,税关大使任期都是一年到两年,王之都已经到任一年半,按规矩该换人了。
王之都刚从小妹所托非人的悲伤中回过神来,答道:
“的确如此,我已经对兄长说了,想调到河南或者北直隶,外放一个同知。
这样距离山东老家比较近,可以将妻儿接到身边,也好”
“不,不!”林大官人打断了王之都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畅想:“我已经向大司徒打过招呼了,决定把你派到扬州去,协助我称霸江北。”
王之都:“.”
这就是身处政治家族的悲哀啊!连自己的前途都无法自己做主!
为什么林泰来去了一趟京师,就能从自己的小弟变身为自己的大佬!
接风宴上,王税使喝多了,扔下了客人自己先去睡了。
一夜再无话,及到次日,林大官人继续上船,今天就要抵达最终目的地苏州城了。
苏州城西十里,枫桥这个地方,不但是名胜,还是江南最大的米市之一,更是苏州城迎来送往的节点。
河道到了枫桥镇,就分成了两条水路,一条流向苏州城,一条继续向南,在枫桥附近形成一个水上三岔口。
今天这个水上三岔口所有岸边都是人山人海,倒也不是全靠“组织”,有很多人都是听了消息后自发前来看热闹的。
如果不算其他县,只说苏州城两个县,本朝出过三个状元,最近一个就是当朝首辅申时行。
但是所有文科状元在夺魁后,都是直接授官进了翰林院,一般不会返回老家。
像林大官人这样,以新科状元身份直接大摇大摆回老家的情况,真的是独一无二的稀罕。
虽然苏州人重视文教,不怎么看重武功,但毕竟林大官人是苏州城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也是本朝第一个官方认证的武状元。
林大官人穿上了御赐的铜盔和甲胄,威风凛凛的站在船头,对着两岸的人群不停挥手。
藏在人群中的非新吴联社团人士看到这情况,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以前林大官人只能在长袍里面偷偷套牛皮,现在则可以合法的穿上盔甲了,这谁还能打的动?
座船上,高长江在后面提醒道:“苏州卫的武官们在前方岸边迎接。”
林大官人朝着左前方岸边看了眼,漫不经心的随口问了句:“掌卫事指挥使李天祐来了没有?”
高长江无语,坐馆你撑死五品本官四品差官,而李天祐是整个苏州卫的正三品主官,也是上司,哪有让上司来迎接下级的道理?
先前林泰来确定任职苏州卫后,高长江就和苏州卫武官打过交道,认识了指挥使李天祐。
此时高长江向岸上眺望了一番后,便禀报道:“李指挥他还真来了。”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赞许的说:“看来他还算识相,如果今天不出现,那以后就永远别出现了。”
高长江:“.”
原本知道,坐馆这个人很跋扈,数月不见,才知道坐馆还能更跋扈。
林泰来下船时,指挥使李天祐虽然没有上前几步迎接,但站位距离岸边很近,也没让林泰来多走。
“大明第一个状元荣归故里,我等邑人不胜鼓舞!”正值壮年的李指挥使说着欢迎词。
然后又问道:“不知林状元如何安排,先去卫署上任么?”
林泰来答道:“我要先回乡里拜过父母,以及告祭祖先。”
李指挥使自然无可无不可,“林状元若想回家,我等外人也不便打扰。那我就在卫署等待林状元了,到时再给林状元接风。”
其实这次回到苏州,林大官人恨不得化出八个分身,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除了去苏州卫上任之外,还有中了秀才入学的事情,听说自己被分配到了府学,总要去府学转一转的的。
而且还要巡视各处产业,以及去府衙县衙指导工作,另外动工兴建宅邸也不能不上心。
以上还都是公事,还有从男人到女人各种人情往来需要维系。
种种事情叠加起来,林大官人一想就头大,化出八个分身都未必够用的,回村里拜父母祭祖可能已经是最清净的事情了。
在林泰来回到船上之前,又对李指挥使说:“其实还有几件事情,烦请李长官先听听。
第一件就是,朝廷命我专督本卫漕运,事务繁杂,我欲在卫署之外另开分署判事。”
林大官人说完这个想法,周围几个指挥同知、佥事的脸色都有点变化。
这什么人啊,还没进门,就要另立衙署单飞,这让其他老人怎么看?
林大官人没在意其他人,就看着指挥使李天祐。
李指挥使沉吟片刻后,开口道:“苏州卫目前正军员额六千余人,其中负责驻防的屯军四千人,负责漕运的运军两千余人。
根据朝廷指令,运军以及漕运事务归林佥事分管,这方面调度频繁,账目公文繁多,确实应该单独开衙办公。”
其他几个指挥同知、佥事齐齐惊讶,李老大你这正印指挥使面对新人,跪的也太快了啊,还有没有点掌印官的体面?
林大官人“哈哈”一笑,抱了抱拳道:“多谢李长官体谅,日后必不教李长官为难!”
李指挥使松了口气,如果林泰来只是分署办公就能满意,那可太好了。
周围这些二逼草莽同僚可能没看出来,林泰来才见面就提出“过分”的要求,其实就是一种试探!
只要他李天祐表现不如人意,那以后日子就很难过了!
因为现任的这位江南巡抚赵志皋,就是林泰来亲自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