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209节

  所以明代的扬州盐商为了虚荣,跑到时尚发源地苏州买个花魁并不算奇怪。

  更别说是拿来给即将到任的盐官送礼了,苏州花魁和特产瘦马,绝对是前者更有排面。

  申二爷一脚踢开了徐元景,训斥道:“你就是心存侥幸,只想着算小账回本,觉得把人卖了就万事大吉!

  但你就没想过,全苏州城人都知道林泰来对白状元念念不忘,但你把白状元卖给了外地人,那林泰来的面子往哪里放?

  你现在就滚,我也管不了你了!”

  随即申用嘉就迅速派人,去向林泰来通报情况。

  收到消息时,林泰来正在向名义上的业师张幼于辞别。

  然后林泰来不动声色的对张幼于问道:“老师你有没有兴趣,取代王稚登成为苏州城第一名士?”

  张幼于立刻回应说:“我本来就是苏州城第一名士,你心里难道一直以为王稚登是第一?真乃逆徒也!”

  林泰来直接无视了张幼于的废话,径自说:

  “很好,校书公所这份产业就交给老师你了,以后老师你就是校书公所总管了,我相信老师一定能胜任。”

  张幼于顿时老眼放光,搓着手说:“可以监守自盗么?”

  “你随便!”林大官人很无所谓的说,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许动孙怜怜!”

  本来就没把这个公所放在心上,随便张幼于怎么折腾。

  至于什么徐元景,还想拿回校书公所?去死吧!

  只是林大官人临行在即,已经没时间直接收拾他了。

  又过一日,林泰来带着包括张家兄弟在内的六个随从,二千两白银,乘坐一艘大座船出发了。

  路过浒墅关时,顺便登岸拜访了一下王税使。

  主要是把木渎港分关的事情交待一下,去年开关半年,经过林大官人的亲自坐镇,税银总数高达三千两。

  在王税使离任之前,木渎港分关完成五千两指标应该不成问题。

  再加上另一个蠡口港分关的增收,足以使浒墅关年度税银破三万望四万,超越杭州北新关和通州河西务,成为天下第一税关。

  对王之都而言,这就是肉眼可见的政绩。

  拜访结束后,林大官人还做了另一件好事,主动帮着王税使捎带家书到京师去。

  此后路过无锡时,林大官人也没有过多停留,仍然急急忙忙的赶路,毕竟他的时间实在紧张。

  然后从京口渡过大江,又从瓜州继续向北几十里,便抵达了扬州城。

  作为一座与运河关系密不可分的名城,大运河从扬州城南水关折向东又折向北,绕城而过。

  一般的过路旅客不会进城,就在城外河道沿岸码头休息。和苏州城近似,城外河道边上也是很繁华,不亚于城中。

  而林泰来这样来办事的人,那肯定是要进城的。

  他的座船抵达南水关外广陵水驿的时候,就打算将船停在这里码头,然后从南门进城。

  张家兄弟摩拳擦掌,有点兴奋说:“听说扬州城南门里一带,也是天下有数的风月之所。”

  林泰来斥道:“你们在苏州也不是没跟我进过秦楼楚馆,何至于没见过世面似的!”

  张文很哲学的答道:“家花总是不如野花香。”

  林泰来不为所动的说:“还有正事,分头行动,我先去学校打听一下院试情况。

  张文你在码头、商肆打听一下盐商郑家的情况。”

  祝大家七夕快乐!码字的人向你们过节的人问好!

第234章 引狼入室

  2023-08-31

  于是一行人在南水关附近找个小客店临时落脚,然后兵分三路。

  林大官人带一个随从,前往扬州府府学,而左护法张文和另两个随从则去打听盐商郑家的情况。

  而右护法张武负责在客店里看守行囊,免得出现丢失情况,毕竟这次携带了重金。

  等打听完消息回来,再根据情况,明日另找合适地方暂住。

  万历朝时,后世扬州城格局的雏形已经形成。

  西半部是旧城,东半部是近些年新扩展出的新城。

  后世的小秦淮河原本是旧城护城河,现在成了旧城新城之间的界河,当然现在也不叫小秦淮河,而是简简单单的就叫城河。

  旧城是行政区,府衙、县衙、察院等大部分衙署都在旧城,包括学校。

  而新城则是商业区,盐运司就在新城,商人大部分也都住在新城。

  林泰来想去府学打探消息,当然要过河去旧城。

  边走边问路,不到半时辰,便来到了位于旧城北边的府学。

  恰好有两个士子正从府学大门里往外走,年纪都不大,约莫二十到三十之间。

  林大官人连忙上前拦住了去路,两名士子正说着话,冷不防的被挡住了路,然后仿佛陷入了阴影笼罩里。

  抬头便看到一个雄壮的身形,仿佛遮天蔽日一样堵在身前,把阳光都隔绝了。

  两名士子顿时就吓了一大跳,难道昨天喝酒时嘲笑某粉头长得黑,被人找了打手报复?

  林大官人生怕产生误会,拱手道:“两位朋友,这边有礼了!”

  两名扬州士子这才注意到林大官人身上的儒冠和青衫,然后听到“朋友”这个读书人内部称呼,便稍稍松了口气。

  然后林大官人心急的问道:“大宗师可曾到了扬州城?”

  这个问题让对面两名士子有点诧异,如果是扬州士人,肯定知道情况,不需要在这打听。

  如果是外地士人,打听大宗师来没来扬州,又有什么用?大宗师在扬州考察士子,跟外地士子又没有关系。

  “这位朋友你打听大宗师作甚?”两人当中一个圆脸圆眼的士子疑惑的反问道。

  林泰来含含糊糊的答道:“在下与有旧,特来拜访。”

  说“有旧”也不算骗人,到底是旧怨还是旧谊,全看别人怎么理解了。

  于是那圆脸圆眼的士子立刻热情加倍,率先自我介绍说:“在下陆君弼,乃是本地人。”

  又指着旁边朋友说:“这位是宝应县朱讷夏,与我皆为生员。”

  然后对林泰来问道:“敢问朋友高姓大名?”

  林大官人考虑再三后,自报家门说:“在下苏州王禹声,目前只是个童生。”

  主要是他不确定,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已经在扬州城传开。

  毕竟自己在南京城折腾出了那么大的动静,而南京城和扬州城距离近,又因为交通线缘故,人员往来也十分多。

  所以为了避免多生事端,林大官人干脆就假托一个身份。

  陆君弼听到“童生”两字就秒懂了,这位高大朋友肯定就是提前来走后门打点关系的。

  那就又能说明,此人真与提学官大宗师有旧了,不然能有把握打点?

  熟悉世情的都知道,走后门也是要看门路和关系的。没有门路和关系,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

  “王朋友来的正好!”陆君弼的热情再次加倍,“府学已经收到了大宗师的红票,他老人家三日后按临扬州城!”

  听到这个消息,林大官人这才放下心来,能赶得上就好。

  就怕提学官房寰已经到达,并且放完考试了,那自己再有本事也无法挽回局面。

  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林大官人无意久留,又拱了拱手答谢过热情的陆生,转身就要走人。

  “慢着!”陆君弼赶紧喊道,然后又急忙上前扯住了林泰来的宽大袖子。

  林泰来瞅了瞅陆君弼的手,差点就条件反射式的打出一招袖里乾坤。

  这要是在苏州城,敢这么突然扯住自己的人,现在已经倒地不起了!

  陆君弼浑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露出了亲切笑容说:

  “在下世居扬州,对姑苏风华仰慕已久,今日与王朋友一见如故,正想做个东道,多多讨教,王朋友何必急于弃我离去?”

  林大官人略感诧异,随便找个人打听消息,怎的还碰上了一个社牛?

  要是个美貌女士社牛,林大官人还有兴趣盘桓一番,男士就算了。

  他以后又不在扬州城混,对于结交这里的士子毫无兴趣,对方又不是历史上特别有成就的名人。

  所以林大官人推脱说:“在下初到贵宝地,仆役还在南门里等待,正要赶紧寻个暂住之处,暂时无暇应酬。”

  陆君弼笑道:“这不就巧了?我家在新城东关街上,有两处院落,专门赁与外地人租住。

  目前恰好有一处空闲,正屋加厢房,住个七八人不成问题,可借与王朋友暂住。”

  林泰来:“.”

  如果不是能猜出对方心思,林泰来就真要以为对方的取向非常人了。

  对普通人而言,能考中秀才生员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但秀才也是分等级档次的,不是每个秀才生员都有进一步参加乡试的资格。

  这位陆君弼八成是一个等级比较低的生员,想通过大宗师考试,提升等级,这样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无功不受禄,这怎么好意思。”林大官人继续推脱。

  他又不差钱,关键是他也帮不了这位陆朋友啊,他又不是真的和大宗师很熟。

  但社牛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陆君弼豪爽的说:

  “王朋友这是哪里话,我这人就爱结交四方友人,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然后拼命想着挽留的由头,又开口道:

  “王朋友可曾听过前朝欧阳文忠在扬州所建的名胜平山堂?

  最近豪商郑家捐资重修平山堂,但目前只对本地读书人开放。

  我们正要找时间前往游览,王朋友可有兴趣同去?”

  平山堂是扬州城的传奇名胜,在城西北的蜀冈上,由北宋大佬欧阳修所建。

  站在平山堂,天晴时能望见数十里外的长江,以及江对面的山头,后来平山堂因为战乱而毁了。

  林泰来听到平山堂时还没什么感觉,但“郑家”两个字,立刻就生了兴趣,貌似很随意的问道:“重修平山堂的是盐商郑家?郑之彦?”

  陆君弼答道:“正是,原来王朋友也听过啊,同去否?”

  林泰来这才勉为其难的说了句:“固所愿尔。”

  陆君弼大喜,能结交上一个大宗师熟人,这次升级稳了。

  连忙道:“那现在就先去东关街,把住处安顿好了!”

  林大官人意味深长的说:“他日若有不周到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首节 上一节 209/5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