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虽然孤僻自守,似乎根本没有朋友,但也不至于一个人情都没有。
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毕锵毕天官,就是能与海瑞说得上话的人之一。
当初海瑞出任江南巡抚时,毕锵担任应天府府尹,那时海瑞对毕锵非常欣赏,就举荐了毕锵晋升为部院大臣。
有毕锵帮忙引荐,再加上顾宪成的正直名声,海瑞没道理不用。
众位同道感觉顾宪成这把稳了,名声刷到了。
然后再聚众讲几次学,宣传一下正道真儒,顾宪成这次到南京又将是一次名望大丰收。
但历史上与顾宪成同列东林三君之一的邹元标此时却忧心忡忡,开口问道:
“今日长板桥发生的事情,诸君可有所耳闻?”
这说的就是,林泰来今天从房提学嘴里逼问出了顾宪成这个幕后指使者的名字。
顾宪成叹道:“一计不成而已,但也是可惜了。谁能想到,那林生竟然是个武生!”
原本顾宪成的计划很好,让提学官房寰拿下林泰来,斩除奸邪。
然后与海瑞把关系处好,顺势取代林泰来,从海瑞手里拿到“扫黄办”权力。
顾宪成内心很想要这个权力,因为他也看出了这个权力的在宣传方面的巨大“潜力”。
只有他这种对宣传工作具有敏锐性、而且热衷于宣传工作的人,才能发现这个机会。
这个权力掌握在一个小人物手里,纯属浪费资源。
只是很可惜,谁能想到这位又跟自己辩经又爱写诗的林生,居然踏马的是个武生!
这就导致,让房提学去拿人反而成了最大败笔,从根子上就错了!
不过顾宪成虽然策划败露,但仍然觉得,完全不用慌!
他并不觉得,林泰来有什么能力报复自己这个吏部官员加清流集团骨干。
武功盖世又如何?林泰来敢碰自己一根手指头,他就敢让林泰来发配三千里,首辅也拦不住!
所以顾宪成没在意林泰来,反而又对李三才说起另一件事:
“对了,在南京国子监那边,要靠你帮忙了。”
国子监事务是归属礼部管辖的,李三才作为正五品的南京礼部郎中,对南京国子监当然有很大话语权。
国子监毕竟是名义上的最高等级学校,顾宪成想在南京国子监讲学,以扩张个人响力,这就需要李三才去协调了。
李三才毫不犹豫的答道:“包在我身上。”
就在这时,安希范慌慌张张的从楼梯跑了上来,叫道:“老师!不好了!”
顾宪成喝道:“怎么回事?”
今晚他们师生分属不同圈子聚会,他们这边是官僚,安希范那边都是年轻士子。
安希范立定后,回答说:“刚才我与几位同道宴饮聚会,被那林泰来以狎妓为理由扣住了!”
顾宪成立刻问道:“都有谁?”
安希范答道:“还有周继昌、华士标、堵维垣、刘纯仁、张纳陛等人!
大都是我们无锡的士人,或者是周边武进、宜兴等处的!”
对斗争非常敏感的顾宪成当即就反应过来了,这绝对是打着“整饬风气”的名义,蓄意打击报复!
林泰来实力不够,打击不到自己,就对同县这些士人来上手段!
人人都知道,他顾宪成是无锡县独一无二的士林领袖,所以林泰来就拿同县人来他扫面子!
安希范急忙说:“他们全被扣在对岸河房里,老师你看如何是好?”
顾宪成沉着的斥道:“不用慌!林泰来又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然后又说:“林泰来所仗恃的,不过是海中丞的威名而已!
明日我就亲自去拜见海中丞,从上层直接斩断林泰来的依仗!”
安希范这才入席拜见几位前辈,敬了一圈酒。
李三才见安希范惊魂未定,也安抚说:“如今我等在暗,林泰来在明,不会出问题的。
林泰来根本不知道顾君行迹,也不知道顾君有什么手段,在南京城他翻不了天!”
话音未落,忽然从楼下传来一阵喧嚣声,众人从窗户看下去,只见十来个军士堵住了楼门。
为首之人是个极其高大雄壮的身影,却穿着士人长衫。
这时这个长衫壮汉仰着头对着二楼窗口,扯着嗓门吼道:
“包庇嫖娼士子的无锡县士林领袖、正道真儒、学术大家顾公宪成莫非在楼上?”
声如雷霆,似乎沿着寂静的秦淮河能传出二里地。
顾宪成面无表情,看向安希范说:“是你小子把林泰来引到这里来的?”
安希范:“.”
他这时候才明白,林泰来为什么要放他走了。
诺大的南京城,林泰来本来很难迅速找到顾老师所在之处的!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昨晚太困写着写着睡着了,这章是昨天的,今晚还有。
第197章 标榜出来的无私
楼上众人听到了吼声后,没多久又听到了从楼梯上传来了沉重的响声,随即一员长衫雄壮大汉出现在楼梯口。
楼上诸君子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到林泰来,猛然间只感到林泰来单人就能将整个楼梯口堵得水泄不通,强壮如斯!
林泰来借着灯光扫视了一圈,发现席间众人除了顾宪成和安希范之外,全都不认识。
能跟顾宪成平礼宴饮的,估计都是清流势力的人吧。
大明此时政治版图里还没有东林党,但是有以“正直”为标榜的清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流势力也可以视为东林党的前身,以当今的礼部尚书沈鲤为首。
抛开史实不谈,纯从个人角度来说,林泰来对包括清流在内的大部分历史人物的态度,其实都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除非个别极致好坏的人物,林泰来本心是没有喜欢和厌恶区分的。
不会因为后世书本和网上的褒贬,而决定自己的喜恶。
在穿越者眼里,谁还能没有历史局限性?谁还能没有毛病和问题?
所以最终决定林泰来态度的,还是这些历史人物对待林泰来的态度和立场。
只有穿越者才代表先进方向,愿意向自己靠拢的人才是值得使用的工具人。
林泰来按下对清流势力的遐思,看向安希范,喝道:“我给你体面,放你离开,本意是让你回去自省!
没想到转眼之间,伱又跑到这里饮酒行乐,完全没有任何反省的意思!
关于这个新情况,我会补充进登记,呈给海中丞的!”
安希范愤怒的拍案而起,你林泰来没完了是吧!
顾宪成喝止住了门徒安希范,开口道:“我自会向海中丞解释,不用你在这里喋喋不休。”
就在这时候,忽然楼下有人叫道:“大官人!出事了,那边被扣留的士子全都逃走了!”
然后又详细禀报说:“你留了两个军士在那边看守,但是那几个被扣留士子见看守的人少,突然依仗身份动手!
而两个军士不敢还手,又挡不住人,就让所有士子都跑了!”
林泰来拍着楼梯扶手,大怒道:“都是废物!连几个人都把守不住!待我去看看!”
随后他转身就下楼梯,离开了揽月楼。
顾宪成疑惑不解,林泰来到底干什么来了?
自己还没发力,林泰来就如此干脆利落的走了,简直不像是林泰来的死缠烂打作风。
不过被扣留的士子们逃走了总是好事,省得留在林泰来手里当人质。
李三才笑道:“这林泰来真是蠢笨,竟然只留两个军士看守。
但凡是个聪明点的生员,遇到这种情况,肯定要打出去!”
有社会经验的都知道,如果不是在牢房这样特殊设施里,两个被打了也不敢还手的军士,怎么可能看得住五六个秀才?
而顾宪成还在想着林泰来的话,转头看向安希范,和蔼的安慰说:“没事了。”
安希范很有眼色的行礼道:“全靠老师庇佑!”
顾宪成又慈祥的笑道:“不过为了大局,我欲借你一用,还望你有舍身成仁之义气啊。”
安希范:“.”
突然有点后悔找老师了,可能遭遇还不如被林泰来扣押呢!
及到次日,林泰来向北去了南京都察院,向海瑞汇报第一阶段工作的重大成果。
当林泰来背着一个超大竹筐,站在前庭等着海瑞升堂的时候,忽然又有三个人进来了。
有两个人是昨晚见过的,顾宪成和他的学生安希范。
此时安希范神情萎靡,步伐踉踉跄跄,跟随在老师顾宪成后面。
而且安希范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身上衣服还出现了不少破烂漏洞,活生生像是个人犯。
看在林泰来眼里,暗暗惊讶,这顾宪成当真是个狠人!这明显是要暂时牺牲安希范,玩“负荆请罪”把戏了!
至于和顾宪成、安希范一起进来的第三个人,乃是一位身穿正二品官服的老者。
林泰来对此也很惊讶,这老者和海瑞品级一样,为何会屈尊跑到这里“拜见”?
这非常不符合大明官场礼节惯例,甚至可以说是很反常的。
正当林泰来捉摸不透的时候,海瑞升堂了。
此时前来拜访海瑞的人,一起被引进了公堂。
这也是海瑞的特色,在办公期间只在公堂会客,杜绝私相授受。
直到上了堂,海瑞和那位正二品老者平礼相见后,林泰来才知道这老者是谁。
原来此人是南京吏部尚书毕锵,当年海瑞举荐过毕锵,所以毕锵在海瑞面前愿意屈礼。
同时林泰来也猜出来了,作为为数不多与海瑞有“交情”的官员,毕锵这是被顾宪成请出来帮腔了。
海瑞是个很讲究礼法的人,到了公堂上就按照地位高低顺序说话。
所以顾宪成就能在林泰来之前开口,他推出了安希范,对海瑞说:
“我这孽徒安希范,昨夜犯了大中丞的禁令,被林生当场查获。
今日我便绑了孽徒,亲自前来向大中丞请罪!”
海瑞问林泰来:“可有此事?”
林泰来很讽刺的答道:“不止是安希范,同时被查获的还有其他数人,大都是无锡县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