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来被送到了推官厅,对刘推官叫道:“在下有冤情上诉!”
这种被判了重刑还在外面乱跑的,刘推官也是第一次见。
一般到推官厅喊冤的人犯,都是被收押入监后,跟随着案卷一起移交到府衙推官厅。
哪有林泰来这样,刚被被判了重刑,转眼间就现身在府衙上诉了。
吴县也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让重刑犯在社会上乱跑?
刘推官觉得,这么诡异的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要立刻向知府禀报。
求六月的月票啊啊啊啊,新书需要榜单曝光支持!!好戏都在后面!
第137章 时间不多了!
正四品黄堂、苏州府知府朱文科此时正在会客,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在苏州城盘桓了一个半月还没走的文坛盟主王世贞。
朱知府见王老盟主来访,下意识的问了句:“文坛大会结束了?”
王老盟主有点难以启齿的回答说:“还还没有结束,还在举行不能算结束。”
“啊,是我失言了。”朱知府还以为文坛大会结束了,老盟主特意来辞行的。
不过话说回来,能把开局轰动文坛的大会搞得如此烂尾,也是个本事。
王世贞暂时也不想继续说文坛大会,直接点出了目的:
“我今日来拜访郡守,特为文坛之敌林泰来而来。月底便是苏州府的府试,烦请朱郡守将他刷掉。”
朱知府回应道:“对此人我也有所耳闻,听说他是吴县县试的案首。
按着惯例,县试案首在府试是必过的,不会将县试案首刷掉。”
王老盟主答话说:“惯例只是人情的惯例而已,从来没有任何律例规章写明,县试案首一定要保过府试!”
朱知府又说:“这里是天下瞩目的苏州府,而吴县又是苏州府首县!
吴县案首名落府试这样的耻辱,算是个奇闻了,传出去还是有点惊世骇俗。”
王老盟主又答道:“那样的文坛之敌,就该受这种奇耻大辱。”
朱知府隐隐明白,那林泰来的县试案首是怎么来的了。
县试案首在府试落榜,对普通文人来说肯定是一个巨大耻辱啊。
王老盟主又使出了大杀器:“我这里有一封写给王锡爵王相公的信.”
说实话,“送信”这个说辞都快说吐了,但也没办法,关键时刻只有这招最好用。
朱知府点点头:“我知道了。”
刚送走王老盟主,朱知府就又看到刘推官站在公堂外候见。
“有件奇案,还请府台示下。”刘推官禀报道。
朱知府听完后,也发出了与值守大门衙役一样的疑问。
“一个被判了重刑的人犯,怎么还能自由行动,亲自跑到府衙来鸣冤?”
刘推官答道:“浒墅关的王之都委任他做分关主吏,有这样的身份,按规矩要经过王之都准许才能收监。”
行规就是这样,想收押囚禁其他衙门的人,总要经过其他衙门正堂官的点头。
虽然浒墅关级别比府衙低,但浒墅关是朝廷户部直属的机构,并不归府衙直管。
刘推官又继续说:“先前协请官兵出动的同时,我也问过王之都。
王之都回话说,他不会妨碍地方司法,让官府随便审。
但他也给了林泰来十天自由时间,十天之后,再由地方官府收监处刑!”
“王之都简直胡闹,视王法如儿戏,可以弹劾他包庇枉法了!”朱知府叱道。
刘推官赶紧提醒说:“王之都他二哥是户部的王司徒,管着钱粮征收和考核的!”
朱知府忍无可忍的吐槽说:“果然妖魔鬼怪的背后,都他娘的有各路仙佛菩萨!”
然后又对刘推官指示说:“让吴县速速将案卷报上来,根据吴县审判结果,秉公复审就是!”
刘推官得了指示,就离开知府公堂,回去办事。
而林大官人双手插袖,蹲在推官厅的前院,像是个老实巴交的良民,等候着刘推官请示归来。
他忽然听到,从府衙中路方向传来车马喧喧的杂音。
林大官人对推官厅的衙役说:“你们府衙定是来了大人物,可否去看看是谁啊。”
那衙役也挺好奇的,出去看了眼,回来告诉说:“是南京少司寇王老大人,就是被你们称为文坛盟主的那个人!”
林大官人抬起了手,但左右没有别人可拍,只能猛拍自己大腿,惊喜的叫道:“这不就巧了吗!”
推官厅衙役:“.”
恕他们无知,实在看不出你林大官人有什么值得惊喜的。
苏州城两县里,其实长洲县的县域面积远大于吴县,但为什么吴县却被称为首县?
全因为府衙就在吴县境内,甚至府衙和吴县县衙距离近到就隔着一条街。
所以刘推官派人去吴县县衙索要案卷时,所需时间是非常短的。
更别说邓知县巴不得将林泰来的案卷尽早报上去,早复审早执行。
结果在下午时候,林泰来逼奸致死案的相关案卷就送到了府衙推官厅。
午后县衙初审,下午府衙复审,我大明的审判效率从未如此之高过。
当即林泰来就被推到了推官厅外月台上,接受推官老爷的复审。
刘推官也是刑名老手了,一边看着案卷,一边引诱式的问道:
“林泰来!伱说你对吴县判决不满,所以来府衙上告,你到底有何不满之处?”
刘推官并没有上来就直接定性,而是引导着林泰来先暴露自己“底牌”。
林泰来叫道:“推府明鉴!邓县尊判的不对,他枉法啊!”
刘推官冷静的说:“如此多人指证,你对何氏言辞不轨,哪里枉法了?”
林泰来答复说:“设若按照邓县尊的逻辑,认定在下对何氏之死负责,那就应该对在下判刑。
那么案情影响恶劣,民愤极大,让木渎镇乡民大闹城中,影响了官府形象!
所以应当对在下从重处罚,判绞刑才是!
然而邓知县却只轻判了杖一百、流三千,这不是枉法又是什么?”
刘推官:“.”
他判了这么多年的案子,自诩也是精通刑名,今天居然被整不会了。
别人上告,都是为了减刑免罪!
而你林泰来上告,难道是为了从重加刑?做人能不能有点正常的逻辑?
刑名老手都懂,判案不仅仅是对照死条文,而且还是灵活的心理博弈!
如果看不懂案情各方的心理逻辑,那么随便判了就肯定要出事。
林泰来看了看天色,又催促道:“案情如此明晰,判决如此简单,推府为何迟疑不决?”
刘推官差点就把笔管捏断了,生平就没见过这么嚣张的重刑犯!
如果你不是有个分关主吏的身份,早就以“咆哮公堂”先打二十杀威棒了!
看刘推官还是没表示,林泰来情急叫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快判吧!”
你看这不又来一章,求月票啊!!!虽然初期数据低正常,但月票帮总得上啊!请支持!
第138章 八十两的名园
虽然刘推官一再告诫自己要谨慎,判案尤其是重案容不得半点草率!
但他还是犯了个冲动的错误,重重的在县衙判词上签了字,复审维持了县衙的判决!
在现场的人其实都能理解刘推官的心情,主要是堂下的林大官人实在太气人了!
一个重刑犯在下面不停叫嚣“是男人就来判我”,哪个刑名官能能忍住不判他?
刘推官在案卷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完成了职责。
然后便抬起头准备骂几句泄愤,却见林泰来转身就跑了,不给刘推官机会。
“你们为什么不拦住他!”刘推官对左右衙役怒喝道。
衙役答道:“小的们眼见案子已经审完,以为不用留他了。
再说要收监和执行刑罚,也该是县衙动手,咱们府衙不用管那么具体。”
刘推官只能把案卷扔给了书吏,吩咐道:“拿到签押房用印,然后送回吴县!”
林大官人这个身背“杖一百、流三千”刑罚的危险重刑犯,又来到了街道上。
然后林大官人一路向南狂奔,终于在天黑前冲到了位于南城的察院。
然后在门口大喊一声:“巡按老爷在上!小人横遭府县联合构陷,有千古奇冤上诉!”
在眼下苏州城里,巡抚不在,那么司法权威最大的官员就是江南巡按,而巡按的临时驻地叫察院。
这可是“代天巡狩”的钦差,职责就是观风问俗,监察地方,清理刑案,纠正冤屈。
所以喊冤来找察院,实属专业对口。
本来江南巡按邢侗早几天就打算离开苏州城,去别处巡视了。
但他路过浒墅关时,却遇到了王之都的挽留,请求他在苏州城多留几日。
近十多年来,这是王之都第一次对他“请求”,所以邢巡按非常招架不住。
反正多留几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邢巡按又从浒墅关回到了苏州城。
然后林大官人的冤情,就在今日官衙关门之前,告到了邢巡按手里。
在这个夜晚,苏州城里的官员们各有各的盘算。
邓知县想着,复审下来后,应该如何整治林泰来。
今天已经晚了,听说林泰来没出城,明天先来个关门打狗、全城抓捕?
然后打一百杖,吊在胥门示众三天?
朱知府想着,府试中把林泰来刷掉,王之都应该会接受。
毕竟王之都最需要的是吏员林泰来,不会在意林泰来的科举功名。
唯有江南巡按邢侗在大骂王之都,这个坑货果然没安好心!
难怪王之都会挽留自己,原来想要给自己送这么大一个麻烦!
在察院告完状,林泰来就需要找落脚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