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29节

  吴昌时插话说道,“对付成国公肯定是为了利益,成国公被罢官,谁最受益呢?”

  李元功不着痕迹的笑了笑,“这还用猜,京营的吴甡和李适呗。”

  听到李适的名字,魏藻德当即说道,“肯定是李适这个小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而佥都御史周喜当即反对道,“不可能是李适,被弹劾人里面有他的名字,今日我到京营去检查,李适和御史刘宣也很不对付。”

  魏藻德顿时涨红了脸,难道自己真的太恨李适而失去了理智,但是话都说出口要是再随意改变肯定给阁老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魏藻德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肯定是李适自导自演,不让其他人发现,自己躲在后面浑水摸鱼。”

  魏藻德其实猜得八九不离十,可是谁信呢,当然连他自己也不信。

  周延儒摇摇头,“所有得矛头都指向了吴甡,也只有吴甡才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已经接近真相的推论被周延儒这句话彻底拉偏了方向,毕竟李适根基太浅官职又小不被重视也是很正常的事。

  见周延儒给这件事定了性,吴昌时顿时跳出来表忠心,

  “好啊,这个吴甡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居然连带着攻击阁老,必须要给他一点颜色看一看。”

  周延儒点点头,必须要反击,不然其他人真当我周延儒是个软柿子。同时周延儒疑惑起来,这个成国公这次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怎么没有来找老夫呢?

  这会成国公朱纯臣也在家里生闷气,虽然只是一天的面壁思过,但是朱纯臣感觉很不适应,大丈夫岂可一日无权。

  朱纯臣以为周延儒见自己失势就想要和自己撇开关系,于是便继续开动自己那颗好像不太聪明的脑袋。

  还真被他想出了两条计谋。一是既然周延儒你不愿意摊这趟浑水,那我就找其他重臣比如陈演。

  二是要是皇上不原谅自己,自己就让亲信在京营里面闹事,最后逼得皇上不得不再次启用自己。

  虽然想得很简单,但是的确很简单粗暴也很实用。

  夜晚朱纯臣让幕僚带着一万两银票前去拜访内阁大学生陈演,朱纯臣知道陈演爱财,就当场加了筹码,而且还让带话办好后还有后续孝敬。

  陈演的门庭肯定没有周延儒大,朱纯臣的幕僚不一会便见到了陈演。

  当然陈演一听见是成国公的人,便知道是什么事。虽然白天答应了黄景昉,现在弹劾的奏章已在路上,但是也不妨碍陈演看看成国公的报价。

  听了朱纯臣幕僚的话,再加上一万两的巨款的诱惑之下,还有后续的孝敬之后,陈演很快就反水了。

  当然陈阁老也是一个很有节操的人,收钱办事那是真的利索,当晚便让人开始写奏章给成国公说情。

  白天答应黄景昉的事,陈演也不打算食言。毕竟陈阁老是个有节操的人,还是让人把写好的弹劾奏章给递上去,就是后面不再继续行动。

  这又完成了黄景昉的所托,还可以趁机给周延儒上点眼药,何乐而不为呢。

  李适早就让张龙赵虎监视在成国公的府外,见成国公的人没有见到周延儒,反而见了陈演。

  顿时便知道事情脱离了自己预想的轨迹,而陈演应该也反水了。

  李适也很奇怪为什么朱纯臣没有找周延儒说情,但是很快李适就发现这其中的可趁之机。

  第二日崇祯亲自召见了昨日前往京营检查的御史二人,刘宣当场列数了朱纯臣数条大罪状。

  贪污受贿,吃空饷,占军额,倒卖军械,驱使兵丁为自身效力,玩权结党,和内阁大臣勾结,更是扬言对钦差下手。。。。。。

  反正就是罄竹难书,崇祯当场发火,再次下旨申饬成国公朱纯臣。

  本来还没有什么事的,陈演却屁颠屁颠的亲自给崇祯写了一封给成国公朱纯臣的求情奏章。

  崇祯当场对上了号,和内阁大臣勾结原来是实锤啊。这可犯了崇祯的大忌,虽然崇祯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心里已经给朱纯臣下了死刑。

  朱纯臣等来的不是复出的圣旨,而是皇帝的再次申饬。朱纯臣顿时气急败坏,准备剑走偏锋。

  见陈演收了钱的确给自己办了事 ,而周延儒一党居然没有任何表示,朱纯臣顿时深恨周延儒。

  李适估摸着最近可能京营要发生暴动,就不敢前往京营喝茶。

  果然第二日城外的京营便开始闹事,刚开始就是几个人喊着要饷,接着一传十,十传百,迅速聚集了上千人。

  还好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暴动,将领们还是很好的控制了规模。

  城外的京营兵额是六万余人,而实际上是不到三万余人。鼓动暴动的将领不敢让事情发生的太大,免得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便选择在城外的京营。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并马上传到了整个朝堂。

第49章 李适挺身而出

  崇祯当即召集了重臣商议,京营暴动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事情彻底失控,将一发不可收拾。

  “城外京营的五军营部分官兵闹饷发生了暴动,据说聚集者数千。诸位爱卿,这可如何是好。”

  周延儒知道军队暴动可不是小事,要尽快处理免得尾大不掉。同时周延儒也怀疑这是成国公的手笔,怎么你成国公一罢官,京营就发生了暴动。

  “陛下军队暴动可不是小事,必须马上快刀斩乱麻,请陛下让成国公出来主持大局。”

  “成国公在京营里面任职多年,对京营官兵也很熟悉。只要他出马,应该很快就能平息暴动。”

  陈演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非成国公不能平息暴动。请陛下让成国公官复原职,迅速解决暴动。不然事情一旦失控,京师危矣。”

  此时崇祯面无表情,但是内心却在做着挣扎。

  自己刚两次下旨申饬朱纯臣,现在却不得不再次启用他,自己的颜面何在。

  何况现在崇祯都有点怀疑这是成国公朱纯臣的自导自演,要是自己按照他们预想行事,那以后他们就更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崇祯只好把目光放在最后一个内阁大学士黄景昉身上。

  “黄卿,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虽然黄景昉也不愿意成国公复出,因为那样吴甡就彻底危险了,但是黄景昉也知道军队暴动的巨大危害。

  此时黄景昉内心也在挣扎,最后只得咬牙说道,

  “陛下,非成国公不能平息暴动。”

  崇祯彻底绝望了,三个内阁大学生都认为只能重新启用成国公,自己这次真的是颜面尽失。

  崇祯无奈的摇摇头,抱着最后的希望说道,

  “诸位爱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崇祯扫视着了一众大臣,见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此时内心苦涩至极,这次不仅丢的是脸面,还有威信。

  就在崇祯彻底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之见一个人影站了出来。

  “臣兵部右侍郎李适可以解决军队暴动。”

  崇祯抬起头来一看居然是李适,顿时不由喜极而泣,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这李适真的是朕的忠臣!

  “李卿,此言当真!”

  李适淡然一笑,“愿立军令状。”

  崇祯更是大喜,激动地颤抖,“李卿真是我大明的柱石,朕的好臣子啊。”

  见李适如此被崇祯皇帝器重,礼部右侍郎魏藻德顿时被羡慕嫉妒恨迷了眼,站出来说道,

  “臣礼部右侍郎魏藻德弹劾京营协理兵务李适刚上任京营,便引起京营暴动。请陛下惩罚李适,再让成国公出来收拾残局,必然能够迅速解决此次暴动。”

  以前崇祯对魏藻德颇有好感,拿他和李适一样准备培养一番再来重用。

  自从上次朝堂上魏藻德弹劾李适三大罪状,崇祯便对他不再感冒。

  这次魏藻德再次站出来攻击李适,外加他还口口声声要求朱纯臣来收拾残局,更是犯了自己的大忌,崇祯对他瞬间充满了厌恶。

  不过崇祯还是给魏藻德一丝颜面,没有当场呵斥他,而是解释道,

  “李卿刚上任京营协理,还没有摸熟京营兵务。况且这次士兵是以闹饷而发生的暴动,更是和李卿没有多少关系。”

  周延儒完全不相信李适能解决军队的暴动,要是事情彻底闹大了,估计自己也讨不了好。

  于是周延儒只好站出来泼冷水,

  “陛下,李适刚接触军务没有几天,怎么可能解决这次暴动。还是快点让成国公来处理此事。”

  “时间拖得越长,万一整个军营哗变,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此时崇祯也是略有迟疑,但是还是向李适问道,

  “李卿确定能解决此事。”

  李适重重地点头说道,

  “陛下相信臣便是,不过臣需要白银十万两。现在事情紧急,请陛下让臣迅速平乱。”

  崇祯当场把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李侍问,“户部能否马上筹集十万两。”

  户部尚书李侍文也知道事态紧急,咬牙说道,

  “陛下,户部实在没有存银,不过还是能挤出五万两。”

  崇祯也大概知道户部的情况,见户部也算支持工作,只好说道,

  “户部马上把筹集的五万两拿给李卿,朕再从内帑拿出五万两。”

  李适见堂堂大明王朝,居然为了十万两还需要东拼西凑,不由感到心酸。

  但是崇祯皇帝还如此信任自己,李适顿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李适拿了银两,这可是三吨重的银子,由锦衣卫的力士押送和李适一起进入城内的京营。

  此时城外军营闹事已经传到了这里,几个月没有发饷,士兵们早已经怨气冲天。有些士兵都在串联,准备响应城外。

  不过大部分士兵还是不愿意当出头鸟,毕竟很多人在京师都是有家有室的,准备再看看情况。

  这时只见一个穿着绯红官袍的大官带着锦衣卫力士押着东西往营内而来,眼尖的士兵便知道此人是最近刚上任京营协理李适大人。不过士兵们可不关心这些,而是李大人身后的车队。

  士兵们满是好奇的跟着车队,都在猜测车上装的是什么。人越积越多,很多人都充满了兴奋,这肯定是要发饷银。

  李适走到了营中心,也不废话,当着士兵的面拉开车辆上的遮盖布。果然全是银两,士兵们顿时屏住呼吸,眼睛直勾勾的望着这些银两,内心充满了渴望。

  京营的士兵每月的饷银是布匹外加粮食还有部分银子,总共折合成银子价值一点五两白银的样子。

  但是经过层层克扣士兵能拿到手的估计只有八钱银子,另外七钱银子都被其他人给贪污了。

  京营现在已经拖欠了三个月,而且崇祯十四年还有两个月的饷银都还没有发。

  京营还好一点,毕竟是拱卫京师的军队。要是地方上,很多地方军卫士兵好些年都没有见过饷银,就算有也被军官给贪污了,士兵们早就开始逃亡了。

  李适站在营中的高台,此时在士兵的眼里李大人地位如此之高。

  士兵们可不管你的官位有多高,谁要是能发响银,谁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高。

第50章 初步收获军心

  京营的士兵们现在都眼巴巴的等着李大人发饷银,李适也不拖沓,

  “京营的兄弟们,我协理京营兵务李适才刚刚到京营任职。可能大家对我还不了解,但是很快大家都会对我很熟悉。”

  “我上任京营第一件事,那就是发饷,还有便是将拖欠的军饷尽快给大家发到手里。”

  一听到要发饷,士兵们顿时眼睛放光。毕竟好几年都没有发军饷了,京营又在京师,京师的消费可是很高的。

  再加上这些年的天灾人祸不断,粮食的价格不断攀升。

首节 上一节 29/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