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那群人算什么东西,也配说你没资历不够格?”
“我来造势,你来负责怒怼蜀中士子扬名。”
借诸葛恪来影响孙权的战略,借诸葛恪来打压蜀中本土那群自视甚高的士子。
以诸葛恪的聪慧,能看破诸葛乔是在激将,但诸葛恪却拒绝了不了诱惑。
利益本就是用来置换的。
仅仅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诸葛乔又令人召来糜班姬,在看到诸葛恪的那一刻,糜班姬的脸色变得有些惨白。
诸葛乔离开江东的时间早,但诸葛恪却是在江东见过糜班姬的真实容貌的。
给了诸葛恪眼神示意后,诸葛乔借故如厕,只留诸葛恪和糜班姬在凉亭。
两人具体谈论了什么,诸葛乔并不知道。
只是在见了诸葛恪后,糜班姬就借口要回江陵城看望义父糜芳。
诸葛乔也不戳破,故意装作不知情。
是夜。
诸葛亮在府邸中设宴,热情的款待了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尽欢而散。
待得宴席终了,诸葛亮与诸葛乔来到棋室。
“兄长白日里跟我提及了孙权女儿的事,你怎会如此不小心,竟然让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给你送饮食。”刚到棋室,诸葛亮就劈头盖脸的训斥。
诸葛乔摊了摊手:“阿父,那可是你的岳丈推荐的。”
诸葛亮板着脸:“伱是要让我去怪我岳丈?人也是你阿母安排到你身边的,你难道要怪你阿母识人不明?”
诸葛乔暗暗叹气。
诸葛亮都这么说了,这锅,诸葛乔得背!
总不能去真的责怪黄承彦和黄月英吧!
“糜子方这混蛋,早晚将他丢进长江口清醒清醒。若不是他认孙鲁班为义女,哪有这么多事。”诸葛乔将矛盾转移到糜芳身上。
诸葛亮严肃训道:“你自己的失误,怪什么糜子方?若你在江陵城的时候不给糜子方机会,他会想到送义女给你吗?”
“你以后得多加注意!你如今才名已显,不论是曹丕还是孙权,都会伺机对你不利。”
“要除掉一个人,不一定非得是军争,也不一定就是政斗,也可能是直接派遣门客死士。”
“曹操好梦中杀人,就是为了震慑刺客宵小,即便武勇如孙策也死于刺客之手!”
诸葛乔心头一凛,抱拳点头:“孩儿会谨记的。”
见状,诸葛亮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可否要我插手?”
诸葛亮没有直接说怎么给诸葛乔解决问题,而是直接问是否需要插手,这是对诸葛乔的信任也是尊重。
诸葛乔遂将言语相激诸葛恪以及糜班姬借口回江陵的事陈述。
“伯松,你这是连你兄长都算计啊。”诸葛亮眼神怪异。
诸葛乔笑道:“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都是跟阿父学的,阿父不也算计过伯父吗?”
诸葛亮脸色一板:“胡言乱语,我什么时候算计过你伯父。”
顿了顿,诸葛亮似乎自己都觉得这话太假,补充道:“彼时各为其主,我只是与兄长进行了善意的切磋。”
诸葛乔一乐:“如今各为其主,我也只是跟元逊兄进行了善意的切磋。”
诸葛亮右手扬起,又在半空中挥袖落下,语重心长地道:“虽然你与元逊分仕两家,但毕竟是兄弟。若能兄弟同心,联手抗曹,将是汉室的幸事。如此也能让我诸葛家避免血亲相残的祸事。”
诸葛乔笑道:“阿父放心,我此生决不会行那血亲相残的事。”
接下来的几日。
诸葛乔暗中遣人在成都造势,大肆散布“诸葛双子,得一可定四方”的传闻,更是与诸葛恪舟车同游,让蜀郡的士子都知道有诸葛恪这个江东奇才来到了成都。
自古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对于有才且自矜的蜀郡士子,谁愿意承认对方比自己优秀啊。
故而,蜀郡不少未及冠的士子,纷纷借着由头来向诸葛恪请教。
结果可想而知,这群蜀郡未及冠的士子,压根不是诸葛恪的对手。
短短几日时间,诸葛恪就名闻蜀郡,“诸葛双子,得一可定四方”的传闻也越来越广。
更有好事者评价诸葛乔和诸葛恪两兄弟:“益州有诸葛乔,何愁关中不定;江东有诸葛恪,何愁淮南不得。双子齐心,曹魏覆手可灭。”
刘备听闻后,更是在成都设宴款待蜀中未及冠的俊杰,又在宴席中盛赞诸葛恪,希望诸葛恪能在蜀郡出仕等等。
诸葛恪则是当众说“吴侯待家父恩重,我又岂能转仕汉中王麾下?如此行为,岂非不义?”
而在这期间。
诸葛瑾也再次返回了建业,向孙权陈述了刘备的应对之策。
“刘备果然想称帝!”
孙权心中颇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称帝,孙权也想称帝,奈何孙权如今称帝的威望不够。
孙权再次召集了张昭、陆逊等文武商议。
听说要让孙权支持刘备称帝,老将韩当当即就火了:“如今汉室已灭,何须再向汉室称臣,吴侯可自立为帝,岂能拥立刘备那老贼称帝?”
孙皎也怒道:“刘备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位居吴侯之上?”
武将一列,纷纷反对。
虽然大家是盟友,但这彼此间都是平等的,现在忽然要尊刘备为帝,这心中难免憋屈。
连带着诸葛瑾都受到了波及。
孙恭更是直言开怼:“诸葛瑾,我听说你将你的长子诸葛恪带去了成都,如今诸葛恪也未返回,你莫非已经投了刘备?”
诸葛瑾的脸色一变:“孙恭,你这是污蔑!我带元逊入成都,是为了替吴侯解决家事。你若有疑问,可去问吴侯!”
孙恭冷笑:“诸葛瑾,你莫要仗着吴侯的信任,就说出这等让吴侯为难的话来!你若不是投了刘备,又怎会让吴侯去拥立刘备称帝?”
诸葛瑾被怼,步骘和严畯就坐不住了。
两人都是诸葛瑾的好友,岂能让孙恭这在欺辱诸葛瑾了。
步骘起身喝道:“刘备乃吴侯的妹夫,又是如今唯一有资格称帝的汉室宗亲。”
“拥立了刘备,吴侯就是大汉的吴王,整个江东都是吴侯的封国。”
“若不拥立刘备为帝,吴侯要么自立为帝,要么去当曹丕的臣子。”
“以吴侯如今的名望和身份,若是自立为帝,必会引起江东动荡。”
“届时心向汉室的士民争相去荆州,心向曹魏的士民争相去淮南,江东就会因此而没落。”
“你不明大势,只知道好勇斗狠,可曾替吴侯想过?”
严畯也喝道:“让吴侯拥立刘备称帝,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是要让江东永远臣服刘备。”
“如今曹丕虽然代汉立魏,但天下心向汉室的士民不少,必会引起汉魏正统之争。”
“吴侯此时拥立刘备,是为了在汉魏正统之争没有尘埃落定前,先趁机取得大汉吴王的身份,让吴侯能获得更高的身份和威望。”
“趁着汉魏相争时,吴侯若能拿下淮南,威望必定大增,彼时称帝,不论是身份还是威望也足够。”
“尔等武夫,只知道拥立刘备会让尔等丢了颜面,却不知道吴侯如今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人无名而不立,吴侯此举也只是为了保全江东基业。”
“若尔等真为吴侯设想,就应该早日助吴侯拿下合肥,而不是在这里构陷子瑜私通刘备。”
论斗嘴。
韩当、孙皎、孙恭等武将,又哪里会是步骘和严畯的对手。
可斗嘴斗不过,韩当等人却是会耍浑。
眼见文武冲突加剧,孙权拍案喝斥:“诸位都是江东的俊杰,应当齐心协力,岂能相互中伤?岂不闻廉颇和蔺相如旧事?”
众文武受到呵斥,纷纷低头不语。
孙权又看向一直不出声的张昭:“老师可有良策教我?”
张昭见孙权发问,这才徐徐出声:“吴侯既有勾践之忍,岂不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虽然张昭没有明着说应该支持刘备称帝还是不支持刘备称帝,但孙权听懂了张昭的意思。
陆口盟约孙权都忍了,支持刘备称帝又算什么事儿?
更何况,孙权只是名义上支持刘备称帝,不仅孙权会受封吴王,刘备也不会插手江东任何事。
屈辱是屈辱了些,孙权得了不少的实利。
“伯言,你有何想法?”孙权又将目光看向陆逊。
陆逊沉吟片刻,道:“听闻汉中王与孙夫人至今未有子嗣,我认为汉中王应该表现诚意,多多亲近孙夫人,早日让孙夫人产下汉中王的子嗣。”
众文武看向陆逊的眼神,纷纷多了几分怪异。
若刘备和孙夫人产下子嗣,那孙权就是最大的外戚,哪怕孙权今后不称帝,也可以选择支持孙夫人的子嗣。
若刘备和孙夫人没有子嗣,那今后孙权想称帝就有理由了:我只是想让我妹妹的儿子封个王,你居然连机会都不给?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
不得不说,陆逊这招是挺阴的。
哪怕是刘备都不得不去权衡这其中的利弊,若是不同意,孙权掉头就去当大魏吴王,那对汉魏正统之争的影响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刘备夺取关中的北伐大计!
可刘备跟孙夫人有了子嗣,就等于在诸王中埋下了夺嫡的祸根。
孙权心中顿时无比的畅快。
即便当大汉吴王能获得实利,这拥立刘备称帝对孙权而言也是屈辱;可若再加上孙夫人子嗣这个条件,那屈辱的就不是孙权一个人了。
大家都屈辱,这心态就平衡了。
孙权拍案决定:“我与汉中王有姻亲之情,又是大汉的吴侯,岂能去认曹丕为君父?我决定拥立汉中王称帝,以扬我汉室之威风!”
既然利益诉求谈妥了,孙权自然也得摆出大汉忠臣的态度来。
当即。
孙权以诸葛瑾使,张温为副,备齐厚礼再次前往成都。
刘备听闻孙权使者到来,先是暗中接见,随后召集了成都的文武,盛情款待诸葛瑾和张温。
席间。
诸葛瑾表达了孙权的态度:“吴侯听闻天子被曹丕所逼,被迫禅位,深恨曹丕。”
“如今天子蒙难,国家无主,吴侯虽然有讨伐逆贼之心,奈何名望低微无讨伐逆贼之名。”
“汉中王乃汉室宗亲,又素有仁德之名,倘若能继承大统,必是国家之幸,汉室之福。”
“我奉吴侯之命来成都,恭请汉中王登基,延续炎汉正统,诛曹灭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