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85节

  刘据同样也想到了李广。

  但作为太子,刘据想的就更深了一层。

  “父皇坚持用李广和李敢父子,应该就是希望李家父子能成长起来,在军队之中制衡一下卫青舅舅和霍去病兄长。”

  “可惜,李广没有这种本事啊。”

  “等等,按照父皇的心性,他是不会允许舅舅和兄长做大的。”

  “该不会,父皇打算对他们两个下手了吧?”

  一想到这里,刘据的脑门直接就冒出了汗水。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忍不住笑出了声。

  “制衡,制衡,哈哈。”

  “这个朱翊钧,简直就是制衡入脑了。”

  长平公主坐在一旁,闻言非常及时地接话。

  “您的意思是,这四路提督的人选就是朱翊钧故意这么安排的?”

  武则天微笑着缓缓点头。

  “当然。若是朕没有猜错,麻贵、董一元、刘綎、陈璘这四个人,应该是来自于大明朝中四个不同的派系。”

  “其中,刘綎和陈璘之间的派系恐怕还是相互敌对的那种。”

  长平公主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这样一来,刘綎的行为也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正常人不可能不知道,战场上不出兵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

  刘綎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只为了意气用事?

  一个意气用事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大明南下四路大军其中一路的提督呢?

  所以事情的合理解释就是,刘綎这一派和陈璘那一派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到了绝对不能允许对方获得任何功劳的地步。

  武则天嗯了一声,淡淡道:

  “这个世界上能身居高位者,几乎没有可能是傻瓜。”

  “如果他真的做出了傻瓜一样的行为,那背后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

  武则天是谁?

  她可是从一个感业寺的尼姑,一步步逆袭成为大唐皇后,又成为武周开国女皇帝的存在。

  帝王权术这种东西,武则天绝对是登峰造极的存在。

  就刘綎这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武则天?

  狄仁杰站在一旁听着这番话,不由叹息一声。

  “想不到张居正才死了十五年,大明内部竟然就分裂到了这种地步。”

  “若是张居正还在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是这个样子呢?”

  对于张居正这个未来的宰相同僚,狄仁杰自然是比较有感情的。

  武则天呵呵一笑,道:

  “这个朱翊钧,若是能重用张居正旧部,其实也到不了这一步。”

  “嗯,说不定倭国压根都不敢进攻朝鲜。”

  “事已至此,只能说朱翊钧是活该,罪有应得。”

  武则天凤目一扫,落在了长平公主身上。

  “长平啊,你要记住。”

  “为皇帝者,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遵循理智。”

  “绝对、绝对、绝对不能意气用事!”

  长平公主凛然受教。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吐出一口气,看向刘秉忠。

  “都准备好了?”

  刘秉忠笑道:

  “陛下放心吧,水师都已经在釜山集结完毕了。”

  忽必烈笑了笑,点头道:

  “好,这一次灭掉倭国,也算是大元为华夏尽的一份力了。

  刘秉忠点头道:

  “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大元将来可是要出海的,倭国这个地方必须拿下。”

  如果从陆地争战的角度来看,倭国这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无足轻重。

  但要是从海洋出发,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倭国可是和大元的朝鲜行省隔海相望,可以非常轻易地进攻朝鲜半岛上任何一个大元港口。

  不仅如此,一旦倭国水师变得更强,还有可能直接突入渤海,登陆并进攻大都!

  在已经明确知晓将来海洋也会成为世界各国争霸重要地点的情况下,大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倭国这么一个国家存在的。

  忽必烈嗯了一声,道:

  “那就传旨釜山,让大军出发吧。”

  有了之前两次征讨倭国的失败,大元这一次的进攻还是非常慎重的。

  先是秘密派出了大量探子潜入了倭国之中,获得了不少情报。

  并且还对倭国发动了两次试探性的海上进攻,掌握了倭国的军队实力、战术等具体情报。

  眼下,万事俱备!

  忽必烈让刘秉忠草拟旨意完毕,盖上大印,让人负责去传旨。

  做完这一切之后,这位元世祖也是松了一口气。

  “大元,终于又要开始征战了。”

  在得到金幕之后,忽必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大元内部的制度改革上。

  这种改革相当艰难,甚至还引发了好几次内部的叛乱。

  但好在,凭借着忽必烈的魄力、刘秉忠等人的智慧以及金幕带来的大量帮助,大元的内部改革卓有成效。

  现在,也该到大元让这条世界线其他国家明白,什么才叫做华夏帝国的铁拳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丰臣秀吉死后,倭国内部经过了一番博弈,基本确立了新的政治格局。】

  画面中,德川家康的身影显露出来。

  【以丰臣秀赖生母淀殿为首,拉拢一批臣子,形成了“文吏派”。】

  【以丰臣秀吉正妃北政所为首,得到加藤清正等人支持的,形成了“武功派”。】

  【德川家康由于地位特殊身居五大笔头之首,获得了倭国在这段时间的执政权,成为了事实上的倭国宰相。】

  德川家康提笔写完一封信,对着面前的其他几个笔头、奉行开口道:

  “诸位都看一看吧。”

  其他几人看了一下,都点头表示同意。

  德川家康嗯了一声,道:

  “那就速速派人送往釜山吧。”

  很快,这封信就被送到了釜山,并陆续由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前线将领所传阅。

  镜头显露出了信上的一行字。

  “……当速速撤军,前往釜山浦,尽快回国。”

  【此时的德川家康等人还不知道,四路明军的南下进攻都遭受了失败。】

  【巧合的是,在明军失败撤军后,丰臣秀吉的死讯也终于被大明方面得知。】

  【此时明军因失败而不愿再战,同时各路明军领兵将领也希望尽快通过议和让倭军撤兵,好营造大捷的假象以向大明朝廷报功。】

  【倭军方面,统治者的更替让许多大名诸侯无心再战,希望回到倭国之中参与到政治博弈之中,获得更大的权力。】

  【同时倭军虽然击退了明军,但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明军持续的进逼下保有朝鲜任何一寸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和倭军的议和就成为必然。】

  大明西路军提督刘綎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画面上。

  “什么,小西行长要三十万两白银才肯退兵?”

  “这个家伙怕是穷疯了吧?”

  刘綎破口大骂,表情非常激动。

  在刘綎面前,几名心腹面面相觑,干咳一声。

  “提督大人,若是时间继续拖延下去,朝廷恐怕就要知道咱们这边战事不利的情况了。”

  “提督大人,别忘了陈璘那老小子,说不定他弹劾您的奏章都已经在路上了。”

  刘綎哑口无言,半晌之后垂头丧气地开口。

  “三十万两就三十万两吧,本官给他就是了。”

  “告诉小西行长,拿了钱之后,立刻滚……咳,离开顺天!”

  心腹对视一眼,又道:

  “提督大人,小西行长还说了,由于之前您曾经想要活捉他,他现在不太敢相信咱们的话。”

  “他要求大明方面必须派出六十个人去他那里当人质,其中至少要有六个人是参将级别的。”

  刘綎大怒道:

  “六十个人当人质,还要六个参将?他想得美!”

  但刘綎终究还是忍住了,哼了一声。

  “那就派六十个人给他,让随便找几个把总千总冒充参将也就是了。”

  “对了,他也得派人质过来啊,告诉他,得派一百个!”

  心腹哑然片刻,道:

  “小西行长说了,他会派五个人质过来。”

  “五个?”刘綎大怒道:“这个倭人,竟然这么藐视本提督和大明?”

首节 上一节 98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