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74节

  “杨镐还侵吞饷银用来分给自己的部下,那些效忠于他的人能得到两三倍的饷银,我们这些不愿意巴结他的人却肆意克扣饷银,连抚恤都不发给我们!”

  听着周升的话,丁应泰的脸色,一点点地变得凝重起来。

  “周升,你可知道你在指控什么人吗?”

  “杨镐大人,可是大明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二把手!”

  周升咬牙切齿地开口。

  “周升愿意赌命!”

  “请大人尽管找人核实,但凡我所言有一字不实,那么大人自可禀报朝廷,将我周升抄家问斩便是!”

第492章 杨镐离职,丰臣秀吉之死,刘恒婚事的博弈

  听到周升的话之后,丁应泰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丁应泰才道:

  “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举报杨镐,也不是我第一次弹劾杨镐了。”

  “所以本官会找人核实一下。”

  很快,丁应泰就分别去见了一些军中的将领,得到了各自的答案。

  “杨经理克扣没有克扣我不知道,但我问过其他几个南方来的同僚,我们的军饷确实就是比那些北方人要少很多。”

  “蔚山之战后,我听说过有杂役冒充现役以减少统计伤亡的事情。”

  “那个朝鲜国王天天和杨镐在一起喝酒饮宴,他帮杨镐说话再正常不过。”

  【周升作为被杨镐惩罚过的官员,本身也并非是什么完美无瑕之人。】

  【但杨镐也确实存在对除了浙江和南直隶之外的其他南方各省将领、军队怠慢歧视的行为。】

  【丁应泰在得到了详实的情报之后,便又一次将弹劾杨镐的奏折送到了京师。】

  大明皇宫之中,朱翊钧看着丁应泰的奏折。

  “……抚臣杨镐,谬妄轻浮,机械变诈,既丧师而辱国,敢漏报而欺君,倭至则弃军士之命而潜逃,兵败则画屯守之策而掩罪。”

  “副将李如梅贪淫忌刻,欺罔奸谗,张虐势而凌眇将官……”

  “提督麻贵,巧于避罪,而文致报章,忍于弃军,而仓皇驰焉……”

  朱翊钧看着看着,太阳穴突突地跳动着。

  终于,他忍无可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混账东西!”

  “朕就知道,蔚山之战本来应该是一片大好的形势,怎么连最后一座小小内城都拿不下来。”

  “这些混账之人,怎么就没有一个管用的!”

  抬起头,朱翊钧冷冷地看着赵志皋。

  “老赵,这就是你力推的杨镐,呵呵。”

  赵志皋的脑门上明显出现汗珠。

  “陛下,这丁应泰也不是第一次弹劾了,其中恐怕多为捕风捉影之事。”

  “是吗?”朱翊钧冷笑着,“那丁应泰这份奏章上,七位南方将领的联署又算什么呢?”

  赵志皋瞬间无言以对。

  朱翊钧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杨镐也别当什么经理了,让他滚回老家去,朕不想再看到他!”

  “李如梅……哼,念在他爹和兄长对大明还算有功,他作战也算勇猛的份上,让他滚回辽东继续当他的边将,别在朝鲜祸害朕的大明雄师!”

  “好了,下去拟旨吧!”

  赵志皋战战兢兢地应了下来,走出大殿之外后才突然回过神来。

  “咦,怎么没有麻贵?”

  丁应泰弹劾的可是三个人啊!

  赵志皋毕竟是内阁首辅,很快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怒容。

  “好小子,敢算计老夫?”

  “等着!”

  赵志皋咬牙切齿地离开了。

  【杨镐去职后,朱翊钧先任命汪应蛟,随后又改为万世德经理朝鲜军务。】

  【此外,更多的明军也在陆续进入朝鲜之中。】

  【同一时间,倭国方面,发生了一件改变了历史的事件。】

  画面中,丰臣秀吉躺在了床榻上,一脸病容。

  他虚弱地看着面前的几名大臣,开口道:

  “去,让加藤清正告诉朝鲜人,只要朝鲜国王李昖向我上表致歉,我就可以从朝鲜撤出所有军队。”

  几名大臣恭敬应是。

  德川家康表情淡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随后立刻召集了亲信们。

  “关白马上就要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亲信们先是愣住,随后不由露出了振奋的表情。

  德川家康的儿子德川秀忠忍不住庆幸地开口。

  “看来这场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认同。

  德川家康虽然是关西人,但在臣服丰臣秀吉之后受到猜忌,封地被移到了关东。

  征讨朝鲜之战,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关东诸侯都没有被丰臣秀吉获准出兵。

  不出兵虽然不会导致麾下军队实力损耗,但也捞不到军功、封地和战利品。

  但,却还要源源不断地承担朝鲜战场上倭军十多万人的粮草和物资消耗。

  对关东诸侯而言,这是一场只有亏本,绝对赚不到一点东西的战争,自然都希望早日结束。

  德川家康微微一笑,悠然开口。

  “关白只有一个儿子秀赖在世,但秀赖却只有六岁……”

  德川秀忠会意,笑道:

  “关白一直不是都致力于建立‘五大老’和‘五奉行’制度,给丰臣秀赖辅政吗?”

  “父亲您可是五大老的笔头,相当于明国内阁首辅的存在。”

  “将来,您就是下一个张居正啊!”

  德川家康闻言,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他并没有说话,但他的心声却出卖了内心之中的想法。

  “张居正?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愚忠的傻子罢了。”

  “我德川家康若是有朝一日当真能大权在握,自当取丰臣氏而代之,才不会像张居正一样做个死后被清算的蠢材!”

  画面转到了汉城。

  朝鲜国王李昖拉着杨镐的手,不停的抹着眼泪。

  “陛下怎么就不听予的话呢?”

  “杨大人,你怎么舍得抛弃予和朝鲜呢?”

  在两人的旁边,诸多朝鲜大臣也同样是依依不舍。

  杨镐表情黯然,叹息一声。

  “大王,杨镐如今已无官身,只不过是一介草民,当不得大王这般谬赞了。”

  李昖擦了擦眼泪,异常真诚地开口。

  “杨大人,你永远都是予的朋友,永远都是朝鲜的恩人!”

  杨镐在李昖的坚持下,坐着朝鲜国王的轿子前往城门。

  到城门处,他突然愣住。

  在这里,聚集着密密麻麻的朝鲜民众。

  杨镐不由有些惊慌,赶忙吩咐:

  “怕是大明新的经理来了,我们避一下!”

  便在此时,城门处的民众已经发现了这辆马车,顿时涌了上来。

  “杨镐大人!”

  “是杨镐大人吗?”

  杨镐有些疑惑地从轿子的窗户往外抬头。

  “各位……”

  还没等他说完一句话,外面有人一声大喊。

  “是杨大人,是他!”

  哗啦啦一下子,在场所有的朝鲜民众都跪下了。

  杨镐彻底愣住了,手足无措。

  “各位,你们、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一名朝鲜老者抬起头,双目通红地开口。

  “朝鲜能不亡国,全赖杨镐大人之恩德。”

  “我等朝鲜子民,谢杨大人!”

  在场成千上万名朝鲜民众,异口同声。

  “谢杨大人大恩大德!”

  杨镐看着这一幕,身躯颤抖,久久不能言语。

  金幕中,字幕缓缓浮现。

  【杨镐对朝鲜人而言,并非只是天兵大将的身份这么简单。】

  【当第二阶段的倭军北上,兵锋临近汉城,朝鲜君臣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时,是杨镐孤身前来汉城。】

  【在这个最混乱的局面下,杨镐接手了所有朝鲜政务,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和能力稳定了朝鲜君臣和万民之心。】

首节 上一节 974/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