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71节

  “每家每户收个几十一百两,嗯,大一点的店铺来个八百一千两的,这钱不就来了?”

  “啊?”周知府完全傻眼了。

  他咽了一口口水,道:

  “陈公公,可这矿税怎么能收到商业上去呢?”

  陈曾大手一挥,道:

  “扬州没有矿,所以咱们要派人去找矿。”

  “找矿得有钱,这钱不可能让宫里出,那么扬州城里的商家们为了体现对陛下的孝心,自然就出了这笔钱。”

  “你自己说,有什么不合理的?”

  周知府无言以对。

  陈曾见周知府不答话,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周知府,你要是不配合咱家,咱家只能去请宫里发话,换一个愿意配合的人来干这个扬州知府了。”

  周知府身体颤抖了一下,立刻连声开口。

  “公公说的这是什么话?下官自然是竭尽全力配合的。”

  画面一转,大量衙役出现在扬州城的店铺中。

  “收税了,你家店铺今年需要上交一百两,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立刻上交!”

  店铺的掌柜苦着脸,朝着衙役求情。

  “大人,我这小店本小利微,一年都赚不到一百两银子,您要让我一下子拿出一百两,这哪做得到呢?”

  “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我这有四十两,您就行行好吧。”

  为首的衙役闻言顿时大怒,一脚踹翻了这掌柜,怒骂道:

  “你这蠢材,还缺六十两,难道让我给你补上?”

  “来人啊,给我搜,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

  过了片刻,衙役们心满意足地离开。

  只留下掌柜一个人坐在地上,看着一片狼藉的店铺,欲哭无泪。

  “苍天啊,这大明怎么变成了这种样子!”

  皇宫之中。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折,满意点头。

  “苏州府去年送上来五万两,呵呵,朕就知道这些江南人有钱。”

  “咦,扬州府上个月竟然送来了一万五千两,怎么做到的?”

  朱翊钧很快让人找来了负责扬州府的矿税监陈曾的奏折,仔细阅读。

  看着这份奏折,朱翊钧恍然大悟。

  “原来矿税不需要只在有矿的地方收?”

  “妙啊,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内阁首辅赵志皋一脸苦笑地开口。

  “陛下,矿税监们在各地到处收税,连没有矿的地方都巧立名目,地方上民怨沸腾……”

  朱翊钧非常不高兴地打断了赵志皋的话。

  “这是什么话?”

  “那些个商人,每年赚那么多钱,朕从他们身上收点税怎么了?”

  “朕又没有搜刮老百姓!”

  “不收矿税,朝鲜那边的抗倭军费你赵志皋来出?”

  “行了,反正朕做什么,那些该死的文官都不会同意的。”

  “以后这些废话就不用再提了,朕不想听!”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扶苏连连摇头。

  “完了,这大明确实是要完了。”

  秦始皇面无表情地点头。

  “那是自然。哪里有像他这样征税的?”

  扶苏闻言不由愕然。

  “父皇难道是同意朱翊钧征税?”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不征税就没有军费,这是事实。”

  “既然有这个事实在,那么征税也是理所当然。”

  “但朱翊钧的这种做法,确实是大错特错!”

  扶苏凌乱了。

  他本以为自家父皇也会严厉反对征税。

  可现在秦始皇这口气……

  扶苏定了定神,试探性地开口道:

  “那父皇觉得,怎么样的征税才是对的?”

  秦始皇看了一眼旁边的蒙毅。

  “你来说。”

  蒙毅不假思索地开口。

  “首先,要摸清楚当地的产业情况。”

  “以邯郸而论,邯郸的商业和青楼业最为发达,那么就对这两个行业进行摸底测算,大致弄清楚这两个行业一年的总收入,以及税后大致的总利润。”

  “等弄清楚了之后,再按照朝廷下发的目标制定计划。”

  “比如说,邯郸大致总利润是一百万两,朝廷下发的目标是十万两。”

  “那么,只需要加一成的税就足够,负担不算重。”

  “若是朝廷下发的目标是三十万两,三成的税就太重了,这个时候可以对更多的行业进行征收,比如邯郸发达的冶炼行业。”

  “在征收的过程中,也要有的放矢。那些大的店铺、青楼,平日里赚钱多,对他们征收的时候就可以定为两成,甚至三成。”

  “小的店铺,赚钱少,一次性征收可能导致它们倒闭,那就征收半成,甚至三分、两分。实在经营困难的,可以视情况免征。”

  “如此一来,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能够收到税,又能尽可能地避免大量店铺、青楼倒闭,让朝廷将来税收减少。”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核实,所以即便朝廷只给了十万两的目标,也应该把征收额定在十五万两,多出来的五万两就可以作为整个征税的经费和奖励……”

  听着蒙毅的侃侃而谈,扶苏完全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扶苏才忍不住道:

  “征税还有这么多门道?”

第491章 收个税也有这么多门道?朱翊钧打算登陆倭国本土

  秦始皇闻言,不由笑出了声。

  “扶苏啊,你觉得治国难道是儿戏吗?”

  扶苏涨红了脸,赶忙解释道:

  “儿臣当然不会觉得治国只不过是个儿戏,儿臣只是有些意外,一个征税竟然会有这么多复杂的步骤。”

  秦始皇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对着扶苏开口道:

  “孩子,你要明白,税收的本质是什么?”

  扶苏想了想,道:

  “自然是让国家强大。”

  秦始皇又道:

  “那你怎么确定,征收多少税会让国家变强呢?”

  扶苏沉吟片刻,试探性地给出了答案。

  “儿臣觉得,只需要征收足够国家使用的税赋即可。”

  “这样黔首百姓手中也有钱粮,对国家和黔首百姓都是双赢。”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

  “你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国库如果只有刚刚好的钱粮,那一旦出现什么大灾怎么办?”

  “这种临时但是却又急需大笔立刻兑现的开支,你国库没钱怎么应对?”

  扶苏哑然片刻,道:

  “那就平日里多收一些,嗯,比如多收一成,放在国库之中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秦始皇嗯了一声,又道:

  “那要是爆发大灾的时候,异族突然入侵呢?”

  “这个时候钱粮依旧不够了,你又该怎么办?”

  扶苏本想说,怎么可能这么多巧合事情刚好发生?

  但仔细一想,灾荒之年异族趁机入侵,确实是很常见的事情。

  于是扶苏又道:

  “那就平日里再多收一点,两成?”

  秦始皇又嗯了一声,淡淡道:

  “那么问题又来了,修建皇陵呢?修建铁路、水利工程、长城呢?”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你又该怎么办?”

  扶苏额头汗水沁出,开口道:

  “那就多收三成?”

  秦始皇面无表情地看着扶苏:

  “然后你会发现,全天下都是陈胜吴广,都在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啊?”扶苏傻眼了。

首节 上一节 97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